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作文 > 文章正文

作文素材 Ⅰ「人民日报」10月热点时评集锦

时间: 2021-11-02 08:41:10 | 作者:高中作文圈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作文素材 Ⅰ「人民日报」10月热点时评集锦

01

《刷来的好评,刷走的信任》

2021-10-28 沈童睿

还记得小时候跟着父母逛街的情形吗?大手拉小手,在一家家店铺中走进走出,比一比价格高低,比一比质量优劣。反复掂量过了,才下定决心掏腰包。父母说,货比三家,才不会吃亏上当。如今,越来越多的购物行为发生在网上。选择大大丰富了,但不能手捧实物细细端详,消费者不免少了一份踏实的感觉。很多时候所谓的货比三家,其实比的是商铺的星级、商品的评价。可是打开电商平台,那些齐刷刷的超高评分、千篇一律的好评文案,看得人心里犯嘀咕:这些好评,靠得住吗?

“评论20条得10元,有文案,可复制粘贴,真实有效,大量招人。”在一些兼职信息平台和社交网站,这样明码标价、招募好评写手的信息真不少。还别说,他们提供的“文案”倒是有模有样。有的会掺入一两句心理波动,比如“买来送女朋友,以为起码也要四五天,结果物流真的好快,让女朋友早早就收到了,还夸我有眼光!考虑回购”;有的会提几笔生活习惯,像是“爱熬夜,晚上也睡不好,白天容易累,听说是肝的问题,朋友推荐了这款,效果真的好。”言之凿凿,让人真假莫辨。

刷好评的套路还不仅如此。有些团伙专门建立了网站和任务系统,发布各种形形色色的刷单、刷好评任务。比如:“外卖评论单”“APP下载后评论,单价2元”“转发文章有钱赚”“观看视频即可通过任务,单价1.5元”,等等。还有的团伙注册公司,打着软件研发的幌子,编写刷好评刷流量的程序。如此不惜人力、心力,就是因为看到了部分商家对好评和流量的需求,希望从中牟利。

一名所谓的行内人说,电商平台和点评类应用有自己的推荐机制,商家想提高曝光度,就要在好评、销量、被搜索量等指标上有较好的表现。花钱找专业团伙代为刷高数据,就成了部分商家眼中的捷径。刷出来的假好评,让一些消费者上了当,也迫使更老练的买家学会了购物先看中差评。因为“好评已经不敢信任”。“进阶选手”除了研究中差评,还会饱览“拔草”笔记、开箱视频、各类评测……如果没有虚假好评的滋生蔓延,消费者本不一定要如此吃力。

假好评的一大弊端,就在于它侵蚀了交易双方的信任。这份信任,对现代社会和互联网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在流动性低的传统社会和小社群,店铺和顾客低头不见抬头见,信誉如何、服务怎样,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酿得出好酒,顾客自会闻香而来。反之,如果没两下子真功夫、真手艺,就算自我标榜“仙酿”,也很快会被识破。买卖双方的彼此熟知,使得真实评价不必耗费太多成本,便可以维持。进入现代社会,市场交易网越铺越开、越织越密,不计其数的买卖行为发生在天南海北的陌生人之间。虚假好评让买家付出了过多精力,在铺天盖地的假好评中去伪存真;它也伤害了那些专心优化产品和服务的本分商家,让他们在争抢排名的大战中落后于对手;它最终也会伤害那些购买假好评的人,纵然得到了短期的亮眼数据,但最终也将丧失消费者的信任。

不管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还是千里快递、万里传信的交易,每一笔成交的背后不只是口碑的发酵,更是健全的法律法规、有力的行业监管在发挥作用。“刷来的好评”,终究抵不过货真价实的力量。这是市场规律,也是市场法则。

02

《我们离非凡只差了一个“孤独”?》

崔妍 2021-10-27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无聊的日子和孤独的我真是绝配”“我试着销声匿迹,最后真的无人问津”……我们身边,总是有些人以孤独自诩,展示着孤独、向往着孤独,甚至沉溺于孤独。

市面上,有太多的励志故事试图揭示这样一个命题:非凡者是孤独的。不信你看,音乐传奇贝多芬是孤独的,被评为“最伟大的英国人”的丘吉尔是孤独的,“苹果”天才乔布斯是孤独的……这些故事都有着统一的叙事框架、煽情的文学语言和雷同的底层逻辑:因为孤独所以不凡。故事中,他们选定了自己的道路,没人理解、缺少支持,甚至迷茫无助,最终却在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中成就了自我、收获了成功。仓促中,有人得出结论——凡人离非凡就差了一个“孤独”。于是,有些人开始向往孤独。

应该说,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情绪,每个人都有感觉“孤独”的时刻。社会性是人的一种本质属性,当社会联系变弱、社交出现问题时,孤独感难免会相伴而生。尤其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会”,更容易放大这样的感受。而那些非凡之人的“孤独”,可能来自于“走在前面”而不被认可、思考深邃而不被理解、背负沉重而不被接受。孤独,与其说是原因,不如说是结果。当然,能够不顾世俗眼光、陈旧套路束缚,独自上路去追求真善美,也可能欣赏到更奇绝的风景,但这样的孤独,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意味。剥去“非凡孤独者”励志故事的外衣可以发现,孤独并不是非凡的必需条件,非凡也不是孤独的必然结果。

因此,为了成为非凡者而踏上孤独的道路,也许只是徒劳。肤浅地追求孤独,并不能在本质上改变什么。在空白中游荡不会摘得成功的果实,沉溺于孤独更容易陷入“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困境之中。那些伟大的孤独者们,往往是在坚持中获得力量、在执着中坚定前行,在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热烈的灵魂。更何况,不少人向往的孤独,其实是一种“孤独滤镜”,用以标榜出一种与众不同而已。

在奋斗的过程中,有人喜欢独自探索,也有人喜欢团队协作。成功没有定则,但如若没有内心的向往、没有向着梦想持之以恒的奋斗,却肯定不会成功。王国维曾有“人生三境界”之说,第一境界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描摹的是迷茫与孤独;但是,只有继之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上下求索,才终能有“蓦然回首”的了悟。不被理解的梦想,可能会成为起点;但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梦想的,绝不是孤独,而是内心的渴望与不竭的奋斗。

在敏感的青春期,自我意识张扬、个人情感丰沛,更容易产生孤独之感,甚至向往孤独之感。这可以理解,许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作为一种情绪,我们需要学会与孤独相处,适当的孤独也未尝不是在喧嚣中沉静下来的一种选择。不过,最终或许需要意识到,个性并非来自标榜,而是来自每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学识见识、观察视角;成功也并不一定需要特立独行,与更多的人群、更大的世界建立更深刻的连结,才能拥有更开阔的人生。

03

《“海归”和“本土”,谁更吃香?》

于石 2021-10-26

在就业市场上,最近有两个数字引起了关注。一个是,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900万人;另一个是,有研究报告发现,2021年下半年以来积极在国内寻找工作机会的海归人才规模同比增长103%。社交平台上,曾经被视为“天之骄子”的海归学子,也感到就业竞争的压力。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这是1949年底,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牵头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很长时间里,出国留学被赋予了格外的意义。于个人来说,这是去见识更大世界、寻找更多可能的人生抉择,意味着更宽阔的视野、更多元的文化、更适应的能力;于国家而言,这是从落后农业国通往现代化工业国的必由之路,人才走得出去、引得进来才能实现互通有无。峥嵘岁月里,邓稼先、郭永怀、程开甲、叶笃正、涂光炽、沈善炯、罗时钧、赵忠尧……一大批杰出人才学成归来,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中大展身手。正如钱学森所说的那样,“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如果说走出国门、回国奉献,是老一辈海归学子胸怀世界、心向祖国的情怀写照,那么今天的出国留学已经成了一个可选项,多了一些基于比较优势的现实考虑。比如,有人认为,出国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同辈人的“弯道超车”;有人觉得,大型跨国企业更青睐有海外留学经历、海外工作能力的人,出国留学可以大大拓宽就业的选择面;有人坚持,“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段横跨中外的经历必将转化成无法替代的竞争优势……于是我们难免看到,一些人盲目跟风、强行上车,花了大价钱,却兜兜转转、一无所获。甚至一个不小心,就让留学中介赚得盆满钵满,也给国外“野鸡学校”以可乘之机。

平心而论,出国留学的确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在一些专业学科和领域,国内依然处在跟跑的地位,潜心求学才能不被落下;多元文化下熏陶出的观察视角、表达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大有可为。只不过,优势虽然不小,但趋势也很明显。“出国等于镀金”的等式正在被打破,“海归优于本土”的观念也正在被扭转。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同国外的差距肉眼可见地缩小,国内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从政策法规到体制机制,个别海归留学生水土不服的情况增加了用人单位的顾虑。《2021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12.8%的海归认为自己应该拿到30万元以上年薪,但真正拿到这一数字的仅占5%,接近四成海归的实际年薪不足10万元。正是自我估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一些海归留学生“工作多年还没赚回学费”,转而质疑出国留学的性价比。

事实上,就业市场上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金字招牌。在今天,海归人才的优势依然明显,但是滤镜也正在消退。无论是海归翘楚,还是本土俊杰,人才与否不是靠金钱和光环堆砌而成,而是看是不是学有所成、能不能脚踏实地。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没有海归与本土的“针锋相对”,只有实力的较量、才能的比拼。更何况,随着国家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有这种眼界、这种魄力、这种气度。

海归和本土到底孰优孰劣?或许这从来都不构成一个问题。没有更胜一筹的身份,只有棋胜一招的本事。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就能人人成才、人尽其才。

04

《接机、打榜、应援……“饭圈”不该“圈”住运动员》

徐之 2021-10-25

机场里,粉丝接送机,层层人墙拥堵通道,影响正常通行;网络上,有组织的控评打榜,干预网友正常发表言论……这些“饭圈”的常见行为,让人不堪其扰。若是把粉丝接送机、打榜控评的对象换成运动员,大家又怎么看呢?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对运动员的关注度也水涨船高,不再局限于赛场上的高光表现,开始向日常生活延伸。毋庸置疑,“体育破圈”是一个好的趋势,让体育运动的影响变大,也让更多运动员的成绩和努力能够被看到、被认可。但同时,这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部分粉丝把关注点从赛场扩大到场外,蔓延至训练、活动、甚至私人行程。前有各路网友赶往全红婵老家打卡,影响家人生活,后有粉丝机场围追堵截国乒选手,干扰公共秩序……这些“疯狂”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和赛训活动。

纵观粉丝的这种不合理行为,是出于爱吗?显然不全是。游泳运动员汪顺被粉丝强行戴上帽子时,拒绝与为难的情绪清晰可见,粉丝却熟视无睹,甚至大声呵斥“给我戴上!”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不堪接送机之扰,希望球迷“把握住应有的礼貌边界”,粉丝越界行为却愈演愈烈,迫使其再度发声:“请大家只关注赛场”“反对通过特殊手段获取他人的行程信息、跟机、代拍等严重侵犯隐私的‘饭圈’不良风气”。种种行为,忽视了运动员的切身感受,是借着粉丝的名义,以爱之名进行着失范行为。

客观来说,把运动员作为偶像,本可以是充满正能量的好事。赛场上,运动员们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身姿,顽强的意志、对目标的坚定、不轻言放弃的心态,都是闪亮的发光点,有着强大的感染力。篮球运动员易建联儿时的偶像是王治郅,乒乓球运动员李晓霞的偶像是邓亚萍……偶像的力量,能够激励粉丝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梦想。但对于部分粉丝来说,他们青睐的并不是赛场上拼搏不止的选手,而是赛场外颜值出众、荣誉加身的“明星”。他们透过层层滤镜为运动员打造人设,不允许任何人说运动员的缺点,比赛失利也听不得任何的批评。这样的粉丝,不仅没有理解体育精神,也无视了运动员在荣誉背后的努力,甚至可能会影响运动员正视失败的态度。

在讨论体育“饭圈化”时,常有一种观点,认为粉丝为运动员带来了流量,提高了商业价值。这种言论看似很有道理,实则却是本末倒置。商业价值也好,粉丝流量也罢,最基础的都是来自于运动员的成绩。没有成绩,粉丝终有一日会散尽。而那些盲目崇拜、过度吹捧,极有可能扰乱运动员的心理,使他们迷失初心,丧失斗志,止步不前。粉丝来去如风,培养一名运动员却殊为不易,如果因“饭圈”的鲜花和掌声耽误了职业道路,对运动员自己和体育事业都是巨大的损失。

爱一朵花,最好的方式是陪它盛开。接送机、投票、打榜等固然是个人表达喜爱的方式,但喜爱的前提是尊重,尊重个人意愿,而不应不论时间地点、不讲方式方法地倾泻个人的情感,更不能影响公共秩序、打扰他人生活。关注一位运动员,了解他所热爱的运动,在赛场内欢呼呐喊,为运动员加油助威,在赛场外,以永不言弃、奋勇争先的精神激励自己成长,与运动员共同进步,才是粉一位运动员的正确姿势。

05

《飞船的“超级替补”,神舟的无名英雄》

于石 2021-10-22

最近这段时间,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传来不少好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让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又多了一分惦念。在闪烁的镁光灯下,举国上下记住了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王亚平这些造访太空的“回头客”,也认识了叶光富、汤洪波等初登征途的新面孔。只不过,群星璀璨的宇宙中总有一些星球的光芒鲜为人知。在英雄辈出的中国航天员中,也有这么一位看似默默无闻却是毫不逊色的传奇。

他叫邓清明,今年55岁,是首批现役航天员中唯一一个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人。23年前,包括他在内的14名飞行员经过层层筛选、严格选拔,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从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能力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神舟十二号……邓清明以出色表现多次入选飞行乘组,却总是以毫厘之差与飞天梦想擦肩而过。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他离太空如此之近,却也离圆梦如此之远。尽管如此,邓清明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因为在他的眼里,“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二十多个寒暑春秋,朝夕相处的伙伴载誉而归,意志曾不曾发生动摇?面对女儿幼年时“为什么你总是上不了天”的问题,心境会不会掀起波澜?当犹疑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打量,状态是不是也在起伏?多少看不见的压力扑面而来,多少想不到的困难如影随形,邓清明对此的回答是:“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作为战场上的“预备队”、主力军的“后援团”,邓清明“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允许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正是这样的父亲,赢得了后来成为航天人的女儿的认同:“你是我见过最敬业、最无私的人”;正是这样的同事,得到了来自身边航天员的鼓励:“老邓,你要努力,不要放弃”;也正是这样的中国航天人,赢得了来自陌生网友的祝福:“你默默的坚守和拼搏,已经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致敬!”

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我们有杨利伟们的开疆拓土,也有邓清明们的默默耕耘。或许,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这样的故事,乃至于总有人心生疑惑。他们不相信,真的有人一生只干一件事、圆一个梦,哪怕此生无缘也能此生无憾;他们不相信,真的有人视功名如尘土,心系天下、胸怀苍生;他们不相信,真的有人甘当阶梯,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日拱一卒奉献所有。就在昨天,我们聊过电视剧《功勋》里的功勋。于敏、张富清、黄旭华、袁隆平、孙家栋……这张名单上的许多人,掌握着影响时代进程的知识、拥有着改变发展命运的能力。不是不懂得“出名要趁早”的道理,也不是没有更舒适、更优渥的选择,但他们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毫无怨言、毫无保留、毫无例外,开创了无与伦比的事业,塑造着怀瑾握瑜的人格。正是这群“貌似傻傻的人”做着“看似天真的事”,成就了国家民族的“一飞冲天”,成为你我每个人的骄傲谈资。

“清寒枯苦飞天路,明净坚贞报国心。“这是邓清明挂在书房里的一幅字。每次神舟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迎接航天员的是无数关注的目光,而属于邓清明的欢迎队伍只有特意穿上红色衣服的妻子和女儿。家人眼里的盖世英雄,何尝不是我们心里的无名英雄,“您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您的奉献我们都记得”。

06

《《功勋》热播,传奇功勋的家国情怀有多动人?》

李忱阳 2021-10-21

最近,一部正在4家卫视、3家视频网站播出的连续剧《功勋》再度“出圈”。这部讲述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的剧集自开播起,热度与口碑齐飞,“泪目”“国士无双”等弹幕连连刷屏,“看不够”“好有质感”等评价获得高赞,对剧情和演员的相关讨论也频频登上热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热播剧。

一部《功勋》,8位人物,8个单元,每段6集的篇幅,浓缩式地展现了功勋人物的传奇事迹:“能文能武”的李延年如何展现大智大勇,在战场上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做隐姓埋名人”的于敏,如何从零开始,做成“惊天动地事”;把赫赫军功锁在箱子里的张富清,如何一心扎根山里,为大家舍小家;“不达目标、决不放弃”的黄旭华,如何为国家利益一辈子“深潜”钻研核潜艇;嫁入西沟村的申纪兰,如何“让姐妹们活出人样来”并首倡“男女同工同酬”;坚信“骑着自行车也能上月球”的孙家栋,如何排除万难在太空筑出一条中国“天路”;苦心钻研的屠呦呦,如何遍寻古籍、反复实验,坚持不懈研发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时间赛跑”的袁隆平,如何因“欠一碗饭”而用一生奋力追寻“禾下乘凉梦”。全剧如同一本生动鲜活的“功勋簿”,在观众面前娓娓道来、次第展开。时代的酸甜苦辣、人生的百转千回、信念的历久弥坚,在剧中呈现得淋漓尽致。

《功勋》的不同凡响,从片头就已开始。一枚“共和国勋章”的特写后,8位演员徐徐走来,逐渐变成现实中的功勋人物。几步路,几秒钟,人物走近观众,也呈现出献给祖国的一生。扑面而来的庄重感与真实感自开篇起油然而生。类似的匠心制作在剧中处处可见:历时一个月打造的346.6高地战场、几乎还原了上世纪50年代初样貌的西沟村、冒着风沙实景拍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全剧的艺术质感还体现在演员的出色表演上,周迅对于屠呦呦“走路步伐很大、包在手腕上挎着”的细节还原,雷佳音塑造于敏“心思不多但装满了科学理论”的生动形象,王雷饰演李延年处理小安东事件时16分钟的精彩独白等都令人印象深刻。正如制片人曹平所言,8位主演“贡献出了职业生涯的最大能量”。

一部重大的现实题材剧、主旋律影视剧,对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讴歌、对家国情怀的塑造与弘扬,是应有之义。而在宏大主题背后,在高扬的理想与热血之外,能否从普通人情感的微观视角,构建起有血有肉的故事和人物,引发观众的共情,同样考验着创作者。《功勋》剧组自创作伊始即约定“尊重时代真实的逻辑,也要忠于功勋人物生而为人的情感”。这部剧的精彩之处,即在于生活的真实、逻辑的合理。在功勋人物身上:矢志报国的奉献令人感动,而伟大可能出自朴实无华的愿望;苦心孤诣的专注令人敬佩,而一半的勋章也应属于身后的家人;惊天动地的伟业令人赞叹,而来之不易的成功更要归功于密切的合作。细腻的情节、沉稳的基调,真挚的台词、丰满的人物,《功勋》避免口号式的呼喊、不落符号化的窠臼,穿越时空的隔阂、破除刻板的藩篱,让观众“爱上有血有肉的功勋”。

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功勋》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发掘人物的“高光时刻”。可以说,每一位在时代中出场的功勋人物,都肩负着一段“小人物”的大故事。再现功勋人物,则是用一段段小故事来讲述“大人物”。于是,我们在《功勋》中看到,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有黎民苍生的生计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呕心沥血的钻研;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这样的故事,是千万个同路人的缩影。正如每个单元片尾的字幕致敬:“献给为……作出贡献的……”。声誉卓著的“功勋”,出自每一位平凡的个人;而无数个平凡人,打造着奋斗的“高光”,成就着时代的“不凡”。

《功勋》的每个单元片尾,画面自过去穿越时空,视角由往事观照现实,郑重作出回答:为什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为什么“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其实,先辈的功勋早已密不可分地融进了祖国的山河、融进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愁与哀皆忘,追一个信仰”。今天,连续剧《功勋》迎来收官,结束追剧的你我,不妨对标先辈们执着追求的“希望与前途”,在民族与国家的星空里,成就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高光时刻”。

07

《网红种草套路深?这届年轻人已经学会了“反种草”》

周珊珊 2021-10-13

你去过“网红景点”吗?你买过“博主同款”吗?你依据KOL测评买过东西吗?……如果以上问题你回答了“是”,不妨分享一下每次“种草”后体验究竟如何。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就有游客在网红打卡点大呼上当。有铁道道闸的路口,就被冠名“小镰仓”;房子是蓝色和白色的,就被称作“小圣托里尼”;有草地和小鹿,就叫作“小奈良”……当网红滤镜褪去,那些细节粗糙的景点,让消费者感叹:“种草”套路太深。

在互联网语境下,“种草”不再属于农林业,更多被营销界用以概括“宣传、推荐从而使得他人希望购买”的互动过程。相较于传统广告,“种草”近年来成为一种更为普遍且广受欢迎的营销形式。

种草,一开始更多是“野生”的,也就是无目的、纯分享类的推荐——我觉得好用,我就分享给你。单纯朴素的使用心得,“亲测好用”的诚心推荐,让越来越多人习惯在购物前先搜搜种草攻略。但别忘了,在注意力稀缺的前提下,消费者如何在各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也是商家最为关心、频频发力的环节。于是,当消费社交化不断发展、资本不断涌入后,更多不一样的种草也随之而来。

从美妆护肤到零食小吃,从服装鞋帽到养生健康,从小众品牌到高端奢侈……给你种草的人,可能不再是热衷分享消费体验的普通网友。从利益相关的产品代言人,到商家安排在垂直领域具备粉丝基础的网红、KOL,他们在测评和笔记中植入软广,通过刷点赞和评论提升热度,并且布局各个平台和层次的信息流。在全链条的套路攻势下,真正的问题或许并不在于推销的模式,而在于货不对板、体验不佳等质量问题。

正因如此,网友们总结出了一套“反种草”心得:网红景点滤镜过重,决定去之前要先在社交平台上用“避坑”等关键词检索;很多博主在短时间内不约而同推荐同一产品,就要保持警惕;看到评论区整整齐齐长篇大论的好评,也得留心其真实性……每一条心得都蕴含着踩雷、掉坑的教训,也为他人提供了避雷、避坑的经验。

从本质上说,种草也是一种“口碑营销”。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叠加了社交属性、情感认同等心理层面因素。虽说万物皆可种草、人人都能种草,但这离不开品质和信任的根基。当推荐别有用心、被推荐小心提防,种草的心理基础就会被打破。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种草氛围应该由所有人共同维护。任何一个不诚实的行为,都在蚕食着种草的运行基座,迫使人们回到“两眼一抹黑”的盲选状态。

也要看到,反种草不是拒绝种草,而是希望辨别出更高质量的种草。无论是信息流广告爆发式增长、直播带货产生现象级影响、众多种草类内容社区风靡……“种草热”背后,其实折射着消费者对于消费体验的要求,折射着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种草”与“反种草”的推拉,不仅要求消费者提升在海量信息中去伪存真的能力,也需要品牌方悉心呵护市场环境、拒绝滥用套路的短视行为,还需要执法者守护好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反种草不仅应该反对不诚信行为,还应该反对种草中的盲目消费倾向。对每一个需要衣食住行的人而言,种草与否往往面临着这样一个悖论:种草借助他人之力,节省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让选择更高效、生活更美好;但在互联网营销的“轰炸”下,不少人抵挡不住诱惑,为很多原先并不想要的物品埋单。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否接受种草,不仅要看商品的质量,更要回归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不能陷入“别人推荐我就买”“大家买啥我买啥”的盲目消费。毕竟,自己的生活需要由自己掌握。

08

《“亚洲梗王”“人间清醒”……鲁迅何以受年轻人欢迎?》

曹怡晴 2021-09-30

1918年5月,《新青年》杂志4卷5号刊登了一篇名为《狂人日记》的小说,作者署名“鲁迅”。“鲁迅”,这个“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从此下定决心“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今年的9月25日,鲁迅诞辰140周年。百余年来,不论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中,还是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这颗“20世纪中国最为丰富、孤独而痛苦的灵魂”,始终是每个时代当之无愧的“顶流”。

在热播剧《觉醒年代》中,但凡有鲁迅出场的片段,弹幕总是热闹非凡。尤其是鲁迅叉腰扶着写有“不干了”的木牌站在教育部门口辞职的经典画面,更是成了年轻人热衷的表情包。不论是什么领域的话题,人们总能在鲁迅作品的大量金句中找到共鸣——

当你遇见墨守陈规、习惯在旧框框里思考问题的“老顽固”,便不由地想起鲁迅笔下狂人的诘问:“从来如此,便对么?”

当你遭遇爱逞口舌之快的“杠精”,总忍不住用鲁迅的话来反驳:“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着来做一碗好的看。

当你面对现实压力,“我觉我丧”时,鲁迅早已一语道破:“对于人生,既惮扰攘,又怕离去,懒于求生,又不乐死,实有太板,寂绝又太空,疲倦得要休息,而休息又太凄凉,所以又必须有一种抚慰。

甚至是当你在养娃的琐碎中焦头烂额时,惊喜发现,在“宠娃狂魔”鲁迅那里,竟也能寻到类似的心境:“(孩子)偶然看看是有趣的,但养起来,整天在一起,却真是麻烦得很。”虽多有抱怨,可转头又学着鲁迅给孩子哼起自创的洗脑儿歌:“小红,小象,是小红象……”

……

年轻人喜欢鲁迅,大抵是因为他不装、坦诚、不喜欢摆架子,是一个“真的人”。人际交往中的“面具性”,往往由于网络时空的放大而更具戏剧性、伪装性。互联网时代,在每一个试图不被信息潮水淹没的时刻,我们恰好需要一个可以好好说点真心话的真朋友。鲁迅,这个“真正可以随便谈谈的朋友”,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乎,在B站,鲁迅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作家之一,与他相关的视频总共超过1.3万条,总播放量达到了1.7亿人次,点赞和收藏量也分别高达960多万和420多万;微博上,鲁迅也有自己的“超话”,在历史类超话中名列前茅;作为“中国中学生最害怕的男人”“亚洲第一梗王”“世界上马甲最多的人”,鲁迅还捧红了一个名为“鲁迅说过的话”的检索网站,令其成为网友验证真假梗的不二利器。

种种圈粉之处,往往是散落于网络的警句与影视剧里的片段,所呈现的终究只是一个浅表的“散装”鲁迅。鲁迅穿越百年风雨,始终屹立于文化高地、“不废江河万古流”的真正原因,唯有从对鲁迅文本的潜心阅读中找寻。

曾有学者指出,有些作品“可供人们解读一国之文化,这些作品本身,也融入整个民族的DNA”,鲁迅的文学作品正是这种能表达民族精神、民族命运和民族愿望的民族文本。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坚船利炮下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各种“主义”、各种“方案”,都尝试过了,但都以失败收场。鲁迅忧心,“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甚至于痛苦,“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他赤忱,“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他清醒,“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知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够站得住脚”;为此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论是哪个时代的年轻人,在阅读鲁迅的过程中,总能找到一股“向上走”的力量。从《呐喊》《彷徨》到《故事新编》,从《热风》《华盖集》到《且介亭杂文》,从《野草》到《朝花夕拾》,鲁迅的一生,始终保持着“竦听荒鸡偏阒寂”的警醒、“起看星斗正阑干”的意气,总是以“精神界之战士”的战斗姿态,一路鞭打着黑暗的牢笼,唤醒希望与自由。

鲁迅从未走远,我们似乎时常感到他仍生活在现实之中。那一个个用筋骨锻造的文字,如“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总能深入到人类文明与中华民族文明的根底,也触及我们每个人的“根性”。透过鲁迅,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未来,克服“民粹式”“愤青式”的粗糙与狭隘;阅读鲁迅,能够以更为冷静与清醒的眼光体察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继续探寻“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

文章标题: 作文素材 Ⅰ「人民日报」10月热点时评集锦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zuowen/127575.html
文章标签:议论文  高考作文  作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