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5-23 01:01:3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哈利波特》第一部叫《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一岁的哈利·波特失去了父母后,便来到了姨妈家,过着极其痛苦的日子。一直到十一岁生日那天,哈利一生的命运才发生了变化,他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被邀请去一个童话般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哈利发现这里到处充满着魔力,他既找到了朋友,又学会了魔法和骑着飞天扫帚打魁地奇,还得到了一件隐形衣,他在这里生活得很愉快。但一块魔法石出现了,它将关系到世界的现在和未来。哈利在好朋友罗恩和赫敏的帮助下,突破了重重困难,保护了魔法石,终于拯救了世界。
扩展资料:
哈利·波特是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主人公,他由一个腼腆弱小的孩子渐渐成长为一位伟大的英雄。哈利·波特在襁褓中就成了孤儿,由姨妈姨父德思礼夫妇抚养,受尽了他们的虐待以及他们宠坏了的儿子达力的折磨。由于从小受歧视,哈利长成了一个腼腆的孩子,缺乏自信。
他从麻瓜世界(现实)逃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虚幻)并最终成为那里的一名巫师,这突如其来的荣誉,不仅与他幼年的不幸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是对他幼年不幸的一种补偿。但哈利从未丢掉他谦虚与卑恭的美德,甚至当他得到了魔法石,并从伏地魔手中拯救了世界,也没有在胜利中洋洋自得,期待任何的赞扬。
毫不夸张的说,《哈利·波特》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科幻读物了,内容神秘且有趣。这样类型的书也看到很多,但没有《哈利·波特》所描述的这样具体丰富。已经过去很多年之久的《《哈利·波特》,不管是作为小说还是舞台剧或者是后期的电影,还是他的原著小说,喜欢它的人依然遍布世界。它到底有什么魅力之处,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今天来聊聊这部陪伴无数人童年的优秀作品。为什么罗琳一部儿童题材的小说,能够风靡全球,影响全世界。因为这本书不仅仅是讲小孩子的故事,而是探讨了爱、友谊、勇气和责任。如今回过头去看《哈利·波特》,会发现不仅仅有精彩有趣的故事,还发现作者用书籍为载体,讨论了许多社会议题。我将分析一下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看《哈利·波特》的原因。
一、《哈利·波特》拥有想象力丰富的内容,其幽默的文笔又构建了一个令人沉醉的魔法世界,其中曲折有趣的故事更是令人回味无穷,以及影片主演的精湛演技和剧组的超强的场景设置。
最重要的是罗琳精彩的原著小说魅力无限,富有想象力的罗琳为我们描绘了那个神奇的魔法世界,这使得无数的孩子想要去探求,这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哈利波特》电影的问世,以超强的特效和场景布置,为我们重现了书中的魔法世界,非常契合。电影将书中各种虚构的人物和场景变成了真实,这样的视觉体验,本身就代表着电影的成功。并且影片主演们的演技还是值得大家认可的,他们用自己用心的表演,为我们还原了电影中的一众人物,所以主演们的演技,也是电影评分的原因。
二、《哈利·波特》的创作延伸,可以触达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的受众,相对地增加了很多严肃性更强的内容,扩大了作品的世界观、价值观,有了更大的讨论价值,也对接了更广泛的人群。
在哈利波特这个被赋予双重意义的主角身上,两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了兼顾的投影,并由哈利占有的充足塑造资源而细化地表现出来。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存在的两种少年,都能从哈利身上找到于己内心描述完整的自我投射,从而提高对作品整体的融入感、接受度。拥有着长篇系列之容量优势的《哈利波特》,借助多部作品的叠加,让自己拥有了丰富的元素,对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都有着兼顾性的辐射。
三、《哈利·波特》一直向我们展示:爱是最强大的魔法,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符合自己幻想世界,《哈利·波特》中那些优秀的巫师是我们想要成为的人,符合我们的想象。
主人公哈利波特的人物设定符合我们对自己的完美人物性格塑造,无论是环境、亲情、友情都是完美的,哈利波特的想法应该会感染到许多人。当我们为之感动时,这就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冲动。而这种审美冲动将会长久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不断引起我们的回味与叹息,我们的心灵会得到净化和沉淀,引导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的审美。人物设定完美,符合我们的想象,爱憎分明,有逻辑条理,因此为我们所喜欢。
总结
罗琳构造了一个宏大的世界,里面有各种性格鲜明、门道不同的人物,也有各种神奇的工具、机关,再加上《哈利·波特》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代入感强,情节紧凑,充满着奇幻和美好,为人们所喜爱。每一个喜欢哈利波特的人,基本没有把自己代入主角的,更没有把自己代入主角的,大家都不约而同把自己代入魔法世界的一个普通学生,然后幻想自己会怎样度过自己的魔法学生时代。《哈利波特》的精髓在于其内涵:心在何处,珍宝就在何处。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册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于1997年出版。
第二册是《哈利波特与密室》,于1998年出版。第三册是《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囚徒》,于1999年出版。第四册是《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于2000年出版。第五册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于2003年出版。第六册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于2005年出版。最后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于2007年出版。
人物介绍
1、哈利·波特,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魔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系列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主人公,是詹姆·波特和莉莉·波特(原名莉莉·伊万斯)的独生子,出生于1980年7月31日,教父为小天狼星布莱克,因魔法保护被麻瓜弗农·德思礼姨夫与佩妮·德思礼(原名佩妮·伊万斯)姨妈收养。
2、赫敏·格兰杰 (Hermione Granger),全名为赫敏·简·格兰杰(Hermione Jane Granger),是《哈利·波特》系列女主角,生于1979年9月19日,出身一个麻瓜家庭。现任魔法部部长。
十一岁时,赫敏得知自己是一个女巫,需要去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上学。她在1991年9月1日进入学校读书,被分进格兰芬多学院。她精通学术、用功好学,被认为是天才,但是同时又有些书呆子气。在学习过程中,与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成为好朋友,即著名的“魔法铁三角”。
自己感觉比较硬伤的就是小说里面的“时间转换器”。
可以让使用者回到几个小时之前的时间里,真的太强大了。
问题是在小说里面,其他人却都不会受到时间转换器的影响。
就是说在过去凭空出现一个新的自己,感觉完全不合理······
过去的自己到这个时间又会使用时间转换器,然后再回到过去,感觉陷入了时间无限循环。
《哈利·波特》是一本科幻小说,塑造了一个魔法的世界,但对于魔法的相关描述却是非常匮乏的,而且哈利波特的运气也实在是太好了,哈利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和跟伏地魔作比较。还有哈利没有和赫敏在一起,而是赫敏跟罗恩结为夫妻,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赫敏和罗恩在一起,这些都是《哈利·波特》里的一些硬伤。
第五部中小天狼星给了哈利一面镜子作为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联系所用,然而当哈利梦到小天狼星被伏地魔抓走时却没想到用这面镜子,反而费了老大劲去钻乌姆里奇的壁炉,最后如伏地魔所愿被克利切误导,被骗到了魔法部,最终导致小天狼星的死亡。
而小天狼星死后,哈利发现那面镜子的时候,丝毫没有过“当初为啥没有用镜子来联络小天狼星”的后悔,反倒幻想通过镜子和已经死去的教父联系……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