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6-11 09:26:36 | 作者:林小多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近年来,父母虐童的新闻不断:
陕西宝鸡生父摔死2岁幼童,辽宁抚顺6岁女童遭亲妈及亲妈男友虐待三个月;男童遭亲父烟头烫伤双手面临截肢;黑龙江4岁女童疑遭虐待,被送进ICU……
而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对 68 篇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显示中国 0~17 岁儿童中:
遭受躯体虐待的发生率为 26.6%;遭受情感虐待的发生率为 19.6%;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 8.7%遭受忽视的发生率为 26.0%为什么这些父母会如此残暴?《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以下简称为长不大的父母)告诉我们,这大概率都是因为父母将自己的不幸投射到孩子身上;不仅让孩子丧失了幸福感,甚至对他们的人格造成影响,影响其终身。
书中指出,这是亲子之间一种神经病症的心理:亲子角色颠倒,这种病症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强迫、操控、隐形虐待、施恩图报、假性互惠等,作者用丰富的真实案例深入分析了这种病症的形成原因、心里构造和具体的表现行为,并提出了一些终结这种恶性循环的有效建议。
这本书的作者加藤谛三,毕业于东京大学,是教养学部研究生院社会学研究科的硕士,是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曾获得日本政府授予的“瑞宝中绶章”;瑞宝章是日本于1888年开始制定的勋章,以在公共事务有功劳者,长年从事公务者,功绩受到推举者为授予对象,是一个很高的荣誉。
除了《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以外,他还著有《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互相伤害吗?》《与内心的冲突和解》《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性格中的蜜与毒》等书籍。
都说育儿是双向的成长,为人父母应该及时去反思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发现根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重要。
01
一出生父母就不在身边的女孩,被寄养在爷爷家的时候,一直被爷爷训斥:“都是你的错。”甚至连走路走得快也要挨一顿毒打。
曾经因为吃梨被骂,因为多吃了几口腌菜被骂;那时候的她非常痛苦却不知如何是好。
跟大人们一起吃饭时,她总会忍不住看几眼腌菜。
她的奶奶还一直对她强调:“你就是一个被爸妈抛弃的人。”
时间久了之后,她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她辗转在各个亲戚家里,像一个皮球那样被踢来踢去;
不管在谁家都免不了挨打,有时候,甚至一直被打到晚上该睡觉的时候才停止。
更过分的是,有人会在她上厕所的时候突然开门,甚至她洗澡的时候也会有人突然开门,她特别讨厌别人这样欺负她。18岁那年,她终于离开了亲戚家。
但即便如此,她把攻击性发泄在自己身上,贬低自己。
她解释道:“都是因为我太任性了。”
她还否定自己说:“我觉得我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
这是书中提到的一个案例,这位女孩长大后,当了母亲,她把女儿当成了妈妈,把自己小时候想对妈妈做的事都做了一遍,比如向女儿撒娇,耍小脾气。
这种不健康的状态是典型的“亲子角色颠倒”,直接导致了女儿和她的关系恶化。
因为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是在把孩童时代遭受的委屈都发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亲子角色颠倒”这一概念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的,一个人年少时由于父母未能满足其基本需求,待他为人父母后便利用孩子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的行为。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不幸的经历,但在育儿过程中,也许偶尔总会出现一些类似的情绪,总是需要我们警醒并反复正视问题的根源。
《长不大的父母》提出,当育儿不顺时,父母能采取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承认自己有多幼稚。拒绝承认自己“不是一个优秀的父母”的人是最糟糕的。
人如果无法认同自己最真实的模样,便无法获得幸福。
幸福,就是学会爱上真实的自己。
02
最近,另外一个被热议的新闻中,说的是一位单亲爸爸,辞去了高管职位,把所有的精力、所有的心血、所有的爱都给了自己的的孩子,从小无微不至地关爱和照顾,全身心照顾了17年,并且将孩子送进了世界名校,成了“模范爸爸”、“优秀育儿博主”,然而他的孩子,却在国外选择了自杀。这事听来有些唏嘘,很多人都非常同情这个爸爸,为他感到难过和可惜,虽然不能确切知道孩子为什么自杀,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爸爸的育儿方式,其实并不妥当。
这位爸爸,17年里每天做不重样的菜,并主张“我是他儿子他是我爹”, 一切都以儿子为中心。他还专门开设了公众号,给孩子建立了一个“博物馆”,事无巨细地记录孩子的一切;他用了五台照相机,拍下二十多万张孩子的成长过程照片;
他的故事上过广州各种电台、报刊,被无数父母追捧。
这和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不谋而合:有些父母,一直把获得他人的赞赏当作生活的目的,从而牺牲了所有自我实现的机会。
因此,他们的家人会因为“过度的、虚伪的爱”而窒息,他们的孩子基本上也都会被逼成神经症。
就像心理分析学家赫伯特·J·弗罗伊登贝格尔所说的那样:追求完美背后的动机是世人的眼睛。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的真正育儿动机被隐藏起来了。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总会感受到莫名的压力。
对于孩子来说,当然希望父母是爱自己的,可当自己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无形中就会变成了一种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积压得越多,孩子就越容易失去自我,也就容易出现极端的选择。
03
书中提到:没有比亲子关系更适合隐藏精神暴力的关系了。
在“亲子角色颠倒”的情况下,孩子在一种隐形的精神暴力的影响下长大,并且他们自身也没有察觉到自己一直在遭受攻击。那是以美德为借口的“虐待”,是戴着爱的面具的“虐待”;精神暴力是一种带有精致包装的欺凌和虐待。
而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没有意识到事情的真相。真是值得所有父母警醒。
尤其是当下,很多人都没有做好当父母的准备,到了年龄就结婚了,生孩子。
即使看了很多的育儿书,也只是去教我们如何养孩子,却没发现有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本身。
没长不大的父母,被迫长大的孩子,让许多家庭状况变得糟糕。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如果你也曾有过不幸的过去,不管是否已经为人父母,都强烈建议阅读本书,从根源弄清楚问题,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为人父母,首先得先做好自己,其次才是别人的父母;只有心理健全,才能够更好地去面对人生,面对困难,面对孩子。
父母可以是孩子们的依靠和后盾,而不是以爱之名施以无止境的伤害。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段胡适写给孩子的话,与大家共勉: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是让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
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
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
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
你并不因我而来;
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
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
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