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科幻小说《银河帝国》的文笔

时间: 2023-01-09 09:00:3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如何评价科幻小说《银河帝国》的文笔

读《银河帝国—基地系列》有感

2月的最后一天,正好读完了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之基地系列七部曲,2021头两个月的读书季奉献了给这个久负盛名,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经典作品。这个系列在中文版是将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和帝国系列一并作为15册的大部头出版。但是从影响力来说,基地系列七部曲应该是流传最广也最受好评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了。

虽然整个系列称之为银河帝国,但就基地系列来说,他主线是讲了基地从诞生到发展的500年间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另外用前传的形式讲了一个重要人物的辉煌一生,这就是哈里谢顿。

基地系列七部曲分为三个阶段,按出版顺序和故事时间编排来说的话

从成书的时间(这往往代表了作者如何园一个完整的故事)上来看,纯正的基地三部曲就是上面的第一阶段(50年代),之后是续写了盖娅和地球的传奇故事(80年代),最后是以前传的形式补充基地由来(80、90交界)。

从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来说,第一阶段胜在400年左右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恢宏故事和奇幻的想象力;第二阶段则注重个人和细节描写,第三阶段质量则略有下降,通俗点讲就是有点扯。下面逐一来回顾下这三个部分

每个第一遍读基地系列的人,一定会对阿西莫夫这种故事时间跨度如此之大的构思感到不可思议。总共100万字左右的篇幅,从基地元年写到接近基地纪元400年,人物和故事的衔接做的恰到好处,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剧效果。

小说章节往往一个变换,就出去了少则3、40年,多则1、200年。初次读到小说的这种故事时间的变换,我马上想到了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从第一部分凶杀案开始,到第二部分一下子就转换到7年后,让读者明白了这部小说极有可能是一部年代戏,基地系列在这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整部科幻小说讲的还是人类的故事,那么这里就涉及到小说人物的自然寿命与故事时间的矛盾之处。大刘在《三体》中也描述了上下几百年的恢弘历史,但是为了保持小说人物的聚焦,他多次使用了人体冷冻与复活这个方式给主人公“续命”。阿西莫夫不知道是没有想到还是不屑使用这种方式,但是好在小说本身组织的足够严谨。除了谢顿用影像的方式穿插始终(其实在骡以后也就成了传说了)外,从哈佛市长到马洛行商,再到帝国将军、骡以及后面的第二基地。人物总是在或有或无的关联中实现了400年的完整冒险故事。这种相互呼应的方式,金庸的小说也偶有使用,考虑到银河帝国成书更早,没准金庸还是从中得到的启发呢。

第二部分成书最晚,作为前传用两本书的篇幅描述了哈里谢顿作为心理史学开创者和基地的奠基者,在几十年的生命过程中的冒险故事。第一本描述哈里谢顿在川陀的环球旅行,最终确定发展自己的心理史学,保存人类的文明;第二本以十年一个跨度描述哈里谢顿传奇的一生,和最后创建基地的过程(与第一部分完美结合)。

但是就心理史学这个学科的成长,似乎还没有达到让读者特别信服的地步。毕竟这么一个神奇的理论(其实我觉得还是讲得通的),从谢顿自己都认为只是理论,到最后成为了现实,甚至400年后成为了传说,这个过程内容还是略显苍白。作者着重描述了谢顿本人的经历,确实从川陀的环球冒险可以得到一些发展理论的灵感。以及后来几十年的发展也有所涉及,但我总觉得还缺点什么,总的来讲就是不是那么让人信服。这个故事足够有趣,但要说心理史学到底怎么发展到那个地步,元光体怎么就体现出心理史学,似乎还能写的更好。

心理史学部分,机器人丹尼尔的出现是最大的谜底,这个确实让你拍案叫绝。没有看过机器人系列,所以体会还不是那么深。包括在麦曲生的那些含含糊糊的描写,相信和机器人系列是有所呼应的。

第三部分从基地500年后写起,关联性和前面两部分差的比较多(特别是7)。盖娅作为一个反骡,以整个星球作为一个有机体的面目出现,一方面让我为阿西莫夫的想象力折服,另一方面又觉得有点扯。盖娅处心积虑的把基地和第二基地的领导人聚集在盖娅附近,就是做一个决定,让人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而其后寻找地球的过程,就跟帝国、基地、哈里谢顿差的更远了,往往就是一两句话的提起。这是一个全新的冒险故事,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神一样的飞船和机器人丹尼尔。从整体质量上来说,最后这第7本是最差的。

第三部分还更多强调精神力量。大家往往就是你影响我,我影响你。到最后你很难分辨这是人自主做出的判断还是受了心灵上的推动。其实这也是没法分辨的,就像科学理论都是可以证伪的,如果不能证伪,还怎么能称之为科学呢?

基地系列是一部经典的科幻小说系列,这点毋庸置疑。掩卷沉思,我觉得有以下几点让我体会特别深。

第一,历史的厚重感。作者把时间一下推进到2万年以后,再去回顾历史。这里既有几十年,几百年的历史,也有上万年的历史。在不经意间就让读者体会到历史的厚重感。最典型的就是关于上万年的资料如何保存问题,最后就是消失了。这么看人类只能至多保存几千年的历史,这和技术手段无关。

第二,人类是绝对的主角。开始看觉得很不可思议,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按理说应该已经不可或缺,其他智慧物种也不可能都不存在。第6本里在盖娅谈到了这个问题,即永恒使者。人类终究在无数个平行宇宙中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生存和征服宇宙的方式,这个观点很是新颖。

第三,小说的文采和后人的借鉴。尽管说是一部科幻小说,其还是很有文采的,这个可能被很多人忽略了。最典型的就是骡那一集,小丑(即骡)遇到女主时的那些对话,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至于借鉴的问题,作为科幻经典名篇,总有许多地方会被后来者借鉴和发扬光大,《银河帝国》如是,《神们自己》如是。阿西莫夫不愧是一位伟大的科幻小说作家和集大成者。

附1 15本小说的出版年代(按大陆中文版排序)

附2 经典的基地三部曲集结成册前的结构

银河帝国基地读后感800字

银河帝国基地读后感800字(通用5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整理的银河帝国基地读后感800字(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银河帝国基地读后感800字1

  《银河帝国》这个系列,尽管我只读了它的第一本,就已然成为了我心目最优秀的科幻作品了。

  这本书开始于一门很有意思的理论——心理史学。在书中,科技的发展,政治场上的变换,故事的叙述,无不是围绕着心理史学所展开的。而心理史学,则是哈里·谢顿通过多年的研究,创造出的用数学去计算出未来的走向的一门学科。然而《银河帝国·基地》的叙述节奏过快,动辄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间隔,一本书看下来,像快进的胶卷在播放基地的发展。要是其中能多加一些细节该多好啊!

  但即便是这样,也不代表《银河帝国·基地》没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银河帝国·基地》全书共讲了三次"谢顿危机",第一次政权危机,第二次宗教危机,第三次贸易危机。每次危机之间,都是一波三折,没有一般科幻作品的脸谱化,对每个人的性格塑造都接近完美。在如此宏大的世界观之下,依然能把每个人物与故事之间的关联处理得很好,比如赛佛·哈定这位第一任端点星市长。小说并不是讲完了关于他的故事便把这个人"遗忘",而是赛佛·哈定的名言在文中被多次提及,这不失为这本书一个值得学习的优点。

  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其实是其中对人文方面的思考。本书不止一次提到过在银河帝国覆灭后,会因为没有人知道核工具最初是如何制造及使用的而产生大面积科技倒退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挂钩的。就像现在很多银行使用的IBM系统,核心系统基本没有更新,上层系统则会不断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可能真就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明白底层系统的设计,只要上层系统一崩溃,就会造成全盘的崩溃而束手无策的情形。

  银河帝国基地读后感800字2

  《银河帝国》的作者是来自美国的艾萨克,是最经典的科幻小说之一。书里宏达而完整的世界让人惊叹不已。

  在许多年以后,地球的大小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生活所需,人民开始迁移到银河系中的其他星球,人类迅速统一了银河系,创造了强大的银河帝国。而帝国渐渐衰败,整个银河将陷入长时间的蛮荒时期,伟大的心理学家哈里·谢顿已经预知了未来的一切,于是开始了为期几百年的神秘计划……

  书中最让我惊叹的是作者能将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虽然《银河帝国》里的出场人物很多,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各不相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盖尔、勇于创新的哈定、机智勇敢马洛,还有贪婪的领袖、无能的皇帝,每一个都让人印象深刻。在神态和语言描写时,作者喜欢用夸张的修辞,他们的喜怒哀乐似乎要都要溢出书来。

  合上书的时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在浩瀚无边的宇宙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但破坏力却非常巨大,他们毁掉一颗又一颗星球。我不禁觉得人类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万恶之源,他们破坏了生态平衡,让动物植物无家可归,他们在残害了其他生物后,又要通过烧杀抢掠,直至战争的方式去互相残害。

  然而幸运的是,人类之中仍然有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保护整个银河系。正因为有了他们,也许许多年后银河不会变得像书中写得那般衰落吧!

  银河帝国基地读后感800字3

  《银河帝国基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对当时社会做出伟大贡献之人的一段丰富且有趣的经历,他们分别是哈里·谢顿、赛佛·哈定和侯伯·马洛。

  这次的读后感,我不想千篇一律地概括书本内容,我主要想谈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赛佛·哈定。他是基地第一任端点市市长,领导基地度过第一、二次谢顿危机。说实话,他刚出现在这本书时,我对他的感觉并不是很好,我当时觉得他是一个有些懦弱的男人,但是我继续往后看的过程中,发现他是一位十分冷静、有智慧、会灵活变通、有修养、有时候会开些小玩笑的人。我很欣赏他的沉着冷静,因为这一个性上的特色帮助他再一次当上了端点市市长。他极具个人魅力,能力很强,出口成章。他有许多流芳千古的名言警句,其中有一句让我记忆十分深刻——"武力是无能者最后的手段。"

  我对赛佛·哈定印象非常深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在看他的故事的同时,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比如:冲动是魔鬼;我们需要用冷静的态度分析一件事的利与弊;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是不会轻易动用武力去解决事情,因为他们知道这对他们没有一点意义和价值,所以他们会更喜欢用嘴和实际行动来获得成功……

  我发现作者虽然在这本书里运用了大量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达当时人物的情感,但很多人物的'外貌要不是一笔带过,要不就根本就没有提到,我觉得作者在人物上可以增加多一点外貌描写来加深读者对这些人物的印象。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我在看这本书时,一个章节的故事结束后,另一个故事紧跟着就冒出来,没有一点衔接和过渡,使我看的时候有些茫然。

  虽然这本书在有些内容的描述和编写上有点小瑕疵,但我认为,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令人称赞的文笔,及他严谨的逻辑思维值得赞叹。它不仅反映出科技与数学渐渐的发达、进步,同时还告诉我们只有敢于想象、敢于尝试,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做,就有成功的可能性。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写出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也是人类历史上不容错过的系列小说之一。

  银河帝国基地读后感800字4

  阿西莫夫,俄裔美籍作家,被全世界的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让阿西莫夫最引以为豪的则是:《银河帝国》系列小说。

  银河帝国,一个遥不可及的帝国,在《银河帝国·基地》中,讲述了一个银河帝国由科技发达、富裕 到逐渐衰亡的过程。

  在银河帝国银河纪元11988年,哈里·谢顿出生于繁华的银河帝国。等他成为老人时,已是一名数学家,他预测出银河帝国将三个世纪后完全灭亡,准确度98。4%!公共安全委员会认为哈里·谢顿在诅咒银河帝国,便将他流放于端点星。谢顿早已以百科全书编书招来十万名数学家,以端点星为基础,开始了拯救银河帝国的实验。

  在基地将破裂时,塞佛·哈定建立了宗教,使人们相信基地,崛起基地。侯伯·马洛帮助基地扩张,给予基地经济资源。在他们的努力下,银河帝国有所好转。

  哈里·谢顿、塞佛·哈定与侯伯·马洛有着相同的性格:有担当,敢于尝试,为了后人造福等。这些性格的体现在书中无处不在。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原本并不认识,最后才能成为基础的领头人,一直改变银河帝国的未来。

  想想,若我们能有他们三人的好品质,能出现没解出的难题就把笔一扔放弃的情景吗?能出现妈妈吩咐的事没完成被妈妈骂而不服气的心态吗?能有数学题的多个答题,多种列式方法吗?并不能。所以我们生活中缺的就是这种精神与品质。再想想前几天,我在画水彩,人们的手部怎么也画不好,不是手指扭歪,就是比例不正。画一次就满地改一次,带着负面情绪越改越差,越改越丑,我也丝毫不顾擦橡皮的力度了。生气地使劲儿一擦,纸破了,不等上身人物的比例多完全完美也没用了。我沮丧地往床上摊,不顾那幅比损坏也画了。

  要是我能把手改一改,不按样品画,是不是就尴了?要是我坚持地画它,是否就成功了呢?敢于尝试,坚定,坚持不懈,其中我一点也没做到。

  艾萨克·阿西莫夫写出的《银河帝国·基地》仅仅只是讲述了一件银河帝国由富坠衰的故事吗?不,它还说明了科技与数学在渐渐发达,变强,但耗用太大了,会使国家不幸。

  银河帝国基地读后感800字5

  《银河帝国:基地》讲了一个敲冰求火的问题:如何通过银河系百千亿颗星球中的一颗位于银河边缘荒凉地带的微不足道的小星球,来改变整个银河未来的走势?

  人类在小小行星上(他们称"地球")生活了十多万年久,建立两百多个行政区域(他们称"国家")。在地球上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的帮助下,掌握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带着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将银河系卷入星际战国时代。直至银河统一为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帝国——银河帝国。在银河帝国建国后12021年,哈里·谢顿32岁的数学家,开创了"心理史学"。这门学科用数学公式推演人类的未来。在帝国走向衰亡期间,谢顿预见银河将经历三万年黑暗。他集合最优秀的科学家建立"基地",期望它成为人类的希望。然而帝国衰微,基地被强邻包围。人类面临抉择:受控制?还是奋战?

  前三次谢顿危机都是由某位领导而解决。我不禁产生疑问,如果当时获得端点星控制权的不是哈定,而是百科全书委员会。如果马洛的行商没有出现,而是继续哈定政策的接班人上位。那历史是否改变?历史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历史上那些充满偶然性的小事件,如果偏差,是否会将历史导向截然不同的结果?

  当然,阿西莫夫的"心理史学"对此是有解释的。心理史学预测的是宏观历史的发展,而不是微观个体的动作。因此,阿西莫夫的假设是,即使哈定、马洛由于种种不确定的原因而没有掌握端点星的权力,也会有其他"英雄"出现,让基地度过危机。用书中的话来说:"我们盲目信仰谢顿的心理史学——它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个人行为绝对不算数,绝不足以创造历史。因为复杂的社会和经济巨流会将他淹没,使他成为历史的傀儡。""这些尝试,就像是你在水面上拍击出的涟漪,而谢顿的巨浪则继续向前推进,虽悄无声息,却势不可挡。"

  人类的自由意志,在历史中竟如此一文不值?千万人的努力奋斗,只是一场被历史操控的戏剧?那我们人类的个体,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

《银河帝国·基地》艺术特色

《银河帝国·基地》艺术特色:这本书的文笔十分简练,却又处处埋着伏笔,使后文更加精彩、逼真。小说以“谢顿计划”中的谢顿危机为线索,将读者拉入这美妙的意境之中。

而且自己发现书中看似无解问题的破绽,用巧妙作文的笔法勾出几位“智者”,由他们带你解释真正的答案。作者构思新颖,想象力超群,给读者徐徐展开银河帝国的画卷。

扩展资料

《银河帝国·基地》赏析:

《银河帝国·基地》开头便描述了神一样的谢顿博士正在同一位数学家探讨以川坨为首都,涵盖了整个银河系的庞大帝国-银河帝国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谢顿博士自创的一门可以用数学工具计算未来的“心理史学”式。

《银河帝国·基地》中,唯物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或许只能预测腐朽的银河帝国将会毁灭,并被具有新制度的新帝国所取代,但它并无法预测,从旧帝国到新帝国之间将历时多长时间,这恰恰是谢顿的“心理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银河帝国:基地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进侦探与推理小说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关得铁桶一般。此时要出去亦不能了,南北俱是大墙,要跳也无攀援。这屋内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科幻小说《银河帝国》的文笔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61094.html

[如何评价科幻小说《银河帝国》的文笔]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