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0-09 08:42:52 | 作者:miss六姑娘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一、你有过自我攻击么?
为一件小小的事情自责内疚很长时间,你有过这种心理体验么?
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发展为自我否定、自我攻击。
这种体验真的太糟糕了,我懂。
适度的自省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发展为自我否定、自我攻击,非但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好,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抑郁、自卑。
二、这些是如何发生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七章到第十章给了我们答案。
1、令人愤怒的獾
这部分的开头,看得着实让人愤怒:可怜的蛤蟆在家待得好好的,气势汹汹的獾来了,就开始对蛤蟆指手画脚、批评指责。更让人愤怒的是,獾竟然让作为校董的蛤蟆写封辞职信,因为獾认为他更适合做校董。而他此次来,不是和蛤蟆商量这件事,而是来通知蛤蟆的。
獾认为这一切理所应当!就像往常一样。
蛤蟆虽然很愤怒,但“适应型儿童”(上一篇读书笔记中已解释)的状态让他无法表达这种愤怒。只能告诉獾,他需要考虑。
2、獾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蛤蟆?
蛤蟆来到心理咨询师苍鹭这里,苍鹭引导蛤蟆,认识到两点:
1)是蛤蟆的某些行为,与獾“密谋”,促使獾如此对待他。
我觉得这里很微妙,想想我们生活中,有些人总能遇到同样的问题,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某些行为想法,给我们招来一些相同的问题,就像俗话说的:“看人下菜碟”。
2)獾的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
獾在不友好地对待蛤蟆的时候,不是处在“儿童自我状态”,而是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下。
3、蛤蟆的“父母自我状态”,指向了他自己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就像自己的父母。我们会像父母一样评判是非对错,父母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而且,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
既然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那为什么有一对挑剔型父母的蛤蟆,对别人却很友好呢?
经过苍鹭的引导,蛤蟆发现,自己的“父母自我状态”,指向的竟然是他自己。
原来一直以来,蛤蟆他自己在审判自己!
被人定罪已经很糟糕了,可更糟糕的是,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罪。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三、自我攻击应该怎么破?
1、自我察觉
通过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的认识,站在第三者视角,进行自我察觉,搞清楚是什么在作祟
2、能帮助自己的只有自己。
停止自我批判、对自己好一些,开始爱自己。
书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阅读日期:20211007
阅读页数:67-107(第七——十章)
苍鹭: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求助者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