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如何以“大概江南的女子都是莲罢”写一篇小说

时间: 2022-05-21 23:01:1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如何以“大概江南的女子都是莲罢”写一篇小说

以小说的形式描写江南的春景,应该如何写,二三十字左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写一篇关于江南美景的作文里面要用上古诗原句500字以上,可以写莲花什么的。好的加分

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深深地恋上这朵莲...
天,渐渐的凉了下来,风,也渐渐的一阵紧似一阵,所有落叶都已经飘飞殆尽,换来的,是天空中轻轻的,温柔的雨飘,忽又风声猎猎,吹的雨丝乱舞。
夜,是这样的静,静的有些出奇。时钟一下一下的,敲在这夜的心头,空空的,空空的。
于是,寂寞袭来,深深的,黯然却又那么美丽,像紫莲花开放,有着浅浅淡淡的颜色,一朵一朵,开满落寂的心房,紫莲花,那么美,那么伤。
有心事倏然浮上心头,如一支缠绵的旧曲,诉说着那不能忘怀的心声。又如一个从那样幽深的密林中走出的故事,缠绵绯侧,密密麻麻的写在淡紫色的纸笺上。
你,走远了吗?怎么心上还有你的影子,远了近了,近了又远了。
于是在早上跑去看紫莲花,投一粒石子入水中,惊扰了池中紫莲的睡梦,在水里不安的,睁着那遑惑的眼睛,仿佛在谴责我,怎么肯惊醒它那梦境中的忧伤。
紫莲花,你为什么忧伤,你又是为谁在忧伤?
一粒精致的露珠从莲蕊上滚落,倏然惊颤了一下,滑下莲叶,滑入池塘,晶莹剔透,像一颗玲珑着小巧的心。
那是你的泪吗?怎么会有着那么晶莹的伤?
用手轻抚上莲叶,丝丝润滑,仿佛带着暴雨后的幽静和凄婉,沉沉的,落入了梦乡。但却依然能看到一滴滴莲泪,晶晶亮亮的,挂在梦中尚无法沉稳的脸上。
是你,给了它快乐和欢笑,让它尽情迤逦的绽放,然后又吝啬的收回,赋予它如此无法驱逐的忧伤吗?
难道是你希望欣赏到这样的忧伤吗?
所以,你总是让它绽放了又绽放,开到极致,而你却在那,像观赏自已的杰作一样,带着你特有的笑容,静静的看着,残忍的用依然是幻惑的眼光,去欣赏着它的忧伤。
也许你觉得,只有在如此忧伤的时刻,带着晶莹珠泪的紫莲花,才算美丽到了极致。
迷离的雾,从池塘的另一端,穿过柳丛和桷树,缓缓的向近处移来,像不忍惊醒紫莲的睡梦,却又像有无限的怜悯在心头,在接近池塘的霎那却加快了飘移,以极快的速度迷漫了整个池塘,紫莲花,渐渐在雾中隐去,唯见飘浮的白雾,笼罩在整个池塘之上,岸边人,再也看不见了紫莲花那样楚楚动人的模样。
也许,连雾也不肯忍心,让岸边人将紫莲的忧伤窥个精光,却又留给它你那样残忍的笑颜,夜夜飘荡在它那不眠的心上。
可是,是你,用那样狂放的一张心,将忧伤涂满她的脸上,然后,却将你如此逍遥的目光,来把她的忧伤欣赏。你说:真是造物者的美丽啊,世间,怎么可以有如此美丽却又满带忧伤的景色。
“紫莲花啊紫莲花,你看清你眼前人的笑了吗?”
雾仍然笼罩着她的上面,柔情的呵护着她的身姿。
“你是不是依然,还执著那样的一分殇?“
紫莲花不此回答,却把那忧伤的容颜怒放了再怒放。然后用迷惘的双眼,想尽力的穿透眼前的雾,看向远方那个迷离人的模样。
“你仍是不舍得这样的一份情吗?你宁可为他流泪为他殇?”
紫莲花仍是不语,可陡然之间她笑了,泪花在那样明媚的笑脸上轻颤着,仿佛在诉说着她那无法按捺的激动:她看到了,她真的看到了,那个她曾经日思夜想的人,就站在雾的那端看向自己,那样专注的,近似痴迷的望着雾的方向,他来看自己了,在经过这样无数次的想念之后,他终于还是来看自己了!
紫莲花的笑容在大雾间攸然绽放,仿佛一毫阳光将大雾穿透,让呵护她的雾的身体有了急剧的战抖,并有了丝丝的痛:
“孩子,你终还是这样的痴吗?什么都不能阻挡你的意志吗?”
紫莲花坚定的点点头,破雾而出,急切的将身姿绽放在那个目光游离的人的面前,让摇曳的身姿尽展妩媚,迎风攸展着,跳跃着,脸上,犹自带着雨后的泪痕。
她只为这一眼啊,只为那给了她无尽相思人那一眼注视,却让她整整忧伤了一个季节啊。
岸边人痴呆了,原来,紫莲花是在为自己开放啊,于是,羞愧陡然间写在了脸上。于是,他伸出手,用满是缱倦的温柔抚上紫莲花的花蕊,轻轻的,企图为花蕊试去那满脸的泪痕。
紫莲花再次笑了,她的笑容是那样的美丽,夺人心魄,但在顷刻间,紫莲花却攸然枯萎,慢慢垂下的花瓣片片凋零,飘落在水里,却依然带着媚人的笑。
紫莲花紫莲花,你是痴心人的花吗?只为心爱人的一眼,你甘守了整个青春的寂寞?
终于懂得,紫莲花绽放,最终原来是成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接天莲叶无穷尽,映日荷花别样红。

请将王昌龄《采莲曲》改写成一篇300左右记叙文,注意写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第1篇:采白莲
酷热的暑假,小强、小基、小包、小庄一起来找我去偷白莲,我还在睡午觉,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把我从梦中惊醒了,我一看,原来是小强他们来找我去采白莲,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去小强家玩(这是虚情假意)。”“那要早点回来哦”
我们到了晚上,拿起桨,快速地划,终于划到了湖边。
我们到了湖边,就开始采白莲,刚开始采,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的感觉,心想:这应该是白莲的味道。我就沿着这股味道一直向前走,哇,这里有好多的白莲啊!我赶紧叫他们一起过来这里采。“喂,小强、小基、小包、小庄你们快过来,那里有很多的白莲。”“是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信你们来瞧瞧。”
到了那里,我们就开始采白莲了,各种白莲的形状应该都一样,过了一会儿,白莲采完了,我们就开始打水仗,水一下一下地溅到了我们的身上,又溅到了白莲,白莲就游啊游,游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小强一看我们辛辛苦苦菜的白莲一下子不见了。我们赶紧找那可怜的白莲,好像我们在跟它玩捉迷藏呢!我们找呀找,就是找不到,眼看太阳快下山了,家长们也等不及了,就赶紧出来找。
过了一会儿,我们看见家长们,纷纷撑着小船,赶紧逃命。家长们沿着船划过的痕迹找到了我们。( 万景文学 www.wan-jing.com )
我到了家,就被挨打挨骂。虽然白莲没有采到,但我还是很开心!
第2篇:采莲蓬
去年夏天,城里太热,爸爸将我送到乡下舅舅家。一到那儿,我便嚷着让表哥带我去采莲。那天真热,我们来到荷花池边,只见池塘里挨挨挤挤地长满了荷叶,荷花以过了开放的旺盛时期。我迫不及待地跳上一只小船,表哥边划边顺手摘下一张大荷叶倒扣在我头上,说:“城里的白胖子,要小心太阳把你烤糊了。”说完,自己也倒扣一片荷叶在头上。这时我发现一只很大的莲蓬,急忙伸手去摘。这莲蓬长的真结实,怎么也摘不下来。我向前探着身子,没有成功,索性就站起身伸伸出手臂用力想拧断它,一不小心掉下了河。幸好我会有游泳,又爬上了船。表哥见我浑身湿漉漉的,说:“莲蓬怎么摘得下呢?要不要表哥来教你怎么样才能将莲蓬采下来吧!”“好啊!那你快点教我吧!”说完,表哥帮我剪了一个莲蓬。我学着表哥的样子,剪了好多个莲蓬又大又绿,看着真叫人眼花缭乱。天快黑了,我们带着莲蓬撑着小船,在碧绿的湖水上欣赏着美丽的荷花,满载而归。( 万景文学 www.wan-jing.com )
这时,我才觉得两个膀子像在火上烤一样,疼痛难忍。原来,是我在采莲蓬的时候,忘记了太阳的威力。
第3篇:采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当我念起这首诗,总会想起去年采莲的趣事。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我和妈妈、姐姐去一个很大的荷花塘边,妈妈准备让我和姐姐去采莲。到了塘边,妈妈把准备好的零钱递给了阿姨,阿姨收好钱把我和姐姐带到一个房间,给我们穿上了救生衣,又把我们带到几个木盆边,那盆就栓在塘边。我一眼望去,啊!满眼碧绿,时不时还出现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我踮起脚尖,却怎么也望不到头。阿姨让我们各自上了一个木盆,等我们坐稳了,便解开了绳子,木盆轻轻地飘荡起来。我害怕极了,一动不动地坐在小椅子上,生怕木盆翻了。我往前一望,看见姐姐大胆地划着桨,采着莲呢!我小心翼翼地伐起了桨,嘿,木盆还真的往前飘了。这下,我大胆地采莲了。我伸出手拉住了莲蓬的茎,使出吃奶的力气,想把莲蓬拔出来,木盆却开始倾斜,快翻了,我连忙松开手,往后退了一步,木盆这才平稳了下来。我心想:这可怎么采莲啊?木盆会翻的!这时,一把蓝色的剪刀闯进了我的视线。哦,原来是用剪刀剪啊!我拿起剪刀,顺利地剪下了莲蓬。我高兴地东剪一支,西剪一支,专挑大的剪。一会儿,我觉得太热,看小筐也装满了,可离两小时还早呢!便剪下一支荷叶,盖在头上,悠闲地拿起莲蓬,边吃边欣赏美景,惬意极了。一会儿,我又站起来,准备再采一些荷叶,让妈妈做荷叶饭。刚采了一会儿,两个小时就到了,我们提着莲蓬满载而归。一路上我摇头晃脑地说道:“荷塘满是莲,荷花开得艳。尝美味莲蓬,闻清香荷花!”
“哈哈!”妈妈和姐姐大笑起来。
啊!多有趣的采莲呀!
第4篇: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刘学锴)

第5篇:采莲蓬
在市政协的组织关怀下,我们十几个小朋友被组织安排到了湘潭县乌石镇景泉村来体验农村生活。我、弟弟和刘伯伯住在了一户姓谷的老农家里,他们家一共有三口人,谷爷爷、谷奶奶和他们的孙子牛牛。
我在那碧水青山的大自然里,象一匹脱疆的野马,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纯朴的美。我最喜欢玩捉迷藏,刚到那我就和弟弟、牛牛玩起了捉迷藏。他们家的房间很多,那么多的房间,随便躲,就很难找到的。但是我有一次躲在了一间像仓库的房子里,我看到了几个大米缸,一架楼梯、几个大麻袋和一个不知叫什么名字的用具。这个用具的一头是一根很长的木竿,一头是铁头。这个铁头是用镰刀头和一个90度的直角的铁块融合成的。我一看这个东西非常奇怪,没见过,便喊了牛牛来,一问,才知道是割莲蓬用的。“啊!是割莲蓬用的。”一听说割莲蓬,我和弟弟便高兴地嚷着要到他们家的荷花池里去割莲蓬。
第6篇: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每次想起这首诗,脑海里就会出现采莲姑娘们嬉笑着采莲的画面。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却能想象得出:满是荷叶的水塘里,隐隐约约能看到几只小船穿梭其中,采莲姑娘们甜蜜的笑声和朴实的歌声,从那之中传出来。荷花身上特有的清香萦绕在鼻梁旁,似乎自己也成了“花中君子”,气质就如“出污泥而不染”一般……莲,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她以清纯脱俗,与世无争的形象赢得了许多人的青睐的目光。当一滴露珠从莲的花瓣上滑到花瓣尖儿又调皮地碰到莲叶上再滚落到水中时,轻轻的一声“扑通”,给心灵上增加了一种震撼。露珠滑动滚落的声音,我能听到,我的心也能听到,是那样的轻微,让人不得不仔细聆听,然后,忽然会有一种安静无杂念之感……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水乡的柔美造就了莲的清爽,虽然我生在江南,也住在江南。却从未见过真正的“荷塘”,偶尔会发现路边池塘里多了几朵荷花,也偶尔会看见几个调皮的孩子下水摘几枝莲蓬,偷偷的窃笑和逐渐舒展的眉根以及微微上杨的嘴角,让人想起了什么,又忘掉了什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与我无缘,但我能感觉得到;采莲女的歌声与我无缘,但我也能想象得出。也许,在现在,真的没有古代诗人所说是“莲”之美景,采莲女的歌声也离我们远去,然而,它却在我们心中久久回荡……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莲,在水中成就了她的君子风范,也在水中展示了她的淑女风采,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依旧保持着她一贯的作风——亭亭玉立,远离纷争。而我们需要向她学习的,就是静下心来,合理放松……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再次品味这首诗,采莲似乎如此有趣。
第7篇:莲
记得小时候,我家旁边就有一个池塘,那个池塘里种的全是莲花。
一到夏天,莲花开放了,刚开放的是嫩黄的,盛开的是粉红色的,花朵中间,几片花瓣托着莲蓬伫立在水中,中间还露出几个花蕊,花瓣下部分是粉色的,上面泛着白,真像一位浓妆淡抹的少女!几片莲叶围着这朵莲花,如众星捧月般,莲叶是那样绿,把池塘里的水也染成了绿色,莲叶是一簇簇的,挤满了整个池塘,莲花的艳丽把鱼儿也吸引过来了,鱼儿跳出水面,想亲吻一下这美丽的莲花,鱼儿把水珠也带到了莲叶上,这时的莲花好似一个洗完脸的孩子甩了甩头,把身上的“珍珠”又甩了下去。
莲花与其他的花不同,它不与莲叶在一起,它是一枝独秀,没有莲叶也能如此美丽。
池塘中那朵朵莲花,把我和村中的孩子吸引过来,我们赶着早晨的时间来看这美景,早晨的莲叶上有无数的“小珍珠”,它们闪着银光,尽量的显现出自己的美,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美丽。但是,过了早晨,它们就蒸发了。看过美景之后,我们又去挖莲藕、捉泥鳅、钓鱼、玩耍、嬉戏了。
总之,这一片莲塘,给了我无数的欢乐,它充实了我的童年,它甚至代表着我的童年。
现在,再也没有如此美景了,现在虽然可以到四海公园的睡莲,它的颜色也很丰富,形态也很多,但它总比不上我心中的那个小莲塘。因为一想起它,我就想起了我的童年。
第8篇: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短短122字,道出了许多文人的心语,阐明了当今多少人的爱物。
作者所言即是,爱牡丹者甚多,爱莲者无几,牡丹以富贵着称,而莲一无所有。
我爱牡丹,爱他的娇贵,但我更爱莲,爱他的纯洁,爱他的至高无尚。
漫步在池塘边,观赏着含苞欲放的薄清莲,再也受不到外界的干扰,仿佛是一个清新的世界。
盛开的那一刻,花边彩碟翻飞,水面金蜓戏水,中间还荡游着百尾鳞鱼,再加上沁人心脾的芳香,不由得你不醉。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情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五月暖风时起时停,有时吹得漫天皆蓝,有时吹得雨打荷叶。在这美妙的一刻,珍珠滚叶,翡翠盘旋,风在动,雨在响。好似一幅壁画,如仙境美妙至极。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莲傲,傲世俗败坏,浊风四起,洁,洁身污塘,以自己的航向为准,不会随波逐流,葬身世风。
莲,不与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莲,通达事现。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莲,志洁行廉,仪表庄重,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莲,污浊的世间里,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政治的操守。
爱莲者,何患无词?
第9篇:睡莲
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去湿地公园玩。爸爸把车停在树荫下,我看到小河边水草旁长了一些荷花,小伞的中间挺立着一朵含苞待放的粉红色的莲花,花瓣紧紧合拢,仿佛在积攒怒放的力量。旁边还有一些荷叶光秃秃的,被虫子啃了的。爸爸看出了我的失望说:“走我们去看那边的睡莲。”
我们来到一座独木桥边。成行的柳树甩动长长的辫子,留下片片绿荫。我们坐在树荫下吹着凉风,我往水边一看许多圆圆的绿色小荷叶挨挨挤挤地与满半条小河奇怪的是它没有荷叶挺立带刺的柄。爸爸告诉我这就是睡莲。我想大概是因为它的叶片都睡在水面上,又长的像莲花吧!睡莲的花不像莲花那样高雅,它的花瓣比较像荷花而多。呈放射状像不同方向散开,中间还有鹅黄色的花蕊。睡莲的花颜色多种多样。有米黄的像邻家小妹、有纯白的像可爱天使、有淡橙色的像顽皮的女生、还有淡紫色的像拥有浪漫梦想的花季少女……
一阵风吹来睡莲的叶子随风漾出片片波纹。睡莲花调皮地随风左摇右摆漂亮极了。我久久的看着真想摘一朵带回家。妈妈仿佛看出我的心思,递给我带来的相机。我如痴如醉地拍着满池盛开的睡莲。留下这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我爱荷花,更爱睡莲!
第10篇:莲
记得小时候,我家旁边就有一个池塘,那个池塘里种的全是莲花。
一到夏天,莲花开放了,刚开放的是嫩黄的,盛开的是粉红色的,花朵中间,几片花瓣托着莲蓬伫立在水中,中间还露出几个花蕊,花瓣下部分是粉色的,上面泛着白,真像一位浓妆淡抹的少女!几片莲叶围着这朵莲花,如众星捧月般,莲叶是那样绿,把池塘里的水也染成了绿色,莲叶是一簇簇的,挤满了整个池塘,莲花的艳丽把鱼儿也吸引过来了,鱼儿跳出水面,想亲吻一下这美丽的莲花,鱼儿把水珠也带到了莲叶上,这时的莲花好似一个洗完脸的孩子甩了甩头,把身上的“珍珠”又甩了下去。
莲花与其他的花不同,它不与莲叶在一起,它是一枝独秀,没有莲叶也能如此美丽。
池塘中那朵朵莲花,把我和村中的孩子吸引过来,我们赶着早晨的时间来看这美景,早晨的莲叶上有无数的“小珍珠”,它们闪着银光,尽量的显现出自己的美,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美丽。但是,过了早晨,它们就蒸发了。看过美景之后,我们又去挖莲藕、捉泥鳅、钓鱼、玩耍、嬉戏了。
总之,这一片莲塘,给了我无数的欢乐,它充实了我的童年,它甚至代表着我的童年。
现在,再也没有如此美景了,现在虽然可以到四海公园的睡莲,它的颜色也很丰富,形态也很多,但它总比不上我心中的那个小莲塘。因为一想起它,我就想起了我的童年。
第15篇:莲
我爱莲,不因她的外表只因她的芳香为人们带来一丝清凉;我爱莲,不因她的芳香只因她的用途传遍四方。
我赞莲,赞她有袅娜可爱的茎叶;赞她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她的果实都是食物中的佳品。她的生长,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色调。赞她不孤芳自赏,不清高自傲,不羞羞答答。她亭亭玉立,宛如一位仙子静立水中;她温婉可爱,宛若一个顽皮的姑娘嬉戏玩耍;她清洁无瑕,洗净人间所有污秽,为人间增添无限美好!
莲全身是宝。莲子:补脾止泻;莲心:降热消暑;莲房:清热止血;莲藕:凉血祛暑;莲叶:清热解毒;藕节:止血消瘀;莲须:固肾涩精……但她总是默默奉献自己,为人们提供一切果实,奉献芳香!
我不是一位诗人,也不是一位画家。我不能用诗文来表达我对她的情感,也不能用图画来描绘我对她的情感!我只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人,我只能用默默的眼光去赞美她,怜爱她。
牡丹,娇艳富贵;梅,孤高自傲!莲,清洁无瑕,她从不夸赞自己的美,从不娇艳炫耀。她只是默默的为人们提供一切她的果实与芳香!
因此,我爱莲,我赞莲。只因她比世间任何一件事物都美好!
公元100年,也就是东汉永平十二年,镇守西域近三十载的七旬老将班超,坐在距京城洛阳万里之遥的大漠帐中,上疏汉和帝:“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听着呼啸的北风,望着帐外的飞沙,老病交加的定远侯思乡心切,声泪俱下地写道:“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简直是老将军近乎绝望的哀鸣:连河西的酒泉也不指望到达,只要能活着进入玉门关,踏上故国的疆土,老臣就知足了!
这般陈述,谁能不为之动容!和帝于是下诏征召班超回朝。永平十四年八月,在西域征战了三十一年的老将军长途跋涉回到洛阳。然而,常年艰苦的军旅生涯落下的疾患,一旦叶落归根很快加重了,一个月后,他长眠在自己的土地上。
玉门关,这河西走廊的尽头,不仅是中土与西域的交界,而且自古就成为西行旅人心理上的一个关隘。就连班超的“但愿生入玉门关”一句,也常常被直接借用到后代诗人的作品中:“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独坐,惟思生入玉门关。”(胡曾《玉门关》)戴叔伦的《塞上曲》倒是少一些悲凉,多几分豪放:“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诗中影响最大的,当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座戈壁中的孤城,已经成为令人心寒的遥远边关的代称,是春风和皇恩永远达不到的寒冷地带。
而玉门关,却是最令我激动的一个地方,它是我们在甘肃的拍摄计划中最边远的一个点。
从莫高窟出发,过敦煌市区西行,是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大约三四十公里,北边出现一条修筑在戈壁滩上的路,这就是通往玉门关的路。据介绍,路由敦煌当地的私人修筑,也由私人承包。敦煌已经成为一座旅游城市,人们的思路都不由得围绕着旅游展开。
不知走了多久,路的尽头远远地出现了一座四方的小城,孤零零矗立在大漠戈壁上。这就是汉玉门关遗址所在地——小方盘。据考证,这里是西汉玉门都尉治所遗址。相传,汉代和阗玉输入中原,就是在这里验关的,因此它得名玉门关。同河西众多的古城址一样,城是用黄土夯筑的。四方的城堡敦敦实实,墙体经过两千余年的风吹日晒,已经斑驳破旧。城堡的顶部早就坍塌了,朝北的门洞顶上也已开裂。走到近前,不能不叹服古城当年的雄伟——它的两侧应该修筑着坚实的长城,关城内外,派驻着重兵把守。然而今天,把它放到如此宽阔的天与地之间,它又显得那么弱小,那么孤立无助。尽管下午的秋阳把土城照射得金光灿灿,仍然丝毫不能减弱它的沧桑与荒凉。
由小方盘向东,大约十几公里的古道旁,我们找到一座大型的残破古堡,当地人叫它大方盘,考古学家称之为河仓城。它是一座长方形的建筑,东西长百余米,断墙残垣中,还能看出分作三间的隔断,和前后墙上一排排孔洞。这是汉至魏晋时期为玉门关储备粮草的军需仓库,城南不远处的小山上有一座烽燧,叫作“河仓燧”。绕到仓城北面,可以看出它修筑在一片河床旁的天然台地上,北边一里之遥,就是灌溉河西数百公里的疏勒河。河道早已干涸,空留下宽阔的结着白色盐碱壳的河床,和岸边残留的芦苇。
这时候,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牵着一匹马朝我们走过来,招呼我们骑马照相。看来这么荒凉的地方,出现游客的机会也不会太多。老太太见有人来,十分热情,跟我聊了起来。我问她住哪儿,她说家在县城。我问她怎么跑这么远来,她指着城西边说:“我们那边有个房子,我老头是这儿看城的,县博物馆给他每月六百块钱工资,这匹马就养我自己。”我问她客人多吗,她说旅游季节还行,一年也有个四五千块钱收入,能供她穿个衣看个病的。她絮絮叨叨给我介绍这座残城,指着东南角一堆坍塌的墙体说:“这是前几天才塌的!”我注意到,这是仓城外围坞墙的角墩,大块带着夯层的墙体可怜地歪倒下来。坞墙早已残破得断断续续,西南角的角墩也残损得只剩下柱子般的一条。我问老太太:疏勒河还有有水的时候吗?“就秋天这两个月没有,蒸发量太大!”
她的回答倒让我有些惊喜:疏勒河还活着!这片戈壁荒漠,幸亏有这条珍贵的河,才不至于让生命绝灭。路边的芦苇和蒿草告诉我们,水对生命是多么重要,这些植物又是多么容易满足。只要有一点点水,哪怕它深在地下多少米,就有顽强的草木给我们奉献出绿色。相信两千年前,这里的生态状况会比现在好得多。有这条疏勒河的好水,沿途应该是一片美丽的绿洲。不然怎么可能在这里设关驻兵?兵士的给养从何而来?然而正是因为设关驻兵,从汉代开始,就在这一代屯田开发。两千年来对自然的无尽索取,疏勒河水几乎被榨干了。原本浩浩荡荡注入新疆罗布泊的河水,如今在敦煌境内就消失了。沿岸安西、敦煌的大片土地成了极旱荒漠,远离河床的地方,连骆驼刺和红柳都长不出来。
在小方盘北边,我们竟意外地看到一片小小的海子,碧清碧清的水映着蓝天,在黄土坡下美得让人不能相信,一开始我们都以为看见海市蜃楼了。但它是一片实实在在的水,一片可怜的美丽的水。
从玉门关往西不远,平坦的古道北侧,出现一带残长城。这是一段汉长城遗址。敦煌境内的汉长城保留得最多最完整,长城沿线的汉代烽燧也比比皆是,形成一道完整的防御体系。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甘肃省考古所岳邦湖、钟圣祖等几位老先生组成考察组,沿着疏勒河调查汉长城遗迹,先后五次进入“死亡之海”罗布泊,行程三万余里,调查长城五百多公里,烽燧、城址二百多座。不到这里实地感受,谁能体会到他们工作的艰辛、精神的可敬!
这段长城残高只有不到两米,下面近一半被砂石掩埋了。残存的墙体夯层清晰,走近一看,夯层中夹杂着植物的茎杆:终于见到这种红柳长城了!这就是河西一带最有特色的长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由砂石夹红柳或芦苇层叠夯筑的长城,含着生命的长城。
拍摄完斜阳下的玉门关,天很快黑了。夜晚的戈壁空空荡荡,关城的影子渐渐看不清了,高悬的明月毫不吝啬地将白亮的月光射进车窗。此情此景,正应了那句唐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这万里外的旅人,此时倒丝毫没有凄凉感伤的情绪,只有又完成一个省拍摄任务的轻松与满足,和置身大汉雄关的壮阔。
月亮就要圆满了——离八月十五中秋节只有三天了
写的是采莲少女

写“莲”的现代文

越多越好,篇幅的长短不限。
清塘荷韵
季羡林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 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 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 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 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 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 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 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 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 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 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 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 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 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 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 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 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 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 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 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 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 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 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 作,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 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 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

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 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 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 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 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 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 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 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 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 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 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 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 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 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 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 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

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骨朵,都是在 岸边难以看到的。粗略估计,今年大概开了将近一千朵。真可以 算是洋洋大观了。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 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 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 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 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的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棉歌。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 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 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 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 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 青如水。今晚若有人采莲,这儿的莲花也算是"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林清玄的《布袋莲》

七年前我租住在木栅一间仓库改成的小木屋,木屋虽矮虽破,却因风景无比优美而觉得饶有情趣。
每日清晨我开窗向远望去,首先看到的是种植在窗边的累累木瓜树,再往前是一棵高大的榕树,榕树下有一片田园栽植了蔬菜和花圃,菜园与花圃围绕起来的是一个大约有半亩地的小湖,湖中不论春夏秋冬,总有房东喂养的鸭鹅在其中游嬉。
我每日在好风好景的窗口写作,疲倦了只要抬头望一望窗外,总觉得胸中顿时一片清朗。
我最喜欢的是小湖一角长满了青翠的布袋莲。布袋莲据说是一种生殖力强的低贱水生植物,有水的地方随便一丢,它就长出来了。而且长得繁茂强健。布袋莲的造型真是美,它的根部是一个圆形的球茎,绿的颜色中有许多层次,它的叶子也奇特,圆弧形的卷起,好象小孩仰着头望天空吹着小喇叭。
有时候,我会捞上几朵布袋莲放在我 的书桌上,它没有土地,丢失立刻水,往往还能绿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它的枯萎也不象一般植物,他是由绿转黄,然后慢慢干去,格外惹人怜爱。
后来,我住处附近搬来一位邻居,他养了几只羊,他的羊不知为什么喜欢吃榕树的叶子,每天他都要折下一大把榕树叶去养羊。到最后,他干脆把养绑在榕树下,爬在树上摘叶子,才短短的几个星期,榕树叶全部被摘光了,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野风中摇摆褪色的秃枝。
我憎恨那个放羊的中年汉子。
榕树叶吃完了,他说他的羊也爱吃布袋莲。
他特别做了一枝长竹竿来捞取小湖中的布袋莲,一捞就是一大把,一大片的布袋莲没有多久就全被一群羊儿吃得一叶不剩。我虽几次制止他而发生争执,但是由于榕树和布袋莲都是野生,没有人种它们,它们长久以来就生长在那里,汉子一句话便把我问得哑口无言:“是你种的吗?”
汉子的养羊技术并不好,他的羊不久就患病了;不久,他啊也搬离了那里,可是我却过了一个光秃秃的秋天,每次开窗就是一次心酸。
冬天到了,我常独自一个人在小湖边散步,看不见一朵布袋莲,也常抚摸那些被无情断丧的榕树枝,连在湖中的鸭鹅也没有往日玩得那么起劲。我常在夜里寒风的窗声中,远望在清冷月色下已经死去的布袋莲,辛酸得想落眼泪,我想,布袋莲和榕树都在这个小湖永远地消失了。
热过冬天,我开始在春天忙碌起来,很怕开窗,自己躲在小屋里整理未完成的稿件。
有一日,旧友来访,提议到湖边散散步。我惊讶地发现榕树不知道什么时候萌发了细小的新芽,那新芽不是一叶两叶,而是千株万株,凡是曾经被折断的伤口边都冒出四五朵小小的芽,使那棵几乎枯去的榕树好象披上一件缀满绿色珍珠的外套。布袋莲更奇妙了,那原有的一角都已经扑满,还向两边延伸出去,虽然每一朵都只有一寸长,更因为低矮,使他们看起来更加缠绵,深绿还没有长成,是一片翠得透明的绿色。
我对朋友说起那群羊的故事,我们竟为了布袋莲和榕树的更生,快乐得在湖边拥抱起来,为了庆祝生的胜利,当夜我们就着窗外的春光,痛饮得醉了。
那时节,我只知道为榕树和布袋莲的新生而高兴,因为那一段日子活得太幸福了,完全不知道它有什么意义。
经过几年的沧桑创痛,我觉得情感和岁月都是磨人的,常把自己想成是一棵榕树,或是一片布袋莲,情感和岁月正牧着一群恶羊,一口一口地啃吃着我们原本翠绿活泼的心灵,有的人在这些啃吃中枯死了,有的人失败了,枯死和失败远是必有的事,问题是,东风是不是再来,是不是能自破裂的伤口边长出更多的新芽?
当然,伤口的旧痕是不可能完全复合的,被吃掉的布袋莲也不可能更生,不能复合不表示不能痊愈,不能更生不表示不能新生,任何情感和岁月的挫败,总有可以排解的办法吧!
我翻开七年前的日记,那一天酒醉后,我歪歪斜斜地写了两句话:
“要为重活的高兴,
不要为死去的忧伤。”
.睡莲 莲花

“睡莲”,好耳熟的名字啊!

我经常听人们说起睡莲,却没有见过。不知它的花是什么样的,甚至连它的同族——莲花开的花是什么样的也不清楚。

前几天,我终于有幸在生物园地里看到了它们姐妹俩。

睡莲和莲花都种在比较大的花盆里,盆里盛满了水。

莲花的叶子都突出在水面上,在那纤细的茎的支持下,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叶中衬托着几朵艳丽的莲花和花蕾。那莲花可真绮丽,在花中心,不像平常的花那样一律是花蕊,而是一个像倒置的圆锥状的莲蓬。在莲蓬上表面有五六个圆圆的小点,莲蓬里的果实就是莲子。在莲蓬下似圆锥顶的部位,才有一圈花蕊。

外面层层的花瓣紧紧地衬托着莲蓬和花蕊,好似众星捧月。这些花瓣的形体不同,里面的花瓣比较小而且比较多,大约有三四层。外围的花瓣层数比较少,但是瓣大,形似剥下的橘皮瓣,都是两端稍稍紧缩,只是中间比较圆大些。外面的花瓣每片都紧紧地拥着里面的花瓣,似乎是这些花瓣的支持者。虽然内外层花瓣形态不大一样,但是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白中透红,艳而不妖,清而不素。

睡莲与莲花相比差异很大。睡莲的叶子多是紧贴在水面上,少数的突出水面,但最多不会高出水面一尺,大概是它的茎太嫩了,不足以托起它的叶子的缘故吧。睡莲的叶子可真特别:比起莲花的叶子,不仅小而且圆,大约只有碗口那么大,样子虽酷似莲花的叶子,却又不是,因为它的叶子上还有一道开口——从叶的中心开始一直到边缘。它的花和花蕾与莲花相比更是相差甚远。睡莲的花蕾有些像白玉兰的花蕾,只是稍微肥大些。睡莲的花蕾,外面包着一层浅墨绿色的瓣蜡,不像莲花的花蕾那样艳丽。睡莲的花是黄色的,它的花蕊也与众不同,有四五层,每一层花蕊似一朵平展的海星,从中心向四周伸出许多触角,触角的末端都向上稍稍翘起,越下层的触角翘得越高。睡莲总是早晨8时开放,晚上17时闭合,第二天早上8点再开放。一朵花能这样连续开放三四天。大概由于这个缘故,人们才给它取命叫“睡莲”的吧!这名字实在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睡莲虽和莲花不一样,但它们还是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它们都属莲,都具有莲的性格: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荷塘月色(这个很经典,你应该知道)

清塘荷韵
季羡林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与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 ,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参考资料:http://gb.chinabroadcast.cn/3601/2004/07/26/882@244023_1.htm
回答者: ldxcsp - 举人 四级 9-22 20:11
查看用户评论(7)>>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5 个人评价

40% (2) 不好
60% (3)
相关内容
• 莲的散文
• 我要篇 关于 莲 的散文 谁有来发下~~谢谢
• 关于莲的诗,散文,知识,
• 怎样把《采莲赋》改成散文
• 采莲曲 王昌龄的改写成散文
更多关于莲 散文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散文
其他回答 共 4 条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即是莲
回答者: roya914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9-22 20:37
北宋的哲学家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认为莲的美,远不仅局限于此。
每年夏季,我家楼下菜场内就会传来买莲蓬的人阵阵的叫卖声:“买莲蓬了啊,两块钱一个了啊。”这时我就下去买上几个,那莲蓬里还散发着阵阵清香哩!
每逢周末,我便去北海公园或者其他公园的池塘边赏莲。荷叶上偶尔还能看见绿色的小青蛙呢!只见蜜蜂在荷花附近嗡嗡嘤嘤的,蜻蜓在还未绽放的荷尖上‘歇脚’,花蕊中散发出来的微微的清香扑鼻而来,多么入画的一景啊,使我陶醉其中!
人们都说:“莲的全身都是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听人们说,莲子可好吃了,八宝粥其中一宝就是莲子,它能清热去火。莲子的芯儿是绿色的,特别苦,但经过加工后,像茶一样沏水喝,便成了排毒养颜,清热去火的良药,还能提神清脑呢!
再说说莲的地下茎——藕。藕肥大有节,用刀横着劈开,可以看见其中间有管状小孔。藕可以吃,我小时侯特别爱吃藕把它煮熟了以后,蘸着糖吃,别有风味。藕也可作中药。
假如这时你要问我:“你是比较喜欢莲的花呢,还是 比较喜欢莲的叶呢?”这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莲叶!”的确,莲叶是没有莲花好看,但是,如果没有平凡的莲叶的衬托,哪儿还能体现出莲花的美呢?我觉得做人也要像莲叶一样:做一个平凡而高尚的人吧!
回答者: 清涧蓝溪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9-22 20:42
莲恋莲 余光中
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十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池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那天独冲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从那时起,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莲,当然也不曾向我展现她的灵魂。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Narcissus),心中供的是一朵水仙,水中映的也是一朵水仙。那年十月,那朵自恋死了,心田空廓者久之,演成数丛沙草,万顷江田。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
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一个新意象,等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中,泛起一闪尚待命名的光辉。一位诗人,一生也只追求几个中心的意象而已。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谷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宛在梦中央。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得凄楚的联想。对我而言,莲的小名应为水仙,水生的花没有比它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的了。对我而言,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莲的美是不容否认的。美国画家佛瑞塞(John Frazer)有一次对我说:“来台湾以前,我只听说过莲。现在真见到了,比我想像的更美。”玫瑰的美也是不容否认的,但它燃烧着西方的朗爽,似乎在说:Look at me!莲只赧然低语:Don’t stare,please.次及爱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方面的联想太多了。由于水生,它令人联想巫峡和洛水,联想华清池的“芙蓉如面”,联想来自水而终隐于水的西子。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如无,忽焉如有,恍兮忽兮,令人神移,正是东方女孩的含蓄。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莲经,莲台,莲邦,莲宗,何一非莲?艺术、爱情、宗教,到了顶点,实在只是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的一身。

布袋莲 林清玄
七年前我租住在木栅一间仓库改成的小木屋,木屋虽矮虽破,却因风景无比优美而觉得饶有情趣。
每日清晨我开窗向远望去,首先看到的是种植在窗边的累累木瓜树,再往前是一棵高大的榕树,榕树下有一片田园栽植了蔬菜和花圃,菜园与花圃围绕起来的是一个大约有半亩地的小湖,湖中不论春夏秋冬,总有房东喂养的鸭鹅在其中游嬉。
我每日在好风好景的窗口写作,疲倦了只要抬头望一望窗外,总觉得胸中顿时一片清朗。
我最喜欢的是小湖一角长满了青翠的布袋莲。布袋莲据说是一种生殖力强的低贱水生植物,有水的地方随便一丢,它就长出来了。而且长得繁茂强健。布袋莲的造型真是美,它的根部是一个圆形的球茎,绿的颜色中有许多层次,它的叶子也奇特,圆弧形的卷起,好象小孩仰着头望天空吹着小喇叭。
有时候,我会捞上几朵布袋莲放在我 的书桌上,它没有土地,丢失立刻水,往往还能绿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它的枯萎也不象一般植物,他是由绿转黄,然后慢慢干去,格外惹人怜爱。
后来,我住处附近搬来一位邻居,他养了几只羊,他的羊不知为什么喜欢吃榕树的叶子,每天他都要折下一大把榕树叶去养羊。到最后,他干脆把养绑在榕树下,爬在树上摘叶子,才短短的几个星期,榕树叶全部被摘光了,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野风中摇摆褪色的秃枝。
我憎恨那个放羊的中年汉子。
榕树叶吃完了,他说他的羊也爱吃布袋莲。
他特别做了一枝长竹竿来捞取小湖中的布袋莲,一捞就是一大把,一大片的布袋莲没有多久就全被一群羊儿吃得一叶不剩。我虽几次制止他而发生争执,但是由于榕树和布袋莲都是野生,没有人种它们,它们长久以来就生长在那里,汉子一句话便把我问得哑口无言:“是你种的吗?”
汉子的养羊技术并不好,他的羊不久就患病了;不久,他啊也搬离了那里,可是我却过了一个光秃秃的秋天,每次开窗就是一次心酸。
冬天到了,我常独自一个人在小湖边散步,看不见一朵布袋莲,也常抚摸那些被无情断丧的榕树枝,连在湖中的鸭鹅也没有往日玩得那么起劲。我常在夜里寒风的窗声中,远望在清冷月色下已经死去的布袋莲,辛酸得想落眼泪,我想,布袋莲和榕树都在这个小湖永远地消失了。
热过冬天,我开始在春天忙碌起来,很怕开窗,自己躲在小屋里整理未完成的稿件。
有一日,旧友来访,提议到湖边散散步。我惊讶地发现榕树不知道什么时候萌发了细小的新芽,那新芽不是一叶两叶,而是千株万株,凡是曾经被折断的伤口边都冒出四五朵小小的芽,使那棵几乎枯去的榕树好象披上一件缀满绿色珍珠的外套。布袋莲更奇妙了,那原有的一角都已经扑满,还向两边延伸出去,虽然每一朵都只有一寸长,更因为低矮,使他们看起来更加缠绵,深绿还没有长成,是一片翠得透明的绿色。
我对朋友说起那群羊的故事,我们竟为了布袋莲和榕树的更生,快乐得在湖边拥抱起来,为了庆祝生的胜利,当夜我们就着窗外的春光,痛饮得醉了。
那时节,我只知道为榕树和布袋莲的新生而高兴,因为那一段日子活得太幸福了,完全不知道它有什么意义。
经过几年的沧桑创痛,我觉得情感和岁月都是磨人的,常把自己想成是一棵榕树,或是一片布袋莲,情感和岁月正牧着一群恶羊,一口一口地啃吃着我们原本翠绿活泼的心灵,有的人在这些啃吃中枯死了,有的人失败了,枯死和失败远是必有的事,问题是,东风是不是再来,是不是能自破裂的伤口边长出更多的新芽?
当然,伤口的旧痕是不可能完全复合的,被吃掉的布袋莲也不可能更生,不能复合不表示不能痊愈,不能更生不表示不能新生,任何情感和岁月的挫败,总有可以排解的办法吧!
我翻开七年前的日记,那一天酒醉后,我歪歪斜斜地写了两句话:
“要为重活的高兴,
不要为死去的忧伤。”

清净之莲林清玄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
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的孤独地站边,有一种箫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丽木棉花的开放能有几回呢?
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年老的老妇曾经也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偶尔在路上的行人陆桥站住,俯视着在陆桥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串的车流,却感觉到那样的奔驰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这时我会想, 到底哪里是起点?而何处者终站呢?
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的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想着: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偶尔在乡间小道上,发现了一株被人遗忘的蝴蝶花,形状像极了凤凰花,却比凤凰花更典雅,我倾身闻着花香的时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飘落下来,让我大吃一惊,这时我会想, 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偶尔在静寂的夜里,听到邻人饲养的猫在屋顶上为情欲追逐,互相惨烈地嘶叫,让人的汗毛都为之竖立,这时我会想,动物的情欲是如此的粗糙,但如果我们站在比较细腻的高点来回观人类,人不也是那样粗糙的动物吗?
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链,从泥沼的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句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窨要怎么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偶尔……
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自己的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如悉它的意义。
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摹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
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
回答者: 傻兮兮的人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9-22 20:52
莲的心事

一切都在月光下睡去了的时候,轻轻的拿出一封厚厚的来自兰州的信,如是熟悉的字体搅动别样的情怀,一枚莲的邮票贴的端端正正,你依如从前那么用心用情,小心翼翼剪开封口,一朵朵莲花就盛开在我的掌上,仔仔细细的看着一张张莲的照片,这一张照片跃动着一池的火烟,这一张只有一片园园的荷叶,这一张尚未破萼却有蜻蜓戏莲,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波光叶影中蝴蝶小游鱼凭添几分热闹,静中有动.目光停留在只有一朵纯白的莲的照片上,莲瓣上有晶莹透亮的水珠,静美,清纯,娇媚,仿佛一幅传神写意的静物画,有着无限的灵气和幽怜,我知道这就是你一见就心惊的那朵睡莲了,于是在这静静萦萦的夜雾中,丝丝清清淡淡的莲香令我恍惚了.....

秋凉似水,月盈如玉.月圆人不圆,年年如此,一次的错过就错过了一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每年的这一天,你知道这一天我会想家会想你,当一轮圆月如镜高挂在夜空的时候,你的电话会如期而至,今年又是依然.

"我在月光下给你打电话"."我看着月亮接电话"."什么时候回来?""那里是我的家?" 我注定是一个流浪者,我选择了远方,离开亲朋离开你,一路远行

电话那边你告诉我:八月份因为百年校庆你们西北师范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几十人一路到了汉中,在那里举行纪念活动.因为汉中是我的出生地,所以你到那里似乎又多了一种感觉,你说第一次看见那么高大的莲,比人还高,人隐其中不见人,这种莲在太阳照耀下会无精打采,但是到了月亮出来的时候它就又袅袅亭亭了,怪不得那么多有关莲的诗词总是和月亮连在一起.听你说着,我心一惊,什么时候不经意的一句,隔了那么多年你还记得汉中是我的出生地,我们依然是那么相似那么默契

"什么时候喜欢莲了呢?"我奈住一份激动低声问."喜欢莲是在北京的颐和园看见一朵开在小小的水洼里的白色的莲开始,那天看见它我一下就想起了只身孤影的你.就那么一朵啊惹人怜".眼睛就潮湿起来,想起当年我在西安华清池第一次看见就泪盈心颤的那么独自一朵洁白的莲.依然一样的情怀一样的感受.

你在那边继续说后来在重庆又看见那莲叶接莲叶,荷花接荷花的大片大片的莲时,你竟激动不已,想起了你给我背<爱莲说>的情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此你喜欢了莲,不在喜欢属于你的月份的牡丹花.多年来你一直喜欢摄影,现在无论走到那里拍摄莲花又是你的一大乐趣.我又一次的心颤,告诉你我的网名就叫睡莲,并且在泉州BBS上写过一个有关莲的长帖子<莲睡>,都是有关莲的小散文,电话那端的你突然沉默了许久,我知道你在为这多年以后我们又一次的相似而深感到了我们之间今生不了的情,记得那年高考完,我就去了西安,等我回来你告诉我说你也刚从西安回来.分别时,你我拿出了送给彼此的礼物,竟是一本一模一样的有着绿色缎面的日记本......往事一件件涌上心头,沉淀在心底的多年的感情在月色下终于被莲翻了出来.

"我一直知道我们是那么相似,但是我却只能远远的欣赏你".接着是一声轻叹......这边的我竟然说了一句很不适宜的话:

"过的好吗?"远在天涯的我只希望你能过好平凡的日子.初恋的情怀只能埋藏在心里,不去碰它."还好."轻描淡写我也不能再多说什么,一直我们回避着真实."我会把拍摄的所有的莲的照片寄给你,你把你写的那些有关莲的文章寄给我好吗?""那些文字不属于你".我轻声的说."属于谁了呢?""子期......"又是沉默,我知道你没懂没明白,你一定想到的是那个高山流水的琴音,想到的是"美哉洋洋乎,意在高山,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的是有关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想到的是我说"高山流水"你说"知音难觅"的从前.而我想说的是我有了一个相知相契相爱的子期,静夜之中我与子期一起听琴,琴声如水,缓缓流淌在心间,悠悠千年的海誓山盟----"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已是我与子期的誓约,也与子期在一起说莲咏莲写莲......子期才是真正喜莲爱莲的人,我是他的莲儿.

电话那边你在唱着每年要唱的歌:绿草长长,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中秋月,相思月,那恬静的月中有着一个纤细的女子凝着一丝清愁独自悲伤,蟾宫数千年饮不尽的桂花酒正飘香. 我想有着离合悲欢的人生也应该是无怨无憾的人生吧,虽不能长相守,却也可以日日相思,月月相望,年年相聚,有着永不完结的情结,想起因为分离我成了你永远萦怀的梦,这该是我的幸吗?唱完歌,你说你该回家了.....道一声珍重,挂了电话.你我的相逢,正如两叶浮萍,偶然的遇上了,激起圈圈涟搅动了你我最初的情怀,然后又无可奈何的在萍水间错过,你起呈了你的梦,而我打点行装远行,在异乡的月下独自轻吟有关莲的诗词,从此是天各一方的跋涉着,就这样把彼此装在心中,然后让你我轻轻擦肩而过.就这样错过吧,再回首,池塘边已没有了那个清纯如莲的少女,只有一支梦幻般采莲的曲子飘飘渺渺......

我坐在溶溶的月色里看着如期而至的莲的照片,想着那个月夜里的点点滴滴,一种眷恋和期待渐渐蕴蓄成一段梦......这夜,我梦见了你站在池塘边向我招手,而我睡在水中央......

莲 文 / 蝶舞指尖

芬芳的气息绽放在春的季节里,群芳姹紫嫣红地争奇斗艳,飞蝶翩跹,纷乱地游弋着,陶醉于花儿馥郁的气息里,纷然落下,失去了飞的方向。
闪烁的霓虹灯下,一片喧闹,红酒的芬芳,白酒的刺鼻,掺杂在脂粉的腻香里,华丽的衣裙,艳丽的花瓣般,旋转于笙歌燕舞的灯红酒绿中,一片浓装艳抹的世界。
而我,只守着这片寂静的莲塘,我想,我不属于那片纸醉金迷的繁华和喧嚣,早已厌倦那明争暗斗的熙囔和疲惫,那些花儿们有肥沃的土地滋养,有主人悉心的呵护,有蝴蝶儿多情的眷顾,她们骄傲地、娇嫩地,争先恐后地绽放在温室里,她们将是厅堂里最艳丽瞩目的摆设。
而我,更希望是佛座下的那朵清莲,伴着佛,倾听那梵音袅袅的清唱,感悟这名利皆如浮云去,独留清气天地间的澈悟。伴着佛,倾听世人那烦琐的悲喜,感悟这远离尘染,宠辱不惊,悲喜不哀的境界。
而那些花儿们拥有的滋养和呵护,我没有,我只有这清澈透明的水,我喜欢这透明,看得见心底的澄澈。没有繁花似锦的灿烂,但我拥有一片天光晖映水面的宁静和一轮微微荡漾的月影的皎洁,这是那样的静溢和谐,如我。
我想春天属于斗艳的花儿,我不与之竞相开放,“自含秋露贞姿结,不竞春妖冶态秾”,在纷争的世界里,在喧嚣的尘世中,远离繁华的魅惑,沉静地在天地的一水间,羞涩含苞地静守着一份宁静与澹然,我不羡慕那笙歌喧唱的浮嚣,我喜欢蛙语呢喃的亲切。
“素萼金英喷露开,倚风凝立独徘徊。应思潋滟秋池底,更有归天伴侣来。”我不羡慕蝴蝶萦绕的虚荣,我只等待着属于我的季节和那唯一的蜻蜓儿与我轻轻的低语,我将为之喜悦地绽放我的心事,捧上那七窍玲珑的心。
虽然有着苦涩的莲心儿,但,在风中,雨中,我仍然微微地笑着,虽然粉瓣上还缀着泪的水珠,我不在乎,我知道,尘世间的爱,本就是笑与泪的交织,甜与苦的重叠。我依然缓缓地绽放着我的洁白的爱,我的幽香,直至花瓣凋零成泥,直至容颜老去,两鬓成霜,也还有这坚硬的莲蓬守着这圆润玲珑的心。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一颗心在远离尘嚣喧哗的一隅,我以亭亭玉立的含苞之蕾,等待明天绽放的微笑和出尘的清丽。

http://jxsczx.bokee.com/viewdiary.179158207.html

http://jxsczx.bokee.com/viewdiary.179158207.html
孩子你竟然到这里来……
我不说什么了~
逃不过我的眼睛啊~~
(*^__^*) 嘻嘻……

荷塘月色
荷叶母亲
算吗?
dhghg

关于莲的文学作品

像荷塘月色一样的名篇!!!!!速!!!
莲恋莲 余光中
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在植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十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池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那天独冲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从那时起,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莲,当然也不曾向我展现她的灵魂。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Narcissus),心中供的是一朵水仙,水中映的也是一朵水仙。那年十月,那朵自恋死了,心田空廓者久之,演成数丛沙草,万顷江田。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隽。
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一个新意象,等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中,泛起一闪尚待命名的光辉。一位诗人,一生也只追求几个中心的意象而已。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谷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宛在梦中央。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得凄楚的联想。对我而言,莲的小名应为水仙,水生的花没有比它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的了。对我而言,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莲的美是不容否认的。美国画家佛瑞塞(John Frazer)有一次对我说:“来台湾以前,我只听说过莲。现在真见到了,比我想像的更美。”玫瑰的美也是不容否认的,但它燃烧着西方的朗爽,似乎在说:Look at me!莲只赧然低语:Don’t stare,please.次及爱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方面的联想太多了。由于水生,它令人联想巫峡和洛水,联想华清池的“芙蓉如面”,联想来自水而终隐于水的西子。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如无,忽焉如有,恍兮忽兮,令人神移,正是东方女孩的含蓄。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莲经,莲台,莲邦,莲宗,何一非莲?艺术、爱情、宗教,到了顶点,实在只是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的一身。

布袋莲 林清玄
七年前我租住在木栅一间仓库改成的小木屋,木屋虽矮虽破,却因风景无比优美而觉得饶有情趣。
每日清晨我开窗向远望去,首先看到的是种植在窗边的累累木瓜树,再往前是一棵高大的榕树,榕树下有一片田园栽植了蔬菜和花圃,菜园与花圃围绕起来的是一个大约有半亩地的小湖,湖中不论春夏秋冬,总有房东喂养的鸭鹅在其中游嬉。
我每日在好风好景的窗口写作,疲倦了只要抬头望一望窗外,总觉得胸中顿时一片清朗。
我最喜欢的是小湖一角长满了青翠的布袋莲。布袋莲据说是一种生殖力强的低贱水生植物,有水的地方随便一丢,它就长出来了。而且长得繁茂强健。布袋莲的造型真是美,它的根部是一个圆形的球茎,绿的颜色中有许多层次,它的叶子也奇特,圆弧形的卷起,好象小孩仰着头望天空吹着小喇叭。
有时候,我会捞上几朵布袋莲放在我 的书桌上,它没有土地,丢失立刻水,往往还能绿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它的枯萎也不象一般植物,他是由绿转黄,然后慢慢干去,格外惹人怜爱。
后来,我住处附近搬来一位邻居,他养了几只羊,他的羊不知为什么喜欢吃榕树的叶子,每天他都要折下一大把榕树叶去养羊。到最后,他干脆把养绑在榕树下,爬在树上摘叶子,才短短的几个星期,榕树叶全部被摘光了,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野风中摇摆褪色的秃枝。
我憎恨那个放羊的中年汉子。
榕树叶吃完了,他说他的羊也爱吃布袋莲。
他特别做了一枝长竹竿来捞取小湖中的布袋莲,一捞就是一大把,一大片的布袋莲没有多久就全被一群羊儿吃得一叶不剩。我虽几次制止他而发生争执,但是由于榕树和布袋莲都是野生,没有人种它们,它们长久以来就生长在那里,汉子一句话便把我问得哑口无言:“是你种的吗?”
汉子的养羊技术并不好,他的羊不久就患病了;不久,他啊也搬离了那里,可是我却过了一个光秃秃的秋天,每次开窗就是一次心酸。
冬天到了,我常独自一个人在小湖边散步,看不见一朵布袋莲,也常抚摸那些被无情断丧的榕树枝,连在湖中的鸭鹅也没有往日玩得那么起劲。我常在夜里寒风的窗声中,远望在清冷月色下已经死去的布袋莲,辛酸得想落眼泪,我想,布袋莲和榕树都在这个小湖永远地消失了。
热过冬天,我开始在春天忙碌起来,很怕开窗,自己躲在小屋里整理未完成的稿件。
有一日,旧友来访,提议到湖边散散步。我惊讶地发现榕树不知道什么时候萌发了细小的新芽,那新芽不是一叶两叶,而是千株万株,凡是曾经被折断的伤口边都冒出四五朵小小的芽,使那棵几乎枯去的榕树好象披上一件缀满绿色珍珠的外套。布袋莲更奇妙了,那原有的一角都已经扑满,还向两边延伸出去,虽然每一朵都只有一寸长,更因为低矮,使他们看起来更加缠绵,深绿还没有长成,是一片翠得透明的绿色。
我对朋友说起那群羊的故事,我们竟为了布袋莲和榕树的更生,快乐得在湖边拥抱起来,为了庆祝生的胜利,当夜我们就着窗外的春光,痛饮得醉了。
那时节,我只知道为榕树和布袋莲的新生而高兴,因为那一段日子活得太幸福了,完全不知道它有什么意义。
经过几年的沧桑创痛,我觉得情感和岁月都是磨人的,常把自己想成是一棵榕树,或是一片布袋莲,情感和岁月正牧着一群恶羊,一口一口地啃吃着我们原本翠绿活泼的心灵,有的人在这些啃吃中枯死了,有的人失败了,枯死和失败远是必有的事,问题是,东风是不是再来,是不是能自破裂的伤口边长出更多的新芽?
当然,伤口的旧痕是不可能完全复合的,被吃掉的布袋莲也不可能更生,不能复合不表示不能痊愈,不能更生不表示不能新生,任何情感和岁月的挫败,总有可以排解的办法吧!
我翻开七年前的日记,那一天酒醉后,我歪歪斜斜地写了两句话:
“要为重活的高兴,
不要为死去的忧伤。”

清净之莲林清玄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
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的孤独地站边,有一种箫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丽木棉花的开放能有几回呢?
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年老的老妇曾经也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偶尔在路上的行人陆桥站住,俯视着在陆桥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串的车流,却感觉到那样的奔驰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这时我会想, 到底哪里是起点?而何处者终站呢?
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的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想着: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偶尔在乡间小道上,发现了一株被人遗忘的蝴蝶花,形状像极了凤凰花,却比凤凰花更典雅,我倾身闻着花香的时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飘落下来,让我大吃一惊,这时我会想, 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偶尔在静寂的夜里,听到邻人饲养的猫在屋顶上为情欲追逐,互相惨烈地嘶叫,让人的汗毛都为之竖立,这时我会想,动物的情欲是如此的粗糙,但如果我们站在比较细腻的高点来回观人类,人不也是那样粗糙的动物吗?
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链,从泥沼的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句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窨要怎么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偶尔……
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自己的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如悉它的意义。
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摹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
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荷花淀》作者忘记鸟,, 《荷叶·母亲》冰心
爱莲说
文莲小传

莲花,也叫荷花、芙蓉、芙蕖,是江南水乡最常见的多年生草本花卉。莲花以其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在中国文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花中的君子”。一部中国文学史,与莲花有关的文学形式和文学作品很多,在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文学领域,都有莲花的芳踪.
在千古第一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中有这样的诗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人为了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要穿上用莲花做成的香气馥郁的衣服。在这里,莲花这一形象,不仅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修养,而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以及《离骚》这首不朽杰主义特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首极为清新优美的小诗。在这首小诗中,“莲”既指实物花卉莲花,又是爱怜的“怜”谐音,以鱼戏莲叶隐喻男女之间的爱情,极其生动形象。在秀美的江南水乡的大背景中,采莲的男女主人公摇着小舟,自由地歌唱着纯洁美丽的爱情,该是一幅多么清新的图画!
代表着南朝乐府民歌最高成就的《西洲曲》,更是对莲花和采莲有着细致入微的描写:“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这首诗中采莲的情形,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江南水乡人民的生活,而且写出了采莲女主人公对远行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语言清新明丽,意境悠远,情思缠绵。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在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中,采莲少女的美丽虽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因为她们的身影已与风光秀丽、如诗如画的荷塘、莲花融为一体了。从这自然浑成、耐人寻味的意境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吧。
以“诚斋体”闻名南宋诗坛的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这首诗中,诗人撷取了“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两个典型景物,以通俗明快、流转圆活的风格,写出了六月里西湖的美丽风光,一改宋诗瘦硬生涩的弊端,极具自然灵性。
宋朝理学的创导者、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这样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在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中,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写尽了莲花的高洁品质、优雅气质、优美的姿态和庄重的仪表,表达了封建士大夫高洁的情操和志趣。自此,莲花便有了灵性,步入花中君子之列。
明代的许仲琳,在其著名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莲花化身的少年英雄哪吒的形象,他纯真勇敢而又法力高强,敢于蔑视神权、打抱不平,极具正义和反抗精神,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人物形象之一。透过哪吒这一神话人物形象,我们看到莲花又变成了正义和勇敢的化身。
一代散文大师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写出了月下荷塘素淡朦胧的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婀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下的荷叶、荷花和荷塘,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笔下简直就像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
一样的莲花,因不同的人来欣赏、来品味,便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象征意义了.
爱莲说 采莲曲
文章标题: 如何以“大概江南的女子都是莲罢”写一篇小说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39065.html
文章标签:都是  江南  写一篇  女子  小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