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小说《阿Q正传》反映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时间: 2023-10-10 11:00:4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小说《阿Q正传》反映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阿Q正传》讽刺了什么社会现象?

《阿Q正传》讽刺了旧中国被封建社会奴役了几千年最底层人们的愚昧、无知和可悲。

小说中的阿Q是一个住在未庄土谷祠里给人家打短工的可有可无的小人物。虽然是个小人物,却谁都瞧不上。自以为先前阔,再加上进过几回城,似乎比别人多见了些世面,又曾经被人夸过真能做,就更加的谁都不放在眼里。

阿Q是个欺软怕硬的,看到比他有钱比他厉害的不敢去招惹,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我儿子比他阔的多”,“儿子打老子”,这样的方法自我麻痹,自我安慰。可遇到比他弱的又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甚至于还要欺负别人。

后世影响

1、影视作品

1957年香港长城与新新影业公司也曾将《阿Q正传》搬上银幕。

1981年岑范导演《阿Q正传》,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2、舞台作品

话剧《阿Q正传》1981年分别由中央实验话剧团、江苏省话剧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采用同一剧本,分别按各自的理解、解释和立意,按各自所遵循的导表演二度创作的美学原则和不同的艺术风格,为人们提供了三台各有千秋的精彩演出。

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想要说明什么社会问题?

这篇作品很有研究价值,请资深的文学评论家分析一下,鲁迅的这篇小说想要揭示出什么主旨思想?另,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鲁迅《阿Q正传》
小说共九章。
前三章写阿Q的阶级地位、经济地位,勾勒阿Q以“精神胜利法”为中心的性格特征;中间三章写阿Q遭遇的压迫和剥削,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表现阿Q的处境,揭示了时代的矛盾;后三章写阿Q在革命到来之后的性格变化和悲惨命运。
阿Q被当做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赵家遭抢 使未庄人和阿Q都很“快意”,这体现了人们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阿Q就是作为抢劫嫌疑犯而被捕的。谁告了他的状呢?就是戴“银桃子”的自称革命党的赵秀才。压迫阿Q的是赵秀才之流,不准阿Q革命的是赵秀才,最后捕他、审他、处决他的还是这个带着“银桃子”的“革命党”人。阿Q要求革命而不可得,革命后反而被枪毙,他成了革命的牺牲品。可悲的是,他到死也不知道为什么被枪毙,而且还在死前表演了他最后的精神胜利法,大唱“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城里依然如故,掌权的还是原班人马,举人还在追求陈年老租,依然看客如云,只是审问的跪改为站,处决的砍头改为枪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登高(杜甫)登楼(杜甫)

《阿Q正传》反映出什么思想?

  《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文章讽刺了一些心灵丑陋的旧中国人,同时也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存在的劣根性。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而以孙中山为首的少数有志之士,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试图挽救危亡的中国。这就是近现代之交轰轰烈烈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延续几千年 的封建帝制结束了,中国似乎出现了希望的曙光。可是,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壮大革命队伍,反而对要求革命的农民采取排斥和压制的态度;他们也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反而采取了妥协、宽容和姑息态度。所以,革命遭到失败。例如,在武汉,曾任清廷21混成协协统,多次破坏湖南革命党人活动,又亲手杀害过起义士兵的黎元洪,却当上了革命后湖北省军政府的大都督;在绍兴,曾在徐锡麟案件中直接筹划杀害秋瑾的章介眉,也当上了革命后绍兴军政府的“治安科长”。当时,在“咸与维新”的幌子下,封建军阀、官吏个个狡诈善变,他们通过各种途径纷纷钻进革命阵营,一旦得势,便回过头来屠杀革命党。在这种形势下,帝国主义得以与封建势力勾结,一起向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进行反扑。1912年4月,孙中山被迫辞去大总统的职务,而代表地主买办阶级的袁世凯得以窃取政权。辛亥革命失败了。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资产阶级把有强烈革命要求的农民拒之门外,而与封建势力妥协,这就不可能解决中国人民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问题。因此,广大农民在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他们仍然“想做奴隶而不得”。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向来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就后者说,是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在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业绩”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历史,是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史,封建统治阶级在这种特殊的历史下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的镇压,凶狠的盘剥。鲁迅不止一次地对这种畸形变态心理作出精妙的概括:“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利,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华盖集·通讯》)他们对帝国主义侵略本已到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地步,但偏要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却追求精神上的胜利。这一思想深深毒害着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我们从《阿Q正传》中就可以看出,阿Q和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一类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是个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活脱脱一个阿Q。从更远的思想根源来说,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思想陈陈相因,封建礼教、封建道德规范一代代从精神上麻醉和毒害劳动人民。这种麻醉和毒害造成了阿Q的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
  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和对人民进行的封建麻醉教育,正是造成劳动人民不觉醒的精神状态的麻醉剂。这种麻醉剂只能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有关这方面的形象论述,参看《语文读本》第三册鲁迅《春末闲谈》。)
  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这便是《阿Q正传》基本的写作背景。

在鲁迅的《阿@正传小说中有哪些情节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2月,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1]

该小说创作于1921年底,共分九章。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2]

该小说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阿Q还沉睡在背景之中,也还没有给予姓名。作者仿佛从传说中发掘实际人物一样。用考证学的方法描绘阿Q这个人物的轮廓。阿Q生活在叫做“未庄”的农村,连姓氏和身份都不清楚,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无足轻重的人物。作者把这样一幅阿Q的素描留给大家之后,就退场了。

鲁迅通过《阿Q正传》反映了什么?

《阿Q正传》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写出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并且直接联系到农民群众要求解放的问题。作者通过艺术描绘,让人重温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虽然他较多地注意到群众的落后方面,但就此提出的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的问题,客观上却有重大的意义。鲁迅当时还没有找到、因而也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人民达到幸福生活的具体道路,却始终站在被压迫人民这一边,站在农民这一边,确信农民有权利过合理的生活,因而也有权利做革命党来争取这个合理的生活:“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在鲁迅的严峻的现实主义原则里,这里又反映了他的历史乐观主义的精神。但阿Q对革命的理解是错误的,不正确的,鲁迅也没有回避农民的弱点,因此阿Q这个人物在鲁迅笔下的出现,一直成为具有类似精神现象的人的代名词。小说自1926年由法国文豪罗曼•罗兰将法文译本推荐给巴黎《欧罗巴》杂志刊登以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近40种不同文字的译本,阿Q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

文章标题: 小说《阿Q正传》反映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81273.html
文章标签:的是  正传  状况  社会  小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