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为什么威廉吉布森的“桥梁三部曲”没有被引进

时间: 2022-11-15 02:00:2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5次

为什么威廉吉布森的“桥梁三部曲”没有被引进

威廉·吉布森的代表作品

1984 年,於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攻读英国文学学位时,Gibson完成了处女作《Neuromancer》(神经浪游者)。虽然当年的Gibson 完全不懂电脑,更连不上网路,但这本在传统打字机上一字一句所敲出的《Neuromancer》,却将科幻文学正式带进了「电子时代」。
《Neuromancer》甫推出即造成一片轰动,并一举同时夺下1984年英语科幻文学界的三大主要奖项:「雨果奖」(Hugo Award)、「星云奖」(Nebula Award)与「菲利普 狄克奖」(Philip K. Dick Award),此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Neuromancer》在1984年的成功,连带地创造出了一种被称为「赛博朋克」的全新科幻文类。而《Neuromancer》这部作品,也实至名归地在这种次文化当中,取得了圣经般不可动摇的地位。
Gibson 对於创造有关「塞伯空间」(Cyberspace)的次文化与想像有著绝对的贡献。早在大多数的人们都还对网际网路(Internet)与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VR)感到陌生的时候,他就已对这类新科技所可能为世界带来的变革与冲击,擘画出相当具体的图像.
延续《Neuromancer》独有的世界观,Gibson接著又在1986年写下《Count Zero》(读数归零)与1988年的《Mona Lisa Overdrive》(蒙娜丽莎加数档)两部续作,完整的「蔓生都会三部曲」(Sprawl Trilogy)於焉诞生,被誉为「塞伯朋客」最脍炙人口的史诗作品。
接著,他继续在1993年完成缔造销售记录的新骇客史诗「旧金山三部曲」(San Francisco Trilogy)。包括:《Virtual Light》(虚拟之光)、1996年《Idoru》(伊朵儿,台湾省已经出版中译本)与1999 年《All Tomorrow's Parties》(明日之星)等三部小说。
William Gibson其馀零星作品曾在1986年收录为短篇精选辑《Burning Chrome》(整垮珂萝米)。精彩短篇〈Johnny Mnemonic〉与〈New Rose Hotel〉也分别於1995年及1999年改拍成电影。《Johnny Mnemonic》由基努李维主演,此间上映名称为《捍卫机密》;而《New Rose Hotel》亦由名演员克里斯多夫华肯担纲,可惜台湾观众无缘得见。
除独力创作外,Gibson也在1991年,与「塞伯朋客」另一名大师Bruce Sterling合写过一本关於「架空历史」(Alternate History)的科幻小说《The Difference Engine》(差分机)。根植於一套看似荒诞的简单假设,这部小说假造了一个特殊的错列世界与一段子虚历史:Gibson与 Sterling假设「在後维多利亚时期,蒸汽为动力的机械电脑就被证实为可行的话……」,从此开展一段似虚似实的精彩故事。
这部新型态小说深受到各方的肯定与欢迎。为与两人原先所专长的「电驭叛客」有所区隔,甚至有人将这仅此一本的小说另辟称为「蒸汽庞克」(Steampunk)的特殊文类范畴。两位另类科幻大师「创造世界」的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与许多西方电影一样,政府在吉布森的作品中显得无足轻重,国家仿佛仅仅是地理名词,文化生活在很早以前就被漠视,娱乐手段是色情交易与吸食毒品……公开或不公开的各种庞大组织支配着整个社会,无处不在的地下势力操纵着全球的经济体系。北京、澳门、仙台、悉尼、基辅、纽约、东京、新加坡……相隔万里的城市,在吉布森的文字中猛然跳出后,就此一沉到底再也不会出现。这个未来世界,将地球上所有的一切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的需要由世界各地来提供,人们的行动到世界各地去完成。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无限的接近,主角在美洲生活,财产在欧洲保存,交易在亚洲完成。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又可以说无限的遥远,连自己的合作伙伴也不能够信任,不满的情绪弥漫着。假如出现合适的机会,就将毫不犹豫的把对方抛弃。
将近20年以后,《黑客帝国》所描绘的网络虚拟空间,其核心框架也没有逃脱《神经漫游者》开拓的“如来神掌”。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黑客帝国》就是吉布森描绘的网络空间的视觉呈现。

科幻小说发展浅谈

如果真要对科幻小说追根溯源,相信很难有人能说出哪一部作品,哪一位作家能够称得上这一特殊文学领域的开山鼻祖。在一些介绍科幻小说的论文、学术著作中,不少研究者会把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当做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然而,果真如此吗?或许只是因为这部幻想作品的主角弗兰肯斯坦的身份是一位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家?如果对这部作品有过深入研究,不难发现,作品完整的标题是《弗兰肯斯坦或现代普罗米修斯》(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虽然作品中有弗兰肯斯坦用尸体创造出新生命的科学过程,但它所表现的主题仍旧是一场“狂妄导致英雄陨灭”的古希腊悲剧。

弗兰肯斯坦 现代普罗米修斯

如果我们再向前追溯,不难发现乔纳森·斯威夫特于1726年出版的小说《格列佛游记》。只要把其中的大人国、小人国解释成体型庞大或微小的异星生物,把天空岛变成《铳梦》中的天空之城,把慧骃国里那些拥有智慧的马变成《人猿星球》中猿。那么这将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科幻小说。

《格列佛游记》之小人国游记

其实斯威夫特并不是那个时代唯一一个创作幻想作品的作家。同一时代的法国文豪伏尔泰也在他的短篇小说《小大人》中描写了一个天狼星人分别来到土星和地球并与这两个星球上的智慧生物交流的故事。这篇充满想象力和哲学思考的作品和现代科幻小说唯一的区别也许仅仅只是那辆穿梭于星球之间的马车。

从以上的提到的这些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科幻小说文学性的一面其实古已有之,且源远流长。而发展变化的则是人们对于科学的认知和界定。

在玛丽·雪莱,H·G·威尔斯,儒勒·凡尔纳之后,我们普遍把拥有罗伯特·海因莱因,艾萨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这三位著名科幻作家的时代称为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那他们的作品与之前的科幻作品有什么不同?和他们所处的时代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接着,量子力学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1939年,G·雷伯通过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借助射电天文学,人们对自己所处的银河系,对于整个宇宙的认知又向前跨了大大的一步。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机器人的概念开始不断被人提起。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类。

在同一时期的科幻作品《基地》系列中,阿西莫夫为大家描绘了一个恢弘的银河帝国,而在《钢窟》中,机器人已经成了人类亲密的伙伴。在阿瑟·克拉克的《天堂的喷泉》里,人类通过天梯进入了太空。而这个时期经常出现的时空穿越,平行宇宙,其设定也是基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信熟悉黄金科幻的朋友一定可以在当时的作品中找到大量那个时代科技发展的痕迹。

阿西莫夫《基地》

显然,科幻的蓬勃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如此契合并不是一种巧合。黄金科幻非常完美地诠释了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之后,科幻新浪潮运动又展现了怎样的科幻发展趋势呢?

科幻新浪潮运动的核心是1939年创办于英国的《新世界》杂志,其中刊登了以J·D·巴拉德、奥尔迪斯等为首的作品。这些作品和美国的黄金科幻不同,它们的主题更为广泛,不再以科学技术作为作品的核心元素。而是把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乃至神学纳入到他们的作品之中。在新浪潮运动中“Science”的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原来偏重于天文、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学的作品被冠以了“Hard Science”。

1968年科幻作家兼编辑朱迪·梅丽尔将这一流派的作品编撰成册,并且定名为“新浪潮”作品。为了和之前的科幻作品区别开来。原来的SF(Science Fiction)也有了新的定义:Speculative Fiction(推想小说)

而在新浪潮运动中有一部重要的作品,罗杰·泽拉兹尼的《光明王》。在这部科幻作品中科学和神学的界限已经变得十分模糊。在《光明王》的世界中,科技并不以我们熟悉的面目出现。而是以掌握科技的“天神”们的“神性”以及他们的“法力”展现。故事中的“死神”、“梵天”、“湿婆”实际上都是掌握了特定科技的凡人。而故事中的意识传输也成了印度佛教中的“轮回转世”。正如阿瑟·克拉克所言:“在任何一项足够先进的技术和魔法之间,我们无法做出区分。”也许,荷马和但丁活到新浪潮的时代,也能成为折桂雨果、星云奖的科幻作家。

罗杰·泽拉兹尼的《光明王》

从前科幻时代的《格列佛游记》、到现代科幻开山鼻祖《弗兰肯斯坦》、以及黄金时代的科幻作品《基地》一直到新浪潮的《光明王》,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一场科幻的轮回。同样闪烁着奇幻色彩的《光明王》似乎只是比《格列佛游记》多了一层科学的外衣。

但只要深入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实科幻小说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过,它们都是把人类社会,人性放置在一个陌生和未知的环境之中。而它的发展只是基于不同时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进步。

如果,这就是科幻的本质,那么只要我们继续探索社会的发展,挖掘人性,结合新的科学技术。那么科幻的发展必将历久弥新,永无止境。

笔者撰写此文时,正值游戏《赛博朋克2077》的发售。从1984年,威廉·吉布森创作《神经漫游者》至今已然经过了36个春秋。作品中提到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超大型跨国企业一个个从幻想变为了现实。甚至吉布森所担心的“人性被普遍存在且廉价的技术所支配。”也已初露端倪。那么未来社会还会有哪些新的变化,人类在这些变化中又将何去何从?相信这些都将给科幻作家们带来无穷的灵感和挑战!

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的大众文化

在许多电影和电子游戏和文学作品中都能找到海湾大桥的身影:
电影
《瘦人的影子(Shadow of the Thin Man)》
《毕业生》
《森林泰山》
《2021》
《本能》
《摩天大楼失火记》
《虎探追魂》
《末日崩塌》
电子游戏
《抵抗2(Resistance 2)》
《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
《极品飞车:亡命天涯》
小说
威廉·吉布森的《桥梁三部曲Bridge trilogy》
科利·多克托罗的《小兄弟Little Brother》

文章标题: 为什么威廉吉布森的“桥梁三部曲”没有被引进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55993.html

[为什么威廉吉布森的“桥梁三部曲”没有被引进]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