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学投资理财 有没有从入门开始的书籍?
我自己远不能算上一个投资专家,不过总算栽过些跟头,有过些教训。我真希望自己能在很年轻的时候想你一样,有投资的意识,并且真的愿意去花时间来系统学习投资理财!现在年龄大了些,也在2007年开始积累了第一桶金,而第一桶金的累积就依靠的是投资理财,所以我特别希望能够将这种“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你自己的世界”的理念传达给更多的年轻人。
先来说说如何理财,基础理财当然是依靠储蓄,你一定要有一定的储蓄,才可能“有财可理”,当然了,看了题主貌似已经有了一定的资金,那么你可以进入到第二阶段——管理资产并投资自己。
投资理财的启蒙请看——《富爸爸穷爸爸》,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书,但是里面的理念放在现在完全不过时,反而让你更深刻理解自己的现状。看完《富爸爸穷爸爸》就可以系统的研究一下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说句实在话,我也是依靠这个理论慢慢梳理,形成了自己的投资观,现在我和很多一起研究理财的朋友建立的半公益性质的理财交流学习平台,长投学堂,我们现在2000多个人从零基础-初级-进阶-长投圈-长投智库,逐步摸索了一个学习模型,因为是半公益性质的,所以我们一直在互助和分享,欢迎你也加入,我们很多的知识都是免费的,只要你够努力,够用心,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理财之路。
当然了,在加入以前,你至少要看一些长投小熊老师的投资书单,具体你搜搜小熊书单吧,看完这些书有了些基础,对你以后琢磨自己的路肯定有帮助。我们这个学堂因为是共同学习为目的的,所以——这个学堂所不能做的
1、 直接告诉你该买哪个产品。有些朋友也爽直,说兄弟我相信你,你痛快点直接报个名字,我直奔银行买了就完事了,别磨磨叽叽在这里讲半天。 抱歉,这点小站做不到,这么能忽悠我做券商去了。投资理财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脑袋,有严谨的逻辑,你身边已经有太多可以忽悠你的人了,银行销售人员、电视台所谓股票专家、投资顾问等等。你必须有清醒的头脑来分辨哪些说得没错,哪些纯粹是忽悠。
2、 告诉你如何达到超高收益率。投资理财第一要素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有的收益都是与风险相伴随的,一般来说,收益越高,风险越高。 过分追求高收益率,那还是赶紧在网上直接搜索“高手荐股,年收益率高达300%”、“波段选股王,18天81%涨幅的奇迹”之类的关键词吧。
3、 提供宏观经济分析观念说这个怕要得罪好多人。但这确实不是本学堂能做的。宏观经济分析基本如同算命,连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通常都分为两个派别,你是信谁都有一半的赢面。但投资理财只需要关注每一个具体的产品,确实需要一定的全局观,但你并不需要变成宏观经济学家。动不动就说“中国人的投资观念”“未来中国经济何去何从”的人,对不起,您需要更大的舞台,小庙容不下您。
这个学堂能做的
1、 告诉你知识而不是信息知识和信息是一会事吗?恐怕不是。
书店里铺天盖地的理财书籍,网络上盖地铺天的资料,甚至有很多人大学专业就是金融投资类的。哪里都能找到,请问为什么要来学堂呢?打个比方,每天都看新闻联播国际消息,是不是就成政治家了呢?我每天都看娱乐八卦,但除非我能深入这个行业,才能发现日常消息里哪些是真,哪些是宣传,哪些确实可以彰显这个明星会发迹。投资也是一样的。寻常八卦你只当听听而已,除非有完整的逻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根本不足以从日常信息中过滤出有价值的东西。学校里的金融课程更多是帮助就业,而非帮助提高投资能力。
2、 树立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个学堂里,每讲一课,都会留下一下作业,或者说是思考题。我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回答所有的问题,我也并不是精通所有的投资品种,但是投资的基本逻辑是一样的,因此,希望看这些课程的豆友们能够积极思考问题,相互讨论和相互解答,形成自己的投资逻辑。
3、 内容尽量活泼生动和浅显易懂学堂定位是给刚入门甚至零基础的朋友们看的,因此在课程和内容上,尽量能满足这些朋友的要求。太高难度的权证、对冲之类的不会讲(我也不懂),另外尽量寻找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一些术语。尽量贴近生活实际,远离枯燥的理论。 暂时就想到这些,总之,希望大家能在学堂有所收获,也希望在与大家的互动中我能收获更多,做得不好的地方,请多多包涵,多多提意见。
学习就是对自身的一种投资,所以不要心急,先把手里的钱攥紧了,定存、货币基金都是安全的投资方式,做投资理财切记不要“贪心“,调整好心态才是制胜的关键。
希望有一天能在学堂里见到你。
1.财商启蒙
1)《小狗钱钱》
经典的理财童话入门书,既适合儿童,也适合很多大人阅读。
2)《富爸爸,穷爸爸》
影响一代中国人的财商启蒙书。作者列出财务自由必备的四项技能“会计、投资、市场营销、法律知识”。
3)《巴比伦富翁新解》
乔治·克拉森的“巴比伦富翁”系列在欧美非常畅销,中译本也有很多,简七注解的这个版本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易于实践。
4)《邻家的百万富翁》
从统计数据中总结出美国富人共同拥有的习惯,主要是“节俭”。
5)《苏黎世投机定律》
想要致富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冒险”,如果你追求的是无忧无虑,那么你将永远贫困。
6)《百万富翁快车道》
作者认为创业比投资能更快实现财务自由,很多观念具有颠覆性。
7)《好好赚钱》
简七的第一本纸质书,教人们通过理财去实现人生自由,适合没有财务基础的人阅读。
2.投资工具科普
1)《银行行长不轻易说的理财经》
用接地气的语言介绍各种投资工具,第6章的理财个案适合上班族参考。
2)《钱的外遇》
简单介绍了货币、期货、股票、房产、保险等投资方式,不过大多是从香港市场得出的经验。
3)《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修订版)》
基金入门的代表作,也是很多基金大V的启蒙书。
4)《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指数基金定投入门书,介绍了一种适合普通人的低估值定投策略。
5)《ETF投资:从入门到精通》
上交所编写的普及读物,不仅介绍了ETF,还讲了资产配置、生命周期等其他投资理念。
6)《国债投资指要》
比较通俗易懂,是一本国债投资的入门书。
7)《可转债投资魔法书(第2版)》
不仅讲了可转债的基本知识,还有很多实际案例,给普通人投资可转债提供了一个思路。
8)《炒股的智慧(第4版)》
非常适合新手的入门书,作者在华尔街以全职炒股为生,总结了很多实用的经验。
3.经济学入门
1)《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经济学者王福重写的一本通俗读物,适合经济学小白入门。书后附“经济学深度阅读指南”,有兴趣可以照此指南进阶学习。
2)《推开宏观之窗》
宏观经济学的启蒙书,结构是标准的“总分总”,非常清晰。
3)《七天读懂宏观经济》
根据哈佛商学院课程讲义改编。看完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学框架。
4.金融学入门
1)《金融知识国民读本》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主持,中国人民银行编写,背景深厚,权威性强。
2)《推开金融之窗》
把金融理论解释得非常白话的神作。
3)《果壳里的金融学》
手把手教你用Excel计算现金流贴现、债券久期、凸性等金融模型,比较适合理科生阅读。
4)《巴伦金融投资词典》
目前最好的中英双解金融词典。
5.财务基础入门
1)《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
会计入门书代表作,用卖柠檬汁的故事,讲解一个企业完整的运营过程,纯小白都看得懂。
2)《财务智慧——如何理解数字的真正含义》
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财务知识讲明白,适合非财务专业人士入门。
6.投资理念入门
1)《漫步华尔街(第10版)》
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经典”之一。作者认为普通人买入指数基金并一直持有,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投资方式。
2)《股市长线法宝(第5版)》
作者西格尔用统计数据证明,过去200多年股票的投资收益是各类投资品中最好的。
3)《投资者的未来》
买好公司的股票未必能赚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市盈率太高。西格尔从历史数据发现,“高增长率、低市盈率、高分红”的公司投资收益相对较好。
4)《赢得输家的游戏(第6版)》
投资经典名著。作者认为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无法打败市场,投资指数基金是最佳的选择。
7.资产配置入门
1)《有效资产管理》
资产配置入门书籍,“极简投资”的方法就来源于这本书。
2)《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史文森管理的耶鲁捐赠基金是全球大学基金中业绩最好的,他在资产配置上的建议值得普通人参考。推荐张磊的中译本。
8.大师著作
1)《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
“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专门为业余投资者所写,巴菲特为第4版撰写序言,并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著作”。
2)《共同基金常识》
系统了解基金最好的一本书。作者约翰·博格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只指数基金。
3)《忠告:来自94年的投资生涯》
罗伊·纽伯格被称为“美国共同基金之父”,在他68年的投资生涯中,没有一年赔过钱。
4)《股票作手回忆录》
“投机之王”利弗莫尔操盘生涯的小说体传记,阐明了交易的本质和精髓。繁体版推荐寰宇版(附有插图和专访),简体版推荐丁圣元译本(最全面、专业水平好)。
5)《索罗斯:走在股市曲线前面的人》
这是一本索罗斯的访谈录,通俗易懂,可以作为《金融炼金术》的导读本。
6)《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
1990年吉姆·罗杰斯曾骑摩托车环游世界,旅行中记录了他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投资机会。
7)《安东尼·波顿的成功投资》
有“欧洲股神”之称的安东尼·波顿介绍自己的投资经历,很多内容值得个人投资者参考。
8)《大投机家(修订版)》
科斯托拉尼是德国著名的投资大师,这本是他的自传,里面有很多深刻的投资道理。
9)《在不确定的世界》
这本是美国前财长鲁宾的自传,包含了政治、金融等多个领域,写得非常精彩。
9.经济/金融/投资史
1)《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汇总不同流派的经济周期理论,还介绍了各类资产在经济周期中的表现,适合业余投资者阅读。
2)《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研究投资市场大众心理的经典之作,介绍人类历史上的三大金融泡沫:郁金香、南海公司、密西西比泡沫。
3)《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1653-2021)》
一本介绍华尔街发展历史的书,资料翔实,有助于我们理解很多投资大师的思想。
4)《投资收益百年史》
整理了多个西方国家100多年的市场数据。从长期看,各国基本上都是股票的收益最好。
5)《对冲基金风云录》
描绘了一群对冲基金经理的工作生活,故事性很强,可以开拓投资视野。
10.拓展书目
1)《30部必读的投资学经典》
挑选了30位投资大师的代表作,对每个人的投资经历都有简要的介绍。
2)《学习学习再学习——生活中的投资经典》
作者张志雄推荐了55本投资理财经典书籍,并且做了较为详尽的导读。
3)《一生读书计划——经济书架》
重点推介了80本经济学读物,分为“经济学原理、经济脉络、经济学应用”3个方面,由浅入深。
补充,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理,有了书以后肯定还是要实操的。我想再分享一下下面这些
作为理财小白,最先开始肯定会去了解支付宝的余额宝,微信的零钱通,毕竟随取随用比较方便,但是要长期接触理财的话,我的建议是可以存一部分灵活的钱在余额宝或零钱通。还有一部分近期不会用到的闲钱可以拿去理财,有一些稍微懂一点理财知识的会选择炒股,或是投资P2P,不过呢股票这种东西真的是看的人心惊胆战,高收入和高风险并存,建议心脏不好的还是少尝试。毕竟从长期来看,股民中7赔2平一赚的格局永远不会变。
而近几年比较火的P2P还是比较适合去研究下的,年化收益率都在10%左右,如果理财新手的话还是以稳当为主,尤其像P2B这种,有明确的借款用途,风控严格,相比其他P2P资产来说,稳健得多。而且比起余额宝的3%左右的年化收益,还是高出很多的。
安利头部平台无界财富,点击额外获得500元京东卡+100元理财红包
哥们,别听他们的,听我的,你先看看《富爸爸穷爸爸》,有兴趣的话再去金苏财富在线看看,我保证会让你受益匪浅,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祝你好运!信得过我吧分给我,包你不后悔,呵呵
日本蜡烛图
을배웁니다.왜냐하면부모
《百年孤独》:一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巨著,为何很多人看不下去?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所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这篇小说也是作者的一个代表作,但是就是这样一部巨著,却让人觉得很难看下去,其中的原因除了和现代人的阅读方式有关之外还和书籍本身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关系。
首先就是现代人的书籍阅读方式了,现在很多人都是属于快餐式消费阅读,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去看一本枯燥且乏味的文学小说了,相比之下他们会更愿意选择去网络上看一些流行的网络小说,去打发他们一些无聊的时间。现代人看纸质书的时间都非常少,就更别说像《百年孤独》这样一个本来就很复杂的文学小说了。
第二点就是《百年孤独》这一本书讲述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家族,其中包含的人物名字非常的长并且非常的多,如果读过的人会发现在刚开始看的时候是特别容易把人物名字给弄混淆的,再加上因为大多数看的都是中文,所以翻译过来的名字特别拗口,要想完全记住他们的关系就比较困难。
再就是《百年孤独》这一部小说试用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来反映拉丁美洲一个世纪变化的历史,那么对近现代史特别是拉丁美洲史不够了解的人,自然就是很难去理解,并且读懂这一本小说的。
虽然说《百年孤独》这一本小说在刚开始看的时候确实会有一些难以读懂,但是当你真的静下心去看看到后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书的情节特别特别的紧凑,作者巧妙的将虚幻和现实糅合在了一起,创造了一个瑰丽的幻想世界。
可能是由于他的内容太过于深,所以导致很多人看了之后并不能够理解,也就看不下去了。
粗略看了一遍,不是同一个文化体系,第一次看有些吃力。人性家族历史,最大价值是对中美洲土地庄园家族以及历史文化的描写。
西方文学的写作抽丝剥茧,叙事缓慢细腻。不像国内文学各种情节铺排,读起来故事性更强大。
但就个人来说,百年孤独的故事性已经很紧凑了。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读起来似乎更容易被放弃!不过国外文学小说是越到后面越精彩,人物形象越丰满。这点比国内小说好。
另,同是马尔克斯的小说,我觉得霍乱不如百年孤独好看。顺便推荐一下格雷厄姆吧,非常棒的无冕之王!!
因为他讲解的内容实在是太深奥了,很多人都理解不了。
现在让一个人从世界上永远消失要多少钱呀?
无痕版大概多少?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呢,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同理,子要自己心如静水其实一切都是美好而纯净的;而且世界上没有东西在时间的衡量时是永恒而不变的,只要你愿意,其实你还是不会那样子想的O(∩_∩)O~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不是讲“神马都是浮云”么?开心起来吧,为自己而好好的、用心的活下去。
微笑拥抱每一天,做像向日葵温暖的孩子。。。。。。
真心的希望你快乐!
花个几万有人肯干,完了到时候你和你雇的凶手一起进监狱。
根本不需要钱啊,你无视他不就行了.
真正的报复不是仇恨而是无视,当他是陌生人,不予理会.
其实即使你让他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了,可是如果他还存在与你的心中,那他就依然有痕
所以哈,从心底里真正的无视他,他就无痕了.
不要钱,只要你够狠
望君安
消失宾妮
上大学之前,我从不关心一本书的印次、出版社、译者,但现在总是记得。也不是记得,或者说,是留意。我越来越喜欢记一些细枝末节,并用之与人较劲,然而这全然是一种不自知的行为。比方说,我知道福楼拜大的《包法利夫人》有许多译本,译者良多,李健吾的译版与周克希的译版,以及哪年出了新装帧,平装还是精装,字字斟酌。
但是我大学念的不是图书出版,只是普普通通的戏剧文学。即便沾染“戏剧”二字,也不过是文学系。大一时老师同样开出一长串的书单,数百本书籍剧本,让我们统统拿下。为防止我们应付了事,甚至布置我们本本书籍都要写下详尽的阅后笔记。
那习惯就是那时留下的。
其实也是老师特意叮嘱,每本书的译本与版次都要注明。起初我不明因果,后来才知道译本与版次间的不同直接影响阅读感觉。而老师们对书极挑剔,首先是原著,而后是译者。文本选择了,而后是不同版次的排版印刷也列入对比项目。久而久之我也有了这习惯,同一本书买了许多不同版本,有的爱上翻译,有的倾心于装帧设计,以至于我每年都得煞费苦心的想,如何再在家中安置一处书架。
然每每此时,与我一同心思费劲的总是杨。我思索着如何在十七平方米的出租屋再塞书架,而他则关心如何劝我卖掉不再喜欢的旧书。
杨说,你永远像过冬的小动物,囤许多以备不时之需,可你囤的东西都够过几辈子了。嗯。他呶呶嘴,故意孩子一样惹我笑,难道你预备再家苦练魔功,做一位长命百岁的老妖婆?我若不笑,他就摸摸下巴,伪装一副长胡子老道的样子,手持书本枉作利剑状,朝我刺来,嘴里还振振有词,妖精,你多年来吸取书中精气修炼,妄图成仙,我劝你速速改邪归正,与我双宿双栖。
他说七戏词来脸不红心不跳,又利落又潇洒,一点也不儿戏。我也奇怪,世上人千千万万,每日轮番在生活里演戏作别番模样,但总能看见些惺惺作态的端倪。可,唯他不是。我这样像时,凌宝却总会适时点破我:“其实你们俩,他爱你,你爱他,是各自都看对了眼,可就是走不到一起。”
是。即使走不到一起。我也不妨一开场便揭晓全景——这故事的主角悉数登场,唯此三人,却没有任何桥段发生。没有相爱,没有完满,亦没有苦情,更没有美艳的好友横刀夺爱,哪怕凌宝真的生得那样美,她与杨看起来那样般配。他们不过是与我相交集的两处空集,遥遥相望,却从不相近。
认识杨的时候,我大四,单身,学校六人一间的宿舍只剩我一个,曾经纷纷扰扰却也有过相濡以沫的空间此刻盛满宽忧,于是我也打算搬出去。但那时我收入微薄,还租不起一套房子,只好与人合租。只是一串房子看下来,无一合适,或者环境简陋,或者租金惊人。我找来凌宝替我盘算,她不以为意,张口便是两套方案。方案一,她借我一笔钱;方案二,放弃只与女生合租的念头,把视野扩张至男女合租。
我白了她一眼,问她:“你猜我选哪种?”
聪明如她,其实比我更看得清自己:“我当然希望你选第一种,可我怎么会不知道你,你忍不了对人亏欠。”
就这样认识了杨。
原本我对第二方案也没有好感,凭什么男女合租就能称心如意?但凌宝心里有一套盘算,她逻辑缜密,朝我一一推论。我租不了只因为两点,或者房价不如意,或者环境不行,但追其根本,仍旧是希望租便宜又环境好的,那么,“环境”的标准既然既定,也就只能在租金上做手脚了。凌宝说话时总爱比画,钝钝的,却魄力惊人,我总被她得声势唬住,大气也不敢出,她也白我一眼,然后笑眯眯地,一副老油条的样子盯着我:“同性相斥,女人向女人砍价成功率太低,所以嘛……”
她解释得清楚明白,其实我也赞同。但她藏了一些端倪,比如说,在凌宝这等高人的金睛火眼里,倘若男生愿意在此情境下对女生忍让,至少代表三条,第一,他对她有好感;第二,他并非那么在乎钱;第三,既然不在乎钱,那么家境便差不到哪儿去。
--如此三条,都够造出一个登门女婿了。
可凌宝还嫌不够,她反复叮嘱我一定要娇嗲着还价,尽量柔弱无能,因为吃这套的男生好掌控,找了这样的合租方,你就能一直有主动权。
然而这一套盘算筛选下来,出现的那个人,便是杨。
杨。他那时样子其实我至今也难忘却。高高的,合着从落地窗涌来的阳光,一副普照万物的样子,我都忍不住将那画面收入记忆底片。
但那时我已走了好几家住处,无一不是冷遇或者小心盘算。人与人之间,若不是惺惺相惜的好感,便也只剩机关算尽的攻击了。杨是那天我去的倒数第二户,累积上之前的失望,我放弃贯彻凌宝交代的方法,只是冷言冷语、自暴自弃道:“能否便宜?”
我等着看他的阳光普照变成乌云漫天,但杨只是一歪头,皱了皱眉:“为什么?”
那一刻,我忽然生出庞大的厌倦。我向人解释了一整天,我的诚、我的困惑、我的不便,但我也悉数明白,没有人有替我排忧解难的义务。看着杨皱眉哑然,也不怪,也不厌,我忽然没了底气,想了好一会儿,张口只有一句:“没事,打扰了,再见。”
很久之后,杨对我说,你知不知道你有多懦弱不争,还拒人于千里之外。其实如果我假意相求,兴许他也就直接答应下来,因为那一整天,他也不知见了多少斤斤计较的来客。后来杨便告诉自己,假若避免不了压价,那总得找个合眼缘的房客才不亏。
可问题是,谁也不知你的坚持过后,遇见的是良人还是恶棍,是泥潭还是明媚。
只是我碰得巧,我走出大楼时扭了脚,只好坐在一旁的花园小歇,而杨的房间刚好对着那片花园。他看着我背影寂寥,又无能又可怜地坐在冬天的街道,觉得这姑娘傻里傻气不像是能坑住他的主儿,然后披了件大衣就追了出来。我还记得他走过来对我说的那句“喂,你打算出多少”,甚至还有点“怒其不争”的意思,假作责备。但更可气的是,我却还要对他说“我付不起房租,谢谢你,你还是租给别人吧”。气得杨对我咬牙切齿。
但他也就是那时决定跟我较上劲儿。
我们一直如此,许多年许多年,以至于在许多年后,他摸清了我的脾气,我也知了他的底细,我们相爱却不能走至一起,他怨我恨我,终于对我质问:“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可恨?永远受害者的样子。但你将自己封闭在那个高不胜寒的位置,不过是为了理所当然地享有拒绝他人、伤害他人的权益。”那是他唯一一次冲我生气,他捏着我的手腕,逼我看向他,可我一点也不疼,他的盛气凌人仍然带着难舍的优柔,“韦,我不怕你这样,不怕你拒绝我、伤害我,但这不是因为我懂你,而是因为我爱着你。可如果有一天,我不爱你了,韦,那你该怎么办?”
没有怎么办。
杨,如果你不再爱我,那便再无他法。
因为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简单,就像二进制的算法,非一即零,有即上位,无即归本。即便人与人再过不同,但追其根本也只能如此。爱便进,不爱便归零。没有折中的方式。
可我是不能有这样的念头的,这念头于我如同“毁灭”。
因为我以笔为生。
那时我每月写些小情小爱的故事给杂志。写男女如何相近、如何因误会离间,而结果也如二进制——“分开”、“在一起”。基调是二进制——“悲剧”、“喜剧”。于是,剩下的过程不过是一道殊途同归的证明题。
有时我也讨厌自己的逻辑分明,把一切都区分得妥帖无误。其实这是人的本能,我的本能是把一切区分归类,然而之后再不愿重蹈覆辙。凌宝的本能是清晰明白地看透旁人,但要兴致盎然地融入他们,一面融入,一面吃透,她总觉得“掌握”与“凌驾一切”才是人生乐趣。
可杨哪样都不是,我对杨说:“你是游戏人间的顽生,你的本能应该是‘快乐’。”
杨也不上当。他不反问我“快乐是否应当”,而是一招击中我的要害:“所以我比你快乐得多。”
于是,换我被他气得咬牙切齿,急冲冲地对他定位道“俗人。”
“韦,这没什么关系,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俗人。”他笑得唇红齿白,一副自鸣得意的样子。
僵持了一会儿,最后是我服输:“那,世界上最大多数的那种人,不如你帮我个忙?”
杨眯着眼睛打量我。
我喜欢看杨打量我时的眼睛,深邃得如同深夜的海岸,悠长,却又看不见端倪。其实他不是个俗人,他总让我想起些大隐隐于市的隐士,我相信所有隐士都披着一张俗人的皮囊,并且比俗人更加愿意承认自己俗气。
但每当我这样想,杨都会惊异地打消我的幻想:“韦,你为什么总想给人定位?你好像总想把各式各样根本不同的人剖开来,然后留下其根本,再归类。你总觉得人的多面性格只是他们给自己的伪装,所以你要一针见血地挑开他们的脸面?但是韦,灵魂其实是单一的,而性格是灵魂的衣裳,我们换不同的衣服不一定是为了伪装,而只是一种习惯,当我们感到灵魂受到侵犯,就总会想裹得更厚一点、更严实一点,不让灵魂被人发现罢了。”
那时的杨总是仗着我有求于他而无耻地赖在我床上。
其实杨有一米八二的身高,又瘦又长,在家里总穿着运动短裤和T恤上衣,肆无忌惮地露出长毛的小腿,趴在床上的姿势也像个小孩子。但孩子般的性格也许也只是他的一层“衣裳”,而他的灵魂被他裹得太完好。
我从来看不透他,就好像我从来看不透世界上大多数的那些人。
杨问:“你要我帮你做什么。”
“帮我看看我写给俗人看的那些小说,是不是真的那么难看?”
我给他看我的小说,也给他看一些读者十分热衷的小说。
“你喜欢哪篇?”
我没告诉杨,哪篇是我写的,等着他给我一个结果,我好宣判他归于哪边阵营。
“这篇。”他选择了多数人的阵营,“结果哪篇是你的?”
我白了他一眼:“结果证明你果然是俗人。”
他笑着在我床上伸了伸懒腰,一副好不愉快的样子,压坏了我铺的平整的床单。我们时常一起分析因果,分析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我问杨为什么不喜欢我的小说,杨问我为什么不喜欢别人的故事。
“你先回答我!”我真想掐他的脖子。
“你先回答我!”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没有办法,我总是输给大多数人。于是我想了想,说:“因为很模式化,通常是男女主角不知道为什么就互相看顺了眼,而后因为一个极小、极巧合的误会不能互相表达。结果就是绕了一圈,误会解除——这是喜剧大团圆结尾,或者误会没有解除、反而导致了一个更深更远的误会——这就是悲剧结尾。”我歪头看了他一眼,“都是这个套路,是不是呢?”
“可是,韦,也没有别的方式了。”杨笑了笑,“人和人相爱的过程,不都是这样吗?”
“不,有很多种。就像你说的性格是灵魂的衣裳,人与人之间最歇斯底里的碰撞应该是由灵魂间的不同引发的,一切情节故意迫使的偶然性矛盾,都是属于‘模式’的东西。”
“难道你觉得爱一个人也是由性格决定的?”杨问我。
“我相信。”我很坚持,“或者说,至少不是因为对方是俊男靓女就一眼看上了。这种东西,我不信。”
“可是,韦,我相信一见钟情。”杨对我说,“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本来就是一种冲动。”
“可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有因果的。莎士比亚在前一场就交代了罗密欧对另一个女子的爱,那就是他的性格。他是冲动的,并且易于恋爱的那一类人。所以当他在舞会上遇见朱丽叶,他爱上了朱丽叶。”我继续说,“但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朱丽叶会被罗密欧吸引?为什么从万万千千参加舞会的人当中看上罗密欧?杨,爱情不是巧合,莎士比亚笔下的爱情也不是巧合。”
“为什么朱丽叶会爱上罗密欧?”
“因为罗密欧吻了她。”我回忆起剧本中的那一幕,“而且是两次。这个花心少爷靠近这位美貌的小姐,他想让她对他动情,但朱丽叶起先是很抵触罗密欧的,她让罗密欧走开,但罗密欧花言巧语一心求吻,甚至将朱丽叶比做神明,用吻比做接受神明的恩赐。罗密欧第一次吻了朱丽叶,罗密欧说‘我的罪孽已被洗涤’,但朱丽叶有些生气,她说‘但你的罪却沾染上我的唇’,然后罗密欧俯身吻了朱丽叶第二次,对她说‘那请允许我领回我的罪孽’。”我继续说,“第一吻是轻浮,是碰撞,是罗密欧的小伎俩与试探,那第二吻就足以将朱丽叶尘封内心的冰面压碎,露出内心温柔与激情的一记补充。杨,你看,这些爱情不是毫无逻辑的冲撞,而是一步一步细细厮磨的后果。”
“你是说,罗密欧如果算是对朱丽叶一见钟情,但朱丽叶不是,她是被两个吻逐步俘虏的吗?”
我点了点头。
“好。”然后杨靠过来,在我毫无防备之际非常轻柔地吻了我,“韦,这是第一次,其实我原本想告诉你,我爱你如同罗密欧初逢朱丽叶,他一眼就看见了她,他一眼就能确定自己爱上了她。但她没有办法平白无故爱上他,所以他只好给她两个吻,第一吻,让她注意他,然后——”
他捉住我的手,不由分说地再次贴近我。
我终于记住他嘴唇的味道,是近似果冻般香甜的味道。
“——第二吻,是为了让她从万千记忆中,唯独对他,永远不能遗忘。”
是呀。
永远不能遗忘。
不能忘记我怔怔的面孔和他张扬的、故意的笑。他看着我,我看着他。我扬手想打他,他却举起我的枕头抵挡。可一切至此又能如何,再没有下一步了。我已经破败了,我破败于那两个吻真的击碎了我内心的冰面,摧毁了我苦心建立起的防备和逻辑。他只是爱我,没有逻辑的爱我。可爱究竟有没有逻辑?倘若没有逻辑,那我便需要承认他的爱是合理的。倘若爱有逻辑,那我便需要承认他的两个吻带给我的永不能遗忘。
我总是这样输给这世上的大多数人。
我输给不喜欢我小说的读者。输给爱我的杨。
可这故事至此便再无过程了。
没有相爱,没有完满,没有两面三刀或钩心斗角的过程。
只有杨爱我,我也爱杨。他是这世上的大多数人,肆意簇拥在我身边最广阔的领地,因为庞大而可以理直气壮地不理会我,也可以理直气壮地爱我。他常常爬到我房间看我写作,他安静地听着MP3在我床上凝视着我,头抵着墙,目光软软地打量。他也会在我因写稿日夜颠倒的岁月里,每天做好一桌饭菜等我睡眼蒙眬地走出房间。他像是个淘气的小鬼,要什么便是什么,执意赖在我床上不肯走,理由是“你的被子比较香”,于是我只好在他抱着被子睡着后,换到他的房间。我们表面如此和平,以至于连杨都会趁我写稿时独自在我身后低吟:“韦,我们算是在一起了吗?”
我戴着耳机,电脑里的音乐很小声,甚至盖不过他在我身后的细语声。
“我爱你,我知道你也爱我,可我们这样究竟算什么?”
他究竟是自言自语,或者希望我能听见,我不得而知。
可当我反复在键盘上敲下一些字符,又咬着牙删除,再重复,再删除,反反复复,而后我终于沉默着转过身,却只看见我那张已空空荡荡的床。杨不知何时已经回去自己的房间。只有床单上一小片褶皱的凹陷证明,我听到的那一切不是幻觉。
现在,我常常听人说起这样的故事,诸如男孩女孩在一起很愉快也很幸福,但仍然分开。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要分手,也不能明白。因为在那之后,男孩承认无论如何他最爱的还是女孩,而女孩不管身在何方、与谁相伴,却始终在心里保留一个给男孩的位置。人世繁复,可无人猜得透为什么男孩与女孩会如此。
就像多数人也猜不透为什么我们这般要好,你如此得天独厚在我身边,我心里明明已经盛满你,你我之间也许连一步之遥也未曾有过,但我们永远无法在一起。
只有凌宝知道。
在某些夜里,我曾经因为你把被子围在腰上跳草裙舞的傻样子无可奈何大笑后,曾经因为你胡乱演我剧本里的角色却因为你滑稽的言行责备不了你后,曾经因为你干预我写的小说、执意让我把男主角写成现实里永远不存在的那类完美的人,却意外地受到读者好评之后,我发觉我爱你如此深,却也恨你如此深。
我也不明白,是什么让我无法接受你。
但凌宝搂住我的肩,告诉我:“他很好,你也很好,你们只是不适合。”
对,是不适合。
我们在一起住了两年零四个月,从没吵过架。杨,你有一张天真单纯的脸,你的天真是你最好的武器,让我无法责备你的无理、你的傲慢。你总是想给我惊喜,在我忙于在键盘上敲击编纂时带我离开房间,你推开你的床,街道上的烟花盈满眼眶。我想怪你的无理,却止于你的天真。你总用你自以为是的欢愉去袭击我的沉闷。你从不知道我每个月赚钱赚得有多辛苦,因为没有多余的预算吃饭,所以每天省到一顿。但是我的肚子时常饿得不行,后来我想出一个法子,如果感到饥饿就去睡一会儿。所以我日夜颠倒,因为我正压制我的窘迫与无可奈何。
你从来不知道。
你开心了便会来找我。你想我了便会让我知道。你知道我每月多焦急地在写那些稿子,我日复一日地坚持我的信念,我以为写一篇真诚得哪怕少有人懂的小说会获得人的尊重,可,杨,连你的手也选择了对方的阵营。
我说:“难道你不觉得那些故事根本不可能发生吗?不过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情感去编造的美好罢了。”
但你再次选择了对方:“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快乐?快乐原本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干吗要想得很复杂。既然有简单的,不用理会复杂也可以愉快地活着的方式,那我们为什么要去看那些晦涩的、说一些人性阴暗的东西?”你眯着眼,拉起我的手,想把我从那间狭小的、黑暗的房间里带出来,“是不是?”
是啊。扬。
于你来说是。
可我不是。
我们之间的差别,不是爱与不爱,不是快乐与悲伤,也不是积极与悲观。而是你的人生准则是活得轻松愉悦便好,因为懂与不懂这世界的悲苦、都必须活着。但我不能。我不能在知道这世界的遗漏缺口之后不去理解它们,而后解决它们。我尝试去明白晦暗,并非我多悲观,而是我不能忍受有缺憾、有漏洞的情感,我怕我们自作聪明的欢愉总有一日会因那虫蛀般的缺口彻底坍塌,就此溃散。
这便是我们的不适合。
哪怕,你爱我,而我也爱你。
你会因爱我而幸福。
但我会因你爱我而感到患得患失,心神不宁。
因为我们根本不合适。
杨,瞧,我又写了这样无聊的故事。肯定许多人不会理解,他们觉得我始终在写些没有情节的东西,没有男主角一上来凶狠的词句与轰轰烈烈的情感,没有误会,没有曲折离奇的配角战争,没有偶然。
在我离开你之后,有一天夜里我重新翻开李健吾译的那版《包法利夫人》,我忽然哭了起来。我想起我更喜欢李健吾的译版,可你却喜欢周克希的译版。你说李译版已经太过古旧,有些语法已经和现在不同,读着让人难受。可你所说的那些缺憾,却是我最喜爱的地方。
于是,杨,你说:“韦,估计你就是个老派人,老派人就喜欢这样矫情的语法,但是这些句式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杨。
这夜我在往更远的、别处的火车上。
我在昏黄的灯光下翻开《包法利夫人》,某些时候,我试图更接近你一些,于是我开始念你说的矫情拗口的李译版。我轻轻地、淡淡地念着。在轰鸣着跑向黑暗的列车上,那些震耳俗聋的声音盖过我内心的希望。念至“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只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间。她必须从事物得到某种好处;凡不能直接有助于她的情感发泄的,她就看成无用之物,弃之不顾”时我忽然哭了起来。我哭泣并非因为我想起你说我“老派”,而是因为当我再次翻开李泽版的《包法利夫人》,我发现我仍然那么爱他那些老派的句式语法。过去这么多年,我仍然没有被世俗同化至能与你一般,我仍然爱这书这译版,便表示我与你之间仍然存在永远的距离。我们仍然不合适。
我合上书别过脸,不忍再翻开。我的手指停留在序言间无法逾越。我试图平静下来,再去忘记你,然而一段一段的故事如此吻合地贴上过往。
杨,那个著名的关于福楼拜的故事你知道不知道?
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时,有一日他朋友去拜访他,却发现他坐在地板上痛哭。他朋友很奇怪,问他“你为什么要哭”,福楼拜说“因为包法利夫人要死了”,他的朋友笑了,对他说:“你既然不想她死,那就写她活过来嘛。”
福楼拜却伤心地回答:“不,她非死不可,她已经无法再活下去了。她不得不死。”
杨,你和我就像福楼拜与他的朋友。
我所有觉得的“必然”,你都觉得“没有关系”。
许多事,你都觉得一切能被我们掌握。
可,杨,我们只是自以为是罢了。
表象能够被我们篡改,如同衣服般被换下、洗净,挑选,更改,但灵魂不能。所以最后那一晚,当我告诉你我要离开这套房子后,你在我门前等了我一晚,你在我门前说了许多话,可我始终没有开门。
那是最后一次,你在门外问我,为什么罗密欧与朱丽叶能够相爱乃至共同宣誓婚姻,可我们不能?
可是,杨,我一直没有告诉你莎士比亚的诡计。
你吻了我,但你不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下一场戏是什么。你不知道莎翁故意设计的小把戏,那个情窦初开的朱丽叶回到房间,内心澎湃却无法言表。她有许多话想说,却又无人能言。她爱上的是宿敌之子,但她已经爱上他了。于是她在月光柔情的阳台,自言自语地描绘她对他的爱。
——杨,也许你不知道这一幕是多么重要,倘若不是罗密欧阴差阳错想回去找朱丽叶,她不会撞上正在表达对自己爱意的朱丽叶,也许他永远也无法知道她的爱。倘若不是以此形式,那罗密欧也永远不会有机会明白朱丽叶的爱。
这是莎士比亚故意埋下的火种,让朱丽叶的理智被黑夜剥离,让罗密欧得以趁虚而入。否则,两家世代宿怨的他们,受困于礼教与现实的他们,永远无法逾越彼此之间的距离。
杨,很可惜。
你只知道两个吻的前因。
却不知道要促成两个相隔甚远的人,究竟需要多少命运设计的巧合才行。
至此,这个故事终于要写完。杨,我想如你一般的大多数仍然不能理解我们的故事,不能理解这样没有相爱、没有误会、没有巧合的故事有什么含义。而我也在这列驶往更远处的列车上,因为想起你,于是逐字逐句写下这段没有过程的不完满。
一切我已悉数交付,但我明白,即使你有朝一日看见它,也未必能懂得它。
但,无关紧要。
有一件事是无需灵魂相通便可理解的。
那便是祝福。
杨。
天涯海角,唯望君安。
文章标题: 塔读新书《末世:开局获得诸天神炼系统》,没人看没人收入书架,麻烦大佬们帮忙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111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