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18 12:41:24 | 作者:独行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第一部分:干部的构成(级别、出身、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籍贯)
这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中县干部从副科到正处的四级金字塔级别,及各级别分别包括哪些职位岗位,并认为“只有进入副科级才算是领导干部,而副科级之下人员庞大的股级干部只是中层,不算领导干部序列”,这一点与我们的日常经验是相符的。接着作者统计了各级别干部的家庭出身等情况,认为中县领导干部队伍体系是“精英循环和精英再生并存,但以精英循环为主”(精英循环就是新的精英取代旧的精英,精英再生则是新的精英来自于旧的精英)。这一点结论来自于其统计中县有六成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来自于农民家庭。不过这一点和当前及以后的统计情况估计会有很大不同。
接着根据性别统计,中县女正科级一把手和女县领导,总数只有 10人,比例仅有6%,而且其仕途发展除了自身能力与素质、家庭背景等之外,还得益于女干部政策。如在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2006年 11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的意见》中规定: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至少各配备1名女干部。而关于女干部成长难的原因,论文中引用了多人的观点,有的认为源于传统习惯、男权社会;有的认为基层政治风气不适合女同志,如喝酒、拉票等;还有的认为女同志本身基数就较少(这一点倒和现在不太一致);有的认为由于女同志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要照看孩子,要做家务等等,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还有人认为由于社会偏见,导致女干部容易产生谣言和绯闻。
接下来对于干部年龄的统计,作者认为年龄规范的政策对于干部的循环更替和干部的退出机制的建立,有很大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是对各级干部都造成了压力,年轻者希望进步越快越好,因为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而年龄大的则容易丧失进步的动力;二是导致了干部年龄造假问题。当然,第二点随着档案和户籍管理越来越规范,已经越来越少了。
接下来是对于干部受教育情况的统计,并认为“干部的学历和年龄一样,在调整干部的时候,往往成为领导手中的筹码,成为领导艺术地处理难题的工具。特别是在一些情况复杂,领导无法取舍的时候,学历和年龄就会成为杠杠,其重要性也就立刻彰显无疑。”还在其中探讨了干部在职教育的问题,认为党校成了“文凭批发基地”。
最后是对于干部的籍贯分布进行了统计,探讨了地域回避政策的落实,以及籍贯对干部仕途的影响。如在调查中“安县人比较团结,抱团,互相帮助提携”。
第二部分:干部的进入(吸收录用、职位获得、单位间流动)
首先探讨了以前中县干部身份获得的三个主要途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军队转业安置、从社会中吸收录用。从趋势来看,毕业分配已基本成为历史,转业安置途径也扩大了,吸收录用已经基本告别历史舞台。目前,考试录用已成为主要途径。而且,作者通过统计认为“吸收录用机制是领导干部阶层安排子女就业的一种途径,是封闭的自我繁殖的机制,打上了深深的权力庇护的烙印”,而且吸收录用政策主要是对具有城镇户口的人员开放的,而对农民阶层则是封闭的。因此“文革中,农民阶层通过招工等方式还有向上流动的渠道,而文革后,农民阶层除了上学和参军,基本丧失了其它方式的流动渠道,所以,身份制在文革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是弱化而是强化了。农民虽然可以地域流动,但他们的身份却无法改变。”
接着作者通过干部初职的获得,探讨了“单位制度”。作者认为中国干部资源的计划分配体制以及中国“单位社会”的性质,使得干部的工作获得既是地位形成机制,也是社会分层机制。中国的单位制度既造成了单位壁垒和单位分割,也形成了各种单位进入门槛和各种单位内部劳动力市场。单位等级和单位权力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形成了所谓好单位、一般单位和坏单位,这使得单位的差别演化为干部的人生际遇和命运差别。探讨了公务员考录政策对于领导干部权利的冲击。
最后,源于上面所探讨的不同单位之间的落差,从而导致了干部在不同单位间的流动。而且单位流动也和干部的心态理念有很大关系,1980年代,很多中县干部具有很深的乡土情结,放弃留在大中城市的机会,而回中县就业。而现在中县干部的就业地域观念则是大反转,很多都千方百计往大中城市调。还有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那就是单位的盛衰。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