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6-05 22:40:19 | 作者:樊川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看完陈嘉映老师的这本书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开始吸引我的是这个比较耸动的题目,但是一遍读来发现也并没有点破什么才是“良好生活”。或许不经意间我期待的是像很多鸡汤文、畅销书那样的“No How”式的操作路径,不过这一点陈嘉映老师已经在书中批判了。总的来说全书有很多地方都令我印象深刻,从伦理学入题,经科学与哲学、伦理与社会的思辨,然后到生活的意义、实践、为事、善的起源。全然把一些零散的摘要呈现出来必定无益,所以我选择了与两个主要问题有关的部分,一个是“善好”,一个是“实践”。
功效主义的人性论预设是: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它的结论是:最好的行为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行为。
功效主义理论是后果论的,什么行为是善好的,要看这个行为带来什么后果。在这一点上,它与道义论相反。道义论注重行为所依的原则和行动者的动机——只要我用心良善,只要我按道德律令做事,我就是道德的,我的行为产生什么后果,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甚至全无所谓。
对功效主义的一项常见的批评,是它过分偏重于总体,忽视了个人权利。按照最大幸福原则,似乎谁获得幸福并不重要,但凡人类的总体幸福有所增加,不妨牺牲少数人的幸福,只要减少之量低于增加之量就行。
我们很难完全脱离当事人的感受来谈论快乐幸福之类。我并不同意幸福只是“主观感受”,但任何“幸福指数表”恐怕都得包括“幸福感”这一类感受在内,而幸福感既离不开个性差异也离不开文化差异。
经济利益只能支撑经济学,支撑不住伦理学,因为是生存定义利益而不是利益定义生存。
合作也不是唯一的善好,有时它根本不是善好,“实际上,人们相互之间最残忍的、最不人道的对立行为,都是标榜为深度‘合作的’那些人干的”。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并不在于他寻求自己的利益,而在于他惯常不顾他人的利益。
这部分陈嘉映先生从影响现代社会深远的功效主义谈起,说明了功效主义对于善好的观点,是追求总体利益最大化而非个体利益最大化,所以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极少个体的牺牲也是合理的。当然这样的观点受到了广泛的批评。而从个人的角度上说,个体主观的幸福感受也不能代表善好的生活,并且只讨论经济上的利益是不足的,也就是说陈嘉映认为幸福或者善好的生活是有超越利益的客观价值的。善好并不是个人主义或者相对主义的,善好能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诠释和度量。
我们是否能够以及怎样能够从物事之所是推导出应当怎样做?这个“是与应当问题”被称作伦理学中的休谟问题。
从实然到应然引起困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把事实认知想成了其他认知的前提,实际情况却是,我们一开始总是联系着我们要做的事情来认知事实,为了我们要做点儿什么去认知事实。
自然状态是实然与应然的和合处,甚至要说,自然而然的存在,理所当然的存在,是实然与应然未分之处。
在康德那里,逃生出自欲望,欲望属于因果世界,这里只有实然,没有应然;应然惟出自理性的道德命令。应然不来自实然,它们是两个全不相连的世界,一个世界压倒另一个世界。
实然和应然在典范那里和合,在典范那里,实然展示了应然。
中间的部分,陈嘉映从元伦理学谈起,说明了伦理学的主要问题和研究范畴。伦理学与科学是有异的,伦理并不仅仅是说理,还应该有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或者说“劝求”。这部分讨论了从实然到应然的沟壑,首先,他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实然本身就带有应然的目的;其次,自然而然是实然与应然未分之处。康德的道德律令彻底将实然与应然截断,应然不来自于实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典范在实然中展示了应然。抛开康德哲学不说,寻找和观察典范是理解应然的好方法。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活动分成三类:理论活动、实践(praxis)、制作(poiesis)。
实践不同于制作,因为制作活动是纯粹取效的,其目的在制作活动之外,而实践的目的则并不尽在实践之外。我会把这一点说得缓和些:实践活动的目的无法完全独立于实践活动本身加以界定,在极端情况下,“良好的实践本身就是目的”。
现代劳动的一个特点是尽量把各种任务分割成独立的环节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越细,每个环节上的劳动者就越不了解这个活计本身的意义。流水线上的工人一眼望不到眼下所做的事情的“客观目的”。
前近代的人们,可能缺衣少食,但不大缺意义,相反,我们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缺,却常感到意义在流失。
愈是发达的理论,离开我们对物事的直接经验愈远。
理论可以指导制作,却没有理论指导实践这回事。
良好的实践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追求某种目的才进行实践。于是实践与意义是一体的,即是实践智慧。而理论是对于现实规律的推论,是一种相对于现实极度抽象的描述,所以理论难以指导经验世界也无法指导实践。实践的智慧由实践本身得到。进一步结合前面实然与应然的关系来看,对实然世界的观测和抽象不是指导实践的合理途经。
人生不是股票市场,可以站在它外面来权衡得失。通常,我们并非先考虑哪个业行能让我利益最大化然后去选择它,同样,我们也不是先考虑哪个业行能实现最高的理想然后去选择它。无论理想还是利益,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具体环境,包括他心仪的生活典范和他自己的禀赋。
我们在成长和为事的过程中变得具体。
你一开始怀抱的那个理想本来只是个抽象的理想,只要去做事,你就不能停留在这种抽象性上。或者反过来说,你最初设想的现实也颇为抽象。目的或理想面对的并非一个泛泛的现实,你面对的是具体的制度、人际、规则、惯习。或好或坏,你最后做成的事情不可能像你一开始设想的那样子,你自己也不可能保持少年时候的那个样子——待到你学会了把事情做成的时候,你的理想,连同你自己,无可逃避地被改变了。
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
在技术时代之前,无论你最初抱有何等高远的理想,不能深切领会你所在传统,就将一事无成。在很大程度上,传统成为实然与应然的和合之所。
为什么处在实践传统之中,“生命的意义就不是个问题”呢?粗说,因为意义不是想出来的,不是论证出来的,而是被感受到的,通过生存和劳作的直接性感受到。
而当传统瓦解,业行转变为职业,职业要求于个人的,不是他的整个的人,而是他在特定岗位上的效用。个人不再作为整体的人通过他所属的实践传统与社会相关联,他的性情、德性跟他的“效用”隔离开来,“生活的意义”渐渐成为一件主观的事情,而一旦意义成了主观的事情,就等于没有意义了。
在实践议题之后,陈嘉映讨论了人生的行路。人生并不是有善好的标准和理论进行指导就能做出最好的选择,一方面犹豫年轻时候的蒙昧,还不了解自己,本性不够具体;另一方面人生的际遇情境不同,不是抽象的理论所能指导的。所以其实是在行路与为事之间塑造了自己,也即我们所做出的一切实践才让我们成为了自己。而又回到生活的意义的问题上,他认为传统是实然与应然的和合,因为传统就是我们身份共同体的实践智慧的总和,如若没有这些,完全主观的生活的意义也同时失去的意义。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