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有哪些积极向上的立意可写?
例如:刻苦、环保、团结等等 微笑这个世界对待、勇敢面对挫折、坚强、善良、宽容对待身边的人、乐观面对生活、笑一笑,没什么事情过不了。其实我遇到困难就一直在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过去了就没什么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坚强地面对、然后就这么过去。
记忆:回忆以往,专注现在
拼搏,乐观,开朗,诚信,勇敢,健康,助人为乐、乐观向上、热爱祖国。
【扩展阅读篇】
作文是决定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那么怎样让考试作文得高分呢?我觉得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1、题和立意凡考试作文必须审题,原因是考生要在同一环境下,作公平的竞争。审题,就是要对试题展现的所有内容作全面、准确的审读和理解,把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把题目的各种限制审清楚,明确要我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真正做到全面领会,深刻把握,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写作文。高考作文评判明确规定,凡审题有问题的试卷最后得分一般都不超过二类卷最低分。由此可见,审题的准确与否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立意,就是要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察、认识生活,提炼主题,使主题体现时代的精神,既反映时代,也作用于时代,跳动时代的脉搏,推动着时代的前进。文章的“意”, 其实就是作者在体验生活中逐步孕育而成的一种思想,是作者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撞击”的产物,它反映作者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近两年的作文教改提倡学生写真实生活、真实自我,有些同学忽视了对文章思想倾向的把握,看问题不全面,观点偏激,更有甚者由腐败现象而怀疑党的领导和党的政策。尽管当今的中国社会政治清明,言论自由,话说错了不会追查什么政治问题,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正确的是非观还是应该有的。这一点必须注意。
2、标题和段落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自拟题目写作,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5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老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至于如何拟题,我觉得应做到这样几条:①确切。指符合文章内容,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②精练。指标题字数恰当。③生动。指题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④新颖。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⑤有意蕴。指有内在的含义。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拟题,可以引用俗语拟题,可以化用古语拟题,可以借用成语拟题,可以套用流行语拟题,也可以巧用其他学科公式或符号拟题等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段落:考试作文最忌首、腹、尾三段式的结构。把文章分为几段更好?千字以内的作文,我觉得分为5-8个自然段就可以了。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写好。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3、文体和内容高考作文试题对文体的要求有两类:一类是规定必须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另一类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文体去写。近几年高考作文题中“文体不限”,让考生自由选择文体,这里要特别注意,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你在选择了一种文体后,一定要按这种文体特点写作,要写什么象什么。不可随心所欲,写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文章。文章内容方面: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绝对不要写;稍加思索想到的也不要写;花上几分钟,想别人想不到的内容来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让“我”的激情在文章中闪光,情真意切,引起共鸣。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作文可以虚构,“允许”编写故事,但不等于提倡“编写故事”,编写故事要做到“大胆想象,自圆其说”。滥编、胡编,绝对不会得高分。
4、开头和结尾应试作文的开头结尾,就是文章的刀刃。平时在课内外所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在应试作文上。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开头和结尾,必须做到开头起笔入题,结尾点明主旨。为了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开头结尾千万不要涂抹。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有些考生犯“入题慢”的毛病:有的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有的把本来简洁的原材料进行扩展;有的开篇摆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来。开篇松散,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后面的真正应该说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有的只是一笔带过,草草收兵,比例严重失调,使老师难以衡量其实际写作水平。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有些考生作文来不及刹尾,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这样即使你雕出了“凤头”,壮大了“猪肚”,也会因为没有“豹尾”而不成其好文章,得不到高分。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其整体。所以,考生交给老师的无论如何也应是一篇完整的作文。
5、语言和字数考试作文语言要规范准确,具有个性和活力。不要文白夹杂;不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和词汇;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真正让语言亮起来。照理说,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似乎不应有字数的限制。但考试作文,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作文,为了达到一定的考查目的,并考虑到考试时间等因素,一般对字数都作了规定。我们必须按照规定去做。限最低字数的,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如果字数不足,虽然评分标准规定,不足字数的,每少50字扣1分,但实际情况是,字数不足往往被认为文章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否则,给人一种臃肿的感觉,再说,作文写得长,花的时间多,解答前面的题用的时间少,必定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限最高字数,一般就是以作文纸为限,即要在作文纸格子内行文。千万不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以免出力不讨好。
6、书写和卷面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书写都占相当的比分。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写草字。标点符号书写也要规范,特别是格式要正确,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不要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可以在这些符号后面挤着写一个字;引号、括号、书名号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上一行之末。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能断开,写不下时挤在一行之末。至于作文的卷面,正如人的容貌一样,给人的印象是重要的,尤其是高考作文,卷面整洁与否直接影响着阅卷老师的心理和情绪,书写工整,卷面清洁,让人一看心中先喜三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7、检查与修改考试作文试题和其他试题一样,做完后也需要认真检查,看有没有笔误的错别字,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内容。审查发现了错别字、错用了词语一定要修改过来,对于句段该删的要删掉,该增的要增补,只是要改得清楚、整洁,使人一目了然。不能因为修改而影响了卷面的整洁。
积极向上的立意信手拈来,想起来却又觉得假大空,如果自己都不能被这些所谓的积极向上打动,更不要说读者了。只要不反宇宙,不反社会,不反人类,不反党,有自己的主观见解,有强大的说服力站得住脚,争取把观点对立的敌方队友拉入我方阵营,博取一片赞同之声就行。至于寻找积极向上的立意,可以看看。。新闻联播,报刊杂志。
百度有呢。
求作文最佳立意
这跟善有关系
请勿人为抬高道德标杆
如今是一个崇尚道德的时代,绝大多数的人都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成为了人们做事的准则。那么道德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大德于小益的差别又在哪里呢?无疑,道德的标杆就起到了衡量道德大小的作用。
古时孔子学生中最富有的学生当数子贡,他在别国将鲁国的奴隶赎回后,并没有按规定从国家报销赎金。子贡认为自己的行为十分高尚,但却遭到孔子的强烈批评。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子贡心甘情愿独自承受损失,反而遭到批评?事实上,鲁国的这项规定是为了解救更多自己国家的人,给予赎金补偿是为了给国民一个动力,让更多的人能不顾及自己的金钱利益去解救同胞。孔子之所以批评子贡,正因为子贡的行为破坏了道德的标杆。子贡的本意是好的,他为了减少国家的损失才这么做。但这以后呢?相信鲁国人会大肆称赞他的行为,认为其行为十分高尚。这就大幅度拉高了道德的标杆。越来越多的鲁国人会认为,不像子贡这么做就算不上是有德者,他们会陷入两难的处境,去赎人不要钱的话自己没这个经济实力,而去赎人报销金钱的话却又算不上有德。如此之高的道德标杆,只会让大多数人都达不到道德的境界。既然达不到这境界,又有谁回去赎回奴隶呢?
子贡的故事已经过去几千年了,但这种做法却没有断子绝孙,如今的不少地方依然存在不断抬升道德标杆的现象。某些慈善捐款活动中总是将捐款数额庞大的人排在前面,大肆宣扬表彰,而那些出于好心却财力不足但同样善良的人却被直接忽略。这么做就等于给人们一种心理暗示,只有捐款多的人才算是真正的道德高尚者。而又有几个人能捐那么多呢?这就会使大部分原本想捐助的人放弃了捐款,因为捐了也不算是道德高尚。过高的道德标杆就好比是跳高比赛中将标杆直接设为世界记录,只有跳过去的才算是真正的会跳高的人。然而又有几个人会被称为所谓的会跳高的人呢?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不会有多少人会去跳高了。过高的道德标准是大多人沦为“不道德”,原本追求道德的人,他们真正的道德行为在标杆面前成为了“不道德”,这样做的效果是适得其反。
如果,我们不改变这一现状,那么社会道德也将越来越稀缺。显然,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标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确的道德标杆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能力范围。不能光从表面看待道德。不要因为捐款中的数额大小而去评判一个人的道德大小。一个普通人所能捐的数额和一位企业家或者大明星所捐的数额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们付出的相对于他们自身能力的比值却又是相差无几的。在道德的标杆面前不应该存在大德于小义的过大差别,从根本上说正是无数的“小义”构成了社会道德的大多数成分,无论是大德还是小义都是道德的体现。
当道德的标杆达到大多数人能力范围之外的时候,这种道德就成了伪道德,提倡这种道德会使全民道德大滑坡。当然过低的道德标杆又会使人们道德意识的淡化,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树立正确的道德标杆才能促进社会道德的发展。错误的道德标杆不会推广道德,只会使道德灭绝。
透视鲁国这条法律,其用意不言而喻:鼓励每一个人为国家做好事。身为鲁国人,只要你有机会,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做一件大好事,那怕你暂时没有预付赎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东西。同样还有这样一件事:子路救起一名落水的人,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样鲁国人一定会有许多救落水者的人了。”
显然,对照孔子前后的不同态度,我们会感到: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们不妨假想一下,鲁国君主为了嘉奖子贡之举,将之树为典范,大力通报、宣传乃至全国推广,这会有什么后果?
答案这外乎这两方面:一、社会表面的道德标准提高了,人人都表态向子贡学习;二、道德水准的实际状况滑坡了,因为每个人的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取国家的赎金,谁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然而,又有几个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呢?所以,子贡赎人后不收取国家赔偿金,从大众的角度看,就是提高了这个行善的标准,因为每个人不是都像他那样有钱。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子贡的做法短期内对自己的个人形象有很大提高,但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自私自利不良之举。
参考立意:
1、道德勿立“高标”
2、莫让善流成恶源
3、个人威信与规则
4、做事需要有远见
5、你不代表一个人
6、不可好心办坏事
7、在利益与道德之间
8、要处理好个体与国家的利益关系
9、不能光顾目前,要着眼于长远
作文立意题材有哪些
首先,你的立意要新,构思要巧,题材有生活中细碎的小事,
1、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大题小作,小题大做)
2、化虚为实,运实入虚(化抽象为具体)
3、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多角度命意
4、由表及里,层层解剖,追根究底,揭示因果
误区之一:局限于自我经历、体验,写作时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由小学而初中而高中的生活琐屑津津乐道,表现出低幼化倾向;
误区之二:思想僵滞,不能进行辩证思维,绝对化,讲蛮话,以偏概全,强调一点,不计其余;
误区之三:夜郎自大,自以为是,陈词滥调,老调重弹,人云亦云,老生常谈,拾人牙慧;
误区之四:意多乱文,千丝万缕找不到头,千言万语抓不住纲,东扯葫芦西扯瓢,不知所云;
误区之五:大而无当,夸夸其谈;
误区之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审题不深入,看不到命题人的价值取向和隐性要求,流入浮浅。
从生活小事入手、
高三作文最佳立意
麻烦指出最佳立意 最好附加论据
这些最大的,最快的,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分论点,这些最大的最快的最贵的不及为国家义无反顾的忠肝义胆。论据:岳飞,辛弃疾
这些最大的最快的最贵的不及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两袖清风。论据:屈原。骆宾王。
这些最快的最大的最好的不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论据:嵇康。王维
追求不应是攀比的附属品
中考作文立意有哪些?
安徽近几年中考作文立意有哪些活与亲情,主题二、校园生活与友谊,主题三、人生理想与成长,主题四、往事回忆与品味,主题五、自然社会与人类。用这五大主题审题,简单高效。
1、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可以写主题一、二,分别写对亲情(母爱、父爱)、友谊的深刻感受及自我感情的“绽放”(你应该明白该词语的比喻含义),还可写在感受亲情或友谊后对它的“拥抱”。
提醒:必须有一个让你非常感动的“那一刻”。
2、在 中成长
可以写主题一、三,分别写在亲情(母爱、父爱)中、失败与挫折中的逐步成熟与坚强。
3、我的世界也很美丽
按主题分析法,“世界”可理解为家庭、学校班级、自我成长,选其中之一来写即可,也可合并在一起来写成复合主题(多个主题合为一篇作文),但需按主题一、二、三的顺序安排。
4、我是你的依靠
“我”自然是写作者,有三种写法。
第一,写“我”是父母的依靠,比如承担部分家务劳动、为父母排忧解难,长大后反哺父母等。第二,写“我”是朋友的依靠。第三,写“我”是社会中某个孤苦、弱势者的依靠。
5、震撼心灵的
主题一、二、三都可写,但要达到题目中的“震撼”级别恐怕比较困难。所以我建议写主题五,比如最近的雅安地震,包括地震的破坏、当地的应急措施、国家集全国之力的救助、感人的个体等,重点是第三点。
6、《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材料
科学:神舟系列发射成功、嫦娥登月计划、蛟龙号深潜成功
体育: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2021年伦敦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
军事:辽宁号航母正式服役入列、歼20试飞
文化: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开办、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考纲来看,每年中考都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今年情况也基本一样。总的来说,在普及高中教育的背景下,中考仍然是基础考核性的,难度系数大概在0。65-0。7。”程少堂表示,虽然中考不像高考那样以选拔性为主,但也会有一些“拉开距离”的题目。
比如,阅读题的两个题型,议论文或说明文阅读会相对简单,考核基本的阅读能力,但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会出现一些相对较难的题。因为文学作品意境比较“朦胧”,语言表达也比较含蓄,中心思想往往难以把握,所以往往能区分出不同考生的阅读能力。
程少堂介绍,古诗文阅读不仅是考核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拉开差距的地方。古诗文的题目分值高达20多分,是整张试卷除了作文以外最高部分,考生往往只有答好这部分的内容,才能获得理想成绩。但考生也不必要过分紧张。因为这部分不考课外的内容,题目都是来自课本。
程少堂特别强调,古诗文名篇、名句背诵的考题有15分,分量很大,考生只要熟悉课本,把该背的都背了,而且会默写,就能够把分数拿到。这里丢分是非常可惜的。但是就以往中考评卷情况来看,相当多考生在这部分丢分多,丢分的原因要么是背不下来,要么会背不会写,出现错字、漏字、添字、颠倒字等错误。比如前几年中考默写题中就出现过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答案,如什么“人比黄瓜瘦”、“江山美人如此多娇”、“酒翁之意不在酒”之类,都是由于读书不仔细造成的。
程少堂进一步表示,就最后一个月时间而言,课本内古诗文复习,是重中之重。
现在就要激活作文材料
谈到作文,程少堂表示,从经验来看,历年高考、中考的作文题,都不会太难,一般先要立足于让学生“有话可说”,不容易跑题,在此基础上让考生“愿意说”,即看到作文题后有写作冲动。最好的作文题还能做到让少数尖子生“说得好”。这样的题目就能拉开不同考生的差距。当然,中考作文题能出到第二个层次,即让学生看到题目后有写作冲动,就很不错了。至于能否出现既让学生“有话说”,又让学生“愿意说”,同时又让少数学生能“说得好”说出水平的作文题,那要看是否天时地利人和。
事实上,不管高考,还是中考,“思想深刻”是一篇优秀作文必须具备的。程少堂认为:“要体现深刻,就是要用辩证思维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论证观点或说明问题。”但他提醒,中考与高考也有所区别,高考作文更加“理性”,中考作文则更加“感性”一些,因此,中考倾向于鼓励学生写记叙文,而写好记叙文的关键是要把细节写好。
程少堂强调,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初中生逻辑思维发展不成熟,因此,中考作文过分要求思想深刻是不现实的,也会得不偿失。中考作文复习不要过分要求“重大意义”之类,能写出点“意思”就可以了,因为“有意思”往往就是“有意义”,而“有意义”不一定“有意思”。
现在考生应该怎样准备作文呢?程少堂认为,中考作文所涉猎的无非是三大部分———“人与自我”、“人与人或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在考生可以回顾、整理一下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材积累,形成一个材料库。这样考试时,就能够得心应手,随手就可以拿来用,而不是下笔的关头才苦思冥想”。
程少堂强调:“素材尽可能是自己的亲身体验,而不是仅仅拿社会热点来做文章。”因为阅卷老师最头疼就是千篇一律的素材,“记叙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议论文则要注意其基本结构和基本论证方法”。
不少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初中生生活单调,没有什么材料写好作文。程少堂认为这是一大误区。程少堂指出,作文,特别是记叙文,并不一定要写多大的事情,一些生活细节、感悟、体味也能成为好的题材,古今中外许多经典文章写的都是鸡毛蒜皮,把鸡毛蒜皮写得动人,就是好文章。
考生备考注意回归课本
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程少堂建议,前期的复习,考生已经丢开课本很久了,对课本的内容产生了陌生感,所以有必要回归课本。回归课本首先是古诗文,巩固好这部分内容很重要,尤其是平时语文成绩不太好的同学。
其次,回头温习教材上一些经典的记叙文、议论文,从中学习写作方法。再回头温习感觉可能不一样了。就记叙文来说,比如朱自清的《背影》等,仔细揣摩,对作文有益。
复习中学会关注社会,聚焦热点
谢一凡南都学习智库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复习要分清主次,学会放弃
“目前初三年级的复习已基本完成了第一轮以课本为主的全面系统的基础知识复习与第二轮以专题强化训练为主的关键性复习任务。眼下,是考前的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和模拟考试阶段。”南都学习智库专家谢一凡对目前中考考生面临的复习状态进行分析后,提示考生可在综合训练与模拟的阶段,注意以下技巧。
复习要分清主次,学会放弃。很多学生在最后一周仍旧沉迷于题海战术,对此谢教授这样劝告学生:不要身陷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资料中而不能自拔,不要完全沉迷于题海中而找不到彼岸,导致偏离方向。考前一个月时间的复习要更侧重宏观,注重知识体系的特点,突出主干,而不是一些零碎的知识,“当然不是说不再去做试题了。”谢一凡教授这样补充,“做题要一点,应试技巧是有连贯性的,做一些模拟题,限时训练,锤炼应试技巧,瞄准考试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复习中学会关注社会,聚焦热点。中考内容的有些科目不会远离热点,“如果想押中题目,抓好热点复习是必要环节”。但是谢一凡提醒考生在冲刺阶段的复习中,关注热点问题不是取得好成绩的唯一条件,同时必须分配足够的时间放在与教材的结合点上,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在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读懂材料或提炼材料,其次要整合、落实,把热点问题的核心内容与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针对本年的热点对课本进行一次落实。
复习中要回归教材,查漏补缺。谢一凡认为,对于每个考生来讲,通过整个的中考总复习,纵横知识网络已编制完毕,今年的中考热点、社会焦点也已了然于心,可以说知识准备已经基本就绪。“到了冲刺阶段的此时,需要同学们将所学的知识‘内化’,根据自己的思路将知识系统地梳理一遍。”他推荐大家要重新回归教材,同时要温习错题,查漏补缺,以达到知识升华,能力升级。具体该怎样做呢?“这一阶段,重新阅读过去做过的各种练习题和考试卷是查漏补缺的最佳途径。对过去做错的题目认真研究,找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解题规范上的疏漏、错误集中点等,以此作为训练重点。”
从认真审题开始提升应考“战术”
考试的应试技巧是靠在过往的多次测验中慢慢积累的,谢一凡提醒大家:调整情绪最重要。进入考场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急于做题,而是调整、稳定自己的情绪,最好是做个深呼吸运动。稳定情绪后,考生最好把整个试卷从头至尾浏览一遍,试卷的难易度如何、能得多少分,心中已经基本有数,认真排列答题顺序,答题时坚持先易后难原则。这样,能够保证自己答题过程平稳、快速、高效,不留遗憾。
谢一凡特别指出的是“审题”环节,他认为:“知识是基础,审题是关键,方法、技巧是保证,这是解题的三个要素。”他解释说,审题不清、判断不准、解题不规范是很多考生的软肋。在审题能力上,要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注意命题设问的指向性要求;学会读懂材料中的显示性要求和隐性要求;能够读懂数据、图表、漫画中所包含的信息;做主观题时,要有层次,分段写答案;做客观题时,要多层次地分析论述;观点和材料结合中要注意准确运用术语和关键词。
“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什么是细节?谢一凡总结了以下几点: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按要求答题;在规定区间内答题;答题要完整,如作文一定要坚持写完;注意表达、关键词、基本术语、基本概念等。
紧握老师的手,自信心增强
谢一凡坦言,经过三轮的中考复习,学生的知识结构已经形成,考试的时候不完全是知识掌握上的竞技,也是学生在心理上对自己的考验,“所以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尤为重要”。
解铃还须系铃人,学生考前的压力最根本的需要学生自己去调试化解,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必要的应考心理准备,努力摆脱烦躁、焦虑、效率低等困境,而谢一凡推荐的方式就是:“多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老师常年从事教学,他们看待学生学习或者心态问题的视角与学生是不同的。如果遇到心里过不去的坎,应该主动去“握住老师的手”,也许你所焦虑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文章标题: 有哪些绝佳的作文立意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zuowen/11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