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正文

《PhD grind》读后感(上)——对生活的启示

时间: 2022-08-03 11:31:01 | 作者:Lordog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PhD grind》读后感(上)——对生活的启示

前言

我是一个CS类的准大四保研学生,即将开始读研的历程。早就听闻许多大佬对《PhD grind》的推荐,终于拿起来一气呵成带着思考读完,此刻,趁热打铁输出本篇观后感。

《PhD grind》简介

《PhD grind》,全名《THE PH.D. GRIND ——A Ph.D. Student Memoir》。

作者Philip J. Guo,MIT CS本硕,去Stanford读博——

“Since I had a decent amount of research and paper writing experience, I felt well-prepared to handle the rigors of Ph.D.-level research when I came to Stanford in September 2006. However, at the time, I had absolutely no idea that my first year of Ph.D. would be the most demoralizing and emotionally distressing period of my life thus far.”

读博结束后,他便写下了这本回忆录,按时间线记录了他读博六年的grind(“磨难”、“磨砺”)。简言之,前三年不顺、后三年否极泰来。

本文动机

我的心里始终有些读博的白月光吧,理由也正如作者在最后所说:

my six years of Ph.D. training have made me wiser, savvier, grittier, and more steely, focused, creative, eloquent, perceptive, and professionally effective than I was as a fresh college graduate.

当然,他也补充了一句:

Two obvious caveats(警告): Not every Ph.D. student received these benefits—many grew jaded and burned-out from their struggles. Also, lots of people cultivate these positive traits without going through a Ph.D. program.

我并不相信自己对学术的能力和热情,且以自己的能力难以去强实验室读研(直博当然不会考虑),同时考虑到国内科研环境、找工作对我的未来更直接有利等现实原因,我在今年初便明确确定不会选择学术道路,暂定目标进大厂。

但由于找不到羊导,大部分院校和实验室都有一定毕业要求,硕士阶段还是要发表一定质量的论文,也因此,我读研的目标是,早发一定质量的论文,早去实习,提高找工作的竞争力。

我想从这个角度,去总结《PhD grind》带给我的启示,也希望能给相同经历的人带来一些启发。

我相信,规律,是共通的。尽管,对在各方面不同的人,适用程度和范围会不同。《PhD grind》也印证了我最近半年形成的对生活的认识。所以,这进一步强化了前一句话。

在后记里,Guo留下了针对读博的20条建议,作为对他读博经历的精炼总结,这里我就不再照搬。我希望能从Guo的读博经历中提炼出更通用的、指导我个人生活的启示。

将Guo的读博经历《PhD grind》,视为,生活(life)这一“” 的一个“实例”(或“对象”)。——c++“类”的概念

启示分为两部分:一、通用的、指导我个人生活的启示 二、 对水硕的指导意义【这部分将在下一篇阐述】。

准大四的拙见仅供参考。中英混合是为尽可能保留原义。

《PhD grind》阅读建议

  1. 谁适合读——对科研感兴趣的、希望读研的本科生;需要发表论文的硕士生(有些院校硕士生毕业并不要求论文);考虑读博、直博选项的硕士生、本科生。
  2. margin notes一定不要错过。 Guo在读博最后一年决定不会走学术道路,但读博毕业一年后又去做了professor。在读博毕业后便写下了这本回忆录,在几年后,professor的他又在回忆录的侧栏补充了注释(margin notes)。 几年后的自己看当时的自己,时间线放长,更能看清当时自己的浮沉与正误,所以,读的时候,margin notes一定不要错过。
  3. 有经历才有体会。 如果在半年前读本书,我不会有像现在一样的思考,所以,经历是理解的必要条件。读不懂?可以先去找老师接触接触科研。
  4. Guo的经历的参考价值因人而异。 Guo的背景:Stanford CS PhD——hyper-competitive field,即,所谓极度“内卷”的赛道。 如果竞争不饱和,那其实以下建议不必面面俱到——就像我国上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机会迸发。

《PhD grind》读后感(上)——对生活的启示

1. 生活中的“核心判据”

核心判据”是我个人的一个说法,指的是,对待事物时,什么才是主要矛盾

“核心判据”在《PhD grind》中的表现是:选择导师、找同学/老师合作,对 人品、研究兴趣、投机(match)等【“虚”的、精神性的东西】的参考 应以 利益、能力等【“实”的、中性的、可判断的(或可比较的comparable)东西】为基础。

对前者,暂且称之为软实力:“虚”、不确定性(难以证明、度量、比较)、主观性(价值判断)、随机性(受发挥影响);

对后者,暂且称之为硬实力:“实”、确定性(纸面可见、易度量、易比较)、客观性(事实判断)、稳定性。

关于这一点,书中的正例和反例真是数不胜数——

A. 共同利益和目标往往是集体、合作出成果的必要条件

Guo争取发表论文的两段经历:Guo在博二时与一个老师和博三学长合作,做了一项不错的工作,作为合作者(第二作者)发表了一篇顶会;博三时,在自己导师Dawson的课题组,他本希望和博六学长合作一项工作投稿一篇paper,但最终未能成行。

两者的区别并不在于老师/学长的能力/人品何如,更多在于他们所处的阶段。

These two opposing experiences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motivations and incentives of one's potential collaborators before working with them.

对前者,老师是助理教授,学长是博三,都是急切需要发表更多论文出成果的阶段;对后者,老师已拿到终身教职(tenure track),而学长已经在准备毕业,在当时的阶段,对付出精力发表论文并无驱动力。因此,两段经历结果的不同,在于Guo与合作者是否“志同道合”。

说起来,对Guo来说,在研究兴趣上,前者甚至不如后者“志同”。

所以“志同”“道合”,哪一点更重要?显然是“道合”。

“道路”是确切的,所以“道合”的两个人的合作是坚实的、是有基础的。

“志向”是虚的、会改变的。志向,即,“我想干什么”,是脆弱的东西。即便“想”本身很强大,倘若怀他没有落实其想法的能力,无法指导现实的想法是没有意义的。

读博六年,Guo和导师Dawson的合作一直磕磕绊绊:

Dawson的热忱一直在项目Klee上,也希望他的学生进一步开展Klee的研究。所以,Guo刚进组时,在第一年做了大量dirty work,心力憔悴,却一无所获,于是退出Klee。在博三时,Guo回归Klee,因为他需要发表论文,他认为,Klee是自己和Dawson研究兴趣的重合点,且Dawson有能力发表论文。但因为上文所述的原因,这次又失败了。

实际上,Dawson也非常kind——Guo的博士基金只有五年,Dawson在最后一年时给了Guo拨款,使其可以开展项目顺利毕业。【Guo博六时能去与Havard另一名老师的实验室,正是因为Dawson的拨款,否则,由于那个老师无法提供拨款,Guo无法过去Harvard——核心判据的又一个例子:“现实解决了,我们才能谈我们契合的理想(研究兴趣)”】

合作碰壁的理由有很多,Guo也在书中详细地阐述过了。一言以蔽之:不合适。

坚固的合作与关系,往往以实际的事物为基础,这不是功利,这是规律。

与Guo有坚实“羁绊”的同事、朋友、老师,他们当时的缘分几乎都基于“道合”,在此基础上,善良(kindness)才有了发挥的空间,互帮互助,实现双赢,于是连接更加坚固。

B. 软实力是需要的,但硬实力是基础

Guo在博士前三年磕磕绊绊,成果寥寥,在后三年迎来新生,顺风顺水。

这一转变来自种种机遇,也在于Guo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提高了科研所需的软实力,包括: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适合做什么样的项目和工作)、摸清了科研的“道道”(做能发出论文的(publishable)工作)、学会寻找idea/合作者等、talk/写论文的能力等等。

但最重要的点还在于他的【本就强大、在前三年又继续磨练的】硬实力: 强大的工程编程能力(“serious programming skills”)。

他在后三年,只要找到了立得住的idea,就能在可观的时间内去实现(而他做的可是编程能力要求几乎最高的软件工程领域)——我认为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但作者甚至没在书中提到这一点。

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是以作者的视角看的,尽管作者很大佬,但可能会有一种错觉(:

这个结论有许多应用,比如选择导师(这一点下一篇阐述)、比如求职时,“简历+面试表现 决定 offer”。哪一点更重要呢?显然是前者。

C. 推论:不要把自己的前途全然托付于任何人/团体,不管是父母、伴侣、导师、学校。

或许短期收益大,但风险也大,因为他人会变。

或许人品相对稳定,但导师与你的目标可能会在未来不匹配。

进入好学校/好实验室,就一劳永逸了;找到好导师,offer就不愁了。新一代大多不再这么想,这是老一辈人常常秉持的想法——其实也合理,上个时代坑位多,进了好地方几乎真就一劳永逸了。

2. 开局(kickstart)最难

不管是科研,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学习技能,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起步最难,之后没那么难,甚至会因为滚雪球效应顺风顺水。

在经历前三年的“磨难”之后,Guo的后三年的项目IncPy → SlopPy → CDE,每做一个,愈发水到渠成。

这也是科研上常说的incremental工作:一旦发表一个原创的、好的工作,后续便可以以此为基础继续开展新的工作,发表更多论文。

kickstart最难,然后就是滚雪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被鼓励 不要轻言放弃。

那相应的,需要放弃的情形也就不言自明了,或是长时间无法kickstart(转行?),或是滚雪球滚不起来(换方向?)。

滚雪球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kickstart的扎实程度:你的坚持要足够打好基本功

3. 机缘“serendipity”

Guo后三年的上升螺旋来自种种机缘。

他在注释里多次评论:“Talks create serendipity 做答辩创造机缘”。

他也多次表达:“if not... it would've... 如果我当时没...我不会...”

但我认为,偶然来自必然,“天助自助者”。

以必然律去理解Guo的经历,他经历挫折后否极泰来,核心原因在于,他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优势在于强大的工程能力:3周实现CDE,太牛了)、摸准了科研的脾气。即,“上道”。

他的“上道”,是一种必然吧。

诚然,他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贵人。但,既然硬实力有、方向是对的、软实力也有了,那么,即便历史重演n次,他遇到的不是这么些贵人,他也会遇到其他贵人,以不同的方式书写后三年虽有不同但有惊无险的顺利。

很多大佬的飞黄腾达是一种必然,只不过需要花时间“找准定位”以及“理解游戏规则”。

蒙特卡洛模拟尽管每次运行结果不一样,但最终都会导致好的结局。

0. 生活的意义

在最后,Guo回答了很多人问他的一个问题:

读博的“磨研”(grind)经历,was it fun?

It was fun at times, but more importantly, it was fulfilling. Fun is often frivolous(轻浮的), ephemeral(短暂的), and easy to obtain(容易获得的), but true fulfillment(真正的满足感) comes only after overcoming significant and meaningful challenges. Pursuing a Ph.D.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fulfilling experiences of my life, and I feel extremely lucky to have been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be creative during this time.

Fun vs Fulfillment的答案,其实也可以回归第一条结论:

谁是长久的、谁是越求越多且可掌控的、谁是抓住后就不再溜走的......

生活,就是不断地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并从其中获得满足感。

如果总是追求前方,到达了此刻的前方,还会有前方的前方。

生活的意义,在于每一瞬。

Live not for battles won.Live not for the end of song.Live for along.

当然,最后,再提醒自己,不要只看到那些“5%”的glamour、insight、experience,而忽略了95% 的 grind和作者本身出众的硬实力、兴趣和热情。

我什么都缺,现在最缺的就是grind

以后应该会再读一遍,获得更多启发。

预告

下一篇:《PhD grind》读后感(下)——对读研的启示

谈谈《PhD grind》将如何指导我的读研之路。

文章标题: 《PhD grind》读后感(上)——对生活的启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46246.html
文章标签: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