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正文

《爱弥儿》读书笔记·第一卷

时间: 2021-08-07 13:27:41 | 作者:杜布里威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爱弥儿》读书笔记·第一卷

《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62年,全书共五卷。在这本书中,卢梭把自己设想成一个理想的教师,把爱弥儿设想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一般认为,该书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系统提出了新的儿童教育观,从而在教育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卢梭的教育思想也被总结为“自然教育”。

正如上述教育学界对《爱弥儿》一书所做的“定论”,卢梭对儿童发展的分期、教育儿童的思想和原则已经被广泛提炼,广为人知。但如果只看其中与教育相关的内容,那这本书完全没必要写这么厚。《爱弥儿》采用小说的叙事手法,使用讲故事的口吻,在叙述中加入议论,所讨论的话题不仅限于如何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在探讨人的发展、道德、宗教、世界观、政治等人类普遍的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阐发自己的教育主张。因此,想要深入了解卢梭的教育思想,就需要同他一道进入这些话题,沿着卢梭本人的理路思考教育与这些议题的关系。这样才能获得有血有肉的教育思想而非教科书中干巴巴的结论。

《爱弥儿》第一卷首先提出了人的发展的目的、教育的作用和原则:从自然出发,以符合自然的方式把人培养成公民,同时防止社会将人引入歧途。然后探讨了人的发展的第一阶段,从出生到会说话前,人的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的主要任务: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帮助和照顾,同时又不超出它的自然需要。

《爱弥儿》是一部教育理论的书籍。如卢梭所说,《爱弥儿》这本书不是探讨教育孩子的具体做法,而是教育的普遍原则。在第一卷,他就摆出了人的教育中三样最重要的东西,这本书正是围绕这三样东西展开的:自然,公民,社会。公民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非自然,这一点非常重要),自然是教育的起点和根本原则,社会则是教育不得不加以防范的毒物。

卢梭认为应该从自然出发,把人教育成公民。自然和公民这两种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其他矛盾之根源,必须把这两者统一起来。好的社会制度是能够剥夺人的绝对的存在(自然人),而给之以相对的存在(公民),好的教育也是如此。但在从自然到公民的路途中,教育,或曰人的发展,遭遇了社会这样一个大染缸,不断给人制造偏离自然道路的危险,从而无法达到把人培养成公民的目标,只是培养起欲望、偏见和个人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卢梭笔下的“人”还是“公民”,都不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现实存在的,而只是一种规范性的理论构想。“人”指的是自然人,“公民”指的是斯巴达式共同体中,没有任何政治上的个人属性、完全作为集体的一部分存在的人。相比自然,卢梭的“公民”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更难以理解,那是一种古典共和主义式的政治身份和生存状态。

《爱弥儿》第一卷探讨了人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幼儿期。从出生到会说话以前是幼儿期,幼儿期的儿童只有最基本的感官,它无法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需要成人的帮助。儿童天生柔弱,需要经过漫长的成长来发展起自己的能力,这是自然给人类制定的发展道路,所以成人给予幼儿帮助是必要的。儿童拥有啼哭、表情、咿呀语言等信号,来呼唤成人的帮助。

同时,成人要趁他的想象力和记忆力还没有发展,密切监视,不要让儿童偏离了自然的道路,也就是只给他最基本的帮助,不要溺爱和过度关心,这样只让他学会利用成人来满足自己超出自然的需要。也不要让他养成任何习惯,要让他经受各种不同的环境,尽可能多地自己运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自然能力满足自己的自然需要,最终达到精神和肉体的平衡,这是通向真正自由的道路。


【版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李平沤译。

【以下为要点总结】

前言

早已经有人反对旧有的教育方法,却没有人提出一套新的来。(P2)

自洛克以来,关于教育问题,未曾有人谈论过。(P2)

要把小孩子当孩子看,不要把他当大人看(P2)

这本书重点在于阐述我的观点,而不是提出所谓“可行的办法”(P4)

本书讨论的是教育普遍的原则,而非具体的做法,后者要视事物的偶然情况而定(P5)

第一卷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P6)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在偏见、权威、需要、先例和社会制度的荆棘中为灵魂筑起一道围墙(P7)

●如果人不是从做婴儿开始的话,人类也许已经是灭亡了。(P8)

人生来软弱,使教育成为必要。(P8)

人、事物、自然的教育

教育,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P8)

自然的教育完全不受人决定,事物的教育部分受人决定,人的教育才能由人决定。而三种教育的目的应趋向一致,因此,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应配合自然的教育。(P9)

自然不是习惯、习性,习惯习性因环境不同而不同,自然是天性,是原始的倾向,是感觉之事物的内在评判标准。(P10)

两种教育目的、社会的困境与认识自然

必须在教育成一个人还是教育成一个公民之间加以选择,因为我们不能同时教育成这两种人。(P10)

像斯巴达人那样,对外野心勃勃,冷酷无情,内部却公正无私,和睦无间。不要相信世界主义——雷居鲁斯,佩达勒特,斯巴达母亲的故事。(P11)

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他的同胞才有关系。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是依赖于分母的,它的价值在于他同总体,即同社会的关系。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制度:它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地使人改变他的天性,如何才能够剥夺他的绝对的存在,而给他以相对的存在,并且把“我”转移到共同体中去,以便使各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只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P11)

想在社会秩序中把自然的感情保持在第一位的人,他的倾向和应尽的本分会自相矛盾,使他既不能成为一个人,也不能成为一个公民,他将成为一无可取的人,今天的人就是这样的人。(P12)

今天的教育,想追求两个相反的目的,结果却是两个目的都达不到。(P13)把两重目的结合为一个单独的目的,就消除了幸福生活的一大障碍。(P14)

自然和公民两个互相对立的目的,产生了两种矛盾的教育制度,公众的和共同的(《理想国》),特殊的和家庭的。(P13)

《理想国》是一部伟大的教育论文,但它也只停留在文字。能够将类似的制度付诸实施,改变人的天性的,是伟大的莱喀古士。(P13)

我们本身不断感受到的矛盾,就是从这些矛盾(自然与公民)中产生的。(P14)

必须先了解自然的人。(P14)

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中,所有地位都是有标记的,每个人就应该为取得他的地位而受教育……是在危害他哩。自然秩序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他首先是人,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P14-15)

真正要研究的是人的地位。必须一般地观察问题,必须把我们的学生看做抽象的人,看做无时不受人生的偶然事件影响的人。(P16)人生的变化无常,时代动荡不安的精神。(P16)问题不在于防他死去,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死我们感到我们的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P17)

我们的种种智慧都是奴隶的偏见,我们的一切习惯都在奴役、折磨和遏制我们。文明人在奴隶状态中生、活、死,只要他还保持着人的样子,他就要受到我们的制度的束缚。(P17)

对待新生儿的方式:人为束缚损害新生儿的身体,还影响脾气性格。这种不合自然的陋习始于母亲只知道享乐,不顾母亲的职责。不给孩子喂奶,乃至不想生孩子。家庭的道德秩序败坏,坏风气盛行,人们的天性泯灭。(P23)

另一种情况,是对孩子过度关心,以至于溺爱,这是从相反的道路脱离自然。不知道要让孩子从小接受自然的磨练,经历身体上的痛苦,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将来少受痛苦。溺爱助长了乖僻任性,这样的孩子用啼哭换来成人的服从,他就获得了权势和奴役的观念,开始支配人了。(P28)

最好的教师是父亲,父亲有三重职责:对人类生育人,对社会培养合群的人,对国家造就公民。但父亲却往往放弃自己的神圣职责。(P30)

好教师绝不是一个可以出卖的人,不能为了金钱从事这一职业。(P30)

假想的教育条件

假定给我一个想象的学生,并且还假设我有适合于进行其教育的年龄、健康、知识和一切才能,而且,从他出生的时候起就一直教育他到长大成人。以这种方式,提出教育的原理、原则。这个学生就是爱弥儿。(P33)

为爱弥儿的教育所设想的的各种主客观条件(P33-45):

教师场所富人孤儿师生不可分离健壮保姆乳汁、食物空气、乡下洗冷水澡宽松的衣服

天生柔弱的儿童如何离开了自然的道路

人天生就有学习能力,人是自然的学生。(P46)

人的教育一出生就开始了,经验先于有意识的教育。为人所共有的知识多于为学者所共有的知识。(P48)

对有生命和有感觉的生物来说,所有一切都是教育。(P48)

儿童最初的感觉纯粹是感性的,没有任何感情的成分。习惯在自然需要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需要,这是必须预先防止的。应该让孩子自己支配自己,保持自然的习惯。(P49)

对孩子接触的东西加以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要让孩子适应可怕的东西。(P50)

生命开始的时候记忆力和想象力还没有发展,唯一可以利用的是感官,通过感官认识到感觉和造成感觉得事物之间的联系,感官提供知识,而这主要靠行动来进行,通过行动获得观念。(P51、P52)

孩子的感官得不到满足时,就用语言、手势、表情、啼哭等信号来表达出来。(P53)

这些哭声,人们认为是一点也不值得注意的,然而从其中却产生了人和他周围的一切环境的第一个关系:用来构成社会秩序的那条长长的锁链,其第一环就是建造在这里的。(P54)

人天生就有正义感、非正义感,就会从别人对待自己的啼哭中产生种种与他人关系的判断。(P54)

啼哭最开始是一种请求,然而如果不加地方就会变为命令。因此必须分辨他们的意图。(P55)

一切坏事都是来源于柔弱。(P56)

理性才能指导人认识善恶,在理性发展之前,善恶都不是出自认识,这时候行为无所谓善恶。孩子的各种行为,包括破坏,都是一种改变,所有的改变都是一种活动,这不是因为邪恶,而是因为生命的活力。(P57)

孩子本身的柔弱防止了他的活动造成太大伤害,但一旦孩子把他人当做工具,用来完成自己的活动,他就会利用别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弥补自己的弱点,导致人性乖戾的性情。(P58)

长大后,孩子的力量增强,更能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就能自己克制自己,精神和肉体就取得了平衡。但使唤他人的欲望并没有随着产生这种欲望的需要而消灭,使唤他人的心理唤起和助长了人的自尊,而习惯又加强了这种自尊的心理。幻想随着需要而产生,偏见和个人的见解就扎下了最初的根。从此离开了自然的道路。(P58)

教育的四个准则

    第一个准则:孩子没有足够的力量满足自己的需要;第二个准则:一切身体的需要,不论智慧还是体力方面,成人都要帮助他们,弥补他们自己能力的不足;第三个准则:帮助儿童,应该只限制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绝不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因为这不是自然的;第四个准则: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语言和动作,从而辨别他们哪些需要是自然的,哪些是臆想出来的。(P58)

这些准则的精神是多让孩子利用自己的力量,把他们的欲望限制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而保持他们的自然状态。(P59)

孩子生命的第一个阶段

孩子不要过早断奶,玩具要简朴,要吃简单却健康的食物。儿童的语言学习,要有正确的语言环境,要容许孩子最开始的时候有自己的语法,而且不要操之过急。(P63)乡下的环境更有利于语言练习,有助于练成一副响亮的嗓子。(P65)

要限制孩子的词汇,不要让他们的词汇多于他们的概念,他们会讲的事情多于他们对这些事情的思想,那是一个很大的弊病。(P68)

这是孩子的生命的第一个时期——幼儿期,他没有任何心情,没有任何思想,甚至连感觉也是没有的,他甚至觉察不到他本身的存在:他活着,但意识不到他自己的生命。(P68)

文章标题: 《爱弥儿》读书笔记·第一卷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1875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