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7-05 08:32:15 | 作者:胡止止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是梦耶?非梦耶?
落霞与孤鹜,秋水长天。楼阁玲珑躲在水雾和晚霞中,如烟般飘缈。山峦是她的衣带,青得要滴下来,水是她的玉簪,碧的满满的。鸟向隔上飞,云从阁里出,恍惚间,江上渔舟唱晚,不知何时,阁中管弦呕哑,依声寻去,却见一人宽袍广袖,身影颀长,衣不著水,湛然若神。
只听他吟“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朗月流银,晚风骀荡,听得这几分清冷的声音,心里竟有些迷离怅惘。人是见不得万千河山的,王勃这一吟咏令我不觉间想起另两位文人的慨叹,苏轼游黄州赤壁时曾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张若虚面对着春江花月夜时曾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就算平时在红尘俗世中取得再多的成就,膨胀得再厉害,一见了日月星辰,锦绣山河,立马就会泄下气来。人是渺小的,生命是短暂的,而天地宇宙是壮阔的,是永恒的。钱钟书就曾说“目光放远,万事皆悲”,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人世间,又莫名其妙地离去,你看《红楼梦》中《好了歌》唱的好,“好便是了,了便是好”。既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与世事缘分朝生暮死脆弱如露水,是否只有像佛家那样将人生看成一种幻觉,完全把社会弃置不顾,期待来生才是正确的做法呢?王勃一首《滕王阁序诗》结尾留下一字不写,扬长而去,缺的是何字?正是“空”,我困惑了起来,空空如也,空空如也,人生真的一点意义都没有吗?
只听得他又吟“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重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没错,我们存在的本身就是潜在的死亡。但那又何妨,正是因为生命是一个走向时死亡的过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才显得不可复制。当我们走过生命中这座桥,从这头的青丝走向那头的白发,倘若不改一路的凌云之志,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伟大之处,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如果我们想在空间和时间上囊括宇宙,其结果必然是宇宙囊括了我们,让我们变得渺小。由此,他提出人要确立尊严在于思想的观念。选择向死而生,而非活着而已。苏格拉底告诉我们“活着不是目的,好好活着才是”,正是生命的无常与虚无,让我们明白了确立理性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室友,是有多么重要。“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既然可以选择做一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飞扬在空中展现生命之美的柳絮,因为何要躺在地上甘心成为枯枝败叶呢?既然可以蒸发到天空,成为高远洁白的云朵,为何要情愿成一洼污水不入杯盏呢?既然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有机会去追求真实的功业,了解更深远的宇宙,又为何要随波逐流,任自堕落呢?王勃为何在怀才不遇时人写下这句话自勉,而非选择像大多数人那样,谈玄以避祸,不就是因为她强烈的热爱着这短促的生命,要给自己一个不留遗憾的人生吗?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不要害怕梦想太遥远,理想不可期,不要觉得为时已晚,再难继续奋斗。就像王小波所说,“别怕美好的一切消失,咱们先来让它存在。”活过,爱过,奋斗过,才能在死前向维特根斯坦那样,坦言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至此,我大概对王勃所留下的“空”,有了新的想法。望着眼前华茂春松,举手投足似幽兰一般气度的男子,我想,不应该看透而放弃,不因多舛而消极,带着出世的心性入世,在理性的基础上获得精神的和谐才是最智慧的人生境界。
似空非空,似梦非梦……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