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0-11 04:01:4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藏獒》是杨志军编著的小说,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只上阿妈藏獒如何成为西结古草原的獒王并消除两个草原部落之间的矛盾的故事,宣扬了和平、忠义又不失勇猛的精神。
藏獒是产于青藏高原的一种大型猎犬,被誉为“中华神犬”。当人们总想把自己变成狼时,人性莫非只好让狗替我们珍惜?
这群比人类更珍惜人性的藏獒的快乐和悲伤、尊严和耻辱、责任和忠诚,凝聚青藏高原的情怀、藏传佛教的神秘、人道作家的悲悯,和武侠名篇的酣畅,终成就2005年度长篇小说沉郁的阅读中,石破天惊泊痛快淋淳之作。
扩展资料
藏獒的寓意
“藏獒”中蕴含着很浓的精神。作品中,主人公“父亲”在与藏獒的接触中看到了这种高原动物身上所具有的人类传统的尊严、责任和忠诚等美好品德。藏獒代表着一种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独善其身的精神。在那个利益纷争的社会,他是干净的。
比如说,藏獒从不乱咬人,从不争抢别人家的食物,但是当外人侵犯到他的主人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虽然比较凶猛,但却是有规则、有秩序的。作者以人性化的手法描写“獒性”,其实也是用“獒性”呼唤人性。獒性是对狼性的反动,也是人性指标的另类显示,
是我们极端缺乏的道德良心的体现。作者写藏獒,也有一种用动物启蒙人类的冲动。藏獒是一种高素质的存在,在他身上,体现了青藏高原壮猛风土的塑造,集中了草原的生灵应该具备的最好品质:孤独、冷傲、威猛和忠诚、勇敢、献身以及耐饥、耐寒、耐一切磨砺。
他们伟岸健壮、凛凛逼人、疾恶如仇、舍己为人,是牧家的保护神。说得绝对一点,在草原上,在牧民们那里,道德的标准就是藏獒的标准。很显然,作者书写的“獒性”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当代人类所日益缺乏的美好品德。可以说,《藏獒》的问世无意中承担了特定的文化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藏獒(杨志军著小说)
杨志军当过兵,务过农,上过大学,做过记者。代表作《藏獒》三部曲发行百万册,在全国引发巨大的争议浪潮,关于獒性与狼性的争论持续不绝,进而催生了人需要獒文化还是狼文化的道德反省,影响深远。
杨志军著有荒原小说系列:长篇小说《海昨天退去》、《失去男根的亚当》、《隐秘春秋》、《天荒》、《支边人》、《迎着子弹缠绵》、《无人区》、《无人部落》(纪实)及中篇小说《大湖断裂》等;藏地小说系列:长篇小说《环湖崩溃》、《大悲原》、《亡命行迹》、《敲响人头鼓》、《藏獒1》、《藏獒2》、《藏獒3》、《伏藏》、《西藏的战争》及中篇小说《原野藏獒》等。
杨志军,1955年生。中国作协会员,青岛市作协副主席。1955年生于青海,当过兵上过大学。做报社记者时,常驻青藏高原牧区。现居青岛。著有长篇小说和长篇纪实文学数部,其中,长篇小说《海昨天退去》获“全国文学新人奖”;长篇小说《环湖崩溃》获《当代》文学奖;长篇纪实文学《喜马拉雅之谜》获人民文学奖。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藏獒》,一经上市,即成为销售热点,目前印数已达数十万册。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