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太太让我读阿弥陀佛,我读了也没问我要钱这是为什么,有什么意义啥的吗?
出一对四
宋神宗在位时,有一次,辽邦派遣使者来中原。据说,这个辽使颇懂中原文化。当朝拜宋神宗时,他便趾高气扬地出了一个上联,向满朝文武官员求对,联文是:三光日月星;这是个相当难对的绝对。正当文武官员,抓耳挠腮之际,苏东坡学士却出奇不意地对道:四诗风雅颂。辽使很惊异,因为他也明白,中国先秦古籍《诗经》,是由“国风”、“大雅”、“小雅”、“颂”四部分组成,但一般都将大雅、小雅,合称为“雅”。未等辽使反应过来,苏东坡又对一句:四德元亨利。对子一出,辽使立即大叫起来:“出一句还过得去,但《周易》中的这一句,你怎么能漏掉‘贞’字呢?”苏东坡立即反驳道:“亏你还自认懂得中原文化,怎么连本朝天子的尊讳都忘了呢?”一闻此语,辽使立即哑口无言了。因为按中国古代习惯,臣子是不能直呼君主之名的,甚至连同音字也不行。神宗的祖父仁宗,名赵祯,所以苏东坡联中,将“贞”字隐去。
接着,苏东坡又对两句下联,分别是:两朝兄弟邦。
一阵风雷雨。辽使出一,苏东坡对四,这下子!辽使不得不收敛傲气,佩服大宋真有人才。
贾知府续联
明朝时,江南有个进土出身的知府,姓贾名文通。他博学多才神思敏捷,尤善续对。一次,城中一间当铺贴出一副上联:
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当铺老板愿出重金征求下联,由于此联较难,全句十三个字,只以“东西典当”四字组成。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无人应征。贾知府知道后,略加思索,挥笔立就,续了下联: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此联一出,士民争相传阅,人人拍手称绝。一时,贾知府的声名大噪。
有位农夫,听了很不以为然,想找个机会,试试贾知府的真才实学。刚好,一次在郊外,碰到贾知府正在赏春。农夫拦道与左,手扶犁杖,出联求对。农夫的上联是: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芒种”;这也是颇有难度的,贾知府沉吟多时,终于对出下联:双手捧住炉中火,明天“大寒”。
农夫听后,连连点点头,称赞说:“对得好,对得妙!”
解缙买瓜
解缙是明朝大臣,从小聪明绝顶,“才名远播”,尤喜对对,走到哪里,总有人要与他对上几回。有一次,解缙外出散步,口渴,想买个瓜解解渴。卖瓜的人,认出他是联对高手解学士,就说:“你若能给我续上一联,西瓜尽管吃,不要钱”。解缙笑笑说:“行。”卖瓜人说了上联: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上联把东西南北,嵌在联内,解缙听后,马上答对: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同是方位词,对仗严谨,而且词意贴切,卖瓜人说吃瓜,读书人说念书,各有千秋。
这时,又有一人走上前来,拉住解缙说:“学士,在下也有一联请教。“说罢,指着一家酒店门口,那盏四面都有”酒“字的灯笼,吟道: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解缙脱口而出:
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围观者见此,无不拍手称绝。
一副回文联
河南嵩山少林寺,不但少林武术名闻国内外,而且,寺内还有不少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和尚。他们吟诗作对,书法、绘画均甚出色。
相传,明朝时,有一位翰林,到少林寺游玩,看见寺内,有一幅泼墨荷花,画得颇有功力,荷叶上的露珠欲滴,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加上一股挺拔峭峻的气势,大挥大合的手笔,令翰林倾倒。翰林于是向寺内的和尚问,此画为何人所作,站在一旁的老和尚声称是他所画。翰林对这幅题名为“出水芙蓉图”的画,甚是欣赏,就向老和尚索讨,希望得到这幅画。老和尚说:“只要对出我的上联,老衲愿将此画相赠。”翰林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老和尚的上联是:画上荷花和尚画;
翰林听后,如雷轰顶,扭头便走出寺门。回到家里,仍然想着那幅画,和老和尚所出的上联。当他拿起毛笔,准备临帖练字时,忽然灵机一动二个绝妙的下联,随之而出。下联是:书临汉帖翰林书。
于是,他放下毛笔,急急忙忙地跑回少林寺,吟出自己所对的下联。老和尚听后,十分满意,立即取下那幅“出水芙蓉图”,赠给翰林。
老和尚的上联,看上去似乎平易,其实,他是利用谐音的关系,组成回文联。这句上联,无论从前往后,或是从后往前,都是同音同义,难怪一时难倒了饱学的翰林。翰林后来想出的下联,也同样巧妙,无论顺念,倒念,也是同音同义。“翰林”临帖,对“和尚”画花,不仅对仗工整、稳妥,而且符合各自的身份。这副回文联,确实各具千秋,堪称佳作。
兄弟巧联
魏禧,明末清初文学家。曾隐居江西宁都翠微峰,与其兄魏祥、弟魏礼等人,结“易堂学”。三兄弟才思敏捷,世称宁都“三魏”,其中,尤以魏禧蜚声海内。
一日,魏氏三兄弟相聚,以吟联为趣。兄魏祥先吟:鸟穿樟树,飞往玉山铅山;弟魏礼应对:鱼过萍乡,游入吉水修水。
谁料魏禧却笑著说:“兄长、贤弟此联虽佳,但句中地名,间有杂字,算不得妙联!现在我出一上联,你们能对否?”说罢,吟道:
永修铜鼓万年万载;兄弟俩听了,不由倒吸一口气,苦思不得佳句。眼见日薄西山,长兄魏祥,灵感一闪,应对道:新建石城乐安乐平。
魏禧一听,笑道:“兄长所对真妙!”兄弟三人,遂笑而相贺。
上述两副对联中的“樟树”、“玉山”、“铅山”、“萍乡”、“吉水”、“修水”、“永修”、“铜鼓”、“万年”、“万载”、“新建”、“石城”、“乐安”、“乐平”均系江西省地名。
对联讲究押韵、立意、对仗和工整,何况地名一气联成,就更不容易了。魏氏兄弟的巧联趣闻,至今,还在民间广为流传。
磊桥戏对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在任时,每日上、下衙门,都要经过一座石桥,这座桥,由三块巨石砌成,故名“磊桥”。
有一天,李调元乘轿回家,路过磊桥,正巧有一个孩童,在桥上玩耍,用三块小石头,模仿磊桥的样子,搭成一座小石桥。由于轿夫走得快,那孩童刚一闪开,轿夫便将小石桥踏倒了。孩童拉住轿夫,嚷着要赔。当孩童得知,轿内是学政大人时,便高声说道:“我要和李大人对对。若他能对上,就放他过去,对不上,就得还我桥来。”李调元从轿内,探出身来,见孩童天真可爱,便笑着说:“你且出上联。”孩童手指着石块说:踏倒磊桥三块石;
“这……让我想想。”李调元苦思良久,未能成对,便对孩童说:“我一时对不上来,待我回去,想出后,明早在桥上答你。”李调元回家后,左思右想,仍未想出来。“唉!明早要交卷,如何是好?”边想边在房间踱方步,显得心事重重。李夫人见状,便问明原由。李夫人笑道:“这有何难,‘剪开出字两重山’,不就对上了!”李调元一听,心中大喜。
第二天一早,李调元经过磊桥时,对着早已等在桥上的孩童说:“我已对上,你听着:剪开出字两重山。
不料,孩童摆手笑道:“这不是你对的!你平时不常用剪刀,哪会想到剪字。”李调元吃了一惊,没想到,竟被孩童识破。李调元问孩童:“那么,你猜是谁对的?”孩童拍手笑道:“是尊夫人对的!”李调元高兴地抱起孩童,捋髯哈哈大笑。
和尚应考
从前,有个和尚,每见读书人应考回来,有的中状元、进士,有的中举人,有的中秀才,荣宗耀祖,好不光彩,很是羡慕,乃决定去试他一试。
第一场考试,是口试对对。主考官出上联: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去;
和尚答: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
主考官点点头,认为还可以。又出一联:子曰:克己复礼;
和尚想了想,回答说:佛道:回头是岸。
主考官一听,心里有点火,抓起惊堂木一拍,喝道:旗鼓!
和尚用手做了一个敲的姿势,高声答道:木鱼!
主考官再也忍不住了,拂手起身道: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
和尚以为考试完毕,连忙合掌道: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主考官一看,和尚还站在那里,转身大喝道:快滚!快滚!
和尚不知是什麽意思,以为还要对对,忙说:善哉!善哉!
渔璜联语三趣
清代著名诗人周渔璜(一六六五一七一四年),名起渭,号桐野,贵阳青岩人。他年轻时,在一所庙里读书,常挑灯苦读,甚至彻夜不眠。庙内长老很喜爱他,二人相处十分融洽。一天,长老想试试他的才学,便以“腊梅含苞待放”为题,出了上联: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
渔璜会心而笑,立即对道:椒实既熟,夹壳长老黑心。
长老听了,哈哈大笑,从此更加疼爱渔璜。
有一年,周渔璜任浙江主考。他第一次到杭州,一些考生,听说他是贵州人,认为贵州蛮子,不会有什麽真才实学,藉欢迎为名,将他团团围住,故意提出一些疑题去为难他。其中,有一个考生高声问道:洞庭八百里, 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周渔璜凛然回答道: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这群考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为自己莽撞的行为后悔不及。周渔璜有一次奉旨阅兵江淮,来到了江苏镇江。一日闲暇,便到古刹金山寺游览。金山寺长老听说他生于蛮荒之邦的贵州,就有点鄙夷他。这时,正巧暴雨骤至,长老灵机一动,就放作谦逊地说:“贫僧偶尔想到一副对子的上联,苦于不知如何对下联,恳请大人赐教。”接着,念了上联: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周渔璜洞察其意,指着祭坛上,摇曳的烛光,回答:风吹腊烛,流半边,留半边。
长老十分惊异,连声称赞。
古代人名趣联
对联是我国极富民族特色,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文学形式。我国古代奇联、趣联很多,这里介绍的,是从历史名人中,选出六人,把他们撰成一联,你读后,一定为之叫绝。联文是: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
上联中“邹孟子”,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轲;“吴孟子”为鲁昭公夫人,娶于吴国;“寺人孟子”是《诗.小雅.巷伯》的作者,系宫中阉人,故称不男不女。
下联中:“周宣王”即姬靖,西周国王;“齐宣王”指由辟疆,为诸候,故为臣;“司马宣王”指司马懿,魏时谥为宣王,晋时又说为宣帝,故称之为不君不臣。
村姑巧对罗秀才
古时候,有个姓罗的秀才,一天,骑着小毛驴,出外游玩。他到了铜鼓西河湾,看见农夫、村姑,正弯腰在田里插秧。
罗秀才牵着毛驴,走近田陌,向一个插得最快的中年农夫问道:“插秧师傅腰勾勾,一天能栽几千几万蔸?”中年农夫贸然被问,愕然不知所答。正在为难之际,一位村姑,手提茶壶走过来,她对罗英才笑了笑,然后说:“秀才说话惹人笑,自古插秧论田亩,挑秧标担不算只,哪有闲功数禾苗?”中年农夫听了,高兴得连声称赞:“莲妹,答得好哇!”罗秀才一时间都呆了,想不到,这荒山野地里的村姑,竟能出口成章,几句话,就弄得自己无言以对,想到这里,他一抖才绳,准备跨上小毛驴溜了。
莲妹见秀才要走,连忙叫道:“秀才先生,请留步。刚才你问我们,现在,轮到我来问你了!”罗秀才只好翻身下驴说:“你要问我,就请吧!”莲妹指着秀才的小毛驴,问道:“秀才驴子耳勺勺,一天能走几千几万脚?”罗秀才见问,不由暗自心惊:姑娘果然厉害,她明知骑驴赶路,只能以里计程,偏要以脚步相问,存心捉弄,无非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来得巧,也来得狠。急得耳热心跳,半天答不上来。围观的人,见秀才被村姑所难,齐声叫好。
正当罗秀才惊慌失措,进退两难的时候,恰好有一个用竹制扁担挑着一担笋乾的人,从田边走过。罗秀才一见,心中暗喜:“此乃天助我也!”他如释重负地,对莲妹说:“姑娘,你能言善辩,在下自愧不如,倘若真有本事,我们来对副对联,如何?”莲妹嫣然一笑说:“秀才先生有何上联,尽管说出来,让我试试。”罗秀才手指那已远去的挑笋人说“我就以‘挑笋’为题吧,上联是:扁担挑笋父担子;
莲妹略思片刻,即从田中,提起一枝秧来,对道:“我则以此秧为题,下联最:禾秆缚秧母抱儿。
联成,众人赞口不绝。罗秀才不得不承认说:“对得好,妙哉,佳句!”
崇丽阁巧联趣对
四川省成都望江公园崇丽阁,有一副精美的诗联。其联文是: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该联诗情画意,意境很高,可惜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贴切的下联与之匹配。
直到三十年代,有一位名叫李吉玉的布衣之士,为崇丽阁的这一精美诗联,成双配对。
李吉玉是四川什邡县人,一次,他在什邡县城北外的珠市坝漫步散心,无意中,发现坝中有一口古井。井旁,竖立一块清代嘉庆年间的古碑,上镌“古井印月”四个字。李吉玉灵机一动,衣着望江楼的那首诗联,撰下了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下联与原来望江楼的那副联,二者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贴切自然,从此广为传颂。
四季联
有位文人,姓高名渊,虽是满腹才华,但屡试皆名落孙山,一气之下,削发为僧,到南山寺修行,人称高和尚。有位姓何的秀才,因看破红尘,也来到南山寺。不多久,两人相熟了,才子相会,常常借题诗作对消遣。
春天来了, 冰消雪融。他俩商定外出云游胜迹。一出寺门,只见春花怒放,暖风拂面,杨柳起舞,何秀才触景生情,出了上联:
春风大胆来梳柳; 高和尚信口吟出下联: 夜雨瞒人去润花。两人继续前行, 目睹蝴蝶嬉戏,耳闻杜鹃啼呜,高和尚脱口吟出: 蝴蝶梦中家万里;何秀才马上对道:杜鹃枝上月三更。春雨绵绵,他俩於亭中歇息,何秀才得了上联.驿旅客逢梅子雨;高和尚随声应对:池亭人抱藕花风。
转眼,到了盛夏。他俩在山前休息,只见重峦叠幛,溪流蜿蜒,何秀才又吟:重重叠叠山青青山叠叠重重;高和尚见流水清澈,当即对了下联:弯弯曲曲碧水水碧曲曲弯弯。
一日,他俩游至杭州“苏堤”,只见绿柳成荫,碧桃满枝,高和尚吟一上联: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何秀才稍加思索,对道:碧桃满枝,尽是刘朗去后栽。他俩荡舟湖中,见碧绿荷叶,映日荷花,何秀才见美景当前,乃得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逝;
高和尚略加思考,对出下联: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太阳西坠,两人回归旅店,闻得旅店篱边花飘香,何秀才出了上联:天边白日悠悠逝;高和尚不甘示弱,立即对道:篱畔黄花淡淡香。
转眼八月十五中秋又至,皓月当空,高和尚偶得佳句: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何秀才沉思良久,不断推敲。高和尚亦在为下联冥思苦想,然而二人均未能对出。
秋风习习,红日当头,高和尚信口吟出:清风掠地秋先到;何秀才脱口对道:赤日行天午不知。
秋去冬来,他俩打点行装回南山寺,途中,在客店借宿。当晚,何秀才一觉醒来,只见窗外明月下林,耳闻雄鸡报晓,便得上联: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他推醒高和尚,要他对下联。高和尚揉揉眼睛,回忆早晨板桥霜上留马迹,得出下联: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他俩回到南山寺,适值大雪纷飞,高和尚吟出上联:门外雪飞,错认空中飘柳絮;
何秀才目睹对面山上瀑布飞溅,脱口对出下联:岩边瀑响,误疑天半落银河。
到了除夕,两人对饮辞岁。何秀才忽然想起中秋之夜,高和尚所吟的上联: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尚未应对,灵感一来,得了下联:今日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高和尚听了,连声称妙。
色彩联
色彩联是联林中的奇葩,如下联:
轻黄嫩绿齐生气;
姹紫嫣红总入时。
对联中融入带色彩的词句,使人神采飞扬,回味无穷。下面介绍四则色彩联:
(一)
从前,云南昆明黑林铺有位秀才,写了一上联:
黑林铺出白日鬼,红眉绿睛,黄大嫂青眼看见;
联中带有“黑、白、红、绿、黄、青”六种颜色。一个补锅匠路过黑林铺,看见了上联,惜其缺了下联,于是为其补上,下联是:
金马寺观银龙驹,铜鞍铁镫,锡老匠铅手拉着。
下联不仅写出了“金、银、铜、铁、锡、铅”六种金属,同时,也包括多种颜色,对得恰到好处。
(二)
古时候,有两个和尚,到四川泸州白塔街化缘。看见一位黄姓的铁匠正在打铁。其中一和尚见景生情,得一上联: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黄铁匠见和尚出口不凡,知是有意考考自己,于是,他放下手中活计,不慌不忙地随口答道:
一座庙,二僧人,出三界,遁五行,衣百衲,行万里,游八方,历秋过冬度春夏。
上联由颜色和方位词组成,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下联则利用数字和四时,可谓对仗巧妙,饶有趣味。
(三)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上述对联,只有三十四个字,含意深刻,颇具匠心。上联利用色彩,描绘出三国时代人物关羽、张飞、赵子龙三人的特征,下联则钩画出一幅魏、蜀、吴三国,角逐天下的形势图,耐人寻味。
(四)
清代,有一位太守,曾出一上联求对,联文是:
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联出几个月、未见有人应对,上联中的使君子花,随着不同的时间,变换不同的颜色,不易应对。不久,来了一位远方和尚,居然被他对出下联: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下联对得巧妙,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描绘出虞美人草,在不同季节里,各具不同的色彩。这副对联,真是别具心裁,令人回味。
奕棋戏对
张生军和李四冠,是一对好朋友,平时作文吟诗,互相切磋。两人都酷爱对对,见什么对什麽,往往以对作戏。
一日,两人对奕。
张生军匆忙攻卒,叫声:
越寇;
李四冠从容上士,对道:
边民。
过一会儿,张生军攻卒过河,得意洋洋地叫嚣:
越寇过越境;
李四冠沉着架炮,针锋相对答:
边民保边疆。
不久,张生军的卒子又向前攻了一步,不可一世地大喊:
越寇过越境,越逼越近;
李四冠驱车杀士,直捣老巢,应对:
边民保边疆,边杀边将。
接着,大喝一声:“将军!”
张生军只好乖乖地缴械投降。
“穷不怕”得寸进尺
相声是人人喜爱的一种语言艺术,你可知道,相声是谁创始的?据说是朱少文,绰号“穷不怕”。
“穷不怕”朱少文,原是个穷秀才。他学问渊博,口若悬河,能够问一答十,对答如流。
一次,他进京赶考,遇上了大雨,只好躲进一个门洞暂避。不一会儿,先后又进来了十几个赶考的人。门洞的主人,是个有学问的老秀才,他开门一看,门洞里挤那么多的人,有些不满,但随后,转念一想,我何不试试这些人当中,谁最有学问。于是,他对避雨的人,说了上联求对:天留过客谁是过客主?朱少文想都不想,随即就对出了下联:雨阻行人君即行人东。
朱少文听后,往窗外一看,发现鸡笼里面有鸡。眼珠一转,接着说:何劳盛馔请烹笼内黄鸡。主人一听,觉得这个人,还真有两下子,立刻宰鸡打酒,与朱少文对饮。他俩一直喝到半夜,主人想休息了,便又出了个上联:君且听谯楼上叮叮当当几更几点?朱少文一点也不着急,乐呵呵地对了下联:我只感华堂前说说笑笑一口一盅。主人无可奈何,只好自己先去睡觉。朱少文呢?一直喝到天亮才 罢休。忽然,他走到厨房内,拿出一把切菜刀,坐在门坎上“霍霍霍”地磨着。主人听到磨刀声,掀帘一看,吓了一跳,对着朱少文,说了个上联:君为何持刀而磨?朱少文不慌不忙地道出了下联:
我情愿杀身以报。主人听了,差点吓晕倒,赶紧穿鞋下床,说了个上联:若君死岂非一场官府事?朱少文连忙对了个下联:要我活还得十两盘缠钱。主人有口难言,只好拿出十两银子送给朱少文,并送他到门口,又说了个上联:此等恶客,去去去,快去快去!朱少文掉转头来,笑嘻嘻地对出下联:如斯佳东,来来来,再来再来。
主人一听,气得差点趴在地上起不来。此后,朱少文“穷不怕”的绰号,很快地就传开了。
如果在路上碰见一个老太太让你读阿弥陀佛,我觉得这个老太太肯定是在弘扬佛法,他把这个佛法的理念传授给了你,所以没跟你要钱这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说明他在这件事上走的是正道。
这个老太太也许单纯就是信佛,他可能是想让他碰到的人跟他一样信佛祖。他没有任何目的,也不是想要钱。一个人有信仰,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跟他一样。老太太也许是特别忠诚的佛教徒,所以才会这么痴迷。
阿弥陀佛」是很吉祥的事。
所有的佛教徒一见面,就会合掌互相称念「阿弥陀佛」,作为互相祝福的问候语。「阿弥陀佛」,古印度的梵语,华语是「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的意思,是指「不生不灭」的「大智慧佛」的意思。
所以,其实你应该感谢那位老婆婆,帮助您无缘无故的念了一句「阿弥陀佛」的吉祥语。您也因此与不生不灭的大智慧佛,多结下了一个「善因缘」。应该恭喜您啦!
学佛子,供养您以上答覆,提供您参考。感恩。阿弥陀佛!
纯粹就是宣传佛教思想,希望你能够幸福,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简单,真诚,善良的人,做好事,也会得到好报。
有些老头老太太年龄大了,就会信佛。
有人知道这个答案是什么吗?
(三)第十一位(15分)
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⑵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⑶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⑷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⑸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⑹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⑻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⑼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⑽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⑾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⑿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⒀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
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⒂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答:
2、“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心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①
②
3、“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2分)
答:
4、请将“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改成反问句。(1分)
答:
5、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2分)
答:
6、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2分)
答:
7、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2分)
答:
8、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2分)
答:
(三)第十一位
1、主要讲述了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始终没有教师肯留下,一位代课的女大学生为了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成了永远的第十一位。
2、“因为各方面条件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开头写“走”与后文女教师的“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
3、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背诵女教师第一节课教他们的古诗,以此来挽留女教师。
4、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呢?
5、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使代课教师脚步停住了。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
6、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自己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7、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小山坡上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作为开学典礼,以示对女教师的纪念。
8、“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东西南北中,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东对木,西对金,属金属木的东西,篮子装得下,但,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篮子是装不了这两样的
对应九个字母的单词,要么是火水(Firewater),要么是水火(Waterfire)
看这个什么东西呀看着好深奥哦
3次播放 当前播放至 00:00 热评 弹 你们有人知道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什么吗? 你们有人知道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什么吗?$$$ 详情收起
direction 方向
集邮手抄报的内容
学校布置的作业,急急急呀,谢谢了 集邮手抄报,可以介绍一些集邮方面的小常识。内容不用太多,也不用太深。推荐以下内容供你选用:
一、集邮是指对邮票和邮品的收集、整理和研究。邮票素有“国家名片”之称,每个国家发行邮票,无不尽选本国最优秀、最美好、最具代表性或纪念性的东西,经过精心设计,展现在邮票上。涉及的内容更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应有尽有,使得方寸之间的小小邮票成为包罗万象的博物馆、容纳丰富知识的小百科。
二、邮票的种类和邮品的种类
纪念邮票 为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发行的具有纪念意义的邮票。
普通邮票 可以长期使用、多次印刷、发行量很大、多种面值、适用于各种邮件的邮票。
特种邮票 国外一般指为特殊作用和用途而印制的邮票。
军用邮票 指国家邮政为军队免费或低费递送邮件而专门向军人、军属发行的邮票,或加盖军用邮局特锉戳的普通邮票。
航空邮票 专门供航空邮件粘贴用的邮票。多以飞机图案为主。
包裹邮票 邮政部门发行的专门供邮寄包裹时使用的邮票。
福利邮票 邮政部门为帮助社会福利事业或慈善机构筹款而发行的邮票。
欠资邮票 是邮政部门在 投递邮件中发现寄信人未贴或未贴足邮资,向欠资对象收回所欠邮资时,加贴应补邮资的凭证。
无齿孔邮票 打孔机发明之前或因条件限制没来得及打孔无齿孔的邮票。
无面值邮票 因特殊情况或考虑,没有在邮票票面上标明面值,而在出售时填写。
加盖邮票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在邮票或非邮票上适当加盖文字或面值,临时作为新邮票使用。
公务邮票 公务邮票是政府机关单位用于支付公务邮件所使用的邮票。
电子邮票 根据邮资大小,由自动贩卖机打印不同面值所出售的邮票,又称自动化邮票。
汇兑邮票 供汇兑的专用邮票,又称汇兑印纸
发光邮票 这种邮票因为涂抹了特殊材质,可在暗室内发光。
小全张 小全张是把全套邮票印在同一张纸上
小型张 小型张可以与原邮票相同,也可以单独设计,面值都可以与原邮票不同。
邮票的种类很多,还有挂号邮票、电信邮票、新闻邮票、保价邮票、电话邮票、储蓄邮票、税用邮票、回执邮票等等。
三、邮票的构成要素
一枚邮票一般由图案、面值、发行国名、版铭、齿孔等要素构成。
四、集邮的常备器具
1. 镊子
2. 放大镜
3. 量齿尺
4. 护邮袋
5. 集邮文献 集邮目录记载着所收集范围内的邮票的发行时间、价格、名称、志号、规格、枚数、发行量、设计人以及邮票图样等内容。依据它可以有目的地收集和整理邮票,进行鉴别、研究和欣赏等活动。集邮杂志是了解最新消息、掌握最新研究成果、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此外,集邮册、插册和贴片等都是收藏整理邮票不可缺少的用品。
五、邮票的采集和鉴别
集邮有两大类型,一种是按国家和地区的集邮目录集邮,另一种是按专题集邮。专题集邮可以以邮票图案或发行日期为主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邮票来源等选择主题。选定了集邮方式和主题后,即可以有目的地收集邮品。
获取邮票不外乎从邮票公司订购或购买邮票、在邮市上购买邮票、从邮件上采集邮票、与他人交换邮票这几种途径。从邮市上购买和与他人交换邮票要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免得受骗上当。
世界邮票之最
世界上第一种邮票 1840年5月6日由英国发行。图案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侧面像,面值一便士,邮票为黑色,通称“黑便士”。
世界上最早的纪念邮票 1871年由秘鲁发行,以纪念南美最早的铁路(从利马到列卡拉奥玛)通车二十周年。也有人认为,1893年,美国经纪念航海家哥仑布发行的十六枚邮票,是世界上第一套纪念邮票。
世界上最早的航空邮票 1917年由意大利发行。它是在普通邮票上加印了三行文字。意思是:“航邮试验,1917年5月,都灵一罗马一都灵”。
世界最早的欠资邮票 1945年由前荷属东鳊(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发行。也有人认为1859年由法国最早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包裹邮票 1879年由比利时发行。也有人认为是1884年由意大利发行的。
世界上最早的快递邮票 1885年由美国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慈善邮票 1897年由新南威尔士(现澳大利亚的一个州)发行,面值一便士和一点五便士,但以高出面值二十倍的价格出售,收入全部用于慈善事业。也有人说1905年日俄战争时,俄国为救济阵亡战士遗孤而发行的邮票是最早的慈善邮票。
世界上最早的公事邮票 1854年由西班牙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纸邮票 1851年由奥地利发行。票面上不标面值,只能根据颜色的不同加以区别。
世界上最早的军事邮票 1898年由土耳发行。也有人认为是法国1901年发行的。
世界上最早的挂号邮票 1865年由哥伦比亚发行。也有人认为是1888年由巴拿马发行的。
世界上最早的圣诞节邮票 1898年由加拿大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保价邮票 1865年由哥伦比亚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邮票 1879年由土耳其发行,它是在邮票上加盖“印刷品”字样,可同时作新闻纸邮票使用。
世界上最早的汇兑邮票 1884年由荷兰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气压传输邮件邮票 1918年由意大利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海上邮政邮票 1850年由土耳其海军部发行。它用于支付由海军舰只运送邮件的邮资,不标面值,只有“邮资已付”字样,金额必须在邮票上填写。
世界上最早的电信邮票 1864年由普鲁士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亲启邮票 1937年由捷克斯洛伐克发行(两种),把它贴在邮件上,要求收信人亲收。
世界上最早的盲文邮票 1979年由巴西发行。票面上有两种盲文,它是作为慈善邮票发行的。
世界上最早的星期天邮票 1925年由保加利亚发行,专用于星期天投寄的信件上。其收入作为邮政职工疗养院的维修费。
世界上最早发行的无面值邮票 1901年至1903年由哥伦比亚的巴巴科斯发行。其面值是在出售时用钢笔填上去的。
世界上最早的附言邮票十九世纪末之二十世纪初由比利时发行。该票下端附有一副票,上面印有“星期天不要投递”的字样。
世界上最早的无文字邮票 1874年由奥地利发行。票上只有一个“传信神”头像。该票专为寄递报纸时用。
世界上最早的三角形邮票 1853年9月2日由南非好望角发行。图案为一位女神,象征好望角。
世界上最早的圆形邮票 1852年由印度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椭圆形邮票 1886年由墨西哥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异形邮票 1963年至1964年由汤加和塞拉利昂先后发行了香蕉形、地图形等异型邮票。
世界上最早的盘卷邮票 1908年由美国发行。它将上千枚邮票印在长纸带上,然后做成盘卷式,放在自动售票机里一枚枚出售。
世界上最早的小本票 1895年由卢森堡发行。1904年它被介绍到英国,此后为各国所效仿。
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邮票 1955年由匈牙利为纪念本国制铝工业创建二十五周年而发行了铝箔航空邮票。图案为飞机掠过冶金工业区。
世界上最早的丝绸邮票 1958年由波兰为纪念本国邮政四百周年而发行。图案为古代邮车。
世界上最早的立体塑料邮票 1969年由不丹为纪念美国阿波罗登月而发行,共七枚。画面为火箭登月活动。
世界上最早的唱片邮票 1973年由不丹发行。它用塑料制成,邮票外形象袖珍的密纹唱片,国名和面值在中心园附近,外圈录有不丹国歌和民歌。
世界上最早的磷光邮票 1957年由英国发行,经信函自动分捡机内的紫外灯照射,邮票表面能显示出鲜艳夺目的磷光。
世界上最早的香味邮票本世纪五十年代由古巴发行。它是用桔子、大茴香籽、柠檬等香料调在胶水内做成的。
世界上最早的树叶邮票 1982年由加蓬共和国在二十二周年国庆之际发行。它是用特殊工艺将图案印刷在奥库梅树叶上的。
世界上最早的电子邮票 1981年1月2日由联邦德国发行。
世界上票幅最大的邮票 1979年10月30日由马绍尔发行。它长一百六十毫米。宽一百一十毫米。比普通的信封还大,面值七十五美分。图案为岛屿鸟瞰图。邮票上方印有一行字:“让和平来到地球上”。
世界上票幅最小的邮票 1856年由德国北部的梅克伦堡.施普伦贝梅发行。规格时9×9毫米。由于它不实用,很快就被废除了。
世界上最长的邮票 1913年由中国发行。尺寸为247.81×69.89毫米。 世界上面值最高的邮票 1946年7月13日匈牙利由于经济崩溃而发行,面值为五十万个十亿朋戈。
世界上面值最小的邮票 1946年由匈牙利发行,面值折合美金仅有一千兆分之十六美分。
世界上最贵的邮票 1856年由英属圭亚那发行,面值一分。由于它是传世孤品。1980年它在美国被拍卖时,售价八十五万美元,加上税款,买主实际上付出了近百万美元。
世界上发行量最多的纪念邮票 1932年美国发行的华盛顿诞辰两百周年纪念票中的面值二分票,共发行了四十二亿二千二百一十九万八千三百枚。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邮票 1871年至1886年由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发行。它供校际之间传递书信用,后因邮局干涉而停止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自动粘贴邮票 1964年由塞拉利昂发行,这种邮票的背胶不用弄湿,用时,只要把上面那张保护纸揭下来即可。
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邮集它是法国莫里斯.伯勒的邮集,拍卖时卖了三百二十五万美元。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邮票它是大英博物馆的邮集。这部皇家邮集中有四百卷,价值超过二百五十万美元。
世界上文种最多的邮票它是联合国邮票。邮票上通常用中、英、法、西、俄五种文字标示。
世界上最早的“票中票” 1940年由墨西哥发行。图案是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也有人认为是1935年葡萄牙发行的一枚邮票。
世界上“残票”最多的国家它是阿富汗。在1870年至1892年间,阿富汗的邮局并不使用邮戳销票,而是用手把新邮票撕开一个口子或撕掉一部分,这些“残票”如今已十分珍贵。
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复制品邮展国际邮政局长协会从1980年1月起,发行一套《世界各国最早的邮票》银质复制品,共七十三种(其中包括我国“大龙”一分银票),按原样复制,并镀以开金。邮票背后由该协会印章,同时附有介绍邮票的说明书。
世界上最早的邮戳 1661年,英国邮局最先开始使用邮戳,是由当时邮务部长亨利.比绍普设计的。这种小园戳上格写日,下格写月。后来集邮界将这种邮戳称为“比绍尔邮戳”。1840英国发行邮票后,用以盖销邮票的马其他骑士勋章式的邮戳。日戳盖在信封的空白处。
世界上最早的小全张 1937年举行巴黎国际邮展,发行小型张以纪念。 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家邮票 1919年由波兰发行。图案是帕德列夫斯基像。他是波兰总理,亦是位钢琴家兼作曲家。
世界上最早的侦探家邮票 1979年由圣马力诺发行。全套共五枚,图案分别是五部小说中著名的侦探头像。第一枚是福尔摩斯。
世界上最早的奥运会邮票 1896年希腊为第一届奥运会而发行。全套十二枚,票上有十二种与古代奥运会有关的图案。
世界上最早的地图邮票 1887年由巴拿马发行。图案是巴拿马地疆域,但邮票上印的国名是哥伦比亚,因为当时巴拿马是大哥伦比亚联邦的一个省。 世界上最早的南极邮票 1933年美国为纪念海军少将伯德第二次极点空测而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动物邮票 1851年由加拿大发行。邮票上印了一只海狸。
世界上最早的船邮票 1847年由南美的特立尼达发行。它以“麦里奥德夫人号”汽船为图案。
世界上最早的国旗邮票 1895年由高丽(朝鲜)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红十字邮票 1889年葡萄牙发行的无面值红十字邮票。
"因为我是盲人,所以我什么都看得到." ——《盲人》 谁能给我这篇小说的原文
角色:神父
三个天生的盲人
一个很老的盲人
第五个盲人(也是聋子)
第六个盲人(能分辨明暗)
三个祈祷中的老盲妇
一个很老的盲妇
一个年轻的盲女
一个疯狂的盲妇
一个婴孩(上述疯妇人的小孩)
一条狗
一座古老的北国森林,在深邃的星空下,遥远无极。
在树林中央,在深夜里,一个年老的神父悄悄坐着,整个人裹在宽大的黑袍里头。他的胸部和头部微微上仰,文风不动,身体停靠在一棵巨大、中空的橡树树干上。
他的脸苍白得可怕,泛溢出蜡状的死灰色,紫青的双唇微微张开。那双沉默、凝视的眼睛,不再从人世(永恒之可见的这一面)向外张望,而似乎淌着亘古的忧伤血泪。硬而稀的白发形成双束绳状的发卷,肃穆地垂在他的脸颊上--在整个忧郁的树林那种叫人紧张的寂静之中,他的脸较周遭
的一切显得明亮和疲惫。他的一双手枯瘦的可怜,在两股上紧紧地握拳。
左侧坐着六个年老的盲人(男性)。他们有些坐在石头上,有些坐在树干或落叶上头。
右侧坐着六个盲妇,隔着一棵连根拔起的树干和岩块碎片,跟年老的男性盲人遥遥相对。其中三个盲妇以低沉的声音不停地祈祷和悲悼。第四个盲妇非常、非常的老。第五个盲妇流露出静默的疯狂的神情,膝上抱着一个幼小熟睡的婴儿。第六位盲女显得异常年轻,美丽的头发垂覆着全身。
他们不分男女老少全穿着宽大、暗重的衣服。大部分盲者都在等候,手肘支在膝上,两手拖着脸部。所有的人似乎均显出一种成熟稳重的风格,极少无作用的动作,对岛上低闷、不安的声音置若罔闻。代表丧礼、哀悼的树木,譬如水杉、柳树、柏树,庇荫着这群安静的人。
距神父不远,一棵长梗、病态的水仙花在长夜里盛开。虽然月光挣扎着要穿过浓密的枝叶,在这儿或那儿照亮一眨眼的功夫,整个树林依然显得沉闷迫人。
第一个盲人(生而为盲者):他还没有回来?
第二个盲人(也是生而为盲者):你弄醒我了。
第一个盲人:我也睡着了。
第三个盲人(也是生而为盲者):我也睡着了。
第一个盲人:他还没来?
第二个盲人:他没听见有人走来。
第三个盲人:该回去疗养院了。
第一个盲人:我们必须弄清楚我们在哪里!
第二个盲人:他走了以后,天就愈来愈冷。
第一个盲人: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在哪里!
很老的盲人:有没有人知道我们在哪里?
很老的盲妇:我们走了很久,离疗养院一定很远。
第一个盲人:啊,女人们在我们对面?
很老的盲妇:我们坐在你们对面。
第一个盲人:等一下,我过来找你们。(他起身在黑暗中摸索。)--你们在哪儿--说话啊!让我听听你们在哪儿!
很老的盲妇:这儿,我们坐在石头上。
第一个盲人:(向声音前进,撞到落木和岩石。)有东西在我们中间。
第二个盲人:我们最好各就各位。
第三个盲人:你们坐在哪儿?--要不要到我们这儿来?
很老的盲妇:我们不敢爬起来。
第三个盲人:他干嘛把我们分成两半?
第一个盲人:我听到女人那边在祈祷。
第二个盲人:是的,那三个老女人在祈祷。
第一个盲人:现在没时间祈祷了!
第二个盲人:你们很快就会祈祷个够--回到宿舍以后!
(三个老妇继续祈祷。)
第三个盲人:我想知道我坐在谁的旁边?
第二个盲人:我想我坐在你旁边。
(他们互相摸索对方。)
第三个盲人:我们找不到彼此。
第一个盲人:然而,我们却相距不远。(他四周到处摸索,手杖拨到第五个盲人,后者发出了喑哑的呻吟。)那位听不见的弟兄坐在我们旁边。
第二个盲人:我没听到所有的人--我们现在只听到六个人。
第一个盲人:我来点。妇女那边也要点;我们必须知道可以仰赖什么。我听到那三个老妇人一直在祷告--她们在一块么?
很老的盲妇:她们坐在我旁边,坐在岩石上。
第一个盲人:我坐在枯叶上。
第三个盲人:那个美丽的女孩呢?她在哪边?
很老的盲妇:她在她们三个附近。
第二个盲妇:那个疯女呢?还有她的小孩?
年轻的盲女:小孩睡着了,别吵醒他!
第一个盲人:啊!你离我们好远!我以为你们在我们对面!
第三个盲人:我们几乎知道所有我们需要知道的东西。让我们一边聊聊,一边等神父回来。
很老的盲妇:他要我们安静地等他回来。
第三个盲人:我们又不是在教堂里头。
很老的盲妇:你不知道我们在哪里。
第三个盲人:我不说话就觉得害怕。
第二个盲人:你知道神父去哪儿了?
第三个盲人:我认为他离开我们太久了。
第一个盲人:我已经太老了。有好一阵子了,他自己似乎也看不见了。他不会承认,怕有人会来取代他在我们中间的位置。可是,我怀疑他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们必须要换个领导;他听不见我们,而我们人数愈来愈多。他跟另外三个修女,是整个屋里唯一看得见的人,然而,他们却都比我
们还老!--我确信他把我们带错了路,正在找路。他到哪里去了?--他无权把我们留在这里……
很老的盲人:他已经走了很长的路。我想他曾经跟妇女们这样说过。
第一个盲人:除了跟女人,他不再说话了?--我们难道不存在了吗?--我们迟早必须告他。
很老的盲人:你要向谁告他?
第一个盲人:我还不知道;我们等着瞧,等着瞧。--可是,我说:他到哪里去了呢?--妹妹们,你们说?
很老的盲妇:他很疲惫,走了那么长的路。我想他跟我们坐在一起,休息了一会。有好些日子了,他很悲伤,又很脆弱。从医生死了以后,他就一直害怕。他很孤单,几乎不再说话。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今天他坚持着要出门,说要看看这个岛--在冬天来临以前,也许最后一次,要看看阳
光普照下的这个岛屿。冬天将会又长又冷,而冰雪已经从北方来了。他心神不定:据说前几天的暴风雨使得山洪暴发,河堤溃决。他还说过海教他害怕;几乎没什么原油,海水涨高了,海岸下沉。他一直想看,可是却没有告诉我们看到了什么。--现在,我想他给疯女人找水和面包去了。他
说过也许要走一段很远的路。我们必须等他。
年轻的盲女:他走的时候,握了一下我的手。他两手颤抖,好像很害怕的样子。然后他吻了我……
第一个盲人:啊!哈!
年轻的盲女: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告诉我他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他说老人的统治也许快结束了……
第一个盲人:他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年轻的盲女:我不知道。他跟我说他要到大灯塔那边看看。
第一个盲人:我们这儿有灯塔?
年轻的盲女:是的,在岛的北方,我相信离这儿不远。他说过,甚至从这儿,从树叶间他看得见灯塔的光。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难过,我相信他已经哭了好几天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虽然看不见他,我自己也哭了起来。我没有听到他走开,也没有继续问他。我知道他很伤心的微笑。我
知道他闭上了眼睛,想安静一会……
第一个盲人:他说了那么多,却不跟我们说!
年轻的盲女:他说话时,你们都不听。
很老的盲妇:他说话时,你们都在说话。
第二个盲人:他离开时,只跟我们说了声"晚安"。
第三个盲人:应该已经时深夜了。
第一个盲人:他离开的时候,好像要上床睡觉一样,说了两三次"晚安"。当他说"晚安,晚安"的时候,我感觉他在看我--当你盯着一个人看的时候,说出来的声音会不一样。
第五个盲人:上帝可怜这些盲人!
第一个盲人:谁在说这种废话?
第二个盲人:我想是那个聋子。
第一个盲人:安静!--现在不是乞怜的时候!
第三个盲人:他往哪个方向去找面包和水?
很老的盲妇:他朝着大海走去。
第三个盲人:像他那个年纪的人,没有人到海上去。
第二个盲人:我们离海很近么?
很老的盲妇:很近。安静一会,你可以听见海。
(岬角附近的海声,距离不远,但风平浪静,海声微弱)
第二个盲人:我只听见三个老女人在祷告。
很老的盲妇:仔细听,在祷告声之后,你会听见大海。
第二个盲人:听到了,我听到离我们不远的某个东西。
很老的盲妇:大海睡着了,或者说,它一直醒着。
第一个盲人:他不该带我们到这种地方来;我不喜欢那种杂音。
很老的盲人:你很知道这个岛并不大,只要一走出疗养院,到处听得见海的声音。
第二个盲人:我从来不去听它。
第三个盲人:今天大海似乎离我们特别近;我不喜欢在这附近的地方听它。
第二个盲人:我也不喜欢;此外,我们也不曾要求走出疗养院。
第三个盲人:我们从来也没有来到这么远的地方;没有必要带我们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很老的盲妇:今早天气很好;他希望在把我们关进疗养院过冬之前,让我们享受最后的几天阳光。
第一个盲人:可是我宁可留在疗养院。
很老的盲妇:他还说过,我们应该多认识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小岛。他自己也不完全了解这个小岛:有一座山,到目前还没有人爬上去过;有些山谷,深得叫人害怕;还有些洞窟,同样没有人探察过。最后,他说我们不应该在宿舍的大圆屋顶下等候太阳;他想要引领我们到遥远的海边。他曾
经自己一个人到过海边。
很老的盲人:他是对的。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活的问题。
第一个盲人:可是外头没什么好看的!
第二个盲人:我们现在是不是在阳光下?
第三个盲人:阳光是否依然灿烂?
第六个盲人:应该没有了;似乎已经很晚了。
第二个盲人:什么时候了?
其 他 人:我不知道--没有人知道。
第二个盲人:天仍然亮着么?(对第六个盲人:)--你在哪儿?天亮着么?喂,能稍微看见光影的弟兄,天亮不亮?
第六个盲人:我想天已经很黑了。有阳光的时候,我在眼睑上可以看见一道蓝线。稍早看得到那道蓝线,可是现在,我什么都感觉不到。
第一个盲人:就我而言,只要我肚子饿,我就知道时候不早了,我现在肚子好饿。
第三个盲人:朝天空看,也许你会看到什么东西!
(所有人都抬头望向天空,只有三个天生的盲人例外,依然脸朝着地面。)
第六个盲人: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在天空底下。
第一个盲人:我们说话有回声,好像在洞窟里似的。
很老的盲人:我倒是觉得回声是因为黑夜的缘故。
年轻的盲女:我觉得我手上有月光。
很老的盲人:我相信还有星星;我听见星星。
年轻的盲女:我也听见了。
第一个盲人:我什么也没听到。
第二个盲人:我只听到我们的呼吸声。
很老的盲人:我相信女人的感觉。
第一个盲人:我从来没听见过星星。
另两个天生的盲人:我们也没听过。
(叶丛中的一群鸟突然飞起。)
第二个盲人:听!你们听!--我们头上有什么东西?--你们听到了?
很老的盲人:有东西飞过我们和天空之间。
第六个盲人:我们头上有东西在动;可是我们摸不到那么高。
第一个盲人:我听不出那个声音。--我想回疗养院去。
第二个盲人: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在哪里!
第六个盲人:我试过要站起来。四周都是刺。我连手都不敢张开。
第三个盲人: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究竟在哪里!
很老的盲人:我们没办法知道!
第六个盲人:我们离房子一定很远。我不再认识任何声响。
第三个盲人:我闻到枯叶的味道好久了--
第六个盲人:有没有哪位以前曾经看过这个岛,可以告诉我们这是哪里?
很老的盲妇:我们来这里时都已经看不见了。
第一个盲人:我们都没看过。
第二个盲人:我们不要庸人自扰。他不久就会回来的。我们再等一会儿。可是以后,我们不要再跟他到外面去了。
很老的盲人:我们不能单独外出。
第一个盲人:我们不要外出。没有人要他带我们外出。
很老的盲妇:今天是岛上的节日。在重要的节日,我们都会走到外头去。
第三个盲人:我还在睡觉的时候,他拍拍我的肩膀说:"起来,起来;不早了,太阳都已经出来了!"真的吗?我没感觉到。我从来没看过太阳。
很老的盲人:我看过太阳,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
很老的盲妇:我也看过。很久很久以前,我那时候还是个小孩子。可是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第三个盲人:为什么每次出太阳的日子,他都要我们到外头去呢?有什么差别?我从来就搞不清楚我是在中午或在午夜散步。
第六个盲人:我比较喜欢在中午散步,那时,我可以隐约察觉一些白光,我的眼睛必须很用力才能张开。
第三个盲人:我宁可待在餐厅,偎在炉火旁边。今早的炉火好旺……
第二个盲人:他可以带我们到中庭院子里晒太阳啊!那里四面有墙保护,只要把铁门关好,就不会有走失的危险--我一直都把门锁上。--你干吗推我的左手肘?
第一个盲人:我没有推你。我根本摸不到你。
第二个盲人:我告诉你,有人推我的手肘!
第一个盲人:我们没有人推你。
第二个盲人:我要离开这里。
很老的盲妇:上帝!上帝!告诉我们,我们在哪里!
第一个盲人:我们不能永远地等下去。
(遥远的一座钟缓缓敲了十二下。)
很老的盲妇:啊,我们距离疗养院好远!
很老的盲人:已经半夜了。
第二个盲人:是中午。--有没有人知道?--说话啊!
第六个盲人:我不知道,但是我认为我们在黑暗中。
第一个盲人:我已经不知道我在哪里了。我们睡过头了--
第二个盲人:我好饿。
其 他 人:我们又饿又渴。
第二个盲人:我们在这里是不是很久了?
很老的盲妇:我觉得已经在这里好几百年了!
第六个盲人:我开始知道我们在哪儿……
第三个盲人:我们应当往午夜钟声的那一边走……
(夜鸟突然在黑暗中兴奋地尖叫。)
第一个盲人:听到了?--你听到了?
第二个盲人:这里还有其他东西!
第三个盲人:我一直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偷听我们。--他回来了没?
第一个盲人:我不知是什么东西:那东西在我们头上。
第二个盲人:其他人都没听到么?--你们干吗都不说话!
很老的盲人:我们仍然在听。
年轻的盲女:我周围有翅膀的声音!
很老的盲妇:上帝!上帝!告诉我们,我们在哪里!
第六个盲人:我开始知道我们在哪里了……疗养院在大河的对岸;我们已经跨过了旧桥。他带我们走到岛的北边。我们离河不远,只要我们静下来听,也许可以听见河的声音……如果他不回来,我们必须一直走到河边……那儿日日夜夜有大船经过,水手会发现我们。我们现在可能是在灯塔
四周的树林中,可是我不知道出路……有没有人要跟我走?
第一个盲人:我们坐好,不要动!--我们要等,等下去。我们不知道大河在哪个方向,而疗养院四周又都是沼泽。我们坐在这里等,等下去……他会回来……他必须回来!
第六个盲人:有没有人知道我们走哪条路过来的?他通常会一边走,一边跟我们解说。
第一个盲人:我没注意他说什么。
第六个盲人:有没有人听见他说的话?
第三个盲人:我们以后应当好好听他说话。
第六个盲人:我们有没有人是在这个岛上出生的?
很老的盲人:你知道的很清楚,我们都是从外地来的。
很老的盲妇:我们都是从海那一边来的。
第一个盲人:渡海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仿佛要死了。
第二个盲人:我也觉得活不了了;我们搭同一条船来的。
第三个盲人:我们三个都是从同一个教区过来的。
第一个盲人:有人说,天气好的话,从这儿朝北看,可以望见我们的教区。我们的教堂没有尖塔。
第三个盲人:我们无意间来到这里。
很老的盲妇:我从另一个方向来的……
第二个盲人:从哪里?
很老的盲妇:我不敢再梦见故乡……说起故乡,我几乎什么都想不起了……太久了……那儿比这里还要冷……
年轻的盲女:我来自遥远的地方……
第一个盲人:哪,从哪里?
年轻的盲女:我无法告诉你。你要我怎么说呢?--离这儿很远,在大海的那一边。我来自一个大国……我只能用记号来让你了解,可是我们都看不见了……我漂泊太久了……可是我看过阳光、水火、山岭、脸孔和奇花异草……这个岛太阴暗、荒凉,长不出花草……从上次看过那些花草以后
,我再也没闻过它们的香味……我还看见过我的父母、姊妹……我那时还太小,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叫什么……只记得我常常在海边玩耍……啊,那段看得见的时日!有一天,我看见山顶上的雪……我开始分辨出不幸的……
第一个盲人:什么?
年轻的盲女:我常常用它们的声音来分辨它们……不去想的时候,我的记忆反而清楚……
第一个盲人:我没有记忆。
(一阵大的鸟鸣声,一群侯鸟嘈杂地飞过林梢。)
很老的盲人:又有东西飞过天空!
第二个盲人:你为什么来这里呢?
很老的盲人:你在问谁?
第二个盲人:我们的小妹妹。
年轻的盲女:听说他可以治好我的眼睛。他说有一天我会看得见,然后,我就可以离开这个岛……
第一个盲人:我们都想要离开这个岛!
第二个盲人:我们将一直留在这里。
第三个盲人:他太老了;他没有时间来治好我们。
年轻的盲女:我的眼睑闭了起来,可是,我觉得我的眼睛依然活着……
第一个盲人:我的眼睑是开的。
第二个盲人:我睡觉时眼睛都是开的。
第三个盲人:拜托别再说我们的眼睛!
第二个盲人:你来这里没多久,不是么?
很老的盲人:有天晚上祷告的时候,我听见女方那儿有个陌生的声音。从声音听来,你一定很年轻……我真希望能看见你,听听你……
第一个盲人:我那时没察觉到什么。
第二个盲人:他没有预先告诉我们。
第六个盲人:他们传说你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从遥远的地方来的。
年轻的盲女:我没看过自己的模样。
很老的盲人:我们都没看过彼此的模样。我们问,我们回答,我们住在一起,一直都在一起,可是都不知道我们的模样!……我们用两手彼此摸索,没有用,眼睛知道的比手要多……
第六个盲人:那时候,你站在太阳底下的时候,我看见你的身影。
很老的盲人:我们连我们住的房子都没看过。我们摸墙,摸窗户,都没有用。我们不知道我们住在哪里。……
很老的盲妇:我们住的地方,听说是一座很老的城堡,阴森森地,年久失修,除了神父住的那个塔,看不见任何光。
第一个盲人:对看不见的人而言,不需要光。
第六个盲人:我在疗养院附近牧羊的时候,傍晚时分,羊群只要看到塔上的灯火便会自动地回家……从来不曾错过。
很老的盲人:我们每年每月都在一块儿,我们却从来没见过彼此!我么注定要孤独一辈子!……你要看得见,才能爱。
很老的盲妇:我有时候梦到我看见了……
很老的盲人:我只有在梦中才看得见……
第一个盲人:除了午夜时分,我通常都没有梦。
第二个盲人:两手不能动弹地地方,你又能做什么梦呢?
(一阵狂风袭过森林,树叶密密麻麻地落了下来。)
第五个盲人:谁在碰我的手?
第一个盲人:有东西掉在我们四周!
很老的盲人:从上头掉下来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第五个盲人:睡在碰我的手!--我想睡觉;让我睡觉!
很老的盲人:没有人碰你的手。
第五个盲人:谁抓我的手?说大声一点;我有点重听……
很老的盲人:我们不知道。
第五个盲人:是不是有人来警告我们?
第一个盲人:不用回答了;他听不见。
第三个盲人:我们必须承认,聋人是很不幸的。
很老的盲人:这样坐着真累。
第六个盲人:待在这儿更累。
第二个盲人:我们之间感觉好遥远……我们坐紧一些。--气温下降了……
第三个盲人:我不敢站起来!我们最好留在原位。
很老的盲人:我们不知道我们之间可能有什么东西。
第六个盲人:我的两只手好像都在流血;我想要站起来。
第三个盲人:你在靠向我这儿。--我听到你了。
(发疯的盲妇猛烈地在揉眼睛,一边呻吟,一边执拗地朝向一动也不动的神父。)
第一个盲人:我还听到其他声响……
第二个盲人:我想是我们不幸的姊妹在揉眼睛。
第三个盲人:她除了揉眼睛什么也不错;我每天晚上都听见她在揉眼睛。
第三个盲人:她发疯了,从不说话。
很老的盲妇:生完小孩以后,她从来没说过一句话……她好像一直都在怕……
很老的盲人:那么,你不怕么?
第一个盲人:你说谁?
很老的盲人:我们所有的人。
很老的盲妇:没错,我们都在怕。
年轻的盲女:我们已经怕了好久。
第一个盲人:你干嘛问这个?
很老的盲人: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问……有些东西我不清楚……我好像突然听到有人在哭泣……
第一个盲人:不用怕,我想是疯姊妹在哭。
很老的盲人:还有其他东西……我相信还有其他东西……我怕的不是疯姊妹……
很老的盲妇:她要喂奶的时候,总是要哭一场。
第一个盲人:她是唯一这么哭哭啼啼的人。
很老的盲妇:听说她有时候仍然看得见。
第一个盲人:没听见其他人哭过。
很老的盲人:人要看得见才会哭。
年轻的盲女:我闻到一阵花香。
第一个盲人:我只闻到泥巴味。
年轻的盲女:是花。--我们附近有香花。
第二个盲人:我只闻到泥巴味。
很老的盲妇:我闻到了风中的一缕花香……
第三个盲人:我也只闻到泥巴味。
很老的盲人:我相信姊妹们的感觉。
第六个盲人:花在哪儿?--我去摘。
年轻的盲女:在你右手边,站起来!
(第六个盲人慢慢地站起来,在树干、草丛间跌跌撞撞地朝水仙花摸索前行,折断、压毁了水仙花。)
年轻的盲女:我听见枝梗断裂的声音。停!停!
第一个盲人:别担心花草,想想怎样回家。
第六个盲人:我不敢倒退回来。
年轻的盲女:你不用回去。--等一下。--(她站起来。)啊,地面好冷!快冻僵了。--(她毫不犹豫地朝苍白、奇异的水仙花走去;可是,到了水仙花附近,却叫连根拔起的树和岩石碎块挡住了。)花在这儿。--我摸不到;花在你那边。
第六个盲人:我想我拔对了。
(他拔起蔓生在地上的水仙花,摸索地递给年轻地盲女。夜鸟们飞走了。)
年轻的盲女:我以前好像看过这些花……我不记得名字了……天啊,它们多么脆弱,花梗那么柔软!我几乎认不出来……我想这是一种死亡的花。
(她把水仙花结在头发上。)
很老的盲人:我听到你头发的声音。
年轻的盲女:是花的声音。
很老的盲人:我们看不见你……
年轻的盲女:我再也不能看见自己了……我好冷。
(风刮过森林,海突然怒吼起来,猛烈地拍打附近的岬角。)
第一个盲人:打雷了!
第二个盲人:我想是暴风雨来了!
很老的盲妇:我想是海涛。
第三个盲人:海?--是海涛?离我们不到两步远!--就在我们脚边!四周都是这种声音!--一定是其他东西!
年轻的盲女:我听见脚下大浪的声音。
第一个盲人:我想是风吹过后落叶。
很老的盲人:我认为姊妹们才对。
第三个盲人:海浪会淹过来!
第一个盲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第二个盲人:从海上吹来。
很老的盲人:风当然从海上吹来。我们四周都是海。风不可能从其他地方吹来……
第一个盲人:我们不要一直想海,好不好!
第二个盲人:我们必须想。海水马上会淹过来。
第一个盲人: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不是海。
第二个盲人:我听见波涛澎湃,好像我都可以把两只手放进去冲一冲似的。我们不能待在这里!海水说不定已经把我们围住了。
很老的盲人:你要往哪里去?
第二个盲人:不管往哪里!不管去哪里!我不要再听到这些水声!我们走吧!我们快走吧!
第三个盲人:我想我听到了其他东西。--你们听!
(传来一些匆忙、遥远、走在枯叶上的脚步声。)
第一个盲人:有东西向我们这儿走来。
第二个盲人:他来了!他来了!他回来了!
第三个盲人:他脚步轻悄,像小孩子似的。
第二个盲人:我们今天最好先别诉苦。
很老的盲妇:我不认为这是人的脚步声!
(一只大狗走进森林,走过盲人们前面。--一片静寂。)
文章标题: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文呀,盲文是三行,这个是四行,对不上啊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4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