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时间: 2021-04-13 08:06:5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0次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体质落后,经济不济,大量军事竞赛消耗了国库,失人心,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揭露了苏联的一些丑事和不应该让百姓知道的秘密,60年代赫鲁晓夫否定揭露斯大林的一系列错误及血腥的手段,比如乌克兰大饥荒,大清洗等。使社会主义阵营中出现了大麻烦,东欧小国,对苏联有看法,斯大林不再神圣,他们都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国家把权利分散给了地方集体组织,事实上是削弱了国家权利的直接表达,从理论上说也等于变相脱离了群众,因为所谓集体组织权利属于国家权利的直接疏分体,实际社会运行中国家对所谓基层集体组织的期望与收效相去甚远……然而这张堂而皇之的温床里却在无限度的悄悄坠落变质
集体组织——马列主义理论中的这一概念形式单位最终被证明是种不该如此存在的元素!
实际上,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是苏共自身的溃烂,是专制集权体制己走到了尽头,是俄罗斯人知错改错重新寻求发展道路的全面觉醒。这场以非凡勇气甚至巨大代价完成的革命,给俄罗斯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和历史性进步,彻底结束了70多年的专制集权制度,虽然这个过程有反复有波折,但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者你好
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路线和政策,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方向。||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该改革以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名义,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苏联共产党的法定执政党地位和公有制经济对国家经济的有效控制。

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个说法没有时间概念,容易否定苏共70年历史 这种观点认为:由于苏共严重脱离群众,甚至在苏联国旗降下之时群众也无动于衷,“没有一个人出来捍卫自己的国家”,这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不能说这话没有道理,但不能简单说“苏联解体是因为苏共脱离群众”。这里没有时间的概念,容易全盘否定苏共70年历史。 首先,多数俄罗斯民众现在已经为当时他们对国家解体“无动于衷”的行为表示了忏悔。据俄罗斯最近若干次的民意调查表明,高达70%以上的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其次,笼统说“苏共脱离群众”不够准确。什么时期的苏共脱离群众?列宁时期,如果“苏共脱离群众”,能够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党恰恰利用“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赢得了最广大群众,相反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则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当然也不会是斯大林时期,那时没有苏共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够取得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成就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当时苏共在执政为民方面确有不少甚至是严重的错误,损害了群众的利益,破坏了党群关系,但从总体上看,苏共奉行的政策和苏联人民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 苏共真正丧失群众支持是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苏共一系列的错误路线,造成国内经济状况恶化、民族矛盾尖锐……使人民丧失对苏共的信任。最后造成国家的解体。 所以苏联解体的确有“苏共脱离了群众”的因素,但应说明这个因素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表现最为明显。 认为苏共垮台的主要原因是在意识形态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这种观点只说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苏共垮台的真正思想根源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苏共垮台的主要原因在于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思想僵化,缺乏理论创新”这也是目前社会上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同样不能说这种观点不对,但似乎仅仅说到问题的一个方面。在苏共70年的思想领域内,既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面,也有背弃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面;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也有对西方政治、经济体制的教条主义崇拜……往往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有时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至于什么时期什么倾向占上风,则要具体分析,绝非用“教条主义”一种表现就可以概括苏共全部思想特征,更不能把它说成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指导思想的最明显特征是背叛和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苏共28大制定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修改苏联宪法、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是最明显的证明。这一时期当然也有“教条主义”,主要表现在戈尔巴乔夫等人对西方政治经济体制的教条主义崇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当然要吸收全人类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有益的经验成果。但如果不假思索地对资本主义的一切顶礼膜拜,甚至把其糟粕当成精华,后果必然是毁灭性的。 当然,我们绝不应当低估教条主义在阻碍苏共思想创新方面的危害。由于不能始终贯彻把马克思主义结合本国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风,在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推进世界革命等重大理论上的僵化问题,始终没能有大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但同样更应当清楚苏共垮台的真正思想根源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认为苏共出现特权阶层和干部队伍腐败导致苏联解体。这种观点值得重视,但对特权阶层、苏共党内的腐败等问题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读 首先应当肯定这个观点有正确和值得重视的一面。执政党的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 但这个特权阶层怎么和苏联解体联系起来?有些问题还应当进一步搞清楚: 第一,什么是特权,哪些人属于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有多大?现在学界一般认为苏联特权阶层人数约为50-60万。俄语“特权阶层”这个词,原意是“名称汇录”,有的译成“官阶名录”,有的干脆意译为“特权阶层”。但由什么人组成?享有什么样的“特权”?尚未有人对此做出准确论述。 1998年笔者在访问俄罗斯国家现代档案馆时,副馆长萨哈罗夫曾亲自给笔者展示了这本所谓“特权阶层”的名单,里面大体包含了一定级别的国家机关官员、大工厂负责人、著名集体农庄主席、大学校长、名教授等等。说他们有特权,是这些人工资和一般群众拉开了一定档次,甚至享有一些特殊待遇,如当时苏共领导人,从安德罗波夫到戈尔巴乔夫,月工资是800卢布,而全国普通职工月平均工资约200卢布。尽管差距不大,这些领导人享有其他待遇则非用货币可以衡量,如收受的礼品、各地的别墅等等。也必须看到这些特权对损害苏共形象的严重影响。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哪些是不合理的特权,哪些是必要的差别?把差别说成“特权”,可能不够准确。所以不能把凡是上了“名录”的人都算成“特权阶层”。 真正的“特权阶层”,是指那些利用职权“以权谋私”的人。他们有多少人?占所谓“特权阶层”50-60万人的比例多大?迄今为止没有看到这方面材料。当然,不能低估这些人在败坏苏共威信、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的作用。但也不能仅仅用“一粒耗子屎坏了一锅汤”来阐明其对苏联解体的影响。如果我们连“特权阶层”有多少人都不清楚,又怎么估计他们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 第二,实际上,在苏联社会的分配体制中,一方面确有分配不公问题,如“特权阶层”,但更主要的弊端是“大锅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之间区别不大,甚至是脑体倒挂。1985年,工业部门中工人和技术人员平均工资之比为100∶110;农业为100∶135;建筑业则倒过来,为100∶98。可以看出的确全国各个工种之间、在各种领域工作的人之间工资差别不大。 所以,对这个命题的正确解读应当是:首先一定要看到苏共党内的腐败、乃至特权阶层产生这个弊端的严重性,它激起群众的严重不满,对苏联解体有着深层次影响;同时,这个特权阶层到底有多少人?苏共党内的腐败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做出科学的回答;更重要的是要区分分配体制中必要的“差别”与“特权”之间的界限,不能把合理的工资、待遇等差别当作特权。 任何事物从产生之日起,按照对立统一规律,自身一直存在肯定和否定两面。苏共在取得伟大成绩的同时,自身某些弊端的积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教条主义、特权阶层、脱离群众……)也日益严重,其中每一种弊端的发展都足以致命、否定自己。但如果说“这些弊端是导致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则略嫌简单。因为同时苏共自身还存在“肯定”的一面。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苏联仍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并不是某个社会在某个时期存在弊端就一定灭亡,人有重病一定会死。前俄罗斯联邦部长米哈伊诺夫坚决否认苏联解体是不可避免的说法。他认为,尽管当时的社会存在导致解体的因素,但同样存在能够消除这些因素、维护国家统一的足够有力的机制。这里的关键,是看其领导人在制定大政方针时如何发扬成绩、纠正时弊。 追问: 谢谢你的回答,你回答得很详细,让我了解更多★那苏联解体是不是还跟入侵阿富汗也有直接关系?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
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他的社会体制的致命性弊端就是阻碍科技进步,尤其不适应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导致经济发展粗放经营,经济结构比例失衡,产业级次严重落后。这一切造成苏联经济长期存在短缺性经济危机,经过长期的效率下降,最后爆发衰退性经济危机。苏联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的社会主义,而是危机的社会主义,并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巨大反差,这就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经济运行有其自身规律,没有人能够改变经济运行的规律。用100来年前领袖说的话来指导当下,往往是南辕北辙。
百年以来,资 本主义不仅没有腐朽、垂死,反而不断发展壮大。由殖民帝国主义时代演化为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自由竞争取代了殖民侵略,生产力飞速发展,显示了出乎意料的生命力。倒是苏联等社 会主义国家在90年代初崩溃了几个。

对于社*会主义来说,至少两个难题它无法解决:
1.人的天性是自利的,自利是很容易传染的,仅靠自省和思想教育是无能为力遏制腐败的、是天真的幻想。 在公有制下,少数人很容易以公的名义化公为私,以权谋私,侵害大多数人的利益,私心与共有无法匹配,公有制异化成了权有制。另外,在公有制下,大锅饭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计划经济既无法实施,又不切实际。前苏联发现,编制1年的国民经济生产计划要花费5年的时间,而经济活动是瞬息万变的,执行起来是南辕北辙,根本不切实际。
即便老马再世,面对上述简单的两个问题会徒呼奈何,更遑论其它问题!

当一种社会制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时,它必然崩溃。
内因是决定性的力量,冷战、颠覆和和平演变都是外因。假如苏联社会制度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生产力健康发展的话,谁能颠覆得了它!?
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大体上有三派的观点值得参考:1.俄罗斯学者(其中又分‘民主派’,‘白色爱国者’与‘红色爱国者’)2.西方资产阶级学者 3.中国学者 。原因很复杂,建议你去买一本李慎明主编的《历史的风-中国学者的论苏联解体和对苏联历史的评价》 ,或吴恩远著的《苏联史论》都会让你更了解苏联并对苏联的解体产生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不像一些跳梁小丑所叫嚣的‘社会主义必将被资本主义所取代')!!!
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有很多,经济上由于冷战中长期与美国搞军备竞赛,导致国内轻重工业发展极不平衡,而且财政收入的大部分都用来发展武器,而不是改善民生,加上八十年代末,国际油价大跌(跟现在的情况差不多),造成前苏联依靠出口能源,换取外汇的数量大大减少;政治上,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所谓民主改革极不成功,还给西方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国际环境对前苏联也极为不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对前苏联的颠覆和和平演变;另外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太多,民族、宗教、领土问题复杂,也是前苏联解体的一个原因。
冷战的暴发,导致苏联的经济于军士的不平衡。

苏联解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从具体层面看,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一是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即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积累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孕育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二是直接的现实原因,即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了一条背叛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路线,一步步把苏联引向深渊,并由他们亲手毁掉了苏共和苏联;三是外部原因,即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得手。关于三方面主要原因之间的关系:从国际大环境看,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到70年代,出现了世界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发展的转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由进行军备竞争、争夺军事优势的斗争转为争夺综合国力的优势,特别是争夺经济和科技的优势。从主观上讲,社会主义国家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在认识上长期落后于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未能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对战后掀起的科技革命不予重视,对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严重的弊病不及时调整和改革,同资本主义斗争的重心,不是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效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维护世界和平,而是同美国搞军备竞赛,争夺世界霸权,这就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不满。当要求改变现状的改革潮流和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逆流混淆在一起时,给西方加紧推行和平演变以可乘之机。苏联体制上的弊端所引发的矛盾与危机,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但不是直接的现实原因,因为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和一定的土壤或温床。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苏联社会“得了病”,而在于“治病”的医生是高明还是庸医,是对症下药还是错用了药方和乱动手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高唱要用全人类利益高于阶级利益的“新思维”将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转到民主社会主义轨道上,这种改革不是完善社会主义,而是摧毁社会主义,充当了西方“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和代理人,是苏联解体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
苏联解体(俄语: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前)苏联(1922年--1991年)划上句号。
原因有3点,分为主观,客观与外部原因
1:体制僵化(主观原因)
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2:领导失职(客观原因)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有人比苏共总书记、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喻此时的苏联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这就决定了戈尔巴乔夫受命之时,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可是,这名"船长"很不称职,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仓促应对,在领导改革中出现种种失误和错误的导向,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危机骤增,秩序失控。在此危急关头,戈尔巴乔夫又只顾自己的得失,在复杂的政治较量中节节败退,主动放弃阵地,提出改革要从根本上"改造整个社会主义大厦",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会有质的更新",就是要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全面改造,改革的含义已经不是自我完善而是根本变更现存制度。
直至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共产党处境到了危难关头,"戈尔巴乔夫自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使苏共迅速走向衰败。苏共衰败,是苏联剧变的前兆;苏联解体,是苏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结果。
3:外部原因(美苏争霸)
美苏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穷兵黩武,发动侵略阿富汗战争,使国防军事开支猛增,国内各类矛盾积聚。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苏联扩军备战,开展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苏联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与西方对抗花费了7000亿美元。其它军费开支约100亿美元,这严重消耗和削弱了苏联国力,成为苏联解体原因之一。
苏联的解体,既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有其复杂的现实原因。第一,关于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主要包括:长期存在的不适应商品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重难返的突击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健全;民族政策中的错误;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政策。第二,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其宗旨应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最终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第三,关于外部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掉以轻心的。其二,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所拥有的经济实力。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究竟原因可能涉及苏联国家机密,否则像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不可能不动用军队,而让某些人肆意妄为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个泱丨泱丨大丨国在短短的时间内分丨裂为15个独丨立的国丨家,这在丨世界历丨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咎其原因,既有内在的,又有外在的,它是政丨治、经济、民丨族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丨革与新思维”澹化了党丨的领丨导,使联丨盟失去了固有的凝聚力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丨政以后,很快便提出了“改丨革与新思维”的所谓治丨国方略。1987年又提出要通过“政丨治体丨制改丨革”来“打破障碍机制”。1988年在苏共第19次全丨国代丨表会丨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原来的政丨治体丨制是“自上而下发号施令的官僚主丨义政丨权”,必须“彻底打碎”。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公开性”等思想的影响下,198丨9年3月苏人代会和最丨高苏维埃通过决义,修改苏联宪丨法第6条,取消了宪丨法中有关苏共“是苏联社丨会领丨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政丨治体丨制以及一切国丨家机丨关和社丨会团体的核心”的条款。1990年在苏共28大,戈尔巴乔夫进一步提出要“重新认识”苏共在社丨会中的作用,他认为苏共是“行政命令体丨制的核心”,说“苏共几十年来只为专丨横的官僚体丨制丨服丨务”,必须予以“根本改丨造”,为此,苏共28大决定放弃党丨的“政丨治垄断地位”,“把政丨权转交苏维埃”,由一丨党制转变为多党制,苏共只能和其它政党平等地进行“自丨由竞争”,这就最终结束了苏共在国丨家政丨权体丨制中的领丨导作用,由于苏共组丨织受到削弱,党丨内思想溷乱,人丨心浮动,致使大批党丨员退丨党,社丨会动丨荡,反丨共活动猖獗,苏共在苏维埃政丨权中长期形成的凝聚力荡然无存。到1990年底,全苏非正式组丨织已由年初的6万个发展到9万个,许多非正式组丨织单独或联合组成政党,同苏共内部的反丨对丨派和从苏共退出的反丨对丨派人物协作,夺取了一些加丨盟共丨和国、市、州的部分或全部权丨力。1991年8.19事丨件之后,戈尔巴乔夫又借口苏共参与了“反宪丨法政丨变”,戈尔巴乔夫本人主动辞去苏共中丨央总书丨记职务,并要求苏共中丨央委丨员会“自行解散”,就此执丨政74年的苏联共丨产党被彻底摧垮,为苏联的迅速解丨体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民丨族矛盾的日趋尖锐是苏联解丨体的内在因素
苏联是一个多民丨族组成的联丨邦制国丨家,全丨国共有大小民丨族130多个,其中俄罗斯族占51%,乌克兰族占15%,乌兹别克族占6%,其它人口超过100万的民丨族还有:白俄罗斯、哈萨克、阿塞拜疆、鞑靼、亚美尼亚、塔吉克、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立丨陶丨宛、土库曼、吉尔吉斯、日耳曼、楚瓦什、拉丨脱丨维丨亚、巴什基尔、犹太、摩尔多瓦、波兰和爱沙尼亚族等。 十月革丨命后,以列丨宁为首有苏维埃政丨权宣布废除一切民丨族特丨权,使各民丨族一律平等,享有充分的民丨族自决权。列丨宁逝世后,斯丨大丨林为了使一些弱小民丨族享有自丨治权,在行政区划上分别设置了自丨治共丨和国、自丨治州以及自丨治专区(也称民丨族区),此后历届政丨府均把民丨族问题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先后成丨立了20个自丨治共丨和国、8个自丨治州和10个自丨治专区,使各民丨族的大部分居民都生活在自己的加丨盟共丨和国、自丨治共丨和国、自丨治州或自丨治区内。除在政丨治上提高少数民丨族的地位外,还重视培养少数民丨族干丨部,实行干丨部民丨族化;注意发展少数民丨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不断提高人丨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行各民丨族语言平等和自丨由发展的政丨策,积极推行两种语言并用制;有计划地进行移民,建立多民丨族劳动集体,提倡不同民丨族自丨由通婚,以利于消除民丨族隔阂和促进各民丨族的接近和融合,从而对促进各民丨族的发展、缓和民丨族矛盾、改善民丨族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苏联众多的民丨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在语言和文化上各有不同特点,且他们大多是沙皇俄国对外扩张过程中被强丨行并入俄国版图的,各民丨族固有的凝聚力和感丨召力,使各地的民丨族主丨义势丨力始终很强大,加之苏联在处理民丨族关系和发展少数民丨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方面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和问题,从而导致各民丨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丨族和俄罗斯民丨族之间长期存在着潜伏的、有时甚至是公开的矛盾和冲丨突,如在理论宣丨传上长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丨义的倾向,过分宣丨传俄罗斯民丨族是“老大哥”、“优秀民丨族”、“领丨导民丨族”等,引起少数民丨族的反感和不满,在处理少数民丨族问题时也采取过一些过激的措施,犯过严重错误。30年代斯丨大丨林肃反扩大化,清洗了一大批不该清洗的民丨族干丨部;卫国战争期间,斯丨大丨林又以少数民丨族中有些人“投敌叛丨国”为由,将日耳曼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等八个少数民丨族不加区别地强丨行迁至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并撤消了自丨治共丨和国和自丨治州,造成严重后果;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当丨政时期,均对少数民丨族地区发生的一些反丨抗大俄罗斯沙文主丨义或者民丨族主丨义事丨件,采取过镇丨压措施,引起少数民丨族的不满和国际社丨会的强烈反响。此外在少数民丨族地区生产力布局方面也不够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签于上述情况,虽然近几十年来各民丨族之间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少数民丨族与俄罗斯民丨族之间,加丨盟共丨和国之间以及一些加丨盟共丨和国中较大的主体民丨族和小民丨族之间,由于历丨史原因所形成的感情上的隔阂远未从根本上消除,各民丨族的关系也并非很融洽,在一些少数民丨族地区实际还存在着各种地方民丨族主丨义表现,特别是1985年以来,在“新思维”、“公开性”、“民丨主化”等政丨策的影响下,多年积累的民丨族矛盾陆续暴丨露丨出来,一些地区民丨族主丨义思丨潮迅速抬头,致使苏联的民丨族矛盾重新激丨化,民丨族冲丨突此起彼伏,一些加丨盟共丨和国的离心倾向、分丨裂主丨义日益明显。1986年12月17~18日,由于戈尔巴乔夫打破了多年来由当地民丨族干丨部担任加丨盟共丨和国主要领丨导人的传统,在哈萨克撤掉了原领丨导人库纳耶夫而换上了俄罗斯人,从而激起大规模的群丨众示丨威抗丨议活动;位于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个加丨盟共丨和国因领土争端导致两个民丨族的对立,进而爆发大规模武丨装冲丨突;波罗的海沿岸的立丨陶丨宛、爱沙尼亚和拉丨脱丨维丨亚三个加丨盟国则一直谋求独丨立;进入90年代以来,民丨族问题愈演愈烈。 1990年1月2日,阿塞拜疆共丨和国的纳希切万自丨治共丨和国居民破丨坏了137公里长的边防工程设施,打开了同伊朗的边界,引起伊朗的抗丨议;同日纳戈尔诺——卡拉巴丨赫地区形势再度告急,亚美尼亚人袭丨击运送阿塞拜疆居民的车队,随后阿塞拜疆首府巴库数千丨人集丨会,要求政丨府辞职并决定组丨织战斗队去纳——卡州恢复阿塞拜疆的主丨权;摩尔达维亚共丨和国首都基什寥夫市举行群丨众大丨会,人丨民丨阵线左翼成员要求同罗马尼亚合并,格鲁吉亚的奥塞梯民丨族活动分丨子发起了一场争取扩大自丨治权的运动,在第比利斯西北50公里的卡累利阿,要求独丨立的抗丨议者将政丨府工作人员驱丨逐出了办公室。正是在这种背丨景下,立丨陶丨宛首先于1990年3月11日宣布脱离苏联独丨立。这一天,立丨陶丨宛新选出来的苏维埃,通过了恢复独丨立的立丨陶丨宛国丨家的法丨令,批准国丨家改名为立丨陶丨宛共丨和国,废除了立丨陶丨宛加丨盟共丨和国宪丨法和苏联宪丨法在立丨陶丨宛领土上的效力。 继立丨陶丨宛宣布独丨立后,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宣布独丨立;8.19事丨件第二天爱沙尼亚宣布独丨立;8月 25日白俄罗斯宣布独丨立;8月27日摩尔多瓦宣布独丨立;8月30日阿塞拜疆宣布独丨立;8月31日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宣布独丨立;9月9日塔吉克宣布独丨立;9月23日亚美尼亚宣布独丨立;10月27日土库曼宣布独丨立;12月16日哈萨克宣布独丨立,至此,除俄罗斯联丨邦外,其它14个共丨和国都自行独丨立,苏联实际上已名存实亡。 (三)经济状况的急剧恶化加速了联丨盟的解丨体进程
作为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原本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但长期以来,为了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国丨民经济中以军工为主体的重工业畸形发达,但与人丨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则相对落后,加之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军费开支过高,因此,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发展轻工生产,使消费品供应短缺,尤其是1990年3月,戈尔巴乔夫决定把经济体丨制改丨革由管理体丨制的改丨革转变为以改变所有制为基本内容的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后,工业生产中原有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明显地暴丨露丨出来,加之自80年代后期以来,苏联国内政局动丨荡,民丨族主丨义猖獗,人丨心涣散,致使农业生产连年欠收,日用消费品供应日趋紧张,人丨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1990年苏联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国丨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减少2%,国丨民收入减少 4%,财政状况恶化,通货膨丨胀加剧,内债已达5000多亿卢布,外债近700亿美元,外贸赤字达100多亿外汇卢布,均创历丨史最丨高水平,商品奇缺,供应紧张。1990年初在200个城市的1200种主要商品中只有150种可保证供应。到第四季度,1000种商品中竟有996种经常断档,许多商品不得不售票凭证供应。同时由于中丨央调控机制失灵,分配系统、流通系统、运输系统溷乱,许多地方食品严重短缺,失业人数骤增,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水平的居民到10月已达7000万~8000万丨人,占全丨国居民人数的四分之一。1991年,苏联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人们怨丨声丨载丨道,许多民丨族主丨义者借机把经济危丨机转丨嫁于共丨产党头上,致使人丨心思变,加速了苏联的解丨体进程。 (四)西丨方世界的“和平演变”和东欧集丨团的崩溃是苏联解丨体的外在因素
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丨方国丨家曾长期把苏联、东欧国丨家作为和平演变的重要目标。但在几十年冷战期间,由于东西丨方的严重对峙和苏联对东欧各丨国的严格控丨制,使西丨方的“和平演变”战略长期未能奏效。1985年以后,随着美苏关系缓和以及苏联对东欧各丨国影响力的逐渐削弱,特别是苏联开始分阶段撤回驻东欧各丨国的军丨队以后,西丨方势丨力开始大举渗入东欧各丨国。他们以“经济援助”为诱饵,打着“民丨主、自丨由”的幌丨子,鼓丨动东欧各丨国的反丨对丨派和民丨族主丨义者推丨翻共丨产党丨政丨权,并最终导致了198丨9年下半年的东欧剧变,对苏联日益动丨荡的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东欧剧变以后,西丨方世界开始把和平演变的主攻方向对准了苏联,为了尽快搞掉他们冷战时期的主要对手,以美国为首的西丨方盟国乘苏联政丨治、经济体丨制改丨革陷于溷乱之际,极力插手苏联的内部事务,他们一方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离间和拉拢一些倾向西丨方的各加丨盟共丨和国领丨导人,另一方面积极支持苏联各加丨盟共丨和国的独丨立运动, 1990年3月立丨陶丨宛宣布独丨立后,戈尔巴乔夫欲派苏军干预,但终因美国及其它西丨方国丨家的抗丨议而未敢轻举妄动,从而导致其它加丨盟共丨和国竟相彷效,这就为苏联的最终解丨体埋下了伏笔。  
一、内因与外因

  在分析苏联解体的诸种原因的相互关系时首先遇到的就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即苏联解体主要是由于苏联本身的政治经济原因,还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和阴谋分裂活动的结果。

  诚然,从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诞生的第一天起,帝国主义就把搞垮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作为它们对外战略的目标。战前它们采取武装颠覆的“扼杀”战略,遭到失败。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苏联转为实行“遏制”战略,即用政治的、经济的和军事的“对抗力量”遏制苏联,阻止苏联和共产主义思想在世界扩大影响。“遏制”战略同时也包含和平演变的内容,如前所述,初期是把苏联的瓦解寄托在下几代身上,寄托在通过施加压力使苏联政策软化和变化上;后来是通过“思想接触”,引起“不受欢迎的对比”,“播下不满的种子”,以期“有朝一日结出和平演变之果”。布什出任美国总统后进一步提出“超越遏制”战略,从此美国对苏政策主体转为和平演变战略。即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等手段,使苏联对外开放、对内实行民主化,逐步纳入西方政治经济体系。与此同时,在对待苏维埃联盟问题上,美国的政策是支持民主方向下的民族主义,以各种方式支持民族分离和共和国独立,以期达到肢解苏联的目的。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确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和平演变战略能否得逞,归根结底取决于苏联本身的情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原因上,苏联社会本身的问题是主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是辅因。第一,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是在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并提出新思维之后。戈尔巴乔夫进行的以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为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和条件。第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提出和政策的转变,其社会背景是苏联同美国军备竞赛和经济竞赛双失败,是苏联传统政治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政治蕴育着深刻的危机。第三,广义说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由来已久,在50年代中至80年代中的整个时期苏联领导人对此还是有警惕的。赫鲁晓夫虽然提出和平共处的对外路线,但没有放弃国际上的阶级斗争。勃列日涅夫对西方开展的心理战、思想战,以及在人权、民主和自由等问题上施加的压力,也公开进行抵制和揭露。因此,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一直没有得逞。只是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提出“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放弃国家利益,否定国际上的阶级斗争,认同西方价值观,在国内反共反社会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猖狂进攻、美国等西方国家强力施压下不断溃败,才导致苏联解体和剧变。第四,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归根结底是两种社会制度的经济竞赛,是苏联模式与西方经济制度哪个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竞赛。在苏联模式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是决不会得逞的,到70年代新科技革命兴起之后,苏联模式不适合新科技发展的要求,经济进入停滞时期,而西方市场经济适合科技革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正是这一根本原因,加之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导致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得逞。

  二、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

  在分析苏联解体原因的相互关系上,又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认识戈尔巴乔夫时期因素和戈前时期因素在苏联解体上所起的不同作用和相互关系。我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而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一)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说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首先是因为苏联解体发生在戈尔巴乔夫任内,是作为戈氏“改革”的直接结果和最终结局而出现的。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解体发生在戈任内,不等于戈有责任,更不等于是戈的责任事故,如同一个绝症病人死在一个大夫值班时间内。然而,苏联患的既不是绝症,戈也不是没有直接责任。

  苏联的前途本有两种可能,而不是一种可能。尽管戈前时期存在种种问题,为联盟解体留下隐患、积累矛盾、形成土壤和基础,但是这些问题并非绝症,联盟的前途并非注定是解体。如果执行一条正确的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对政治体制进行适当改革,同时注意不给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和分裂国家的民族分离主义分子以可乘之机,那么苏联不是不可以避免解体,其所存在的经济、政治和民族等问题不是不可以逐步解决。然而,戈尔巴乔夫执行的是一条错误的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和民族分离主义分子提供了极好时机,为苏联解体提供了促使矛盾总爆发,并使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条件。从这个意义说,对苏联解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苏联解体上戈尔巴乔夫的错误不是认识问题,也不只是操作性错误,更重要的是原则性、路线性错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社会主义道路,各共和国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达到共同繁荣和美好的未来而结合在一起;联盟赖以维系的最重要纽带是党的统一领导。而戈氏“改革”竟全面否定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向西方政治经济制度认同;全盘否定党的历史,削弱党和否定党,实行多党制,放弃党的领导地位,最后自行瓦解党。这一切在政治上是属于否定党否定社会主义的右倾路线错误,在关系联盟命运上搞的是挖掘联盟存在的基础和拆除联盟维系的骨架,因此对联盟解体负有直接责任。

  戈尔巴乔夫没有同民族分离主义进行应有的斗争。虽然1922年联盟条约规定了加盟共和国主权和退盟权,但是后来退盟法又规定能否退盟必须经全民公决决定。苏联于1991年3月就联盟前途举行了全民公决,在多数加盟共和国参加全民公决,多数公民赞成保留苏联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不是利用全民公决的结果,同民族分离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在必要时采取果断措施维护法律的尊严,而是抛开全民公决结果,妄图通过与叶利钦等少数领导人谈判决定苏联的命运,结果不是适度分权,而是向民族分离主义不断妥协和让步,无限度地承认共和国主权,导致联盟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在苏联解体过程出现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中,俄罗斯的态度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俄罗斯是主体民族和主导共和国,其主权要求决不是权限划分问题,而是与联盟中央争夺最高领导权问题;其独立决不是地方分立问题,而是联盟解体问题。发展下去,或者是戈下台,或者是联盟解体。戈尔巴乔夫对此不会不认识,但是思想的右倾、政治的软弱和个人的利益使他不是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统一,而是让叶利钦牵着鼻子走,一味妥协和让步,乞求保留一个总统职位。然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毁了苏共和联盟岂有总书记和总统的安身之地。

  (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在苏联解体的戈尔巴乔夫因素和戈前时期因素的相互关系上,前者是直接原因,后者是根本原因。因为第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社会背景是苏联传统体制特别是传统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政治蕴育着深刻的危机。第二,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社会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而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在此以前矛盾已长期积累,达到只需一根导火线的程度。第三,戈尔巴乔夫改革执行的是一条右倾路线,右是“左”的反动,是因为“左”的路线长期统治,造成的问题相当严重,以致于能让右倾路线祸国一时。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考虑,从解决根本问题的角度考虑,重点应是分析苏联解体的根源,分析传统体制的弊病,提出相应对策,确保国家统一和繁荣昌盛。 那么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或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使联邦制国家体制有名无实;苏共和联盟中央垄断权力,使共和国失去实权;各种决定权集中于联盟中央,加盟共和国主权限于狭小范围;苏维埃在政治体制中地位下降和变形,使共和国的参政议政形式化;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使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民族在联盟国家中占有特殊地位和领导地位,事实上的民族不平等依然存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与分权性质的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加之宪法关于加盟共和国享有主权和退盟权的规定,为各加盟共和国争取国家主权、脱离联盟中央积累了动因,提供了法律依据。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由中央计划决定,造成共和国失去经济决策权;资源归属、企业隶属、产品物资和财政收支高度集中于中央,共和国既无权也无力综合发展地区经济;产业政策和生产力布局按照全国的地区专业化分工进行,造成许多共和国经济“殖民地化”,结构单一、生产落后、生活低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经济建设只有一个积极性,束缚了地方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这一切形成了共和国经济主权要求和民族分离的历史根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发展的一切动因不是产生于体制内,而是来自体制外。生产的目的是完成国家计划,体制内没有形成满足人民需要的运行机制;产权虚位造成体制本身缺乏内在动力,企业经营和劳动者的动力不在体制内,而来自外部动员;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竞争,阉割了体制的效率机制,形成数量型经济和耗费型经济。由此产生这种体制的致命性弊端就是阻碍科技进步,尤其不适应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导致经济发展粗放经营,经济结构比例失衡,产业级次严重落后。这一切造成苏联经济长期存在短缺性经济危机,经过长期的效率下降,最后爆发衰退性经济危机。苏联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的社会主义,而是危机的社会主义,并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巨大反差,这就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三、体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综上所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本身。那么为什么这种体制能够长期存在,特别是当这种体制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与联邦制国家结构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时,仍不放弃它,仍不进行模式性的改革呢?这就需要对体制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

  我们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三个层次: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经济体制上的教条主义,民族关系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对外关系上的意识形态化和霸权主义。下面我们分别探讨这些深层次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政治体制的弊端的积累,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人心思变。
我就简单的说吧,一是苏联一直以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二是戈尔巴乔夫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文章标题: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188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