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练用三个原则告诉你:好的文章需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写作是最好的变现方式,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了这个写作大军。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写作的本质,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没那么受读者的欢迎,可读性不高。主要还是因为作者容易写嗨,或者写得晦涩难懂,要知道现在很少有人会看词不达意的文章,他们更喜欢追求速度、看一针见血的文章。所以说,写得清楚,看得明白是才写作与读者双方交流的重要核心。
在《写作之书》上有这么一个未经修改的例子: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几句话的核心内容不能一眼就看出来,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当作者根据《写作之书》上的写作原则修改后就变成了:
这样改了后是不是特别简单、容易明白呢?我们的文章也是一样,不用写得特别高大上,追求高端范,那样只会显得你在炫技,读者也不一定会买账。所以,想要写好文章,有效、快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可读性,就得掌握一些必要的写作原则。
在美国作家保拉·拉罗克看来,写作就是作者与读者最好的心灵沟通桥梁,我写得明白,你看得舒心。她用三十多年的写作教学经验出版了《写作之书》,在这本书里,不但提到了所有写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和雷区,同时还给出了专业的修改建议,是一本知识高度浓缩的实用写作指南。
保拉·拉罗克,她是美国的畅销书专栏作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活跃于写作和教授写作的高校、媒体等领域,拥有几十年的写作教学经验。虽说《写作之书》这本书更偏向于美国的英文写作,但里面的很多方法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掌握这些写作原则可以让文章更加言简意赅,远离废话连篇的窘境。
想要一篇文章看起来美观、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少不了用短句这个绝招。这一点,古代诗人就深谙此道,就连有些现代作家,也喜欢用短句。有的时候,我们在跟别人说话时,如果一下子说很多,不止自己说的口干舌燥,别人听得也糊里糊涂。写作也一样,如果一个句子太长的话,读者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难以准确、快速理解内容,也不知道该在哪里停顿,一口气上不来下不去,憋得难受。
作者保拉·拉罗克在《写作之书》这本书上提到,当一句话的词语超过了20个词,作者就要开始考虑结束这句话了,同时要注意文章中句子的平均长度,这样可以提高可读性,减少读者的乏味。当然了,也不是说要把每一句话的字数都固定在20个左右,那样只会增加写作成本,短句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看一遍就明白其中的意思,而不是反复读。举个例子: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曾这样记载:
这段话看起来很长,但用的都是短句,所以,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让人读一次就能明白作者的心境。拉罗克在书里提到,在写作时,除了短句,我们还可以用一些特殊的长句,比如说“列清单”。如果我们能够把清单列好,无论这个句子多长,读者也不会感到乏味。就像作者拉罗克在书里列出的这个清单:
符合下列要求的销售人员将获得参加俱乐部的资格:
1、销售业绩达到要求的经理和地区副总裁
2、完成或超额完成销售配额的市场销售人员
3、完成或超额完成配额的地区销售经理
4、完成或超额完成指定配额的地区协调人员
从上面这个清单,我们可以看出,前面的语法结构基本相同:业绩达到要求/完成或超额完成额度,列举项目的逻辑顺序,按职位的高低排列,让人一目了然。
当然了,在写文章时,也不用完全避讳长句的运用,合理的长短句搭配,也可以让文章有不一样的节奏感。
在写作的时候,如果我们把文章写得晦涩难懂、看起来很深奥的样子,容易写出官样文章,会给读者增加阅读压力。在保拉·拉罗克看来, 想要文章好评如潮,就不要用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要简单直接点,因为喋喋不休、废话连篇的文章,只会让读者无法准确理解意思 。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中,比如商业、科学、医疗等行业里,写出来的东西难免会比较专业、有深度,普通人难以理解,这就很考验作者的写作能力了。 只有用浅显易懂的日常用语去解释晦涩的专业术语,让所有人都能看懂,这才是一篇好的文章。
俗话说得好,人都有表现的欲望,作者同样逃不开这个心魔,尤其是很多新手作者,在写作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渊博学识,常常不由自主得用夸张的方式来写作,喜欢用一些华而不实的词语,最终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数都是词不达意,这就造成: 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迷失在云山雾罩的词语中,读者抓不住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最后,读者要么放弃阅读,要么读不懂或误读。
保拉·拉罗克在《写作之书》里提到,很多作者在写作时,为了讨好更多的读者,会写出过于委婉、流于形式的文章。想要避免这种文章,就要抛弃一些错误的观念:认为“高级词汇会让文章显得更有水平、更专业、更正式。”用具体而不是抽象的词语。比如:他的身体状况成了大问题”换成“他的身体很差”会更好。在工作中使用行话或抽象无意义的表达方式,听起来很重要,实际上能传递的信息非常少。
对于阅读,我自认为还是很有耐心的,可是一段文字里如果有大量的数字或符号的话,那我会直接跳过去。保拉·拉罗克在《写作之书》里面提到了一个“三次法则”,也就是说一句话出现的数字应该限制在三个以内。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要对句子中的数字进行对比或运算,读者的大脑最多只能应付三个数字。当数字的形式不统一时,比如说一个句子中既有百分比、分数,又有阿拉伯数字的形式时,只会让读者抓狂,就像拉罗克在书里举的这个例子:
这个句子既有数字又有百分比,读起来乱七八糟的,可能有的读者得读好几遍才能勉强理解其中的意思,可见数字乱用的危害。同样,符号的运用也是很严格的,如果一个句子既有数字,还有币种符号、小数点、甚至是英文单词时,读起来也是倍感压力。
在处理符号和数字时,文章的观感很重要,就像我们对别人的第一印象,就决定了以后能否做好朋友。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图文来代替一部分文字,数字也许会更突出一些。就像保拉·拉罗克在书里举的这个例子:
修稿后为:
对于“三次法则”来说,有两种例外的情况,一个是包含表示日期和数字的句子。因为表示年份的数字不会像其他数字一样让句子陷入数字的“泥坑”,它们会跟名词一样,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所以,我们可以在一句话中放入六个数字,照样可以表达清楚句子的意思,因为其中的三个数字是日期。举个例子:
最近几年的财务报表显示,2021年的利润增加了5%,2021年增加了10%,2021年增加了15%。
而第二种例外,就是一句话里有连续三个以上的数字,而且每个数字的形式都一样,表示的是同一件事情。比如说:我想买35码、36码、37码、38码、40码这几码的鞋子,可以吗?
可见,无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从数量上和类型上来控制数字的使用对于准确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想要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就得提高写作能力,除了要多看、多写以外,还得多钻研一些写作技巧,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写作原则,保拉·拉罗克的这本《写作之书》里面还有很多专业的写作指导,是所有“写作困难症”的救星。
作文中词语的重要性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四、怎样写好状物的文章 如何写好状物文章呢?请大家牢记以下五点: (一)交代来历 文章开头用一、两句话介绍物品的历来,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体描述 通过颜色、形状把物品外形准确勾勒出来,写出特点给人以鲜明的感觉。多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它情感,就会使物品活生生地跃然纸上。 (三)动静结合 先写静态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动态。这样会增添一些情趣,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生活。 (四)说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一般来说,这类文章要在结尾处说明一下物品的作用这样会更加突出这件物品的特点。 (五)融进感情 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作者对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欢、珍惜之情,这样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长话短说话缩写 读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动吧?要是你想把这个故事简单的介绍给别人,就可以用缩写的形式。本次习作练习的是缩写,要求主要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语言简练,缩写后文字不要超过三百字。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缩写,就是在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把一篇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 (一)要留主干、去枝叶。在缩写课文时,我们要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说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小抄写员》一文中我们首先要思考: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帮爸爸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然后把 帮爸爸抄写的事情经过写下来,而把当他被爸爸误解后是怎样想的等无关紧要的删除。 (二)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我们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既使情节连贯,又使语句“简练”。 (三)要保持文章脉络清晰。缩写课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脉络的清晰和完整,特别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要齐全,让人读了对原文有个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变课文原意。缩写课文最要紧的是缩写后不可改变课文原意,做到内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会使读者产生歧义。 回答
大多数小学生提起写作文就头疼,觉得没有话可写,可是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过的那么多文质兼优的课文,而且课外背诵过唐诗三百首,读过许多优秀作文集,接触了那么多词语、句子,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究其原因主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训练。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仅停留在朦胧理解和机械记忆的基础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此,强调把阅读课上成语言训练课,必须重视语言的“内化”,使其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并能在需要时招之即来,呼之即出。
可以更加生动的体会作者的意境
每一句的文字都要精炼和精简,这样才算是好文章,对吗?
有两种风格,一种是非常的精炼挑不出任何一个多余的字,尤其是古文当中体现的比较好。另一种是有着非常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的。谈强调的是文章的华美性。用的词都是非常让人感觉美好的词。他会用很多的排比句,并不是要那么精炼他就是要感觉到让人们感觉到他的文采很高。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但是其实这两种风格在。中国文学界都是比较流行的。
文章标题: 好的文章一定都要用词高级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meiwen/16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