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如何以“先生请赴死,配享太庙”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时间: 2023-08-24 23:00:2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如何以“先生请赴死,配享太庙”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古代的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死后哀荣,后代会有什么好处吗?

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一个画面,即太监手持圣旨对某位朝廷重臣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某某某因功勋卓著为国尽心,所以特加封为某某官职,并赐配享太庙。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一个臣子要如何才能配享太庙,配享太庙对于他本人以及子孙后代,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什么是太庙

太庙是一个封建(奴隶)王朝最重要的祭祀之地,说的通俗点,就是一个王朝供奉并祭拜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而太庙中除了皇室成员以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神灵以及历代皇帝所钦点的陪祭之臣。

另外,太庙这个名字始自秦汉时期,而在先秦以前,太庙其实还有别的名字。据昊童所知,太庙在夏朝时期被称为“世室”,商朝时期被称为“重屋”,周朝时期被称为“明堂”。前文提到,太庙还会祭拜神灵,而事实上以明清时期举例,太庙每年的祭拜多达80余次,而仅祭拜各方神灵的次数就高达一半以上。

除过这些外,太庙的祭祀还分为三种,分别是大祀,中祀,小祀。其中大祀为皇帝主祭,中祀为皇帝看心情祭,小祀则由大臣或其他人员代祭。



 臣子如何配享太庙

首先,皇亲国戚享有优先进入权,我们以距离最近的清朝太庙举例。清朝太庙分为东配殿和西配殿,其中东配殿供奉的都是清朝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而西配殿供奉的则是对清朝有重大贡献的非皇室成员。

东配殿的供奉席位有14人,分别是代善,多尔衮,多铎(努尔哈赤的儿子),豪格(皇太子长子),胤祥(康熙十三子),僧格林沁(清朝重臣,蒙古贵族),奕欣(道光帝六子)。

西配殿的供奉席位有13人,扬古丽,费英东,额亦都(开国功臣),鄂尔泰,张廷玉(康熙,雍正的心腹大臣),阿桂,福康安,和琳(乾隆朝重臣)。这里要提到,西配殿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即雍正帝最为倚重的心腹,张廷玉。之所以说张廷玉特殊,是因为他是清朝太庙里,唯一一个汉人大臣。



其次,有功之臣。这个有功之臣中的有功,既可以指开国之功,也可以指守国之功。举几个例子,其中开国之功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明朝的徐达和常遇春(距离稍微近点),而守国之功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清朝的阿桂和福康安(电视中经常出现)。说到这里昊童还得插嘴一句,这个有功之臣中其实还有个分支,即文治之功,而这个文治之功的最典型者,莫过于宋朝的司马光(两次入选太庙)。

再者,皇帝非常信任的人。说到这个皇帝非常信任,那昊童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即张廷玉与何琳。张廷玉是三朝元老(当时汉人能做的最高官职),早在康熙年间就担任过皇帝的贴身秘书(南书房检讨),而雍正帝登基后张廷玉又凭借一手博闻强记而简在帝心(短暂的侍奉过乾隆)。



而何琳就更有意思了,因为他是乾隆宠臣和珅和大人的亲弟弟,而且也确实是位能战善战且行事节俭的好大臣,再加上为人低调不喜结交,所以一直被乾隆所信赖。而且何琳之死也是为君为国(镇压苗民起义时染病),所以当时的乾隆帝便破格将其升为世袭公爵,且配享太庙。

说到这里昊童再多嘴两句,这个配享太庙可不是个“金饭碗”。说白了,皇帝想让你进去你就得进去,皇帝想让你出来,你就得出来,而这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前文提到的何琳。当年乾隆帝念其劳苦功高且是为国而死,再加上他还是心腹大臣和珅的亲弟弟,所以乾隆允许他配享太庙。但乾隆死后嘉庆继位,仅四年便以何琳虚报战绩为由将其撤出太庙,并取消其子孙世袭公爵的优厚待遇。



 对于本人和子孙的好处

配享太庙其实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可谓即没有金钱也没有高官。但我们要知道,古代能做到配享太庙这一级别的大臣,是没有一个缺钱或缺官的,所以这个其实可以忽略不计,那问题来了,难道配享太庙真的只是个虚衔而已?

昊童不才,想破了脑袋也就想到了这么几个好处。首先,配享太庙代表着自己的行为举止是皇帝所认可的,也就有可能成为后世之人的学习典范。其次,配享太庙也代表着自己为这个朝代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可以间接的证明自己,并没有白来这一趟人世。最后,配享太庙更代表着一种胜利。因为正常情况下是臣子逢重大节日拜皇帝,可一旦进入太庙,那就是皇帝逢重大假日拜自己,而且还得亲自为自己上香。这在注重身份地位的古代,无疑不是一种巨大的身份诱惑。



如果说配享太庙对于自己还有些看不见的虚名好处,那对于子孙后代来说可就真的是没有半点好处了。因为尽管你配享太庙也不能以这个为子孙谋福利,反而还会给子孙带来很大限制,比如子孙一旦犯错,人家就会以你为榜样来指责他们。而且如果你活着就被定了这个资格,且子孙后代还比较有出息,那么你甚至还有可能被言官弹劾,理由是你为子孙开后门,也就是公器私用。

他们会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并且会受到当时的统治者的关照,因为这荣誉是为国家奉献换来的。
在古代配享太庙是特别光荣的事,因为古代都是别人跪拜皇帝,配享太庙可以接受世代皇帝跪拜,在古代能配享太庙的人特别少,是特别光荣的事,一般知道他家有配享太庙的人,都对他很尊敬。
古时候功勋卓越的人有机会配享太庙,也就是皇家的祠堂,可以受到后世皇帝、大臣的祭拜,是一种至高荣誉。子孙后代当然多少也会受到比常人更多的机会。
古代的配享太庙是对身前与国家有大功的人的一种死后哀荣,他们可以享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皇族们的香火,而对于他们的后代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只能是一种荣耀,

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特殊荣誉?有几个人享受了太庙?

配享太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官员的最高荣誉,晋代之前只有皇帝才能享受此荣誉。在大清276年的时间当中,进太庙享受后人供奉的总共只有27人。

太庙

太庙是封建时代皇帝家族的专属宗庙,历代去世的君王,会将牌位供奉在太庙之中,享受后人的供奉。早在秦汉时就已经出现了太庙,只不过太庙只用来供奉皇族,一直到晋代,出现了第一位配享太庙的功臣裴秀,才有了将功臣的灵位配享太庙的传统。

配享太庙的好处

在古人心中,太庙是十分神圣和重要的所在。古代君臣制度十分严格,能够以臣子的身份,在死后将灵位供奉到太庙当中,享受后世帝王的朝拜和香火,还能名垂青史,配享太庙可以说是古代为人臣子的终极目标。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按照古人迷信的思想,配享太庙能够在自己死后继续为帝王卖力,这是对个人价值感和归属感的最好体现。若是能配享太庙还能封妻荫子,后人如果犯了大罪,皇帝在进行处置的时候,也会酌情从轻发落,可以说,这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张保命符。

配享太庙者寥寥无几

以臣子的身份接受后代皇室宗亲的供奉,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而历史上配享太庙的臣子寥寥无几。清朝276年的历史当中,配享太庙的朝臣只有27人,其中有14人都是满清亲王,真正的朝臣只有13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3位臣子当中,12位都是出身于满族,只有张廷玉是唯一的汉人。而张廷玉一生侍奉了三代帝王,70多岁还在为朝廷卖命,一生兢兢业业,晚年还被乾隆取消了配享太庙资格,直到死后才恢复了这一荣誉。

这是一种至高的荣誉,可以名垂千史,在去世后可以享用后世的朝拜,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价值;有27个人享受了太庙。
很高的荣誉,一般的大臣没有办法去太庙的,太庙里供奉的都是皇亲国戚。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有27个人进了太庙。
太庙是明代清代两代皇帝祭祖的家庙,是直系的专门祭祀场所,只有皇帝先辈有这样的荣誉,两代朝臣共有37人,在太庙受皇帝祭拜。

古代的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死后哀荣,后代会有什么好处吗?

古代的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死后哀荣,后代会有什么好处吗?(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配享太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具体是一种什么荣耀,对后代有什么好处就不是很清楚了,今天我们就细说一下“配享太庙”这个事儿!

什么是太庙

太庙就是皇帝的宗庙,通俗一点就是皇帝供奉老祖宗的家庙,其实,太庙很早就出现了,各个朝代称呼却不一样,夏朝称为“世室”,商朝叫做“重屋”,周朝称为“明堂”,从秦汉开始就叫做“太庙”了,中国历朝历代都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太庙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我们就以明清时期的太庙为例,讲一讲配享太庙的无上尊荣。

太庙前殿

去过故宫的朋友一定看过太庙,这座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的长方形大殿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的,整个太庙所有宫殿占地200亩,装修极为奢华,殿外三重台基都是汉白玉石栏围绕,殿内大梁为沉香木,其余的是金丝榆木,天花板和四柱,都贴着赤金叶。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庙前殿已经不是永乐帝时期的原装货了,嘉靖二十年被雷击中全部焚毁,整整修了4年才恢复原样,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军入关期间,兵荒马乱的,损坏的也比较严重,但是主体结构还在,顺治帝期间才修复完成,上面挂着满汉文字对照的“太庙”二字。

太庙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有功的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着异姓功臣的神位,并不是任何皇亲国戚和肱骨大臣都可以进入太庙享受皇家香火的,一般的皇亲还不行,必须是近亲或者是有大功于社稷的皇亲才能进入东殿,而有大功于社稷的异姓臣子,经过皇上的特许,死后才能进入西殿,这就叫做配享太庙。

整个清朝时期,东配殿只供奉了14个人,我们熟知的有代善(努尔哈赤次子)、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豪格(皇太极长子)、胤祥(康熙帝十三子,对雍正称帝有大功)、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活捉林凤祥、李开芳,有大功、铁帽子王)、奕欣(道光帝第六子,铁帽子王)。

西配殿供奉了13个人,比较有名的有扬古利、费英东、额亦都(这些都是开国功臣)、鄂尔泰(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张廷玉(三朝元老,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阿桂(常年戍边,战功卓著)、福康安(封疆大吏,对西藏统一有大功,金瓶掣签制度制定者)、和琳(和珅弟弟,骁勇善战、平定苗民起义)。13个人中,1个超等公、2个一等大臣、1个内大臣、2个一等公、其余均是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大学士,都是朝廷的肱骨大臣。

配享太庙是一种什么样的荣誉,有什么用

首先,配享太庙不是爵位,不能世袭,也不能继承,说白了就是一个荣誉,而且是比较虚的荣誉,类似于现在立功受奖,相当于部队最高级别的奖励——荣誉称号,但是部队的荣誉称号伴随着工作安置、转业费等方面的便利,配享太庙就没有与之相随的金钱奖励了,但是,享受皇家香火,绝对够你后世子孙吹牛几辈子了。

其次,配享太庙后代也没有什么“特权”,比如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他的四个儿子张若溎、张若霭、张若澄 、张若渟照样要参加科举,和全国的学子们一起PK,但是,无意中沾父亲的光应该还是有的,张廷玉的儿子,在主考官那里还是响当当的,当年张廷玉的儿子考中榜眼,吓得张廷玉赶紧跑到雍正那里自求降级。

第三,配享太庙不是铁帽子王,搞不好,还得被迁出来,比如和珅的弟弟何琳,跟着阿桂当官,跟着福康安打仗,也跟着两个人一起配享太庙,最后,哥哥和珅倒台,嘉庆就把何琳的牌位撤出太庙,把和家的祠堂也毁了,剥夺了何琳儿子丰绅宜锦的公爵职位,改袭三等轻车都尉。何琳也成为唯一一个被迁出太庙的臣子。

既然配享太庙没有真金白银的实惠,为什么还是挤破头争取呢?

物以稀为贵,大清王朝276年,那么多人,皇亲贵族、王公大臣数不胜数,才有27个人获此荣誉,这比中双色球最高奖都难多了。

对于臣子来说,配享太庙是极大的恩赐,每年四季的首月农历初一,太庙里面所有的牌位都要捧到享殿,皇帝要亲自来进行拜祭,这叫享祭。遇到国家大事,比如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的时候,皇帝都要到太庙的寝殿拜祭,这叫告祭。最重要的祭祀是在每年除夕的前一天,要进行最大规模的祭祀,这叫袷祭。

在封建时代,讲究三纲五常,大臣任何时候都要跪拜君王,但是如果配享太庙,这就颠倒过来了,皇帝要拜大臣,对于跪拜了一辈子皇上的大臣来说,这是多大的荣誉呀,估计高兴地棺材板都按不住了!

所以,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过程好像唐僧取经一样的困难,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张廷玉先后给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当大秘,他的名气比创造出“六尺巷”的老爹、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还有名,张廷玉思维敏捷,雍正话音刚落,张廷玉就能拟出圣旨,而且非常符合雍正的意思,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达到了汉族大臣所能提升的最高位置,是整个清代做秘书做的最成功的一个。有一次,雍正突然要赏赐张廷玉两万两银子,动情的的说“汝非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乎!领赐勿谦。”意思是说,你是大臣中第一个卖力的人,就不要客气了。

雍正十三年,病危,临终前,张廷玉与允禄、鄂尔泰同为顾命大臣,遗诏张廷玉配享太庙。

乾隆继续重用张廷玉,但是77岁的张廷玉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提出告老还乡,乾隆说,你是三朝元老,将来要配享太庙,怎么能归老田园呢?

张廷玉一心想退休,乾隆就不高兴了。

后来孝贤皇后去世,张廷玉因为安排不当被罚俸一年,打破了他47年不受罚的历史,让他惶恐不安,老的更快了,满脸老年斑,走路颤颤巍巍的。

乾隆帝动了恻隐之心,特批他退休。

但是他担心别人告黑状,到最后被取消配享太庙的资格,就求乾隆帝给一个保证。

乾隆帝虽然很不爽,但念在往日的贡献和老爹的面子上,就发了一道保证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诏书。

张廷玉很开心,乾隆帝很窝火。

按规矩,这种破格施恩,张廷玉第二天要亲自进宫谢恩呢,但是张廷玉年岁太大了,行动不便,就让儿子张若澄代替他去谢恩了。

乾隆帝第二天等着张廷玉谢恩呢,结果等来的是张廷玉的儿子,龙颜大怒,命令廷玉的门生军机大臣张汪由敦写圣旨让张廷玉亲自进宫谢恩,汪由敦赶紧派人通知张廷玉做好准备。

谁知道弄巧成拙,圣旨第二天才能到张家,张廷玉天不亮就进宫请罪去了,很明显,有人泄露了朝廷机密,张廷玉也是老糊涂了。

张廷玉被"著削去伯爵,以示惩罚",取消配享太庙资格,回家养老,汪由敦革职查办。

一辈子的付出结果付诸东流,临走时,大臣们都不敢送行。

没多久,张廷玉的儿女亲家四川学政朱荃因贪污被抓,乾隆帝顺便把三代皇帝赐给张廷玉的赏赐品全部收回。

所幸张廷玉一生清廉,抄家时没有发现别的可疑物品,但是,张家深受打击,名誉扫地。

回家五年后,张廷玉83岁的时候去世了,消息传来,乾隆念在张廷玉一生鞠躬尽瘁,为大清服务五十多年,又恢复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

由此可见,配享太庙对一个大臣来说有多么重要,尤其是汉臣,这一荣誉更加难得,张廷玉用五十多年的心血才得到这一赏赐,还差一点失之交臂,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见,汉臣在清廷中的地位之低,最后,乾隆帝恢复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固然是雍正的遗诏,君臣之间的感情,更多的考虑应该是笼络汉臣的心。

张廷玉配享太庙的事迹?

清朝的太庙是皇帝的祖庙(今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 张廷玉照片(3)
,为皇帝祭祀祖宗之处。太庙前殿为祭祀主殿;中殿供奉努尔哈赤以下历代帝后神龛;中殿后界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世祖先;前殿东庑以王公(并非所有)配享;前殿西庑为功臣(仅为满臣)配享;中、后殿两庑储藏祭器。每年除夕前一日祫祭,中、后殿神主奉至前殿合祀。后殿遣亲王行礼。国有大事大典,遣官祭告。   所谓张廷玉配享太庙,就是按照雍正皇帝的遗诏,张廷玉死后其神位可以安放在太庙的前殿西庑,接受皇帝每年一次的祭祀。终清一世,汉大臣以功臣配享太庙的,惟张廷玉一人而已,这是清朝历代皇帝对汉大臣给予的唯一一次最高礼遇和殊荣。   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一作研斋),清安徽桐城人,康熙朝大学士张英次子,康、雍、乾三朝元老。康熙时以进士官刑部、吏部侍郎,雍正年间受到重用,任顺天乡试主考官、入值南书房、《明史》总载官、礼部及户部尚书,后又相继升他为文渊阁、文华殿和保和殿大学士,并令其改兼吏部尚书。雍正七年,张廷玉以大学士的身份入直仅有三人的军机房,密为办理军需事宜,与怡亲王允祥任军机大臣。张廷玉参与机密要务,西北两路军兴之后、“层夕内值,宣召不时,昼日三接,习以为常”。由于军务繁忙,廷寄刻不容缓,遵奉密旨筹画经理之事、时间不定,回至朝房或公署听事之时,下属司曹各官吏书吏,怀抱案犊于旁以待裁决者,常有百数十人。甚至坐于轿中也要披览文书。对于应办事宜,张廷玉丝毫不敢草率,每当薄暮抵达寓所.点燃双烛,以完成本日未竞之事,并办理次日应奏之事,即使盛暑之夜,也必至二鼓方始就寝。如果躺下之后,又想起某事、某稿有未妥之处,即披衣起床,予以改正。黎明之时、重新抄写缮录,以备进呈。   张廷玉对主子如此忠心耿耿,雍正帝对其也宠爱备至,优赏有加。张廷玉最嗜饮茶,雍正赏赐地方精选进贡之茶,一月之中,必有数次。不仅为茶中佳品,且所赐茶具也十分精致。张廷玉曾患病在身。痊愈之后,雍正告知近侍说:“朕股肱不快,数日始愈”。臣属闻知,争来问安。雍正笑对群臣说;“张廷玉有疾,岂非朕股肱耶?”君臣之关系,可想而知。十余年间,六次赏帑金给张廷玉,每次辄以万计。雍正十一年,张廷玉返归乡里,往祭乃父,行礼建祠,回京时,雍正遣内大臣海望迎劳于卢沟桥,并赐酒膳。雍正十三年,雍正帝死前发布遗诏,以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命令他日配享太庙。   乾隆元年,《明史》修成表进,皇帝命仍兼管翰林院事。乾隆二年十一月,授总理事务大臣,加拜他喇布勒哈番,特命进三等伯爵,赐号勤宣,开创文臣无爵至侯伯的先例;乾隆四年,加太保。乾隆十三年以后,张廷玉每每因乞休、配享等事与乾隆帝发生争执或遭到猜忌。乾隆帝盛怒时,曾命削其伯爵,以大学士原衔休致,甚至命张廷玉自审是否配享太庙,命尽缴其历年颁赐之物。乾隆二十年,张廷玉卒,享年83岁。乾隆帝终不敢违背其父的遗愿,命仍遵世宗遗诏,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至此,张廷玉虽成了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大臣,但谥号却不是最高的(最高为文正),这和乾隆帝对其晚年心存芥蒂不无关系。   那么张廷玉为什么会得到雍正帝临死前命其他日配享太庙的殊荣呢?许多人认为是因为他在纂修《清圣祖实录》时销毁了大量对雍正不利的材料,杜撰了一个8人授命的场面,即康熙皇帝在临死前向7位皇子和隆科多口传遗诏:“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当时,胤禛并不在场,等胤禛赶到时,康熙皇帝已经驾崩,于是就由隆科多代宣遗诏。胤禛并无当皇帝的思想准备,闻听遗诏后惊恸仆地。胤祉等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向胤禛叩首,胤禛遂登基即皇帝位。   据说张廷玉在纂修《明史》时也作了有利于雍正帝的杜撰,因此,得到了雍正帝的绝对器重。为此,雍正帝当时就以大清皇帝的名义,追赠张廷玉的曾祖、祖父为太子太保,还追赠张廷玉的母亲吴氏为一品太夫人。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

  康熙十一年生,父康熙朝大学士张英。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康熙朝历任检讨、直南书房、洗马、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雍正元年升礼部尚书,次年转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总裁,太子太保。

  三年,署大学士事。四年,晋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并兼充康熙实录总裁官。

  六年(1728),转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七年,加少保衔。同年,因西北用兵,设军机房於隆宗门内,与怡亲王允祥、大学士蒋廷锡董其事。雍正皇帝临终,命其与鄂尔泰并为顾命大臣。乾隆朝,以两朝元老为朝廷所重,死后配享太庙。终清一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惟张廷玉一人。

  张廷玉在任期间的主要工作在於担任皇帝的秘书,对清廷政治制度的贡献是完善了奏摺制度与军机处的运作规则。与其他直接处理政务的大臣不同,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关於张廷玉的具体事绩。

  张廷玉为人谨小慎微,谨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清:黄山谷言)。故雍正赞扬他「器量纯全,抒诚供职」称其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

  曾先后纂《康熙字典》、《雍正实录》,并充《明史》、《国史馆》、《清会典》总纂官。

  张廷玉身为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户部、吏部、翰林院,又担任国史馆和其他好几个修书馆的总裁官,职务繁多,工作忙碌,这是可想而知的。他自己说,雍正经常召见他,一天召见二、三次,习以为常。西北用兵以后,“遵奉密谕,筹画经理,羽书四出,刻不容缓”。从内廷出来,到朝房办公,属吏请求指示和批阅文件的常达几十上百人。他经常坐在轿中批览文书,处决事务。傍晚回到家中,仍然“燃双烛以完本日未竟之事,并办次日应办之事,盛暑之夜亦必至二鼓始就寝,或从枕上思及某事某稿未妥,即披衣起,亲自改正,于黎明时付书记缮录以进”。雍正也说他和鄂尔泰二人“办理事务甚多,自朝至夕,无片刻之暇”。
  然而他有什么政绩呢?翻阅有关史料,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整个雍正朝,张廷玉只做了两三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他的事功不在于处理某件政事,而在文字工作和规划建立军机处制度以及完善奏折制度。
  当雍正即位之初,办理康熙丧事,特命吏部左侍郎张廷玉协办翰林院文章之事,那时,“凡有诏旨,则命廷玉入内,口授大意,或于御前伏地以书,或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每日不下十数次”。雍正五年,准备对准噶尔部用兵,七年,正式出兵。与此相配合,雍正设立军机处,协助他处理军务。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遵奉谕旨,写成文字,并予转发。也就是说,军机处主要是做文字工作。张廷玉为军机大臣时,“西北两路用兵,内直自朝至暮,间有一二鼓者”。八、九年间,雍正身体不好,“凡有密旨,悉以谕之”。由于撰写谕旨的需要,雍正每天召见张廷玉多达十几次。由于雍正不分昼夜地召见,以至张廷玉要到晚上一二更以后才能回去休息。雍正即位第一年,张廷玉即升为礼部尚书,后又长期担任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可是他在雍正朝所做的主要工作,又确确实实是这些文字工作。就连雍正本人,也认为张廷玉的作用是“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承认他的功劳在于文字。且张廷玉所草之上谕,全合雍正本意,是以屡获表扬。这文书工作,由身为大学士、军机大臣的张廷玉来做,他自然就成了雍正皇帝的高级秘书了。乾隆时当过军机章京的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军机处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处,军机大臣实际上只是皇帝的高级秘书,这种地位和身份,张廷玉自然不能独树一帜,建立创新的大功业。因此,他的作用和政绩只能由参预机务和书写文字方面来体现。
  真正称得上是张廷玉大事业的,是他规划建立军机处制度和完善奏折制度。“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军机处成为清朝的中枢机构并深深影响清代中后期的历史,这确实是张廷玉的大功业。另外,确立并完善奏折制度,使它成为清朝的主要官方文书,同样是清朝官僚政治上的重大变化,并对清朝中后期的政治产生了十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军机处始设于雍正七年(1729)。因与准葛尔部作战,军报往返频繁,而内阁又距内廷过远,且办事效率不高,为了紧急处理西北军务,“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军需房是军机处的最早叫法,以后又改为军机房、军机处。直到宣统三年(1911)改设责任内阁,执政一百八十多年的军机处才最终废止。
  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雍正帝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以及亲贵中指定充任。还有军机章京,由内阁、翰林院、六部、理藩院等衙门官员中选充。所有这些人都是兼职,他们的升转仍在原衙门进行。军机处没有正式衙署,只有值班房,在隆宗门内,靠近雍正帝寝宫养心殿,以便于军机大臣被召见议事。军机大臣对皇帝负责,他的下属军机章京因系其他部门的官员兼任,他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结成同党。军机处不过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它只能忠实执行皇帝的命令,不可能形成危害皇权的势力。
  拟缮谕旨是军机处的主要工作。雍正帝每天召见军机大臣,有时一天召见数次,召见时,雍正帝指示各项事件应如何办理,有时向军机大臣询问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作出裁决。军机大臣面聆皇帝旨意,草拟文书。上谕形成后,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直接发给有关官员。
  在清代,皇帝的诏令有数种。雍正以后,由内阁传抄发送的诏令,叫做“明发上谕”;由军机处撰拟、抄写、密封发出的诏令,叫做“寄信上谕”。“寄信上谕”因是由朝廷直接寄出,故又称“廷寄”。所寄对象为高级官员,用“军机大臣字寄”的形式寄送;其余则用“军机大臣传谕”的形式寄送。字寄、传谕封函的表面都注明“某处某官开拆”,封口处盖有军机处印信,保密程度非常高。很显然,军机处承办的“寄信上谕”最重要,内阁所办理的“明发上谕”只是一般性事务文书。
  归军机处办的事情,不问大小,“悉以本日完结”,绝不积压。这样的办事作风,效率自然较高。寄信方法也是快捷的。张廷玉制定的廷寄办法,最后形成一套制度,是军机处将上谕函封后交兵部,由驿站递相传送。军机处根据函件内容,决定递送速度,写于函面,凡标“马上飞递”字样的,日行三百里,紧急事,另写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的。这就和内阁发出的“明发上谕”不同了。内阁的“明发上谕”,或由六科抄发,或由有关部门行文,多一个衙门周转,就费时日,保密也不容易,往往被地方官员探到消息,雇人先行投递,在正式公文到来之前,他们已悉内情,作了准备,加以应付。所以,经张廷玉规划,创廷寄之法,既保证了中央政令的严格贯彻,速度又较前加快,从而提高了清朝政府的行政效率。
  奏折是一种臣民上奏文书,它始出现于康熙年间,但在作者范围、传递方法、疏奏内容及朱批等方面,都还没有制度化。《清史稿·张廷玉传》载:“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自此以后,作为一种官文书制度的奏折制度才被确立下来。不要小看这种文书制度,它的影响之大甚至远远超过中枢机构的兴衰替废。它不仅牵涉朝廷政令的推行,而且关乎君臣间权力的分配。它的确立和军机处的设立一样,都是清朝官僚政治上的重大变化,对清朝中后期的政治产生了十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清朝入关之初,沿袭前明旧制,官员有事报告皇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盖印,奏本不盖印。题奏本都由通政使司进呈,在皇帝阅批之前,内阁大学士已经“票拟”过。因此,这两种文书都是公开的,不利于下情上达。其次,题本办文程序太繁,运转速度十分迟缓,而且由于经办人员过多,容易造成泄密,使皇帝实施政务受到很大限制。自张廷玉把奏折制度化以后,稍微重要一点的事务,地方官员都先撰拟奏折,经过皇帝朱批,认可了,才写题本作正式报告。但奏折中的朱批内容,不得写入题本,作为奏事的依据。这样题本就成了官样文章,价值大大降低。奏折代替了原来题本的作用,使它成为主要官方文书。这一制度坚持到清末。
  奏折刚产生时,有资格使用奏折的官员不太多。雍正践祚之后,内苦于宗室诸王的讪谤排挤,外困于满汉大臣的朋党倾轧,急于求言,故放宽了臣民专折具奏的范围和权限。到后来,有权上奏折者多达1000以上。
  由于奏折所涉事情多系国家机密,所以奏折的保密性是非常突出的。不能保密,就不要上奏折,保密是书写奏折的前提条件。为了保证奏折的内容不致泄漏,清廷定立了一整套保密制度,使奏折制度更加完善起来:1、撰写人须亲自书写,一般不许他人代笔,写成后不得外传,否则治罪。2、由宫中制作皮匣,配备锁钥,发给具奏官员,专门用作储藏和传递奏折。3、督抚以上大员的折子,派专人送到大内乾清门,交内奏事处,直达御前,而不像题本交通政使司转呈;一般官员的折子,亦差专人送到雍正指定的亲信大臣处,由他们代呈,代交人当然无权知道折子的内容。雍正帝阅毕,作了朱批,折子由原渠道发回。4、收回朱批奏折。康熙在位期间,奏折御批发还具奏人后,尚无缴还内廷的规定。雍正一登基,便下令内外臣子将朱批奏折全部查收呈缴。不但前朝奏折需交回,嗣后朱批发还本人看过之后,即需交回。由于实行了缴本制度,不但有效地防止了泄密事件发生,而且为后来保存了丰富的史料。5、加强军机处的保密工作。规定: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太监不得在侧;每日承领事件人员,未到传领时间不得进入军机值房;严禁各衙门人员在军机值房台阶外及附近处所站立窃听;即使是高级的王公大臣,非奉特旨,也不准进入;自王以下文武满汉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人谈话。同时规定各章京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手续慎密完备。特别是文书收发登记,必画押存查;个人承办的事情,均不许任意喧泄;不经由自己办理的事情,绝不许过问;撰写寄信谕旨,办理朱批奏折,都得在办公房办理;凡办理机密事件时,军机大臣指交一二章京承旨,在军机堂上缮写后,要将底稿押封存记,俟查办之事办完后再行拆封登档。如有泄漏,缮写文件的章京要受到很重的处分。
  在奏折的内容上,较之以前,更为丰富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奏折商讨政务。雍正说:“本章所不能尽者,则奏折可以详陈;而朕谕旨所不能尽者,亦可于奏折中详悉批示,以定行止。”臣下可以将拿不准的问题提出来,请皇帝裁夺;皇帝对不了解的或不懂得的问题,可以询问臣下,以增长见识,作出决断。雍正朝的许多重大政事,如摊丁入亩政策等,就是雍正与有关大臣通过奏折反复筹商后定下来的。奏折用来讨论政事、决定政策,不仅使它有了新的生命力,而且使它成了推行政治的一种重要工具。由于奏折免去了中间环节的传递,又采用廷寄方法,不但能迅速递到皇帝手中,而且在皇帝朱批御旨后,又可直接发还上奏官员,马上付诸实行,从而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给清朝的政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由于奏折都是秘密进行,于是在直省督抚与司道之间,地方与中央,内廷与外廷之间,除正常的领导与被领导等关系之外,又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大臣相互告密,皇帝的耳目遍布京内外,谁也不知道谁向皇帝打了什么小报告,中央部院和地方上的公私事件和人际关系,无论巨细,皇帝都可以从奏折中直接了解到。皇帝于是借助奏折整饬吏治,监察民情,发号施令,排斥异己,天下庶务总归一人处理,从而使封建皇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在中国章奏制度史上,雍正一朝应该是最为多姿多彩的时代,而帝王对朱批运用的巧妙和有效,雍正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了”。而这一切,张廷玉是功不可没的。说这是他的大事业大功业,一点都不夸张。
  在雍正朝,张廷玉主要从事的虽然只是文字工作,但由于他“周敏勤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一工作上来了,因而“尤为上所倚”。雍正五年(1727年),张廷玉曾患小病,雍正对近侍说:朕连日来臂痛,你们知道吗?近侍们吃惊地问缘故,雍正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非朕臂病而何?”八年(1730年),赏银20000两,张廷玉辞谢,雍正讲:“汝非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乎!”不许他推辞。当雍正身体不舒服时,凡有密旨,悉交张廷玉承领,事后雍正说:“彼时在朝臣中只此一人。”(《澄怀园主人自订年谱》卷三)确实,允祥死后,鄂尔泰入阁以前,张廷玉在满汉朝臣中确实处于第一个被信任者的地位,被雍正视为股肱大臣。十一年(1733年),张廷玉回乡祭祖,动身前一天,雍正赠给张廷玉一件玉如意,并祝愿他“往来事事如意。”同时赠送物品及内府书籍52 种。《古今图书集成》只印64部,独赐张廷玉2部。雍正还赐张廷玉春联一副:“天恩春灏荡,文治日光华”。后来张家年年用这副春联作门联。雍正临终前,张廷玉与鄂尔泰等同被顾命,命他日配享太庙。终清世,汉大臣配享太庙者惟张廷玉一人而已。
  张廷玉任职年久,长期处机要之地,在雍正年间,他虽然“最承宠眷”,然而“门无竿牍,馈礼有价值百金者辄却之。”他在皇帝身边服务,担负的又是机要文字工作,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因而处处小心谨慎,办事十分细致周到。他对黄山谷说的“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极其倾倒,表示“终身诵之”。少说多做,既是他立身的主导思想,也是他的为官之道。他以皇帝的意志为意志,默默去做,不事张扬,事成归功于人主,事败自己首先承担责任。雍正赞扬他“器量纯全,抒诚供职”。乾隆称许他“在皇考时勤慎赞襄,小心书谕”。作为领导人的秘书,这些确实都是很值得称道的品质。
文章标题: 如何以“先生请赴死,配享太庙”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78062.html
文章标签:太庙  开头  故事  请赴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