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新手写小说(第三人称),总觉得视角混乱,想问一下,不同的视角,它们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 2023-04-06 19:00:3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新手写小说(第三人称),总觉得视角混乱,想问一下,不同的视角,它们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写作有什么区别

第一人称:以单线的单元剧为主;第三人称:以多线的剧情流为主。

2.第一人称:以解谜为期待感 ; 第三人称:以事件矛盾为期待感。

3.第一人称:以渲染氛围来增进代入感;第三人称:以衬托和布局来增加代入感

4.第一人称:单线剧情,能营造出的冲突感有限,读者期待感较弱,一放下来就容易弃文;第三人称:剧情连贯性强,可营造出的冲突感无限,但高潮处理不好容易崩文,情节过于复杂后,容易让读者遗忘前面情节。

扩展资料

写作方法

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写具体。能不能把事情写具体,那就看你是不是善于把事情一层层展开记叙,即把事情分为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生动。

6)渲染环境,生动感人。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环境,抓住环境的特点来写,会很好的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作文

1.第一人称:以单线的单元剧为主。   第三人称:以多线的剧情流为主。

2.第一人称:以解谜为期待感 。   第三人称:以事件矛盾为期待感。

3.第一人称:以渲染氛围来增进代入感。   第三人称:以衬托和布局来增加代入感

4.第一人称:单线剧情,能营造出的冲突感有限,读者期待感较弱,一放下来就容易弃文。

第三人称:剧情连贯性强,可营造出的冲突感无限,但高潮处理不好容易崩文,情节过于复杂后,容易让读者遗忘前面情节。

5.第一人称——优点:可以将主角的内心活动栩栩如生的反映出来,从主角的眼光看世界,主角的那种或者委屈或者暧昧或者自信的情感都能够很清楚明了的反应出来。读者也很容易接收到作者要表达的信息。缺点——第一个就是其他人内心活动无法得知。如果作者功力差点,没有伏笔或者侧面描写,那很有可能会造成看不懂或者行文乱套的情况。

第三人称——优点:每件事情每个人都可以交待的很客观,从一个客观的角度看世间,不会有所偏颇,主角或者个人的想法就不是那么明显的凸现出来。也不会影响读者的判断力。缺点——就是容易写成流水账,一些情感活动和矛盾的冲突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但是这点可以写番外里,这就是所谓的“正文不够,番外补”。

扩展资料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叙述人称的表示方式之一。

在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的即第一人称。

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发生种种关系,并对人物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这种叙述方式常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但笔触所至,只能限制在"我"所经历或耳闻目见的范围之内。

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我的老师》记的是真人真事,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蔡芸芝先生“慈爱”“公平”之心的敬仰。《故乡》是小说,文中的迅哥(“我”)有作者的影子,文章通过第一人称手法,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和萧条,表达了自己对新生活的渴望。

由于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因而也为作者直接表达(或宣泄或流露)感情提供了方便。但它也有局限性,即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

好处

1.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

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3.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得体会作者心情

4.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5.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参考资料:第一人称 (以“我”自称的表达方式)-百度百科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各有哪些优点和局限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它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我的老师》记的是真人真事,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蔡芸芝先生“慈爱”“公平”之心的敬仰。《故乡》是小说,文中的迅哥儿(“我”)有作者的影子,文章通过第一人称手法,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和萧条,表达了自己对新生活的渴望。由于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因而也为作者直接表达(或宣泄或流露)感情提供了方便。但它也有局限性,即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采用第三人称写法,自由、灵活地选取三个典型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感情。“松骨峰战斗”——对敌人的恨,体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火中救小孩”——对朝鲜人民的爱,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防空洞谈话”——高尚的苦乐观,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三个典型事例,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有战地日常生活。正是由于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作者才能这样全方位地表现主题。但是,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防空洞中战士的对话,就很真实地展示了战士的内心世界,让人有亲切感。 至于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在一篇文章中交替使用,则要注意交待清楚,要用过渡的语句提醒读者。如《勇气》一文第一段末尾说,“给我说了下面一个故事”,引起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故事讲完后,用一句话承接,“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回到开头,文章衔接自然、清楚,人物转换得明白。否则,情节脉络可能紊乱,致使读者找不到头绪。
  首先说他们各有千秋 第一人称 优点:可以将主角的内心活动栩栩如生的反映出来,从主角的眼光看世界,主角的那种或者委屈或者暧昧或者自信的情感都能够很清楚明了的反应出来。读者也很容易接收到作者要表达的信息。
  缺点第一个就是其他人内心活动无法得知。如果作者功力差点,没有伏笔或者侧面描写,那很有可能会造成看不懂或者行文乱套的情况。
  而且第一人称的致命伤就是容易上帝视角玛丽苏,很容易写出雷人的文来。例如:“我淡淡的移开我的眼睛,装作什么也不知道,轻轻地说:这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就显得很雷。

   第三人称 优点:每件事情每个人都可以交待的很客观,从一个客观的角度看世间,不会有所偏颇,主角或者个人的想法就不是那么明显的凸现出来。也不会影响读者的判断力。
  缺点:就是容易写成流水账,一些情感活动和矛盾的冲突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但是这点可以写番外里,这就是所谓的“正文不够,番外补”。

  综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都有受众群,关键还是看作者的发挥。但是我觉得初学写小说的人来说,还是用第三人称。至少你可以把这个故事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
第一人称更具亲切感和可信度,心理活动的描写会比较多。第一人称是从“我”的角度,第三人称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个人理解。

什么是小说的叙事视角?可以分为几类?

坚持手打
大致可以分为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区别方法很简单。
一般来说,用第一人称“我”来写的,就是主观视角,这类视角有代入感,但是局限性较强;以第三人称“他”来写的就是客观视角,又叫全知视角或者叫上帝视角,这类视角作者就是上帝,什么都知道,较主观视角而言往往更容易展开故事。
楼主,如还有问题请追问。
对于新手作者来说,故事的叙事视角是一个很容易忽视的地方。

同样的故事,运用不同的视角,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因此,要讲好一个故事,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视角来写故事。

小说的视角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人称,厄休拉·勒古恩在《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种,将视角分为五种:第一人称、有限第三人称、介入作者(“全知作者”)、客观作者(“窥探者”“摄影机眼”“客观叙述”)、“观察者-叙事者”。

在选择合适的视角前,不妨先和研习君一起,了解一下每一种视角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吧~



节选自:厄休拉·勒古恩《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略有删减)

视角是表征故事讲述者是谁及讲述者与故事之关系的术语。

在故事中,这个讲述者被称作观点人物。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这个人就是作者本人。

口吻是评论家在讨论叙事文时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它是比喻性的,因为除非出声朗读,纸上的东西总是沉默不语。

很多时候,口吻是“原真性”(Authenticity)的另一种讲法(用你自己的口吻去写,抓住一个人物真实的口吻,诸如此类)。而我则纯粹且务实地用它来指讲述故事的那些声音,叙事的口吻。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有些时候第二人称会被归类为比较另类的第三人称。
小说的叙事视角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无聚焦(上帝视角)、内聚焦、外聚焦。
美国理论家凯伦·马蒂斯·赫斯在《文学鉴赏辅导》中将叙事视角分为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

写小说用第一人称好还是第三人称好?新手呢?

看到好多人都说千万不要用第一人称,好纠结啊,还有那个上帝视角,我觉得没什么啊。难道就不可以两个混用么?
恩,其实第一人称对新手很有帮助
第三人称虽然可能在开始的时候会很有意思,因为你可以转换视角
但是当你慢慢熟练之后,第三人称的代入感就远远比不上第一人称了
第一人称的话,虽然有一些东西你没办法解释,不过身临其境的感觉大于第三人称
如果只是觉得麻烦的话,还是用第三人称吧

其实现在比较好的小说,虽然有很多是以第三人称写的
不过你可以观察到,虽然是第三人称,但很多时候作者的视角是跟着主角的,这样的小说其实也和第一人称差不了太多

如果你觉得用第一人称写不了有些东西,其实完全可以跳出来,转到上帝视角
当然这对你的文字是一种考验
可能会觉得有些跳脱,但慢慢熟练之后就会很好

而且,除了主角,配角也可以推动故事
现在的有些小说对主角太看重,反而忽视了小说的故事性
第一人称;代入感强,适合新手,但局限性小。
第三人称;场面宏大,因为视角广,所以需要一定的逻辑能力,否则容易混乱。
对写作来说,这也不是绝对。比如有些老司机喜欢用第一人称写,通过电话,视频,甚至留言依然能写出宏大的场面。
第三人称也是一样。长时间围绕主角依然能有不凡的代入感。而且拉开视角也方便。
我个人写作喜欢第一人称,但有时候需要埋伏笔,写反派的内心戏时,很难写。也试过第三人称写作,但经验不足,老是混乱,最后只能放弃。
第一人称的文,看起来普遍觉得不好看
我看的一本书,开始的时候是用第一人称,虽然不是果断弃文了,但是当时就在想该第三人称,然后有很多读者要求么,作者改了,看上去感觉好很多
这本《父后,母皇被抢了》,就是我说的该人称的文,你可以看看改人称前后的变化,个人觉得改了第三人称还是很有感觉的,第一人称真心不好
第一人称有个好处,名字都被“我”给替代了,第三人称比较好写。第一人称只看得见自己“我”看到的,知道的。第三人称镜头、视角可以多变,写着要简单一些。但有点麻烦要写名字。

小说人称视角问题

哪位能详细回答下 什么叫第一人称视角 什么叫第二人称视角 什么叫第三人称视角! 小说的人称视角一共有几种!我希望能够得到仔细的回答!
讲到视角我们会想到热拉尔·热奈特的说法:“叙事投影(即视角)在所有关系到叙事技巧的问题中,是十九世纪以来人们经常研究的问题。”也会想起雷班的说法:“我认为,在整个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视角起着决定作用———所谓视角即叙述者与他讲的故事间的关系。”“视角”原出于绘画透视学中一术语。画家写生要善于选择“最佳视角”。所谓“最佳视角”就是指画家观察生活、描写人物、揭示人物的精神特征,掌握人物与景物的准确对比度和调整光线明暗关系的一个最恰当的角度。视角选择不当,便会影响画稿的艺术质量。作家创作小说一样要选择最佳叙述视角,否则也会影响小说的创作质量。小说的叙述视角与人称有密切关系,本文试从这个问题入手,对小说的叙述视角作简略的探讨。

一、叙述视角与人称的关系

(一) 叙述视角

小说是叙事文学的一种,作家进行创作,选择最佳角度进行叙述是至关重要的。叙述视角的选择和确定,不单是个技巧问题、艺术形式问题,它与作品的内容和作家为表现这一内容所采取的整体构思都密切相关。小说的叙述视角就是根据作家主观意图所确定的叙述主体及所选择的反映生活的观察点和立足点。

(二) 视角与人称的关系

谈到视角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称,视角的确定和人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于当前的小说理论中常把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混为一谈。实际上视角与人称相关而不相等。比如说叙述口吻一般为第三人称,但第三人称却不是一种固定的视角,即使在同一部小说中,第三人称仍然可能由许多叙述视角来承担。有的作品为了具有可信性和亲切感使用了第一人称,如日记体、书信体等。在这种作品里,叙述视角便是固定的第一人称。但在当代的许多小说中,第一人称却不是一个固定的视角,如在韩少功的《归去来》、苏童的《故事:外乡人父子》中,“我”的角度就至少有两个。

(三) 叙述视角的分类和人称

叙述视角的分类有许多种,这里采用从视域的限制分类,叙述视角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全知叙述、限制叙述、纯客观叙述。

在全知叙述中,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有权利知道并说出书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所以这种视角又被称为“全知全能叙述”。这里的第一人称“我”是隐含的作者,不在作品的情节中出现,作品中通常出现的是作者描绘的对象,是第三人称;限制叙述这种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人物不知道的事,叙述者无权叙述,叙述者可以是几个人轮流充当,限制叙述作者可以用第一人称的姿态出现,也可以不直接出现而比较客观地以第三人称去观察和叙述;纯客观叙述中,叙述者只描写人物所看到和听到的,不作主观评价,也不分析人物的心理,这里的作者也不在作品中出现,更加“隐含”,作品中常出现的人称是第三人称,仍是作者描写和叙述的对象。

在以上三种视角中都没有涉及第二人称。现在国内外都有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小说,如阿拉贡的小说中有这样一段:“他在路中碰见罗曼,问他昨天为什么不告而别。罗曼耸耸肩,脚步不停地走过去了。这家伙在生我的气呢,喂,你这小子可真———他立刻又止住了话,觉得没有必要解释,便望着罗曼的背影,轻轻地吹了声口哨,径直去车间上工去了。”这是第三人称他与罗曼对话中出现的第二人称,指的是罗曼。第二人称出现在小说中充当叙述人是很别拗的,所以这种视角极少被作家采用。

二、视角的选择与作家的艺术构思

视角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成败。上述三种叙述视角各有利弊,作者在选择视角时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整体艺术构思慎重行事,以扬长避短,使视角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下面是对这种视角的特色所作的分析:

(一) 全知视角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和社会画面,自由剖析众多人物心理,其弊端是这种无所不知的叙述的可信性值得怀疑。如韩吉尼亚·沃尔芙《到灯塔去》一书中对拉姆齐太太的年岁和外表是这样描写的:“她叹了口气,年过半百了,也许她会把事情料理得更好———她丈夫、钱、还有他的书。”这种深入到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剖析其可信性的确是值得怀疑的。中外古代小说采用这种叙述视角的很多,如三言、二拍、《天方夜潭》。在五·四新文学小说中,为了避免这种叙述的缺陷,或以史实为本构思小说,或者插入社会流行的名人轶事,或者引进报纸刊载的新闻、报告,或者用购买书籍、拾到笔记等引出故事,目的都是为了借以增加小说的可信性和“权威性”。

这种视角也不时用来作其它视角跳跃、转换、交迭过程的中介,起调节作用。愈是限制视角变化多端,就愈需要全知视角去光照、去统帅,由此可显示作家刻画人物和驾驭题材的艺术才能。梁启超先生曾说全知叙述便于叙述“一种社会之历史”。由于它的这一特点,所以宏大的作品一般都采用这种全知叙述。托尔斯泰便在作品中以这种视角去叙述俄罗斯当时的社会状况。无怪乎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反映的社会面都是非常宏大的,这样宏观的观察和揭示是非全知视角而莫属的。正如张德林在《“视角”的艺术》中所说:“一部小说的各个组成部分犹如交响乐队中的各个成员,而‘全知全能’的作家便是这个交响乐队的总指挥,没有他任何美妙动听的乐曲都演奏不出来。”这里所言“全知全能的作家”也就是全知视角。

(二) 限制叙述中只允许视角人物行使全知权利,作者无权超越视角人物的视野。由于这种局限,对于这种视角的选择是特别能体现作者的艺术才华的。鲁迅在《孔乙己》中选择了小伙计作为限制视角就颇具匠心。这个小伙计年龄小、阅历浅、不谙世事,带几分稚气。他所看出的孔乙己的真实度比其它人都准确得多。这个封建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没落人,尽管他是那么迂腐无能,不能自食其力,但他的本性却是善良的。在他的可鄙可笑的言行中,不时流露出一些人性的感情,自有其可怜和可爱的一面。别人鄙薄孔乙己而小伙计对他的悲惨结局则至少是同情的。这才是鲁迅描绘孔乙己的真实意图。如果选择掌柜、酒客或者其它任何人来作为叙述视角的话,效果便截然不同。可见作家的艺术构思和人物视角的选择两者的关系是多么密切。

如果作者发现一个视角无法完善地表现观察对象时,可以选择两个、三个视角,从不同角度叙述事件进程。在《红与黑》中,司汤达不时变换叙述视角来丰富于连的形象:在德·瑞纳夫人眼中,于连是单纯可怜的;而在德·拉眼中,他则是成熟潇洒的。于连在众多视角的观察中,复杂丰富的形象便体现出来了。鲁迅的《离婚》上半截着重表现乡人的同情和爱姑父亲的隐忧,自然以庄木三为视角较合适,下半截直接描写冲突的双方,则转为以爱姑为视角。两种视角获得两个截然不同的场面和印象,并体现两种表面不同但实质很相近的心态,使离婚这一事件得到立体的表现。台静农的《拜堂》干脆分为三个自然段,第一段以汪二为视角,第二段以汪大嫂为视角,第三段以汪二的爹为视角,从三个不同的视角表现大嫂改嫁二姑这一事件在三个家人心上投下的阴影。随着作家们创作技巧的日趋娴熟,这种视角的优势也明显起来。这种优势是具有可信性和较强的说服力,缺点也当然不可避免地存在,即视角受到严格限制,不可越雷池一步。否则这种可信性便消失了。所以许多作者在选择这种视角时,常借助于叙述人物与他人通信、读报、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来扩大叙述视野,从而增加小说容量。

限制叙述中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分。

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又称为自由视角。这种叙述视角不仅具有可信性而且也易在全篇小说中统一。采用这种叙述视角,应从“我”出发,一以贯之,不得任意变换。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和没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在场除“我”以外的人物的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他们的内心世界只能通过各自的表情、神态和语言,取得外在形式,并由“我”之所感加以间接烘托(如上文提到的《孔乙己》)。这也是它的局限性。所以那种规模宏大、人物众多、线索纷繁的小说,一般不宜采用第一人称。这种视角的益处是直抒胸怀,侃侃而谈,行文活泼自由,这些方面比其它视角的叙述方便得多。结构上,因为叙述主体始终是“我”,线索比较单纯集中,由“我”来穿针引线,情节的推进场面的转换也较自由。这种视角便于把叙述、描绘与抒情、议论揉合起来,也便于剖析叙述者“我”的内心世界,所以在日记体、自传体和忏悔型小说中常见。如舍伍德·安德林的《我真傻》的开头一段:“这件事曾给我以巨大的震动,其强烈程度是我从未经过的。而且,这全是因为我当时太傻了。就是现在有些时候,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时,都恨得要哭、要诅咒自己,或是狠踢自己一顿。也许即便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因为讲出了它而使我看来是可鄙的,那我还是会从中得到一种满足。”丁玲的代表作《莎菲女士日记》中有这样一段:“我想也许我是发狂了!假使是真发狂,我倒愿意。我想,能够得到那地步,我总可以不会再感这人生的麻烦了吧……”。卢梭的《忏悔录》也属此类。

第三人称叙述,相对于第一人称来说较客观些。局限在于,叙述者不自觉的“越位”———在严格的第三人称限制叙述中,夹入一两段全知叙述。最常见的破绽是作者既选择甲作为视角人物又突然跳出来分析乙的内心活动,破坏了视角的统一,如叶圣陶的《病夫》、张资平的《植树节》。这种情况在我国五·四时期白话小说刚兴起时常见。在80年代后这种视角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但是与传统的用法又有不同。这个“他”已不再是语法教材中那冷漠中性的第三人称,而是带有了作者主观情感和评价的。如苏童的《仪式的完成》、《离婚指南》中“他”的视角,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中“小妹”的视角里都不难看出作者的审美意向和感情色彩。

(三) 纯客观叙述中,作者不但不作主观评价,而且不分析任何人物心理,只是冷静地记录人物的言论,描写人物的外部动作,其它的则让读者自己理解品味。这种纯客观叙述方式比限制叙述更易产生真实可信感,正如刘半农所说的“写来不著形迹,其妙处全在字句之外。”在两次大战期间有达奇尔·哈梅特的小说和海明威的小说运用这种叙述(如《杀人者》和《失去的天堂》)。19世纪的许多严肃小说家也使用这种手法,如巴尔扎克的《驴皮记》、《当代史内幕》等。在《邦斯舅舅》中主人公长时间地被当作一个身份可疑的陌生人来描写和跟踪,叙述者如同一个局外人一样客观而冷静地述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出租马车那一段也用了这种方法。但是这种叙述角度的难度也大,作者更易在此法中捉襟见肘地插入自己的主观思想。不过处理得好的作家,即使带些主观色彩,读者也不易察觉。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第一次见到亚力时,作者是这样描述的:“他差不多是黑胸膛儿,两片厚嘴唇,虽然红而光滑,样子却不好,其实他不过二十三、四岁,但嘴上却早留了两撇黑胡子,胡子修剪得很整齐,尖儿朝上撅着。虽然他全身的轮廓带着一些粗犷的神气,但是他脸上和那双滴溜溜转的眼睛里,却含着一种特殊的力量。”这里的描写虽然是苔丝站在那里的观察,却显然加入了作者本人的主观感受。

在中国五·四作家中真正掌握纯客观叙述技巧的,大概只有鲁迅和凌叔华,鲁迅的《示众》、《彷徨》便是纯客观叙述的代表,所谓“冷静”、“白描”、“穿插”都可以从中找到解释。《肥皂》的“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更是纯客观叙述的绝好典范。80年代以后也有一些作家在这种叙述中作过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如苏童的《妻妾成群》是从颂莲的视角来客观地打量陈府上下的一切,而作者却隐退了。

这里所说的纯客观叙述是相对而言,因为文学作为作者的一种主观创造,不可避免地多少都会打上作者的主观思想烙印。

三、视角的转换、交叉和作品的艺术容量

最早发现作品中多视角也称“复调”的是巴赫金,他在研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时,说:“这些声调互不相让、互相争吵,作者的声音只能成为其中的一种声音,并和作品中的人物的声音发生争吵,作品中的人物也互相争吵。”正如《罪与罚》这部作品中所有的人物都有一套自圆其说的观点,准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也没有一个明晰的结局,作者也无法作结论。

当然,作为不同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限制视角和纯客观叙述视角三者之间绝非孤立无援、互相排斥。恰恰相反,它们经常是互相渗透、复合交叠在一起,密不可分的。特别是随着小说艺术的不断发展,由作家安排的有头有尾、单纯单线发展的封闭式故事情节逐渐减少了,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要内容,强化人物的主观内向性,在艺术形式上追求开放性、多元化,对传统艺术手法的大胆突破已在不断尝试中,并已成为势不可当的潮流。在叙述视角上表现为由单纯的叙述视角向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视角转化,由以全知视角为主、作者统领全局向视角交叉、多声部的“复调”小说转化。这是小说艺术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视角的选择转换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也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容量。古典作品中其实已经作过这样的尝试。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就是用这种方法开掘了作品的思想内涵。皇帝穿着举世无双的华贵新装,大摇大摆地走在游行队伍里,大街上围观的人一个个赞不绝口。这时候,突然冒出一个小孩,指着皇帝说:“他光着身子,没有穿衣服!”转换一个叙述视角,让天真无邪的孩子出来说一句真话,这画龙点睛之笔起到了妙用,一下子把皇帝的宠臣、显贵以及围观的群众那种虚伪、做作、爱说假话的嘴脸暴露无遗了。《红楼梦》第三回,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出场的人物众多,要写好这个大场面,确实困难,弄得不好容易顾此失彼。曹雪芹在此运用了转换叙述视角的方法,用人物之间的相互观察来刻划人物的外貌特征。贾母及贾府中的重要人物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和心理感受来写的,而黛玉的外貌和风度则通过王熙凤、贾宝玉和众人的眼睛来观察的,这样每个人物的肖像就都具备着一定的客观特征,又融铸着叙述主体的感情烙印,成为主客观统一的有机整体,写得非常成功。

中国80年代后小说的复调就更加复杂,它已不单是某一种视角的选择贯穿始终,而是多方位多视角的叙述。靳凡的《公开的情书》和汪浙成、温小钰的《土壤》都采用了三元视角,谌容的《人到中年》、高行键的《有只鸽子叫红唇儿》、韦君宜的《洗礼》、张承志的《北方的河》这一批作品中都设置了两个以上的视角。这些作品的多元视角复合交错,始终处于流动变化的状态。而在《冈底斯的诱惑》中还出现了作者与叙述者分裂的情况,作者马原直接进入小说成为叙述对象,有时他是叙述者马原,有时是被写进小说成为叙述对象的马原,还有时借助于两个虚构出来的人物———姚亮和陆高作为他的替身,使三者分别表现自己、袒露自己,我们不能不被这种独具风采的技巧折服。苏童在《罂粟之家》中改用了罗伯特·布朗宁的叙事诗《指环和书》的方法(后又被电影《罗生门》引用),将读者“你”引入小说成为其中独立的视角,与其它视角共同叙述同一事件。

当然,新时期作家中采用传统的单一的叙述视角进行创作的也不乏其例,但都已不是单纯的回归和遵循,而是凤凰涅�之后的新生。

叙述视角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确是现当代小说的主旋律,这些作品普遍运用这种多视角的“复调”来增加作品的艺术容量,来反映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和无法评判好坏优劣的各种现象和思想。这种对视角艺术多方位、多侧面立体化的探索也许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是当今小说发展的主流。
我记得是2个 一个第一人称 一个第三人称。还没看过第二人称的小说。第一人称就是以主角的角度去描写小说,第三人称是以旁白的形式,也就是一个灵魂看着一切在旁边叙述罢了 中间可能会有人物的心理描写,第二人称嘛 可以看做为以配角的角度去描写主角和故事。第一人称的小说不好写 写的不好会给人骂滴。
一人称就是以“我”为视角看问题。具体请参考《鲁宾逊漂流记》
二人称则是以“你”的视角出发看问题。基本不会用在小说里。
三人称是从“他”的角度来看问题。四大名著都是这一类的。
你说的我不太明白

但我知道作者称主角{我}那种我看着特别扭

一般我都看称主角名字的那种

为啥我写小说第三人称总是写不好

RT,我写的是严肃文学的短篇小说。每次写第三人称,写一半就会有思维瓶颈,而且自我感觉写得索然无味了,于是便心情烦躁的撕本子了。但我写起第一人称却颇为得心应手,基本上能一口气写完,这是什么原因?rn但我最近的一个题材根本无法使用第一人称来写,所以想请教一个克服这种毛病的方法……
因为你无法以旁观者的角度思考小说人物的心境,试着把自己当做旁观者吧,可以多看看第三人称的文,揣摩他们的写法。
我一向只习惯用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用着感觉好别扭。刚开始是这样的,多写几篇练练笔就可以克服了。。。。。除此以外我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你可以看看第三人称的严肃文学,我恨羡慕你啊,因为我连第一人称的都写的很纠结。
在写小说的时候,不要只想着我我我我我,想着他他他他他他他就可以拉,如果真的不行就把我改成自己。
文章标题: 新手写小说(第三人称),总觉得视角混乱,想问一下,不同的视角,它们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67702.html
文章标签:视角  想问  总觉得  手写  本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