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9-20 07:33:02 | 作者:匿名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汉语词汇极其丰富,常常一个事物会有许多别称。这些别称有的概括力强,生动形象,有的特点突出,意味深长。以“秋天”为例,古诗词里的别称至少就有十多个。
三秋 《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晋代陆机《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北周庾信《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宋代李弥《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这些诗句中的三秋,都指的是秋天。因为古时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故有三秋之说。
九秋 唐代陈陶《闽中送任畹端公还亲》:“几日酬恩坐炎瘴,九秋高驾拂星辰。”唐代骆宾王《秋晨同淄州毛司马秋九咏.秋蝉》:“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望月有所思》:“九秋凉风肃,千里月华开。”宋代唐圭璋《浣溪沙.木犀》:“天上仙人萼绿华。何处分种小山家。九秋风露溢窗纱。”一个秋天90天,共分九旬,故把秋天称为九秋。
清秋 晋代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独看清秋日,能使高兴尽。”唐代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何当金铭脑,快走踏清秋。”杜甫《斗鸡》最后两句:“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宋代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天,庄稼收完,天高云淡,田野空旷深远,空气清新宜人,所以,秋天便有了清秋的别称。
高秋 唐代岑参《送费子归武昌》:“高秋八月归南楚,东门一壶聊出祖。”唐代李德裕《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高秋对凉野,四望何萧瑟。”宋代子侯《董娇饶》:“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八九月间,成熟的庄稼较之于夏天的小麦,都显得比较高大,古人便有了高秋之说。
素秋 唐代诗人唐彦谦《紫薇花》开头两句:“素秋寒露重,芳事故应稀。”杜甫《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宋代欧阳修《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宋代吴文英《惜黄花慢》:“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古代的五行之说认为秋属金,而金为白色;白色最为素雅,故称秋天为素秋。
商秋 晋代潘尼《安石榴赋》:“商秋授气,收华敛实。”晋代陆机《行思赋》:“商秋肃其发节,玄云霈而垂阴。”古人以宫、商、角、征、羽五音配合四时,定商为秋。而在五音中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故称秋天为商秋。另外,秋天还称为商序、商节、白商等别称。
霜天 北周庾信《和裴仪同秋日》:“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唐代李商隐《九日》:“曾共山僧把酒卮,霜天白菊绕阶墀。”唐代刘得仁《栽松》最后两句:“霜天残月在,转影入池清。”秋季天气变冷,开始降霜,古人便以霜天代指秋天。
金天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唐代陈子昂《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人从粱王东征》:“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这个别称也是来自五行之说,秋天属金,于是就直接把秋天称为金天,也有人把秋天称为金秋。
西陆 唐代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这个别称在古诗词里并不多见,至于为什么把秋天称为西陆,《隋书.天文志》里是这样解释的:“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可见,这个别称是来自天文学,美文网。
作者:朱耀儒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