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1 19:26:59 | 作者:高中作文圈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从医70多年,他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
吴孟超资料
①无影灯下78载
吴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治病救人78载,吴老把手术台当作报效国家的平台,创造了世界医学领域的无数个第一,是我国医疗和科研战线上一盏永不熄灭的无影灯。
1927年,5岁的吴孟超随家人移居马来西亚。初中毕业时,他和同学们主动把聚餐费捐给延安抗日,以毛泽东和朱德名义发来的感谢电在吴孟超心里烙上了红色的印记。1940年春,年仅18岁的吴孟超决定回到祖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吴孟超大学毕业,正式成为一名医生。面对当时我国肝癌高发、防治一片空白的情形,吴孟超决心向肝脏外科领域进军。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吴孟超等“三人小组”首次提出“五叶四段”肝脏结构理论,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吴孟超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等无数个第一,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震惊了国际医学界。
2021年,吴孟超才从院士岗位上正式退休,在自己的院士退休仪式上他动情地说,“现在看来,回国,学医,参军,入党,这四条路的正确选择才让我能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庆幸自己的选择,也永远感激党和国家,感谢部队这个大家庭对我的教育培养。”
②九旬高龄仍坚守手术室
90岁之后,吴老日记每年的开篇第一句话都是:今年任务仍然很重。
站上手术台,97岁的吴孟超两眼炯炯有神,腰板挺得直直的。40分钟的主刀手术结束后,吴孟超依然坚持自己多年的习惯,要看着助理医生点清楚所有医疗器械,将病人伤口缝合好才会放心走下手术台。
刚走下手术台,吴孟超又去了病房。他的“吴氏刀法”对待肿瘤“快、准、狠”,而对病人则是“慢、细、仁”,对病人的爱由内向外地溢散。
每年大年初一,吴孟超都会穿着军装,带领值班医护人员,到病房里去给住院病人拜年。吴孟超会先搓搓双手,才将温暖的手伸向病床。
“吴老说,大年初一不能回家的病人,得的都是大病,要投入多一些。”东方肝胆医院护理部主任李丽跟随吴孟超工作多年,从未见过吴孟超对病人说一句重话。
③挨骂成为吴老学生的共同记忆
吴孟超对病人从不发火,但手下的学生们都很怕他,因为吴老唯独对他们凶得不得了。
挨骂,几乎成为吴老学生的共同记忆。一个人挨了骂,另外的人就会上前安慰他:“吴老骂你,是因为他没有放弃你。”吴孟超骂人总能骂到点子上,很多学生被他训多了,也就训出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作风。
吴老说,自己只能救治有限的病人,传承和培养是当务之急。
吴孟超先后培养出近300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吴老将奖励给他的600万元全部捐给单位用于人才培养,90岁之后还领头建成了国家肝癌科学中心。
吴孟超语录
1.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如果一个医生对病人不负责任,那就失去了做医生的基本资格。
适用主题:责任、敬业
2.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真的在手术室里倒下了,你知道我是爱干净的,记住给我擦干净。不要让别人看见我一脸汗的样子。
适用主题:工匠精神、坚强
3.我一定要做外科医生,而且还要做个最好的外科医生!
适用主题:理想、追求
4.治病救人是神圣的职责,救好一个病人,就缓解了一家人的痛苦。
适用主题:责任
5.只有学生超过了自己,才是一个老师的成功。
适用主题:胸怀
6.让别人去享受“人上人”的荣耀,我只祈求你们善尽“人中人”的天职。
适用主题:善良
7.患者的生命比我的名誉重要。医生要敢于承担风险,才能在救助病人时不瞻前顾后、顾虑重重。
适用主题:果断
8.我是一名医生,只要我身体条件允许,手术要做,门诊要看,与病人的联系不能割断。
适用主题:坚持
9.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是有时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
适用主题:仁者爱人
吴孟超事迹
事例一:勇闯禁区,医学报国
1943年,吴孟超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成为“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学生。他梦想未来像恩师那样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吴孟超身高只有1米62,从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看,并不太符合做外科医生的条件。1949年毕业考试中,吴孟超平时学得最认真的外科只考了65分,小儿科的成绩则是95分,按当时惯例,哪科成绩考得好,就到相应的科室去工作。
然而,吴孟超还是抱定了一个念头:“我一定要做外科医生,而且还要做个最好的外科医生!”当年8月,上海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前身)公开招聘医生,吴孟超以他的自信和真诚打动了主考官,从此走上医学报国之路。
事例二:医术高超,救死扶伤
在2004年,82岁的吴孟超不顾众人的反对,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手术的对象是一个叫甜甜的女孩,她肝脏的肿瘤比篮球还大,大到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肝移植一条路可以保命。在旁人在乎“晚节”大过天的年纪,吴孟超只认“人命关天”。他果断地说: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名誉算什么!他曾在手术台上站了整整12个小时,为一个男子切除了长达63厘米的巨大肿瘤,将一个患了不治之症的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他曾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为一个4个月大的女婴摘除了肝母细胞瘤,婴儿的器官稚嫩,手术途中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直面风险,吴孟超毅然拿起手术刀,要为这个孩子奋力与死神一搏。这位中国肝脏外科之父的右手,握过众多的奖杯,但却最契合止血钳的形状——筋脉虬结,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但又超乎寻常的柔软细腻,指甲整齐润泽——食指畸变是因为过去的成千上万台肝脏手术,细腻灵活是为了未来能再多帮助一个生命。
在面对病人满腹腔的充血时,所有人都只能看到满眼的红色,但吴孟超的手可以直接伸进去,代替眼睛游刃有余地选中血管一掐,血当即就会止住。
事例三:俭朴其身,高尚其心
从医半个多世纪,吴孟超始终记得恩师裘法祖讲过的话:“医术有高有低,医德最是要紧。”在吴孟超眼里,病人就是病人,没有贫富贵贱的区别。他说,治病救人是神圣的职责,救好一个病人,就缓解了一家人的痛苦。他精心诊断,为家境贫寒的患者进行肝移植手术,还在医院组织捐款。跟吴孟超接触多的医生说,吴老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痛病人之所痛,不是表面做做样子,而是发自内心;不是偶尔为之,而是长期如此。收受病人红包和拿药品回扣,是吴孟超深恶痛绝的事情。1997年,吴孟超拿出个人积蓄30万元和社会捐赠共500万元,成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技术基金”;2006年,他又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500万奖金,全部用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事例四:仁心仁术 指引后辈
在2021年3月揭晓的央视“2021寻找最美医生”公益活动中,吴孟超成为2021最美医生的获奖人,而且是最年长的一位。颁奖典礼上,他的第四代学生杨田,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模型”的故事,60年前,吴孟超牵头在供职的华东军医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肝脏外科“三人研究小组”,并历时四个多月,用乒乓球材料制作出了中国第一具完整的肝脏血管铸型标本。也就是从肝脏解剖开始,吴孟超踏上了向肝胆外科进军的征途,一干就是60多年。
吴孟超曾师从我国著名外科专家、资深院士裘法祖。裘法祖评价吴孟超说,一个人对夫人好、对老师好,工作非常勤快,是真正的品德好。1978年起吴孟超带头招收研究生,他牵头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68年行医,吴孟超亲手带过四代徒弟,培养的博士、博士后就有169名,绝大多数成为我国肝脏外科中坚力量。他常对学生说:“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吴孟超说,他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肝癌,并希望学生们和他一起完成这辈子最大的梦想。
他人评价
1.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感动中国2021年颁奖辞
2.吴孟超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肝脏科临床医生,更是一位杰出的医学研究者,我国肝脏外科医学奠基人。50年间,吴孟超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他的成就令全球同行瞩目、敬佩。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吴孟超正是这样一位好医生。他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要求医生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疗。
——感动中国2021年颁奖晚会
3.唯有坚持,才能在“有限”中抵达“无限”;唯有奉献,方可在“有价”中创造“无价”。
——人民日报评论
4.好医生,医术高超,治病救人,但是(吴老)不仅能治病,还能暖心,甚至温暖整个世界。
——白岩松
素材运用
素材1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人生在世,必须要有突破自我,挑战极限,勇于攀登,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吴孟超近八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是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这些辉煌成绩的背后,正是吴先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毅力。
素材2
他变形的双手是心中不移的信仰最真的写照。“我只不过是一个吴孟超”是淡泊内心,只为病患的崇高医德。吴孟超有投身革命的热血,有不怕杏林失誉的淡泊。悬壶济世铸医魂,他的英雄魂是70多年来与病魔厮杀铸成的,手握一柄手术刀勇战病魔的气魄正是英雄的样子。以他之名的行星映衬着他的光芒。
素材3
徐廷祚曾言: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不可。的确,古来之医圣者,皆以救死扶伤为己任,轻名利,淡荣华。在中华民族千年的薪火传承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圣贤之心的医者,千年医德传承,使医者这一人群神圣而高洁。
素材4
剥离、阻断、切除,他双手取出肿瘤,缓缓托起。这一刻,这个重达几斤的肝癌肿瘤,不过是一枚枯萎的毒果,而曾经被它肆意吞噬的肌体,已然跨过重生之门。
这是一双白皙、修长的手,不颤不曲,灵巧有力。唯有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那是常年握止血钳的结果。
这双手曾在马来西亚割过橡胶,曾在抗战烽火中为建筑大师梁思成描过图,曾被人称为天生的艺术之手。但,它们最终选择在一个与生命最近的地方劳作。
这双手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把1万多名病人拉出了人生的绝境。许多患者千里迢迢赶来,仿佛握一握它们,就看到了生之亮光。
素材5
“我吴孟超的名誉和一个人的命比,哪个更重要?”这直指灵魂的一问,道出的是吴孟超的价值选择和人生追求。
如果是为了个人名利考虑,各种荣誉加身,享誉海内外的吴老早就可以功成身退,安度晚年。
世人劳碌一生,大多逃不脱名缰利锁,但其中总有一些杰出者,一生所求早已超越名利的层面。
他们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以报国为民为己任,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造福了国家和人民。
我们把这些杰出者称为民族的脊梁,而吴孟超先生,无疑就是其中的一员。
精选时评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披肝沥胆 医者仁心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倪光辉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听闻噩耗,大家悲痛万分。5年前也是在5月份,上海阴雨绵绵,经吴孟超院士允许,记者穿上医学防护服与他一同走进原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6号手术室。在手术台前,94岁高龄的吴孟超院士站立了1个多小时。剥离、阻断、切除,他双手探入,一个肿瘤被分离出肝脏。
整台手术,吴孟超院士操作沉稳笃定,动作熟练灵活。记者了解到,在这样的高龄,吴孟超院士依然每周亲自主刀多台高难度的肝胆手术,坐堂周二上午的专家门诊,主持着原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的日常事务,并亲自带教多名研究生。
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从医70多年来,成功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尽管这在世人眼中已是天文数字,他却常感慨地说:“我老了,能工作的时间不像年轻人一样多了,所以更要争分夺秒!”
吴孟超院士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2021年春,“时代楷模”获得者、“不忘初心的好民警”陈清洲被查出肝癌。吴孟超当即表态:“这样的人民公仆要得到好报!”认真研究病情后,他决定主刀手术,为陈清洲切除了巨大肿瘤和门静脉癌栓。
在吴孟超看来,“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冬天查房,他会先把听诊器焐热了再使用;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他都帮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腰带系好。
吴孟超院士1922年8月出生,福建闽清人,1949年8月参加工作,1956年3月入党,1956年6月入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他首创肝脏外科“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和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完成了以世界首例中肝叶肿瘤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创造切除肿瘤重量最大、肝脏手术年龄最小、肝癌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等世界纪录。
他主编出版专著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0多篇,先后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24项,2005年成为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医学界第一人。
他开辟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新领域,主持创建世界最大肝脏疾病研究诊疗中心,在肝癌信号转导、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带领中国肝脏外科迈向世界领先地位。
今日,由他主持建成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早已屹立在上海安亭,成为亚洲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基地。
“今天听闻噩耗,感到无比悲伤。”吴孟超院士的学生、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外二科主任王葵告诉记者,做一名好的外科医生不易,吴老坚持了一辈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医学家、开拓者。
听闻校友吴孟超院士逝世的消息,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追忆,该校师生纷纷在文章下方留言。
海军军医大学的师生们表示,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激励着大家在强军征程上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吴孟超的“肝胆春秋”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仇逸
2021年4月13日,年近90的吴孟超在手术后分析患者的核磁共振结果。
他是新中国外科医学的一座灯塔,他是无数身患绝症患者的最后希望。22日,山河震荡、国士陨落,“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走完了传奇人生,享年99岁。他爱党爱国的底色、心系病患的情怀,将永远铭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2021年9月的一天,记者采访吴孟超院士,彼时的他已受病痛折磨,然而接受采访的时间里,他不高的身体始终笔直如松,反复表示,无论是自己从医还是考察培养学生,关键都要“对病人要有爱心、细心、热心”。
肝胆春秋报国情,吴孟超曾说:“我这一生有三条路走对了:回国、参军、入党。”5岁时,吴孟超随母亲从福州家乡移居马来西亚,1937年抗战爆发,他萌生了回国投身抗战的念头,1940年春天约同学一起登上回国的轮船。1943年秋天,吴孟超考取了同济医学院,成为“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学生,走上了医学报国之路。
我国是肝病大国,然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肝脏外科还是一片空白。在老师的启发下,吴孟超将发展肝脏外科作为毕生追求,先后创立了“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奠定了我国肝脏外科的理论基础;创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提高了肝脏切除术的安全性;完成我国首例成功的肝癌切除手术和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术;提出“二期手术”概念,使巨大肝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实现飞跃……吴孟超是当之无愧的我国肝脏外科开拓者和创始人。
从医78载,吴孟超勇于挑战、敢于攀登“禁区”,挽救了数以万计病人的生命。他有一双神奇的手,长期握刀导致右手食指明显畸形,还有一层厚厚老茧,但只要探入病患的身体,就拥有惊人的精准稳定;他有一双特殊的脚,右脚在穿上手术衣后会下意识“抓地”,几个小时牢牢不动……上台、开腹、探查、切除、打结、冲洗、缝合,他的每一台手术都像电脑程序设计和控制地一样,流畅、精湛。
许多疑难重症患者冲着吴孟超来到上海,“让吴老摸一摸,死也无憾”。正是由于病人的敬慕、信赖和期盼,在九旬高龄,他仍然坚守在一线。“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吴孟超对病人的爱,流露在每一处细节,他会因迟到几分钟向候诊的病患家属鞠躬致歉,会先搓手待双手变暖才帮病人将衣物撩起开始检查,会用自己的额头贴着病人的额头试体温……对待每一位前来问诊的病人,他都耐心解释分析病情,并安慰宽解;在十几年前的一次采访中,为了帮助记者了解手术的路径,他认真地在纸上画出肝脏结构图细心讲解……
从肝癌切除手术年龄最小到术后存活时间最长,从最初的肝胆外科三人小组到世界闻名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吴孟超培养研究生260多名,主刀和参与救治了约1.6万个肝胆疾病患者。
“我要感谢我的同事、学生和病人,没有大家的支持帮助,没有病人的信任配合,我是不可能做好这么多工作、取得这么大成绩的。”在数年前的退休仪式上,吴孟超这样说,“虽然退休了,但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
治病救人,吴孟超的一生,为党、为国、为病患,始终在与“癌中之王”战斗。
22日13时许,吴孟超、袁隆平,两颗伟大的心脏相继停止了跳动。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告别病痛,双星相偕而去,永耀世间。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