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近况
倪匡,著名小说家。原名倪亦明,后改名倪聪。1957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八千字,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金庸写《天龙八部》连载。倪匡先生的作品范围极广,包括武侠、科幻、奇情、侦探、神怪、推理、文艺等各类型的小说及杂文、散文评论、剧本等。
中文名: 倪匡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35年
职业: 作家
代表作品: 卫斯理系列小说
籍贯: 浙江镇海
目录
曾用笔名
人物生平
人物个性
人物传说
广泛兴趣
最多产、多样化的作家
小说种类
写作动机
对小说的理念
最推崇的小说家
刻图章高手
“人性本恶”的观念
做人的态度
倪匡的好友
倪匡的亲人
对联和墓志铭
倪匡科幻奖
倪匡作品集·科幻小说
倪匡作品集·武侠小说
倪匡作品集·其他短篇小说
倪匡作品集·评论
倪匡作品集·电影剧本
倪匡作品集.卫斯理影视作品
倪匡——卫斯理-大事年表倪匡作品“原振侠”系列影视剧
电影
电视剧
曾用笔名
人物生平
人物个性
人物传说
广泛兴趣
最多产、多样化的作家
小说种类
写作动机
对小说的理念最推崇的小说家刻图章高手“人性本恶”的观念做人的态度倪匡的好友倪匡的亲人对联和墓志铭倪匡科幻奖倪匡作品集·科幻小说倪匡作品集·武侠小说倪匡作品集·其他短篇小说倪匡作品集·评论倪匡作品集·电影剧本倪匡作品集.卫斯理影视作品倪匡——卫斯理-大事年表
倪匡作品“原振侠”系列影视剧 电影 电视剧展开 倪匡(卫斯理)
编辑本段曾用笔名
倪匡先后使用过的笔名计有:倪匡(武侠与科幻)、卫斯理(科幻)、沙翁(杂文)、洪新(高达、高飞传奇)、魏力(木兰花传奇)、岳川(武侠)、衣其(政论)、九缸居士(杂文)、危龙等等。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倪匡年轻时
一九五一年,倪匡初中毕业后以十六岁半之龄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 自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继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干警,并先后参与“土地改革”、“治理淮河工程”后至苏北、内蒙古垦荒,足迹并远至东北大兴安岭。在内蒙古时因“破坏交通”(严冬冰封河道时,将一条小木桥拆下来充作木柴)被打成“反革命”,遭隔离软禁数个月。 一九五七年,倪匡由内蒙古逃亡至广州,七月间偷渡澳门再逃进香港。从此,再也没有回过神州大陆。初至香港时曾在夜校读书,因而认识了倪夫人,李果珍女士。倪匡最初在染厂里做杂工,并开始投稿《真报》,后被《真报》录用,先后任工友、校对、助理编辑、记者与政论专栏作家(笔名为衣其)。 一九五七年底,倪匡第一篇有关“土改”的小说《活埋》在香港工商日报发表。第一篇发表的散文是《石缝中》。第一本小说是《呼伦池的微波》(创作于五十年代末,背景为蒙古草原)。 一九五八年,倪匡开始写武侠小说,笔名为岳川。 一九五九年,倪匡与李果珍女士结婚,现有一女(倪穗)、一子(倪震)。后大部份时间乃是自修,算得上没有正式接受过学校教育。 一九六二年,倪匡于查良镛(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蓝血人》一书于二零零零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成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著作)。 六十年代末,武侠影片大行其道之际,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所写剧本不下数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 一九七二年,卫斯理系列小说《新年》发表后,倪匡暂停卫斯理系列小说的创作,时间长达六年。 一九七八年,卫斯理系列小说《头发》发表,被评为最受香港青年欢迎的小说。倪匡此后又回到了科幻小说的创作道路上。 一九八六年复活节,倪匡在台北一家教堂中受洗(不过仍然肯定上帝就是外星人)。原因是与牧师祷告后,治好了多年以来的酒瘾。近年来他笃信基督,频频在香港及台湾作见证。 一九八七年,倪匡与梁小中(石人)、哈公、黄维梁、胡菊人、张文达等发起成立香港作家协会,并出任会长。 一九九二年秋,卫斯理系列小说《运气》发表后,倪匡移居美国三藩市新唐人埠,居所甚似一个多士垆。闲时在家里种花养鱼,如蔓陀萝及神仙鱼等。他笑称洗手间可以看到金门桥,所以作了一句诗:“举头看金门,低头看‘小鸟’”。移民后的倪匡生活优哉悠哉,自称厨艺第一、园艺第二、文艺仅是第三。
编辑本段人物个性
倪匡人生阅历丰富,什么苦难都尝过。他为人风趣幽默。古怪兴趣多,古怪想法更多。(曾经有一次,在一只小小的跳蚤身上感悟到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力原来如此脆弱,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和忍耐力,还不及一只构造简单的跳蚤。)所以他写文章手疾眼快,千变万化。倪匡自认是个很胡闹的人,但对于工作他是很严谨的。他规定自己每天要写八千多字,这样他便可以工作一个月,然后休息一个月。他又规定自己在黄昏前尽量把工作做好,因为一入黑,他的手便蠢蠢欲动,想摸酒杯了。他写各种类型的小说,如科幻,侦探,武侠以及爱情文艺小说,他又写电影剧本,乃至抒写个人感受的杂文和散文。自一九五七年来港后,他笔下出现了不少科幻,侦探及武侠小说,电影剧本不下几百部,而且在本港各报刊上他每天都发表专栏文字。 倪匡是个怪人,做事往往出人意料,他不懂驾驶,但迷上研究汽车时,曾经独个儿把一部汽车化整为零后再装嵌回原状。他至少有两次遇鬼经验,坚信灵魂的存在与不灭。早年时还经历过“狐仙显圣”,因此,至今仍然认为不同的生物在通过所谓的修练,是可以让身体产生结构上的变化,就会成人成仙。(卫斯理科幻系列《成精变人》,就是一只神鹰经过种种的变化,最后变成人的故事!) 倪匡的个性极端情绪化,难得不糊涂。率性放任,热情爽朗,慷慨侠情。绝对的自由主义,不喜欢受约束,不爱争胜负,不喜欢正经八百,绝不会道貌岸然。 金庸评价倪匡: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
编辑本段人物传说
传闻说倪匡曾在东北看见过外星人,所以他的科幻小说才这么出色,而他自己说本身是喜欢写武侠小说,但有金庸这位老友金玉在前,只好舍难取易,专心从事科幻小说。在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人物是卫斯理,最喜欢的作品是卫斯理系列《寻梦》,其次是卫斯理系列《黄金故事》。最喜欢的武侠作品是《火并》。
编辑本段广泛兴趣
倪匡的广泛兴趣,过目不忘的本领以及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使他自一九五七年来港后的著作深入民心。他的作品组织严谨又带启发性,常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倪匡的爱好很多,有养鱼、种花、集贝壳、木工、烹饪、古典音乐等等,皆是由迷转痴,由痴变狂。推而广之,任何具有许多不同式样的东西都喜欢研究、收集。喜欢读书,什么样稀奇古怪的书都看,但最喜欢看小说。阅读速度最快时,可达到平均一天看二十万字的小说。 倪匡还有三个嗜好,一曰酒,以前一天至少可以喝一公升XO。最近,他宣布了“戒酒”,但定义是酒可以照饮,不过不要饮醉。如今可喝可不喝,但仍认为酒是一种最好的“抗忧郁剂”。二曰烟,曾有过三十五年的烟龄,最高记录一天四到五包(刷牙时都不停——刷左边牙齿时香烟咬在右边;刷右边时咬在左边)。直到有一天,忽然听到上帝的声音说了几遍:“你可以不抽烟了!”从此就再也不抽了。(上帝的意思倪匡想了一下子才弄懂,所谓“可以不抽烟”,是指上帝加诸自己的三十五年“烟刑”已满。)三曰女人,最欣赏柔顺听话的女人,当然外在美也很重要。《鹿鼎记》中的双儿是倪匡心目中完美妻子的典型。
编辑本段最多产、多样化的作家
倪匡是最多产、多样化的作家,他自称“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得最多的人”。(其实这是倪匡自谦,这句话中的“汉”字大可删去。古今中外,倪匡唯一可能的对手,只有西方科幻大师艾西莫夫。然而艾大师的英文多是由打字机或文字处理机打出来的,所以这句话绝无人能找到反证。)倪匡也是最有职业道德的专业作家,他从不拖稿、欠稿(早期写得太快,写完后还故意搁几天再交稿)。但稿费、版税奇高,并有两大原则:请先付钱;货出不改(小说绝对不准人改,剧本如何改则绝不过问)。 自一九五七年由内地来港后,写了三十年,一个星期写足七天,每天写数万字。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可以写三十年而灵感不断,题材不尽,且是畅销的保证。江湖中人更戏称他为“袋装书大帝”。出版界流传一个笑话:即使倪匡写的是无字天书,也会迅速售清。充其量下次购买倪匡作品时,看清楚是不是无字天书续集罢了!在香港,纯以写稿而致“富”的作家甚少,倪匡是其中之一。
编辑本段小说种类
倪匡的作品包括小说(武侠、推理、科幻、奇幻、奇情、色情)、散文、杂文、专栏、政论、电影剧本。(请参考倪匡著作目录)从没有写过的文体只有歌词与广告词。 倪匡的小说气氛逼人、情节诡异、构思奇巧。小说的数量已超过三百本。电影剧本已超过四百部,保证是世界记录。
编辑本段写作动机
倪匡的写作动机,一、谋生;二、兴趣;三、没有别的本事(但后来又发现自己是个很称职的演员)。写作收入,稿费加版税,一年超过二百万港币。写作风格,喜欢玩花样,变题材,不投读者所好,却总能牵着读者的鼻子走。写作天赋,自认是与生俱来的。(倪匡相信一种理论,就是有文学天赋的人,大多也都嗜酒,例如古之李白,今之古龙、倪匡。)写作习惯,一定要听音乐(否则静不下心来),书桌桌面成三十度仰角(才不会腰酸背痛);从来不能也不会以电脑或口述代替手写。写作速度,最高记录为一小时四千五百字(格子),那是“革命加拚命”的速度;最慢一小时也有二千五百字。写完之后从不再看第二遍(最早期作品例外)。自谓“汉字写作,速度之快,世界第一。”
回到香港
还活着
香港四大才子的倪匡
倪匡,著名小说家。原名倪亦明,后改名倪聪。原籍浙江镇海,1935年出生于上海,1957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八千字,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金庸写《天龙八部》连载(这一部分后来金庸改写时删去了)。倪匡先生的作品范围极广,包括武侠、科幻、奇情、侦探、神怪、推理、文艺等各类型的小说及杂文、散文评论、剧本等。金庸评价倪匡先生为: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他是华人科幻小说界里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作品的结局往往出人意表,有很多名作品,其中尤以卫斯理系列 、原振侠系列、浪子高达系列、亚洲之鹰罗开系列、女黑侠木兰花系列、年轻人与公主系列、侠盗影子系列等
倪匡先后使用过的笔名计有:倪匡(武侠与科幻)、卫斯理(科幻)、沙翁(杂文)、洪新(高达、高飞传奇)、魏力(木兰花传奇)、岳川(武侠)、衣其(政论)、九缸居士(杂文)、危龙等等。 倪匡小金庸九岁,一九五八年开始武侠创作,其后多有作品在《明报》刊载。倪匡创作的小说,以武侠和科幻为主,他的文章构思精巧,情节紧凑,悬念迭起,极能吸引观众眼球,不少都改编成了电影。早在1961年,倪匡小说改编的《仙笛神魔》就由当时的玉联影业公司的杨工良搬上了银幕。随后,仙鹤港联影业公司又推出了《六指琴魔》(1965)、《玉女英魂》(1965)、《女黑侠木兰花血战黑龙党》(1966)、《女黑侠威震地狱门》(1967)。随着时间推移,倪匡又有其它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如《原振侠与卫斯理》(1986)、《卫斯理传奇》(1987)、《卫斯理之霸王卸甲》(1991)、《卫斯理之老猫》(1992)、《六指琴魔》(1993)、《卫斯理蓝血人》(2002)等,都取自他的小说。倪匡铺叙的故事,以豪情和奇幻见胜,正符合武侠科幻电影的表现,因此很有市场并广受欢迎。其中《原振侠与卫斯理》和《卫斯理传奇》还取得票房逾千万的好成绩。
倪匡生平有两件事引以为傲:屡替张彻写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他行动迅捷,三天即可出炉一个剧本。六十年代后期,倪匡投身邵氏,主事编剧,为邵氏撰写了二百多个剧本,其中多为张彻而作。
一九六七年,他以一部借鉴金庸笔下杨过形象的《独臂刀》,一举将几度失败的张彻推向“百万导演”的宝座。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倪匡为张彻编写了《铁手无情》(1969)、《十三太保》(1970)、《双侠》(1971)、《四骑士》(1972)、《刺马》(1973)、《方世玉与洪熙官》(1974)、《少林五祖》(1974)、《荡寇志》(1975)、《洪拳小子》(1975)、《马哥波罗》(1975)、《杂技亡命队》(1979)、《卖命小子》(1979)、《第三类打斗》(1980)、《叉手》(1981)、《五循忍术》(1982)等作品,如武术指导刘家良一样,为张彻的功夫电影献上了一份力量。
如何评价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他有什么经历?
说起倪匡,可能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倪匡是谁?仔细一想,也许是和金庸和古龙一起写武侠的?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对倪匡的印象,熟悉倪匡的人才知道倪匡只有早年写过武侠,而他赖以出名的,是科幻小说。
卫斯理、原振侠、六指琴魔等角色都出自他笔下。他与金庸,古龙皆至交,与金庸,黄沾、蔡澜并称香港四大才子,同时也是“写作狂魔”,号称一小时可手写八千字,曾同时给十二家杂志供稿,令人咋舌。大家可能奇怪,这么牛逼的人物怎么会是个畏罪潜逃的罪犯?这事儿还得从倪匡少年时说起。
年少时的倪匡也是个“随性”的妙人儿,初中毕业后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了三个月,就草草“毕业”了,先后参加过“土地改革”,“淮河治理工程”等,后赴内蒙古垦荒,按说垦荒这事儿挺实在的,跟违法好像沾不到边儿,但倪匡在此期间偏偏就被隔离调查,被怀疑是反革命,缘由是破坏公共设施。到底怎么回事儿呢,原来是倪匡晚上的时候冷,把河道上木质的桥梁拆了当柴给烧了用以取暖,这要搁现在估计也能让人一脑门问号,道一声奇葩吧。
但真正让倪匡畏罪潜逃的,并不是“任性”的烧桥取暖,而是在1957年伪造各种公章,证件,介绍信,这种行为无疑是严重违法的,被逮到牢饭免不了不说前途还一片灰暗,东窗事发的倪匡慌忙潜逃,一路南下,到了广州后依然心惊胆战,惶惶终日,于是同年七月,偷渡叛逃到了当时还是英控的香港,这才稍稍安心,也结束了他颠沛动荡的生活,开始在香港扎根。
畏罪潜逃这事儿,显然是没有办法洗白的,相信聪明的读者一定有自己正确的判断。
倪匡刚到香港的时候,白天在染厂做杂工,晚上去夜校读书,也因此结识了未来的倪夫人李果珍女士。一个人,尤其一个男人若是有了对象,最缺的最想要的往往就是钱。偶然一天,倪匡看到了报纸上的连载的小说,觉得“我上我也行嘛”,急于挣钱的他,于是开始断断续续的投稿,57年年底就发表了第一篇有关于小说《活埋》,随后陆续发表了第一篇散文《石缝中》,第一本小说《呼伦池的微波》。
之后倪匡写作进入黄金时期,受金庸邀请在明报上连载,并在金庸的鼓励下开始创作科幻小说卫斯理系列,也正式奠定了倪匡在科幻小说界的地位。这期间也有个小插曲儿,倪匡在《地心洪炉》中写到卫斯理到了南极从飞机上跳下,杀了一只北极熊食肉止饥,剥皮取暖。
可是南极哪有北极熊呢?一位读者便不厌其烦的给他写信,批判倪匡写作不严谨。倪匡本来是无赖性子,水火不侵,但也被这位孜孜不倦的读者弄的烦了,便在明报上回道,南极没有北极熊,可世上也没有卫斯理。而金庸的帮腔更为荒诞,称南极原是有北极熊的,但被卫斯理吃掉就没有了,着实让人捧腹。可怜那位读者气的跳脚,也只能徒呼一声“无赖”而已。
倪匡写稿出了名的快,好友蔡澜说他是写稿机器,无论武侠科幻,几天就能写完,写的多的时候,一天能洋洋洒洒写几万字,曾创下一个小时手写4500字的记录,就是如今写网文的写手们用键盘敲可能也自叹弗如,别的作家如金庸古龙,要么找人代写,要么脱稿误期,而倪匡却是早早写完了,甚至还有存稿。论写作速度,倪匡当真无人能及。
至此,倪匡已算是功成名就,当年一个落魄少年畏罪潜逃到香港,一穷二白,举目无亲,再到稿约不断,稿费可观,佳人在旁,活脱脱一个草根逆袭的故事。要说倪匡的成功在于他的才华,这是当然的,能几天完结一部长篇小说,放在现在,也是怪才,但倪匡的成功也一定离不开他的勤勉,同样,能一个小时写数千字,几天完结一部小说,从不拖稿欠稿的人绝不会是一个懒惰的人。一个有才而又勤奋的人,老天也是会眷顾的。
倪匡老来十分洒脱,活脱脱一个老顽童。对于名利,倪匡在12年获得了第31届香港电影颁奖典礼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他编写过的电影剧本超过300部,其中不乏名作《独臂刀》,《精武门》等,可以说是盛名累累了,但倪匡的态度却是:快乐最重要,其它都不要紧。而其它不仅包括名利,还包括生死。
对于生死,倪匡看的十分通透。三毛去世的时候,大家纷纷表示惋惜,他却说,三毛相信人的生命有第二种存在方式,既然三毛选择了生命的第二种存在方式,那么一定有她的道理,大家要尊重她的选择。而当一生挚友金庸去世时,他也只是说,人到了年纪,都是要走的,大家不必过分悲伤。甚至还曾对蔡澜说,“你来我母亲的葬礼上,一进门就能听到我哈哈大笑。”
在母亲葬礼上都能开怀大笑,是悲极生乐?还是精神有问题?显然都不是,是真正活的通透了,对于生死已然置之度外。就像有人问他,今年贵庚?他就一脸笑嘻嘻的回答,如果现在走,就是八十三了。这回答就好像对死亡浑不在意,活到八十三已经很知足了一般。他也曾说人超过六十岁,活一天便赚一天。抱着这种心态生活,哪怕已到了耄耋之年,他依然活的轻松快乐。
倪匡老了,又矮又胖,眼睛又小,像一弥勒佛的同时还很好玩。他养花的时候曾一动不动盯着花苞四个小时,蔡澜一看,觉得莫名其妙,怎么突然整文艺范儿了。一问,才知道是倪匡恼于养了这么多花却没看到过花开的瞬间,跟花赌气儿呢,所以一直盯着花,直到它开为止。简直像极了金庸笔下的周伯通,让人啼笑皆非。也许这就是倪匡的生活态度吧,喜欢了就去做,开心最重要。
中国科幻教父级人物原来是他,香江四大才子之科幻鼻祖-倪匡。
老梁说到古龙的死因,说到了倪匡,倪匡是谁啊?
原振侠,卫斯理的作者。首创口袋书,即巴掌大小,可以在车上看。一本追一本欲罢不能。写得最快,卖得最好。令人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影视化水平太差,至今没什么代表作。最近的是任达华余文乐饰演的,也是和以往偏向奇幻动作,其实他的作品悬疑才是精髓。因为作者当年也是参考了007和福尔摩斯这类的西方作品的。卫斯理偏破案,原振侠偏007。
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著名小说家,与金庸、黄沾和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1] 。
1957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八千字(手写),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
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
儿子倪震,儿媳妇周慧敏。
文章标题: 据媒体报道,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科幻小说作家倪匡去世,终年 87 岁,他的哪些作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4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