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作品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词句注释】
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⒄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⒅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⒆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白话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 肃 宗 上 元 二 年)八月。公元759年(唐 肃 宗 乾 元 二 年)秋天,杜 甫 弃 官 到 秦 州(今 甘 肃 天 水),又辗转经 同 谷(今 甘 肃 成 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 元 三 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 成 都 浣 花 溪 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作品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要点。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 林 斯 基 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虽艰难苦恨,霜鬓潦倒,却心怀天下贫苦之人。
作者:楼心月,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本诗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经典诗歌,是杜甫现实主义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叙述了自家茅屋被秋风吹破、又遇上连绵阴雨的悲惨经历,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和痛苦,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屋上茅草被秋风卷走;
第二部分写自己面对群童抱茅入竹去的无奈;
第三部分写恶劣的生存环境,遭受夜雨的痛苦;
第四部分表达自己的期盼和憧憬。
前三部分叙事,第四部分抒情,升华全文。
诗人虽生活艰难,但却没有囿于这一室之内,而是心怀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至此,诗人非凡的气度和崇高的理想与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
褪去夏日的燥热,秋日的阳光便多了几分和煦,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像柔软的手轻轻抚过。
与伙伴们一同躺在房顶上,享受这难得的温暖,望着远处来来往往的行人,不禁心生羡慕:多希望能像人类一样,拥有灵活的双腿,来去自如啊。
我本是水边的一株白茅,和我的兄弟伙伴们一同扎根地下,汲取养分,日子倒也过得无忧无虑。
然而随着我们日益茂盛,身边的伙伴们也逐渐远去,他们有的成为了农人头顶的草帽,手中的笤帚,有的成为了生火的材料,在火焰中化为青烟。
最后终于轮到我了,一位年龄不大但已饱经风霜的老人穿着缀满补丁的衣服,踉踉跄跄地将我们连根割下,抱回家铺在房顶上。
还好,虽然换了个环境,但至少还能像以前一样,享受阳光雨露。
明朗的秋日总是短暂,深秋的风挟裹着刺骨的寒意呼啸而来。
伴着猎猎秋风,我终于脱离了屋顶,飞舞在空中!
自由了!终于自由了!
然而狂喜过后,眼见着朋友们或挂于树梢,或飘转沉塘,我又开始担心起自己的下一个落脚点。
庆幸的是,我落在一处小径上。
老人拄着棍子,颤巍巍地将我拾起,眼里满是泪花。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更多的和我一起脱离屋顶的伙伴落入了一群顽童手里,他们嬉笑着穿过竹林,远去了。
我终究还是回到了房顶,只是身边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旧友,形单影只,在秋风中显得越发萧索了……
天色渐暗,雨淅淅沥沥地落着。
“唉!”
老人抬头望望房顶,雨水正顺着稀少的茅草渗进屋内,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夜渐渐深了,四周陷入死寂的黑暗,一切似乎都沉睡了。
只有雨仍不停歇,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宣告着自己的存在。
“唉——”
老人环顾屋内,被雨打湿的地面,开裂的被子,烛火摇曳的微光,又是一声长叹。
夜已三更,烛火早已燃尽,孩子也已酣眠,老人仍旧辗转难安。
“唉!”
不知这一叹,又是为何?
老人从床上坐起,在屋内徘徊,最后颤抖着吟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回音撞击在低矮的墙上,整个草屋都为之震悚了。
老人说完这句,像用尽了毕生的力气,猛烈的咳嗽再也止不住了。
孩子被吵醒,哭泣声不绝于耳……
罢了,还是安心当一棵茅草吧。
【作者简介】楼心月,希望用文字,记录每一个瞬间的美好,有趣的灵魂总会相聚,我在一个有意思的地方,等一个有趣的你!
《草房子》的佳句赏析和主要内容。
要赏析的。主要内容嘛,尽量简短些。1、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太阳才一露脸,天地间便弥漫开无形的热气,而当太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闪了。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抵抗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
大路上,偶尔有人走过,都是匆匆的样子,仿佛在这种阳光下一旦呆久了,就会被烧着似的。会游泳与不会游泳的孩子,都被这难忍的炎热逼进了河里。因此,河上到处是喧闹声。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切植物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天气的干燥炎热。并且写孩子们一个一个游泳与行人匆匆的走,也侧面烘托出太阳的炎热难耐。写出了农村夏季风情的景色,对太阳描写的一系列动词优美恰当,如:滚动、袭击、露,给文章添了文采。
2、过不一会,就下起晚雨来。窗外就是河。桑桑坐在窗口,一边继续吃烀藕,一边朝窗外望着。岸边有根电线杆,电线杆上有盏灯。桑桑看到了灯光下的雨丝,斜斜地落到了河里,并看到了被灯光照着的那一小片水面上,让雨水打出来的一个个半明半暗的小水泡泡。他好像在吃藕,但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赏析:文中的雨丝,就像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哀愁。一个个水泡就像堵在胸口的心事。桑桑似乎从父亲的表现中看出了什么,他在思索,因此,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3、桑桑跟着父亲在大街上走着。已是秋天,风在街上吹着时,很有了点凉意。街两旁的梧桐树,虽然还没有落叶,但已让人感觉到,再刮几起秋风,枯叶就会在这夜晚的灯光里飘落。父子俩就这样走在梧桐树下的斑驳的影子里。秋天夜晚的大街,反倒让人觉得比乡村的夜晚还要寂寞。
赏析:秋风枯叶,都给人以凄凉的感觉,衬托出父亲当时的心情多么沉痛、悲伤,树下斑驳的身影,寂寞的感觉,让读者感觉到父亲此时是多么的无助和心神不定。这段话写出了父亲得知儿子的病况后的心情。
4、一地的麦子,在和风力一日一日地绿着,没过几天,就不见土壤了,只剩下汪汪的一片绿。站在草房门口,就像站在一片泛着微波的水面上。
赏析:秦大夫妇苦心经营着这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没几天”、“汪汪的一片绿”可见麦子长势喜人,而秦大奶奶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万万也不会想到一场灾难正悄悄地向她逼近。
5、给秦大奶奶送葬的队伍之壮观,是油麻地有史以来所没有的,大概也是油麻地以后的历史里不可能有的。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与老师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田野里迤逦了一里多地。
赏析:秦大奶奶虽然痛恨油麻地的人夺去了艾地,但是当乔乔落水后,不计前嫌,舍身救下了乔乔,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无不让油麻地的师生们感到敬畏。而这次却为了捞上油麻地小学一只落水的南瓜而落水身亡,人性本善,秦大奶奶闪现出的人性光辉,让人们为之震颤。
主要内容:
《草房子》的故事发生在油麻地,故事中通过对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地描写,讲述了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白雀关系的纠缠和孩子们苦痛的成长历程。六年中,桑桑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
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扩展资料:
曹文轩的经典长篇小说《草房子》自1997年面世之后,畅销不衰。各个版本累计印次已接近300次,被翻译为英文、法文、日文、韩文等。
《草房子》出版后曾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协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并入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同样引起轰动,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牛奖以及影评人奖,还有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等。
《草房子》总是弥漫着乡土的气息,桑桑与他的小伙伴们所形成的精彩画面让我们陶醉,让我们忧伤,让我们回忆,陷在里面不能自拔。书中没有华丽的精美的文字,有的是平凡而古老的字眼,没有尖端与高潮,只有淳朴与善良的童心,象一条小溪,缓缓淌进我们的心田。
一个个精灵似的人物形象,活生生的立于现实生活中。透示了永恒的童年情怀,是生活之爱、人类之爱的结合,是人生情怀与理想情怀的结合。这种化合恰恰若那轮金色的天体——太阳一样,既照临又切肤,既吹拂又动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草房子
主要内容: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佳句赏析:
1. 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太阳才一露脸,天地间便弥漫开无形的热气,而当太
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了。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抵抗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
大路上,偶尔有人走过,都是匆匆的样子,仿佛在这种阳光下一旦呆久了,就会被烧着似的。会游泳与不会游泳的孩子,都被这难忍的炎热逼进了河里。因此,河上到处是喧闹声。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切植物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天气的干燥炎热。并且写孩子们一个一个游泳与行人匆匆的走,也侧面烘托出太阳的炎热难耐。写出了农村夏季风情的景色。对太阳描写的一系列动词优美恰当,如:滚动、袭击、露给文章添了文采。
2. 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是一番最好的秋天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满空中泛着迷人
的白光.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
滑翔或做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白鸽拟人化,赋予了它一系列人的动作:俯冲,拔高与穿梭
富有情趣,引人入胜。生动形象的写出白鸽们飞翔时的形态,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3.雨根本没有停息的意思。天空低垂,仿佛最后一颗太阳已经永远的飘逝,从此,天地间将陷入绵延无穷的黑暗。雨大时,仿佛天河漏底,厚厚实实的雨幕,遮挡住了一切:树木、村庄。就只剩写了这厚不见底的雨幕。若是风起,这雨幕飘飘洒洒,犹如巨瀑。空气一天一天紧张起来。到处在筑坝、围堤。坝中又有坝,堤中又有堤,好像在准备随时往后撤退。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幕比作巨瀑,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雨的气势浩大、雄伟磅礴的景象。环境描写也为下文细马家被淹作铺垫,引发读者思考与担忧。渲染出紧张的氛围,烘托出当时农村环境的恶劣。
4.夕阳正将余辉反射到天上,把站在砖堆顶上的细马映衬了一个细长条儿。余辉育红砖的颜色融在一起,将细马染成浓浓的土红色……
赏析:利用环境描写,烘托出寂静安适的氛围。结尾意味深长,暗示了细马已经懂事,已经能担负家庭重担,引发读者思考。
5.微风翻卷着荷叶,又把清香吹得四处飘散。几枝尚未绽开的荷花立在月色下,像几支硕大的毛笔,黑黑的竖着。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未绽开的荷花比作硕大的毛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未绽开的荷花的挺立墨黑的模样。烘托出一片和美安适的情景,令人感到心旷神怡。其中“翻卷”一词用的很好,生动传神的写出了微风的轻柔与微风吹拂时情态,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曹文轩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曹文轩与父亲(5张)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1954年1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大王书》等。主要学术性著作《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黑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其中有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年度开卷奖、“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小说奖等奖项。200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多次在各地进行演讲。2021年4月27日受邀前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春城实验小学进行“推开写作之门”主题讲座。
好词摘抄:
摩挲 挥霍 流火 迷离 恍惚 韧性 纯净 古朴 鼓舞
火辣辣 轰隆隆 红艳艳 绿晶晶 汗淋淋 水淋淋 齐刷刷 乌溜溜
结结实实 昏昏欲睡 大模大样 金泽闪闪 莫名其妙 热气腾腾
自作多情 隐隐约约 无恶不作 波光粼粼 如梦如幻 咬牙切齿 接二连三 忽明忽暗
一动不动 经久不朽 四面八方 异想天开 出人意料 三下两下 支支吾吾 有滋有味
昏昏欲睡 大汗淋漓 大模大样 忍俊不禁 兴高采烈 莫名其妙 如痴如醉 如法炮制
龇牙咧嘴 可怜巴巴 顺理成章 一毛不存 一丝不苟 格格不入 无所适从 此起彼伏
一声不吭 如痴如狂 龇牙咧嘴 秋风乍起 朝夕相伴 忽明忽暗 绘声绘色 寒冬腊月
好句摘抄:
他朝天空望去,天空干净得如水洗刷过一般。月亮像是静止的,又像是飘动的……月光下,桑桑远远地看到了蒋一轮和白雀。蒋一轮倚在一棵谏树上,用的还是那个最优美的姿势。白雀却是坐在那儿。白雀并没有看着蒋一轮,用双手托着下巴,微微仰着头,朝天空望着。月亮照得芦花的顶端银泽闪闪,仿佛把蒋一轮与白雀温柔地围在了一个梦幻的世界里。
当桑乔背着桑桑踏过松软的稻草走进校园里,桑桑看到了站在梧桐树下的纸月:她的头发已被雨水打湿,其中几丝被雨水贴在了额头上,瘦圆的下巴上,正滴着亮晶晶的雨珠。
窗外就是河。桑桑坐在窗口,一边继续吃烀藕,一边朝窗外望着。岸边有根电线杆,电线杆上有盏灯。桑桑看到了灯光下的雨丝,斜斜地落到了河里,并看到了被灯光照着的那一小片水面上,让雨水打出来的一个个半明半暗的小水泡泡。他好像在吃藕,但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温幼菊会唱歌,声音柔和而又悠远,既含着一份伤感,又含着一份让人心灵颤抖的骨气与韧性......这是一只红泥小炉,样子很小巧。此时,炭正烧得很旺,从药罐下的空隙看去,可以看到一粒粒炭球,像一枚枚蛋黄一样鲜艳,炉壁似乎被烧得快要溶化成金黄色的流动的泥糊了。
立在炉上的那只黑色的瓦罐,造型土气,但似乎又十分讲究,粗朴的身子,配了一只弯曲得很优稚的壶嘴和一个很别致的壶把。药已经煮开。壶盖半敞,蒸气推动着壶盖,使它有节奏地在壶口上弹跳着。蒸气一缕一缕地升腾到空中,然后淡化在整个小屋里,使小屋里洋溢着一种让人头脑清醒的药香。
一块很大很大的桑田。一望无际的桑树,棵棵枝叶繁茂,还未走进,就远远地闻到了桑叶所特有的清香。没有一丝风,一株株桑树,好像是静止的。
桑桑望着这一幢一幢草房子,泪水朦胧之中,它们连成了一大片金色。 鸽子们似乎知道了它们的主人将于明天一早丢下它们永远地离去,而在空中盘旋不止。最后,它们首尾相衔,仿佛组成了一只巨大的白色花环,围绕着桑桑忽高忽低地旋转着。
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树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这个男孩桑桑,忽然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
桑桑突然不安起来,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样子:没有穿鞋,两只光脚脏兮兮的;裤子被胯骨勉强地挂住,一只裤管耷拉在脚面,而另一只裤管却卷到了膝盖以上;褂子因与人打架,缺了纽扣,而两只小口袋,有一只也被人撕得只有一点点连着。
初冬的一天下午,北风越刮越大,到了快放学时,天气迅捷阴沉下来。桑桑家的那些在外觅食的鸽子,收到了惊吓,立即离开野地,飞上乱云飞渡的天空,然后像被大风吹得乱飘的枯叶一般,飘飘忽忽地飞回草房子。
他朝天空望去,天空干净得如水洗刷过一般。月亮像是静止的,又像是飘动的……月光下,桑桑远远地看到了蒋一轮和白雀。蒋一轮倚在一棵谏树上,用的还是那个最优美的姿势。白雀却是坐在那儿。草房子好词好句好段。白雀并没有看着蒋一轮,用双手托着下巴,微微仰着头,朝天空望着。月亮照得芦花的顶端银泽闪闪,仿佛把蒋一轮与白雀温柔地围在了一个梦幻的世界里。
桑桑望着这一幢一幢草房子,泪水朦胧之中,它们连成了一大片金色。
墓前,是一大片艾,都是原先的艾地移来的,由于孩子们天天来浇水,竟然没有一棵死去。它们笔直地挺着,在从田野上吹来的风中摇响着竹子,终日散发着他们特有的香气。人生无处不真情,在<草房子>里,我看到了另人落泪的真情。
最后,它们首尾相衔,仿佛组成了一只巨大的白色花环,围绕着桑桑忽高忽低地旋转着。草房子好词好句好段。桑桑的耳边,是好听的鸽羽划过空气发出的声响。他的眼前不住地闪现着金属一样的白光。一九六一年八月的这个上午,油麻地的许多大人和小孩,都看到了空中那只巨大的旋转着的白色花环…
立在炉上的那只黑色的瓦罐,造型土气,但似乎又十分讲究,粗朴的身子,配了一只弯曲得很优雅的壶嘴和一个很别致的壶把。
七七四十九天过去了,秃鹤的头上依然毫无动静。
秃鹤应该叫陆鹤,但因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油麻的孩子,就都叫他秃鹤。
随即,秃鹤的秃头就映出了父亲手中烟卷忽明忽暗的亮光。
一块很大很大的桑田。一望无际的桑树,棵棵枝叶繁茂,还未走进,就远远地闻到了桑叶所特有的清香。没有一丝风,一株株桑树,好像是静止的。
窗外就是河。桑桑坐在窗口,一边继续吃烀藕,一边朝窗外望着。岸边有根电线杆,电线杆上有盏灯。桑桑看到了灯光下的雨丝,斜斜地落到了河里,并看到了被灯光照着的那一小片水面上,让雨水打出来的一个个半明半暗的小水泡泡。他好像在吃藕,但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那是一九六一年八月的一个上午,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他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
温幼菊会唱歌,声音柔和而又悠远,既含着一份伤感,又含着一份让人心灵颤抖的骨气与韧性……这是一只红泥小炉,样子很小巧。此时,炭正烧得很旺,从药罐下的空隙看去,可以看到一粒粒炭球,像一枚枚蛋黄一样鲜艳,炉壁似乎被烧得快要溶化成金黄色的流动的泥糊了。
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是一番最好的秋天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满空中泛着迷人的白光。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做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
没有一丝风,一株株桑树,好像是静止的。
夕阳正将余晖反射到天上,把站在砖堆顶上的细马映成了一个细长条。余晖与红砖的颜色融在一起,将细马染成浓浓的土红色……
当桑乔背着桑桑踏过松软的稻草走进校园里,桑桑看到了站在梧桐树下的纸月:她的头发已被雨水打湿,其中几丝被雨水贴在了额头上,瘦圆的下巴上,正滴着亮晶晶的雨珠。
立在炉上的那只黑色的瓦罐,造型土气,但似乎又十分讲究,粗朴的身子,配了一只弯曲得很优稚的壶嘴和一个很别致的壶把。药已经煮开。壶盖半敞,蒸气推动着壶盖,使它有节奏地在壶口上弹跳着。蒸气一缕一缕地升腾到空中,然后淡化在整个小屋里,使小屋里洋溢着一种让人头脑清醒的药香。
白雀还是那个样子,只是好像清瘦了一些。她一出现在桑桑的视野里,桑桑就觉得天地间忽然地亮了许多。白雀走着,依然还是那样轻盈的步伐。她用双手轻轻抓着被放到了胸前的那根又黑又长的辫子,一方头巾被村巷里的风吹得飞扬了起来。
当时,那纯洁的白色将孩子们全都镇住了。加上秃鹤一副自信的样子,孩子们别无心思,只是一味默默地注视着。但在仅仅过了两天之后,他们就不再愿意恭敬地看秃鹤了,心里老有将那顶帽子摘下来看一看和摘下那顶帽子再看一看秃鹤的脑袋的欲望。几天看不见秃鹤的脑袋,他们还有点不习惯,觉得那是他们日子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点。
冬天过去,细马已基本上能听得懂油麻地人“难听的”话了。但,细马依然没有去学校上学。一是因为,邱二妈并未提出让他再去读书,二是细马觉得,自己拉了一个学期的课,跟是不可能再跟上了,除非留级,而细马不愿意这样丢人。细马还是放他的羊。虽然细马心里并不喜欢放羊。
没过多少天,谏树苗就怯生生地探出头来,在还带着凉意的风中,欢欢喜喜地摇摆。这个形象使秦大奶奶想起了当年也是在这个季节里也是同样欢欢喜喜摇摆着的麦苗。她就很想用她的拐棍去鞭打这些长在她地上的辣树苗—她觉得那些树苗在挤眉弄眼地嘲弄她
《草房子》佳句 赏析
1. 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太阳才一露脸,天地间便弥漫开无形的热气,而当太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闪了。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抵抗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大路上,偶尔有人走过,都是匆匆的样子,仿佛在这种阳光下一旦呆久了,就会被烧着似的。会游泳与不会游泳的孩子,都被这难忍的炎热逼进了河里。因此,河上到处是喧闹声。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切植物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天气的干燥炎热。并且写孩子们一个一个游泳与行人匆匆的走,也侧面烘托出太阳的炎热难耐。写出了农村夏季风情的景色。对太阳描写的一系列动词优美恰当,如:滚动、袭击、露。。。。给文章添了文采。
2. 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是一番最好的秋天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满空中泛着迷人的白光.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做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白鸽拟人化,赋予了它一系列人的动作:俯冲,拔高与穿梭富有情趣,引人入胜。生动形象的写出白鸽们飞翔时的形态,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3.雨根本没有停息的意思。天空低垂,仿佛最后一颗太阳已经永远的飘逝,从此,天地间将陷入绵延无穷的黑暗。雨大时,仿佛天河漏底,厚厚实实的雨幕,遮挡住了一切:树木、村庄。。。。。就只剩写了这厚不见底的雨幕。若是风起,这雨幕飘飘洒洒,犹如巨瀑。空气一天一天紧张起来。到处在筑坝、围堤。坝中又有坝,堤中又有堤,好像在准备随时往后撤退。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幕比作巨瀑,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雨的气势浩大、雄伟磅礴的景象。环境描写也为下文细马家被淹作铺垫,引发读者思考与担忧。渲染出紧张的氛围,烘托出当时农村环境的恶劣。
4.夕阳正将余辉反射到天上,把站在砖堆顶上的细马映衬了一个细长条儿。余辉育红砖的颜色融在一起,将细马染成浓浓的土红色……
赏析:利用环境描写,烘托出寂静安适的氛围。结尾意味深长,暗示了细马已经懂事,已经能担负家庭重担,引发读者思考。
5.微风翻卷着荷叶,又把清香吹得四处飘散。几枝尚未绽开的荷花立在月色下,像几支硕大的毛笔,黑黑的竖着。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未绽开的荷花比作硕大的毛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未绽开的荷花的挺立墨黑的模样。烘托出一片和美安适的情景,令人感到心旷神怡。其中“翻卷”一词用的很好,生动传神的写出了微风的轻柔与微风吹拂时情态,引人入胜。
6.桑桑再往前看,朦胧的泪眼里,那个黑点已完全消失在黄昏时的风雪里……
赏析:传神的写出了桑桑难过、后悔的心情,想挽留却没勇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内容http://wenku.baidu.com/view/11d06af69e314332396893a7.html
这些够吗、、有问题可以联系我哦...
1、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太阳才一露脸,天地间便弥漫开无形的热气,而当太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闪了。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抵抗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
大路上,偶尔有人走过,都是匆匆的样子,仿佛在这种阳光下一旦呆久了,就会被烧着似的。会游泳与不会游泳的孩子,都被这难忍的炎热逼进了河里。因此,河上到处是喧闹声。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切植物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天气的干燥炎热。并且写孩子们一个一个游泳与行人匆匆的走,也侧面烘托出太阳的炎热难耐。写出了农村夏季风情的景色,对太阳描写的一系列动词优美恰当,如:滚动、袭击、露,给文章添了文采。
2、过不一会,就下起晚雨来。窗外就是河。桑桑坐在窗口,一边继续吃烀藕,一边朝窗外望着。岸边有根电线杆,电线杆上有盏灯。桑桑看到了灯光下的雨丝,斜斜地落到了河里,并看到了被灯光照着的那一小片水面上,让雨水打出来的一个个半明半暗的小水泡泡。他好像在吃藕,但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赏析:文中的雨丝,就像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哀愁。一个个水泡就像堵在胸口的心事。桑桑似乎从父亲的表现中看出了什么,他在思索,因此,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3、桑桑跟着父亲在大街上走着。已是秋天,风在街上吹着时,很有了点凉意。街两旁的梧桐树,虽然还没有落叶,但已让人感觉到,再刮几起秋风,枯叶就会在这夜晚的灯光里飘落。父子俩就这样走在梧桐树下的斑驳的影子里。秋天夜晚的大街,反倒让人觉得比乡村的夜晚还要寂寞。
赏析:秋风枯叶,都给人以凄凉的感觉,衬托出父亲当时的心情多么沉痛、悲伤,树下斑驳的身影,寂寞的感觉,让读者感觉到父亲此时是多么的无助和心神不定。这段话写出了父亲得知儿子的病况后的心情。
4、一地的麦子,在和风力一日一日地绿着,没过几天,就不见土壤了,只剩下汪汪的一片绿。站在草房门口,就像站在一片泛着微波的水面上。
赏析:秦大夫妇苦心经营着这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没几天”、“汪汪的一片绿”可见麦子长势喜人,而秦大奶奶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万万也不会想到一场灾难正悄悄地向她逼近。
5、给秦大奶奶送葬的队伍之壮观,是油麻地有史以来所没有的,大概也是油麻地以后的历史里不可能有的。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与老师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田野里迤逦了一里多地。
赏析:秦大奶奶虽然痛恨油麻地的人夺去了艾地,但是当乔乔落水后,不计前嫌,舍身救下了乔乔,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无不让油麻地的师生们感到敬畏。而这次却为了捞上油麻地小学一只落水的南瓜而落水身亡,人性本善,秦大奶奶闪现出的人性光辉,让人们为之震颤。
主要内容:
《草房子》的故事发生在油麻地,故事中通过对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地描写,讲述了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白雀关系的纠缠和孩子们苦痛的成长历程。六年中,桑桑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
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扩展资料:
曹文轩的经典长篇小说《草房子》自1997年面世之后,畅销不衰。各个版本累计印次已接近300次,被翻译为英文、法文、日文、韩文等。
《草房子》出版后曾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协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并入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同样引起轰动,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牛奖以及影评人奖,还有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等。
《草房子》总是弥漫着乡土的气息,桑桑与他的小伙伴们所形成的精彩画面让我们陶醉,让我们忧伤,让我们回忆,陷在里面不能自拔。书中没有华丽的精美的文字,有的是平凡而古老的字眼,没有尖端与高潮,只有淳朴与善良的童心,象一条小溪,缓缓淌进我们的心田。
一个个精灵似的人物形象,活生生的立于现实生活中。透示了永恒的童年情怀,是生活之爱、人类之爱的结合,是人生情怀与理想情怀的结合。这种化合恰恰若那轮金色的天体——太阳一样,既照临又切肤,既吹拂又动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草房子
求《山居秋暝》,《终南山》的鉴赏
共帮你找到了五篇,请选择
一、
这首山水名篇,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一些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追求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青松、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发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www.ruiwen.com/news/
二、
别开生面的秋韵图——王维《山居秋暝》赏析
春芳虽歇,秋景也佳,雨后秋山的明快舒朗、清新鲜洁,寄托的是诗人一种恬静悠闲的归隐之心。恍映在眼前的却是一幅——
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往往具有枯竭衰败的悲秋含蕴。如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零落露为霜。”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王维《山居秋暝》却挣脱了悲秋的传统审美视野,营造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清腴”(沈德潜《说诗啐语》,意谓风清质腴)雅洁、自由轻灵的慕秋意境,颇具创造性,这是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要把握的第一要略。如同我们在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样要留意,写荷、状月之文枚不胜数,而将二者对举为一个意象的乃朱先生首创,明晰了这一点,欣赏时才能探其门径、得其精髓。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题中“山、秋、暝(晚)”。“空”字极为跳眼,此字在王维的诗中运用频率甚高,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由下文可知,此空非虚也,实乃清、静。“晚”字亦很传神,曲折地道出了诗人盼秋之心、慕秋之情。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其对仗工整、景物明丽、章节谐和、风格灵动而卓绝千古,此句内在的审美机制在于诗人将无生命的“月、松、泉、石”写活,且活得如此“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相依相托、血脉通连,把自然中的秋之韵味、秋之魅力观察得细致入微,表达得淋漓尽致,体悟得天人合一!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与上联合璧,动静相协、视听互动、情景交融,浣纱之女穿梭于茂林修竹之间,渔樵之男荡舟于“荷塘月色”之中,充满了一种拙美和野趣,洋溢着一种“人在画中游”的艺术人生之感。
由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可知,上述之“画”还承载着诗人来自社会的信息。诗人曾属“王孙”,来自官场、来自社会,而今别居辋川。从“误入尘网中”到“复得返自然”,一个“自”字表达出诗人独特的“山居”领悟,更显秋韵之图乃是对羁绊人性的官场社会的强烈反驳。“留”者“居”也,而“山居秋暝”之“居”不仅有自然的深情召唤,更是诗人心灵的驻足。正是在这种精神背景下,为世人所景慕的“春芳”在诗人眼中就显得不足为怪了。
从整体上看,此诗深得《东坡志林》中所讲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之趣旨。本诗(亦或本画、本图)从构图上看,远景是空山新雨、天气晚秋,近景高处是明月照松、清泉流石,低处是模特儿似的浣女与渔人,末句是虚写,其意已于前三句之远、近景中暗示出来。因为“远山无色、远水无波”,故首尾两联实是背景与画外音,而中间两联才是浓墨重彩之处,因而我们只要紧紧抓住“松、竹、莲”这三个典型的表示诗人品性之刚直不阿、超凡脱俗、典雅峻洁的意象,并仔细体验作为诗人山居理想之化身的浣女与渔人的质朴自由,本诗的意境——一幅别开生面的秋韵图就美妙无比恍在眼前了!
资料:http://www.haishan.qdedu.net/peoplepage/chihui/g2chinese-3/jiaoxuecankao/7%271.shjqm.jc2.shangxi.htm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一】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傅如一)
【赏析二】
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作,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
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说山居的景色特别留人。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赏析三】
这首诗写山居所见秋山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和融怡陶醉的心境,大约是诗人隐居终南或辋川别墅时所作。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于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首联整体着眼,大笔勾勒,交待季节,点明状态,给人以身临其境,神清气爽之感。“空山”、“新雨”、“晚秋”,平平实实的几个字,极易引发人们的联想,山居环境的静谧,新雨过后的清新,秋日天气的飒爽,白日向晚的安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清幽明洁之气。“空山”是王维惯用的词语,耐人寻味。此处绝无冷清、空洞之意,也不是禅宗所谓的空寂、虚无,结合全诗来看,“空山”包含以下四层意思:一指山中林木繁茂,翠绿成荫,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如王维《鹿柴》所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二是指此处远离尘嚣,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花源记》),有如世外桃源,遗世独立,又如洞天福地,快乐怡人;三是指山雨初霁,万物一新,银辉四射,天地生辉,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洁净,熠熠生辉的灿烂图景;四指空而不虚,静而不寂,活力无限,意趣万千,因为山中有欢歌笑语,渔舟晚唱,有明月朗照,清泉潺潺。可见,雨后空山带给人们的不是孤独、寂寞,不是沉寂、死灭,而是生机活力,妙趣横生。
颔联小处着眼,工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皓月当空,朗照万物;苍松如盖,亭亭净植;松叶如针,清翠欲滴;水珠点点,闪闪发光;树影斑驳,月光辉映,洒下一地的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子铺满山林,给人以如梦似幻,飘飘欲仙之感。落一“照”字,不同于“泻”,朱自清《荷塘月色》写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用“泻”写出了月光如水,静谧朗照,柔媚生辉的特点。王维写月光用“照”字,光色兼备,状态逼真,活现月照松林,回光返射,闪烁不定,迷离恍惚的特点;也引导读者去留意空山松林沐浴月华的恬静光洁和明亮空灵。如果说第一句侧重写月下松林的幽美景致的话,那么,第二句就是写月下溪流的活泼生机。你瞧:山泉流淌,淙淙作响;月映溪流,素洁如练;流水空明,清澈见底;溪流弯弯,活泼机灵。面对这一溪清幽洁明,空灵剔透的山泉,恨不得掬一水山月滋润沧桑的面庞,撷一缕清音唱响心灵的浪花。着一“流”字,尽显风流,颇有柳宗元《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韵味,也引导人们去体味小溪或水石相激飞花溅玉的闪亮或穿林绕石琤琤琮琮的合鸣。王维一“流”,可谓意态横生,妙趣无穷!
颈联拓展一步,进到人事生活,而这种生活出现在山中黄昏这一特有的情境中,便显现出迷人的色彩。上句写姑娘:一群天真无邪的农家少女浣衣归来,结伴同行;她们嬉戏玩闹,笑逐颜开,吵醒沉睡的山林,激活了寂静的生机,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旷幽深的竹林中。下句写渔人:几艘小船满载星辉,尽兴而归,满眼荷叶纷纷倒向两边,掀翻了无数晶莹剔透的水珠。此情此景,让人心生羡慕,多么想,摇一船沉甸甸的丰收喜悦来迎接又一个静谧幽美的夜晚;多么想,唱一池脆生生的渔舟小调去欢送又一个余辉掩映的黄昏。姑娘也好,渔人也罢,诗人只听见竹林中的喧闹而不见其人,只见到莲株的摇动而不见行舟,自可想见竹林莲丛的茂密幽深,人们竟是裹在这样一个郁郁葱葱的绿色世界里,这是何等动人的景象啊!而且,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想,生活在这个世外桃源的人们,勤劳纯朴,心性高洁;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率性真诚,一派天然。难怪末联诗人要由衷地倾吐出“王孙”可留的感叹了。
尾联巧用《楚辞?招隐士》之典,《招隐士》末句云:“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原意是招王孙出山入仕,王维反用其意,自成佳构,增无限趣味,“随意春芳竭,王孙自可留。”春芳虽然自然而然的消歇了,但秋光一样美丽迷人,“王孙”自可不必离去了。貌似劝人,实则自勉。“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山中”比尘世好,纯洁空灵,可以远离世俗庸碌而修养性情。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跃然纸上。另外,从全诗所用意象也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情趣。皎皎明月,纯洁空明;郁郁青松,亭亭净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森森翠竹,修直挺拔;卓卓清莲,污而不染;……凡此种种,在传统诗文里面,都是一些清闲雅致,高洁不俗的意象,由此不难看出王维对理想生活的念念不忘之心。(徐昌才)
《终南山》的鉴赏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①,连山到海隅②。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③。
分野中峰变④,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⑤,隔水问樵夫。
译文:
终南山高大雄伟,几乎接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回望刚刚在身前退向两边的茫茫白云,淡淡青雾,又弥漫成了朦胧迷蒙的一片奇幻的境界。中峰高大雄伟,成了分野之界,阴天和晴天里千岩万壑的景象相差悬殊。天晚了,想要找个人家住下,我只好隔着水向樵夫打听。
疑难点注释:①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也是终南山的别名,在唐京长安城南约四十里处。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绵延八百余里。天都:因太乙为洞天之最,故曰天都,或说指唐都长安。 ②连山句: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③ 两句诗互文。即“白云入看无,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回望合”。 白云,白茫茫的雾气。青霭,也是雾气,比白云淡。 ④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学家将天空十二星辰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野。 ⑤人处:人家、村子。
赏析点拨:
鉴赏这首诗,首先要注意诗的线索和顺序。作者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变化为顺序,对终南山进行了描绘。首联是远观,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颔联写进入山中所见到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象。颈联写来到中峰时所见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变换无穷。尾联写登山流连往返,以至天晚欲寻觅宿处。线索清楚,层次分明,在仅仅四十个字之内把终南山的高大雄伟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重点鉴赏诗的第二联。这一联诗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来描写进入终南山所见到的奇妙景象。诗人进入终南山,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一】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傅如一)
【赏析二】
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作,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
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说山居的景色特别留人。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赏析三】
这首诗写山居所见秋山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和融怡陶醉的心境,大约是诗人隐居终南或辋川别墅时所作。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于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首联整体着眼,大笔勾勒,交待季节,点明状态,给人以身临其境,神清气爽之感。“空山”、“新雨”、“晚秋”,平平实实的几个字,极易引发人们的联想,山居环境的静谧,新雨过后的清新,秋日天气的飒爽,白日向晚的安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清幽明洁之气。“空山”是王维惯用的词语,耐人寻味。此处绝无冷清、空洞之意,也不是禅宗所谓的空寂、虚无,结合全诗来看,“空山”包含以下四层意思:一指山中林木繁茂,翠绿成荫,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如王维《鹿柴》所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二是指此处远离尘嚣,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花源记》),有如世外桃源,遗世独立,又如洞天福地,快乐怡人;三是指山雨初霁,万物一新,银辉四射,天地生辉,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洁净,熠熠生辉的灿烂图景;四指空而不虚,静而不寂,活力无限,意趣万千,因为山中有欢歌笑语,渔舟晚唱,有明月朗照,清泉潺潺。可见,雨后空山带给人们的不是孤独、寂寞,不是沉寂、死灭,而是生机活力,妙趣横生。
颔联小处着眼,工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皓月当空,朗照万物;苍松如盖,亭亭净植;松叶如针,清翠欲滴;水珠点点,闪闪发光;树影斑驳,月光辉映,洒下一地的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子铺满山林,给人以如梦似幻,飘飘欲仙之感。落一“照”字,不同于“泻”,朱自清《荷塘月色》写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用“泻”写出了月光如水,静谧朗照,柔媚生辉的特点。王维写月光用“照”字,光色兼备,状态逼真,活现月照松林,回光返射,闪烁不定,迷离恍惚的特点;也引导读者去留意空山松林沐浴月华的恬静光洁和明亮空灵。如果说第一句侧重写月下松林的幽美景致的话,那么,第二句就是写月下溪流的活泼生机。你瞧:山泉流淌,淙淙作响;月映溪流,素洁如练;流水空明,清澈见底;溪流弯弯,活泼机灵。面对这一溪清幽洁明,空灵剔透的山泉,恨不得掬一水山月滋润沧桑的面庞,撷一缕清音唱响心灵的浪花。着一“流”字,尽显风流,颇有柳宗元《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韵味,也引导人们去体味小溪或水石相激飞花溅玉的闪亮或穿林绕石琤琤琮琮的合鸣。王维一“流”,可谓意态横生,妙趣无穷!
颈联拓展一步,进到人事生活,而这种生活出现在山中黄昏这一特有的情境中,便显现出迷人的色彩。上句写姑娘:一群天真无邪的农家少女浣衣归来,结伴同行;她们嬉戏玩闹,笑逐颜开,吵醒沉睡的山林,激活了寂静的生机,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旷幽深的竹林中。下句写渔人:几艘小船满载星辉,尽兴而归,满眼荷叶纷纷倒向两边,掀翻了无数晶莹剔透的水珠。此情此景,让人心生羡慕,多么想,摇一船沉甸甸的丰收喜悦来迎接又一个静谧幽美的夜晚;多么想,唱一池脆生生的渔舟小调去欢送又一个余辉掩映的黄昏。姑娘也好,渔人也罢,诗人只听见竹林中的喧闹而不见其人,只见到莲株的摇动而不见行舟,自可想见竹林莲丛的茂密幽深,人们竟是裹在这样一个郁郁葱葱的绿色世界里,这是何等动人的景象啊!而且,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想,生活在这个世外桃源的人们,勤劳纯朴,心性高洁;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率性真诚,一派天然。难怪末联诗人要由衷地倾吐出“王孙”可留的感叹了。
尾联巧用《楚辞?招隐士》之典,《招隐士》末句云:“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原意是招王孙出山入仕,王维反用其意,自成佳构,增无限趣味,“随意春芳竭,王孙自可留。”春芳虽然自然而然的消歇了,但秋光一样美丽迷人,“王孙”自可不必离去了。貌似劝人,实则自勉。“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山中”比尘世好,纯洁空灵,可以远离世俗庸碌而修养性情。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跃然纸上。另外,从全诗所用意象也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情趣。皎皎明月,纯洁空明;郁郁青松,亭亭净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森森翠竹,修直挺拔;卓卓清莲,污而不染;……凡此种种,在传统诗文里面,都是一些清闲雅致,高洁不俗的意象,由此不难看出王维对理想生活的念念不忘之心。(徐昌才)
王维《终南山》鉴赏 及译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①,连山到海隅②。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③。
分野中峰变④,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⑤,隔水问樵夫。
译文:
终南山高大雄伟,几乎接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回望刚刚在身前退向两边的茫茫白云,淡淡青雾,又弥漫成了朦胧迷蒙的一片奇幻的境界。中峰高大雄伟,成了分野之界,阴天和晴天里千岩万壑的景象相差悬殊。天晚了,想要找个人家住下,我只好隔着水向樵夫打听。
疑难点注释:①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也是终南山的别名,在唐京长安城南约四十里处。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绵延八百余里。天都:因太乙为洞天之最,故曰天都,或说指唐都长安。
②连山句: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③ 两句诗互文。即“白云入看无,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回望合”。
白云,白茫茫的雾气。青霭,也是雾气,比白云淡。
④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学家将天空十二星辰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野。 ⑤人处:人家、村子。
赏析点拨:
鉴赏这首诗,首先要注意诗的线索和顺序。作者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变化为顺序,对终南山进行了描绘。首联是远观,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颔联写进入山中所见到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象。颈联写来到中峰时所见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变换无穷。尾联写登山流连往返,以至天晚欲寻觅宿处。线索清楚,层次分明,在仅仅四十个字之内把终南山的高大雄伟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重点鉴赏诗的第二联。这一联诗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来描写进入终南山所见到的奇妙景象。诗人进入终南山,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王维是唐代诗人中仅次于李白、杜甫的大家,在唐代诗歌史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父亲去逝较早,母亲虔诚信佛三十多年,这对王维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据史料记载,王维侍母以孝顺闻名,其母亲去世,他几乎痛不欲生。王维幼年就通音律,会作文,颇有才名。唐玄宗开元九年(721)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大乐丞,因为伶人舞黄狮子得罪朝廷,受牵连被贬到济州(今山东长清县)作司库参军。期间曾一度弃官隐居,后来又回到京城长安。开元二十二年(734),诗友张九龄当宰相,王维上书请求引荐,被任命为右拾遗。三年后,张九龄被贬,他改任监察御史,出使塞上凉州两年。回长安以后,较长时期内供职于朝廷,在郊外的终南山和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弹琴赋诗,傲啸终日”,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当然,作为朝廷的臣子,他也写过不少奉和、应制的诗歌和颂扬皇上的文章。这是王维由积极进取转向参禅信佛的时期。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判乱,带兵攻入长安,王维被迫出任伪职给事中。但他消极应付,曾经故意服药生病,并想逃走。不久,官军收复了京城,他因做伪官,将受到严厉处分;幸亏他弟弟、刑部侍郎王缙愿意削官为他赎罪而获免,得以从宽发落,只是降了他的官职,成为太子中允。此时,王维对世事官场彻底失去兴趣,笃志信佛,唯以禅诵为事。《旧唐书·本传》说他:“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唐肃宗乾元二年转任尚书右丞,到上元二年(761)逝世,终年六十一岁。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露时弊。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不用雕饰,有淳朴深厚之美,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绝句最高成就。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维五律和五、七绝造诣最高,亦擅其他各体,在唐代诗坛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师法。七古形式整饬,气势流荡。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生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对后人影响巨大。
正是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本文赏析: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宋朝著名诗人苏轼曾评价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那王维是怎样绘出这幅山水的呢?这首诗就是一个证明。这首诗写的是居住在山中的诗人,在秋天日落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诗人仅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真是隐士们的好居处。
在这幅画里,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人情美是水乳交融的。这首诗首联着力描写所处的大环境,渲染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不仅点出了题目中的“山”,“秋”,“暝”,还描绘出有如世外桃源的山景。“空”字写出山中的人际罕至,开篇便给人一种寂静清幽的感觉。又和着新雨洗净了山色,晚来的天气凉爽宜人,清新自然的空山秋夜便跃然纸上,犹如在纯白的雪浪纸上,描出群山的背景。干净的笔致清晰勾勒却又不露痕迹。(准确的用词点染出清新的感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写秋山傍晚,雨后的山,雨过天晴,空气格外清新。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夜暮降临,秋气凉爽。秋月银辉,洒遍了苍翠的松林,腾起一片朦胧的蒙蒙雾气;接着皎洁的明月光透过茂密的青松林的空隙,照射到地面上,斑斑点点,恍如满地碎银;四野一片静寂,久违的清凉包围了山林;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像连自己的心也被洗净了一样。雨后的山坡,溪涨泉涌,细水奔流,泉水飞溅,一泓泓、一缕缕从石上潺潺流淌;或者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或溅起雪白的浪花;或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悬崖上飞泻,只挂前川,或淙淙有声,或寂寂无声;飞动的瀑布像仙女的舞蹈,像天宇长虹,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着。此时山高月小,松林清翠,泉水叮咚,飞瀑如练,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自然的美妙,心情的陶醉。但山村美事依然神秘快乐。“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写村民的活动。出句写诗人所闻,因为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只能看到模糊的人影,但诗人从竹林里的欢声笑语中听出这是少女们刚从水边洗衣归来,虽是淡淡的一笔,却生动地表现了少女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此景依然让人激动:满月高悬,山野静寂,村落一点两点灯火闪烁。此时清江蜿蜒流淌,天上明月,水里倒映着蓝蓝的天空,以及澄澈如玉的天宇那一轮晃动的月,河岸翠竹环绕,清风四起;一群妇女手端洗衣盆,挽起衣袖、裤管,站在清凉的水中;月亮破碎,银光洒满水面;捣衣声响起,传得很远;流水声、捣衣声、说话声、嬉戏声;或歌谣清唱,或用溪水洗长发,或在水中沐浴;或嬉戏相互浇水,溅湿了衣裳,笑弯了月亮。洗衣归来,山村已经睡去,竹喧影动,笑声跑得很远。
对句写诗人所见,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而诗人是在莲叶的摇动中发现它的,这无疑是渔夫要利用今晚月光去捕鱼、去采莲。清秋时节,雨后采莲,月在蓝天,满池塘的荷叶,或凋败,或亭亭玉立;荷花有的依然鲜艳无比。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小船悠悠荡漾,渔歌响起。“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江南山村的盛事让人神往。这两个细节都富于艺术的魅力,它们从不同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的风尚,以及作者对他的向往。
诗人勾勒出这样一幅风习画的用意十分明显:山村的风景如此清幽,民风如此淳厚,这正是他理想的生活环境,他不愿离开这里,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这就给结句“王孙自可留”作了有力的铺垫。
若说先前两句是意境的渲染,那“明月松间照”便是给画卷上投下一缕朗朗清光。清冷的景致仿佛一层淡淡的石青色,夜空中的朗月,月下的松林,林边的清泉,着了色,却依然清淡。逼真的风景,淡然的色彩,似画一般。颔联这二句也以其极工整的对仗,极灵动的风格成为千古佳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了山中的动态,与先前清雅的静态山景共同构成一幅立体的图样,有月光照着晚归的浣女,有清泉送回满载的渔舟,一切都是那样自然,那样恬淡。同时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幽静的竹林中传来一阵喧笑,那是洗衣服的姑娘结伴归来;亭亭的莲叶荷花纷纷动荡,原来是渔舟顺流而下。秋夜雨后的山村在诗人的笔下多么纯净美好,多么富于诗情画意!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诗人捕捉了景物中最优美、最动人的一刹那,随意挥洒,毫不着力地写来,却是如此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意境幽美,韵律悠扬,而且通篇有比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对诗人来说,可以没有名利,可以没有权势,却不能没有新雨后的空山中简单的清雅,自然。其实,说先前几句是简单写景并不确切,诗人笔下的“月”、“泉”、“松”、“竹”、“莲”不都象征着他所向往的高尚情操么?他正是将这样高尚的人格融入了诗中,才使这首诗有了灵气,有了魂。
所以诗的末联,情不自禁地叹道:芳菲的春天过去了,就随它过去吧,眼前这秋天的山野,不是一样的美好吗?"王孙自可留 ",意思是自己大可以待在山中,赏心娱目悠游岁月了。这里,王维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王孙兮归来 ,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典故,而取其相反的意义,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秋天山野的深厚感情,从而表示了归隐的决心。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果然如此。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描写秋天风的声音的句子
描写秋天风的声音的句子1
1、秋风,把果实给了我们。风一吹,葡萄成熟了,晶莹剔透,犹如紫檀色的宝石上还闪着银白色的光呢!苹果结在枝头,红彤彤的,就像一盏盏红灯笼似的,点亮自己,照耀别人;黄黄的梨子宛如一个个金灿灿的葫芦;青绿的香瓜也逐渐在人们的口中传递着,棕褐色的籽、甜津津的水让人们赞不绝口;海南蕉也随着人们的喜爱上到了树上,等待人们采摘……秋风的魔力可真大啊!
2、秋风一吹,诗人活跃了,那桐叶的飘零与花朵的憔悴是他们的形容词,那庄严的天空与鸟雀的稀少是他们的抒情处。诗人的心里总是多愁善感的,是华丽的秋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使思绪如泉,在这个季节里,诗人的出现使秋风吹得更有希望了!
3、秋风透着习习凉意,钻进敞开的窗子,轻抚脸颊,带来几分凄美的感觉。它不比冬风的寒冷凛冽,也不比夏风的燥热慵懒,更没有春风的温柔细腻,只带着丝丝的凉意与寂寥,轻轻悄悄间,渗透人的心扉。
4、大街上,人们穿上了微厚的衣裳,虽说秋风没有冬风那样刺骨,寒冷,但还是能使人不战而栗。有时秋风怒了,狂风大作,人们必然要躲着它;有时秋风笑了,拂过小树与人们嬉戏,人们必然要夸耀它。有时秋风愁了,郁郁不振,整天天气闷热,人们必然期盼它。人与秋风为伴,秋风的喜怒愁乐,人们必然作出反应。它与人们人们的秋天生活息息相关。
5、走在路上,马路两旁的树木孤零零的伫立在那里,树叶随风而去,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有时秋风吹过,它剧烈的晃动,仿佛在排斥;有时秋风吹过,它轻轻的摇摆身姿,仿佛在嬉戏;又是秋风吹过,它挺直了脊背,一动不动,仿佛在反抗。树木与秋风相伴,秋风一来,树木必定开始脱落树叶。它是秋风即来的象征。
6、秋风也是人们所盼望的。不是落叶漫舞的惊喜,也不是秋日凄美的遐想,而是收获时的甜美与怡悦。它带着喜悦攀上颗颗成熟的果实,拥着成功跳上填满果实的竹筐,伴随甜蜜,添上快乐。给果园呈现出无尽的甜美与芳馨,展示着“秋日果实遍地熟”的丰收景象。
7、林间的树枝在秋风的摩挲下饮泣,孩子,你蜷曲的身躯像雁一样迁徙哪一片阳光,温透你冰冷的身体,大地振颤着秋风呜咽,秋风,祈求你给予流浪儿翱翔的翅膀,飞越秋的孤寂和冬的寒冷。
8、秋风,吹熟了果实;秋风,吹落了树叶;秋风,吹散了玩耍的朵朵白云;秋风又吹醒了即将忙碌的农民。秋风,你触动了我的心灵!
9、这时,我抬起头,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火红的枫树林。那枫叶,红的那样光亮,红的那样热烈。我走进枫树林,捡起一片枫叶,细细观察。这片枫叶好象一个美丽的红五星,又像是一只张开的小手掌。叶脉在叶间肆意伸展,仿佛自己是这里最漂亮的,可却又悄悄的为枫叶添上了一丝美丽。我又瞧了瞧枫叶,这片枫叶的颜色可真漂亮,它是大红色的,红的那么鲜艳,那么漂亮。
10、秋天的雨水特别多,总是滴滴答答下不完,害得我哪也去不了。不过空气变得清新了,不再干燥了,雨一停,秋高气爽,很美丽。
11、秋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树叶开始变黄了,风一吹,大片大片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满地都是干枯的叶子,走在上面,发出“嘎嘎”的声音。
12、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13、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14、秋风,像把锋利的镰刀,从柳树梢上刮过,半绿半黄的树叶,刷刷地飘落下来。
15、清风涤荡你的肺腑,天籁拨动你的心音。一泓流水,一弦丝竹之音和鸣,你便知道,你该去看看秋天了。
16、秋雨沙沙地下着,这是它在演奏。奏黄了一片片稻田,奏红了一棵棵枫树,奏出了遍地金黄,奏出了象征着成熟丰收的秋色。
17、在秋天里,大部分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花瓣已经落下,而各种各样的菊花却在争奇斗艳,装点了城市,美化了环境。
18、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9、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为大地绿物,带来一份希望,滋润在叶梢,也为河塘的水鸭,带来一股愉悦的情趣,觅寻着秋的奥秘。
20、秋天是庄稼成熟的季节,也是农民伯伯最喜爱的季节。高粱涨红了脸,苞米咧开了嘴,黄澄澄的玉米粒,象一颗颗金豆子,谷子笑弯了腰,正向我们鞠躬,大豆被风吹得乐出了声
21、清晨,我来到公园,发现公园里的树木没有往日那样苍翠茂盛了,树叶落了一地。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便迎风起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正翩翩起舞。地上的落叶,有的已经枯萎了;有的是刚落下的,还隐隐透着一丝绿意;还有的是几天前就已经落下的,被虫蛀了好几个洞。
22、秋雨如烟如雾,无声地飘洒在那空地上的瓦砾堆里枯枝败叶上,淋湿了地,淋湿了房,淋湿了树。
23、秋风沙沙地吹来,染黄了田野,染红了枫叶,带来一丝凉意。
24、那秋风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给树叶涂上浅红嫩黄深紫翠绿各种各样的色彩,绘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山水画。
25、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26、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27、飒飒的秋风轻悄悄地牵起柔柳的手臂,伴着草丛里金铃子的歌声与蟋蟀的.琴声,翩然起舞,夜来香和米兰幽然开放,散发出丝丝清冷的香味。
28、秋雨霏霏,飘飘洒洒。如丝,如绢,如雾,如烟。落在脸上凉丝丝,流进嘴里,甜津津,像米酒,像蜂蜜,使人如醺,如梦,如痴,如醉。
29、秋天,大部分树叶都渐渐地变黄了,有的已经枯落下来了,唯有枫叶红了起来,火红火红的,为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
30、秋雨唰唰地下着。细密的雨丝在天地间织起一张灰蒙蒙的幔帐。
31、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
32、秋风渐渐,满天飞叶坠落于土壤之中。夕阳将温和的余晖洒在它们的身上,叶子金灿灿的,绽放出最后的一道光芒。那是它们留给尘间不可磨灭的风景线。紧闭双眼,忽然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3、秋风伴随着落叶开始了两人殊途同路的旅行。春天的勃勃生机暗淡下去了。春的色彩,夏的炎热,都被秋掩埋。秋天带来了凉爽,却带来了一份伤感的情怀。
34、秋风簌簌地吹过,卷起一片片落叶。飘扬,飞舞……最后的一片黄叶终于定格于我眼角深处,渐渐散去,慢慢变小,最终消逝了。眼前又浮现昔日的那一幕幕。
35、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36、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37、秋风调皮的伴着秋阳,一路向前,拂过树梢,抖动枝条,将秋的浪漫和无情渲染在每一片树叶上。蹲下身来,捧起一枚已经舞者飞到地上的落叶。那浓绿的色彩还没有褪尽,夹杂着褐黄的色彩,清晰的脉络已变的有些模糊不清,嫣已到生命的终结。微微颓然的状态,已经失却夏日时的无限激情,随秋风翩然落下。不知道秋日里落叶的飘零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曾挽留?
38、午后,我在林中休息。鸟儿与虫儿们的鸣叫声引发了我对秋风的重新思考。秋风真得是人们眼中的凄凉吗?真的是不幸与不确定的化身吗?不,秋风是幸福与收获的化身。没有秋风,果实能丰收?没有秋风,麦田能金黄吗?没有秋风的抚摸,种子能在明年春天发芽吗?的确,秋风是温馨的,我们应怀着感恩的心来看待秋风。
描写秋天风的声音的句子2
1、秋风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看那花开花落、雁过雁往,无限风光被秋风拂过后都觉得焕然一新,似乎更成熟了。在这秋风中,秋天带着金色的光辉悄然降临了!
2、“凄凄秋风,轮轮落日”是曾样的情感呢?它的深沉与惆怅寄托着秋日的许多沉思与不解,毕竟是秋风瑟瑟,落日沉沦的一种境界。只能感叹,自然的给予由不得如此体会。
3、秋风一吹,吹停了蝉那吱吱不休的乐曲;秋风一吹,吹凉了空气中闷闷的热感;秋风一吹,吹灭了夏日那毒辣的太阳;秋风吹来了,人们压积了一个夏的烦闷,终于被这凉爽的秋风吹散了,大家格外舒畅。
4、秋风一吹,吹红了柿子,吹紫了茄子,吹圆了柚子,吹弯了香蕉,把农民伯伯的嘴都吹弯了。瞧!今年的收成可真好。这一筐筐、一箱箱的,重极了!瞧去,那田野里,颗粒饱满的稻子沉甸甸,随风起舞,秋风翻动着层层金波,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向农民伯伯传去收割的信息,好一片金色的海洋!麦浪一层接着一层,随秋风应和着,好像在为这田野唱着赞歌,为这喜悦的丰收情景唱着赞歌。
5、秋风,把食物送给了我们。风一扑,稻田立刻金灿灿的。远远望去,如果谷子泛动了几下,那就像金色的海洋里有几丝波纹;大豆忍不住了,它需要空气,于是它就从闷热的豆荚里蹦了出来,落到带有芳香的泥土上,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辣椒有意见了,它的脚又尖又短,哪能支撑得住这又胖又肥的身子?……秋天的动力还真不差呦!
6、秋风仍在不停地前进,似乎想要征服全世界,但小到一根草,一朵花都在顽强地抵抗着,它的梦能成真吗?我站起来,任风儿吹打着我,我不怕,因为大家都在抵抗,我只是集体中的一员,我不能脱离集体的对外抵抗精神,我更不能脱离集体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前脱离集体的我,现在又回来了!我要与他们共同克服困难,成为乐观者之一!
7、秋风还是一个调皮淘气的孩子。她来到马路上,吹着树上的叶子,看到树叶像金色的蝴蝶似地跳舞才蹦蹦跳跳地离开。在马路上,她又拿着别人的帽子到处乱跑,看到别人不来追自己又生气地将帽子扔在地上。
8、秋风是一位慈母。她轻轻地吹着,像用梳子梳理着翠绿的秀发。稻子顺着风,娇柔地俯卧下去,风吹过以后,又撒娇似地直立起。那无形的巨大的梳子,轻轻地梳理,那么温柔,那么慈祥,让人觉得这里母亲在给就要出嫁的女儿梳妆。
9、秋风又是一位调色大师。她来到田野,将红色送给了高粱,高粱高兴地向她挥挥手。她来到果园将橙色送给了柿子,远远望去,柿子好像一个小灯笼。她来到森林里,把红颜料涂在了枫树上,看上去好像是火焰在滚动,她来到……
10、站在桥上,秋风用它那冰冷的手触摸着我,此时此刻离我最近的也恐怕只有它了吧!凉飕飕的风儿吹着万物,树儿。草儿。花儿。用它们的毅力抵抗着,胜利时便摆动它们既坚强又柔弱的身躯,它们跳起了舞,小河也哗啦啦地伴奏,一切都是欢跃的,一切都是乐观的。
描写秋天的诗歌
《秋天的景色》秋天的颜色五彩缤纷,秋天的景色美不胜收。夏天悄悄地向我们挥手告别,秋天却打开了凉爽的大门。
《秋天》大树上的枫叶被秋风点燃了,发出沙沙沙沙的声响。每一片枫叶都是传奇,每一片枫叶都是电影。
稻田里的稻香吹来了,发出沙沙沙沙。
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都留下了。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秋天的诗歌,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秋天的诗歌1
象这个秋天
象这个秋天的早晨
我曾与无数个秋天的早晨
走过铺满落叶的树林
鸽哨从容地划过我头顶上的天空
叶子们静静地躺在大地上
等着我的目光 把它们关注
当我看见它们的时候
太阳也正在照耀它们
使它们枯萎的心 呈现黄金的色彩
象这个秋天的正午
我没有欢欣,没有痛苦
独自一人走过成熟的土地
思想的波澜也时时涌起
顺着时间的甬道
把一些闪亮的珍珠贝推上岸来
打开它们 也就找到了珍宝
而说出它们 又多么艰难
象这个秋天的黄昏,我静下心来
仔细观察初生婴儿的天真笑脸
就象倾听月光的音乐太阳的琴
之后 我带着我的酒 我思维的多弦琴
走上城市的街道
细数那些守卫这座城市的树木
照亮街道的灯
描写秋天的诗歌2
【秋天是个大美人儿】
秋天是个美人儿,
虽然我从未见过她的样子,
可是我却分明地感觉到,
她在身边,
她在眼前。
你瞧,
石榴熟了。
粒粒鲜红的果实,
就像秋天的牙齿;
丝丝香甜的汁水,
流露着丰收的微笑。
风变凉了。
阵阵清冷的微风,
吹响秋天的乐章;
籁籁飘零的落叶,
都来为这音乐点赞。
枫叶红了。
片片夺目的红枫,
就像秋天的礼服;
棵棵尽染的林木,
装点了如画的江山。
菊花开了。
朵朵缠绵的花瓣,
就像秋天的舞姿;
缕缕飘来的花香,
散发着独有的芬芳。
轻着枫菊裳,
细擦瓜果香,
叶落金风起,
为秋做梳妆。
秋天真是个大美人儿。
她已来到身边,
你感受到了吗?
描写秋天的诗歌3
《秋天》
蓝蓝的天空
簇拥着洁白的云朵
雁儿是秋天的情人
叼来春天的婉约
惊颤月亮的静谧
只有麻雀还在舞蹈
在种植的土地上
翻检遗落的往事
秋风的呢喃
叫醒着金色的谷粒
黄叶是秋天的花朵
绽放漫天的相思
挂满黄昏的泪珠
只有小草还在遥望
在安静的时光里
定格柔软的画面
在金色的怀抱里
一些熟悉的词汇
也都突然沉静
谁在打开秋天的心扉
谁在倾听秋天的梦呓
谁在感受秋天的灵魂
秋雨正带来讯息
一腔的相思别再荒芜
《望秋》
在故乡开始收获的时候
站在广袤的金黄的田野中
总能感觉到
汉子们粗犷的强悍
女人们温柔的呼唤
火红的夕阳
追不上了
汉子肩上的架子车
解不掉了
女子腰前的棉花袋
乡村的故事
在故乡的小路上
伴随着汉子们的吆喝
应和着女人们的泼辣
渐渐醇厚渐渐浓郁
《靠近故乡的秋天》
秋雨在风的影子里相互缠绵
所有的日子都开始饱满
我从城市出发
跨过小桥流水
在漫天繁星的夜晚
唱着浅绿的童谣
寻找灯火辉煌的地方
嗅一口黄土地的芳香
村庄早已不是旧日的模样
母亲慈祥的眼神异常闪亮
把故乡的诱惑变得悠长悠长
悄悄温暖着游子的心伤
妈妈,我想和您一起许个愿望
把相思串成珍珠般的月亮
每年的秋天漫步田间地旁
我们的内心守望愉悦的金黄
《九月片断》
1.
夜的精灵张开翅膀
城市的灯光渐次打开
我们习惯称为万家灯火
我们不去数星星
不去猜测,吴刚的斧头砍什么
2.
回过头去
故乡的路就像浪涛里的小船
不用模仿醉酒的三爷爷
草丛里藏着鬼魅的眼睛
我长着一双飞毛腿
3.
哭声,像一把利刃
把黑夜割的支离破碎
谁家的狗吠
叫颤了漫天星斗
妈妈,为我点一盏灯吧
4.
九月,思念涌入黄土地
一阵柔风,故乡的庄稼黄了
一只麻雀,吹响秋天的哨声
摘下一颗思念的果子,慢慢咀嚼
冬天要来了,春节要来了
《黄昏里想起故乡》
秋天的黄昏突然忧伤
窗外的那株葡萄树开始颤抖
这让我措手不及
似乎暗示,让我想起故乡
故乡朝着果实的方向前进
季节装满丰腴的行囊
贪嘴的麻雀飞过平原
大地裸露柔软的肌肤
几片树叶,砸落乡村的宁静
不用告诉我关于故乡的一切
多年前我们开始相识
只是习惯,隐而不提离别
故乡穿着华丽的外衣
躲藏在温暖的灯光下
用纤细的指尖拨弄时光
潜入我在城市的夜晚
用回忆敲响我思念的碎片
一点点,一块块深埋我的身体
《在月光下》
门前的葡萄树
给我一个夏天的甜蜜
总也走不进我的梦里
像潮水汹涌的蝉声
迷失在秋雨的呜咽里
没有谁在唱着情歌
如刀的风吹来一遍
不知疼痛的叶片
醉酒般的摇来晃去
墙角下安睡的小草
倾听着来自月光的声音
簇拥着等待着春天的爱情
今夜,我反复阅读月光
寻找躲躲藏藏的往事
在我沉重的一声叹息里
写下我瘦弱的诗句
在寒冷扑面袭来的时刻
选择一个站稳的姿势
《孤独的月光》
在秋天的风里
孤独的月光是一只笨鸟
总是想飞得最高
带着我的眼睛一起飞翔
荷塘边垂柳的手臂开始纤瘦
颤抖地亲吻细细的鳞波
那些残荷依旧楚楚动人
菊花在满月的酒杯里大醉一场
风的影子里满是金黄的颜色
我所知道的应该是一些
金黄的谷地,还有狗尾巴草
更远的地方,才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好想听乡村古老的情歌
把一个成熟的季节演绎
在涌动着种种希望的时候
收获着望断天涯路的守候
在归雁南去的身影里
在晚霞染红的时间里
《在城市,守望故乡》
秋天的月亮越来越瘦了
麻雀的鸣叫越来越少了
我还在城市作长时间的停留
城市的`天空盛满了故乡的棉花
我总是遗忘繁花似锦的色彩
金黄的谷粒、黄豆飞进我的梦乡
醒来总也复制不了记忆里的月光
秋天的风,一遍遍从北吹向南
黄河边就是我的故乡,有我的爹娘
可我,还能如何面对故乡的秋天
我的父亲,背负生活脚步踉跄
我的母亲,白发生长深情遥望
无所不在的思念,像一张网
我多想回到那遥远的村庄
和父母的汗水一起在土地上开放
《今夜,故乡是否把我遗忘》
今夜点点星光,独自怅惘。
今晚身处异乡,无限思量。
想起暮起时的故乡,笛声悠扬
村人走在归途上,笑语欢畅
母亲呼唤孩童的声响
依然在故乡幽静的上空荡漾
如今,我带着黄土地的芳香
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走向远方
背负着走进城市淘金的梦想
骨子里衍生出一种生命的倔强
路有多漫长双脚就到哪去闯
抬起头看看天会是多么明亮
很多个日子回转头来张望
我可爱的故乡已是山高水长
黑夜里有多少泪水是对故乡挂肚牵肠
今夜啊,我面对皎洁的月光
述说着我可爱的故乡不要把我遗忘
《故乡》
我的故乡,沉醉在九月
在金色铺就的田埂上
微笑着迎接收割的疼痛
阳光温暖,把风安置在归途
金黄的谷穗,收到月光的赞美
我和我的乡亲一直在痴情地品读
麻雀还在鸣叫着,膜拜最后的绿色
晨雾里惊颤的水珠,滴在秋天丰腴的额头
我的记忆,融入故乡温暖的怀抱
秋雨开始在村庄上空张望
大雁载着故乡的灵魂开始远翔
故乡啊,何时再穿上绿衣裳,诗一样
描写秋天的诗歌4
秋日恋歌【平水韵】
一阵轻风满屋秋,两江寒露意添愁。
三乡枫叶山帔彩,四海莲蓬竟紫幽。
五里黄沙无雅韵,六村红土信天游。
七弯八拐人生路,九曲回肠十二楼。
秋风梦语【平水韵】
静夜随风翠竹游,霜天小月写融流。
听花絮语红尘客,闲赏江南白玉楼。
长路海棠催睡早,仄山丹桂画迟秋。
梅林陌上常牵挂,翘盼佳人梦里头。
秋夜寒雨【中华新韵】
雨打芭蕉夜冷凉,远山近水黯然伤。
梅书残叶寻独寂,竹刻迟秋觅五常。
减字木兰花语恨,霜天晓月泪彷徨。
女儿云漫千家卷,男子柔情万户香。
梅林秋语【中华新韵】
九月梅林雅墨轩,缤纷红叶晓江残。
终南山下茱萸老,中泰楼前彻夜寒。
云雾缠绵秋梦远,紫藤浪漫舞翩跹。
凄风冷雨人生路,精励腾飞碧海天。
梅林秋语【中华新韵】
九月梅林桂暗香,夜平如水瓦生霜。
一塘莲语堪声笑,满地菊花恋凤凰。
山远借岚临壮志,海枯石烂胜霓裳。
收拾喜庆屯清梦,煦日妆新小院荒。
梅林秋心【中华新韵】
群雁无声寂寞心,霜压瓦上飒枫林。
残墙低语催花堕,断畎高歌诉叶深。
晚座听风存爱意,醉荻观月纳福音。
来年秋日情依旧,梅影含烟寄考寻。
秋日寄语【平水韵】
九月床前想雨移,朝辞白露顺风祺。
盏汤易酒存高远,杯水砌茶盼子期。
昨日阳关终是客,海天一色总惟伊。
秋随流马惆残叶,鸟醉花香最适宜。
描写秋天的诗歌5
1,稻谷黄了
一场秋雨洒过
满畈的稻谷
被风
吹成一片金黄
如镰的新月
把银色的光
糅合在凉爽的晚风里
秋在翻滚的浪尖上跳跃
成迷蒙的诗意
2,晒秋
村头的稻场上
铺满一片金黄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脚,当作犁铧
悠闲地划着弧线
阳光滤下的汗水
在额头上闪耀
沉静,无言地沉静
岁月,在他的心中
留下深深地纹络
3,收秋
收秋是一种意境
顶着阳光
把秋天贮藏
汗水是一种写意
阳光下闪耀
诱人的场景
秋天的喜悦
在心中流淌
那匆忙的脚步声
在田野上叩响
4,望秋
凝望整个秋天
把时光捏在手上
真的不想
它轻易滑落
目光预示深情
五色的秋天
在心里蕴藏
有一份喜悦值得珍惜
在秋天
慢慢地升腾希望
5,目光
春天的目光,是水
透明的水
清清的流淌
夏天的目光,是云
漂浮的云
充满诱惑,迷离不定
秋天的目光,是雾
迷蒙的雾
绚丽的色彩,复杂的滋味
描写秋天的诗歌6
窗台上
逢着淅淅沥沥的柔雨
结着忧伤的轻风
吹着头发
天边地上
那几许星光
是灯儿
还是那一回眸的泪光
秋
结着幽怨的季节
身边的过客
匆匆
人生漫长
回首之时
才发觉
印在脑海的往事已经被时光压缩
薄薄的一本书
珍惜吧
珍惜该珍惜的
忘记吧
忘记该忘记的
抓住该抓住的放弃该放弃的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
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
像忘却了的忧愁烦闷隐隐
过客匆匆
祝福从容擦肩而过
流星飞走天空
也许一秒凝望
却长留夜的心怀
将那记满文字已经退色的书签
嵌入微黄的书中
飘落的叶纷飞
秋
拂过
匆匆青春
飘摇曲折的
浸过时光的门
描写秋天的诗歌7
《秋天的来信》
梧桐树
飘下黄叶一片,
缓缓地落在地面。
路边的野菊花
露出笑颜,
草丛里的蟋蟀
拨动琴弦,
蓝天上响起歌声,
飞来一群大雁……
啊!黄叶一片,
是秋天发出的
金色信笺。
描写秋天的诗歌8
习惯了一种方式为一封信煮粥
在不同的钟点里沿着同一方向
打开或是关闭,距离却@在一个域名里
而你只是我锁定的唯一
有时很想做一道菜,不沾一滴油
原汁的桃花拌上三月的雨
不知这能否算上一种刀法
我在九月的阳台上尝试
代替季节的是石榴外加一点冰
也想打包相寄,怕湿透了信封
遗落在红尘之外
如果天边升起彩虹,谁又能扑捉光环
那一圈晕纹是否过界到你的禁地
怀揣在一道墙与一层云之间
也许你都是在乌云背后偷笑
而一面又给我闪电般的流火
我也不说雨中的细节,和那一把漏雨的伞
只为那淋湿的裙子而亮了一季太阳
此时秋天来了,那风掀起的是火吗
能否想成你的世界,有一个给我的欲望
回归于从零开始的温度
在一场冬雪即将来临之前,煎烤
秋天的两片叶子合影成魂
描写秋天的诗歌9
我歌唱大地的四季
我歌唱大地的四季
当秋风沿着季节的轨道划行
我的窗前就满是丰收的象征
我的心也仿佛是
一条满载果实的大道
我看见母亲矮小的身影淹没在田野
她用闪亮的钎刀挑选谷种
姊妹们则用健壮的手臂簸打
她们的汗水和金子一样明亮
父兄们,紧握着整个秋天
无暇理会列阵的大雁
更无暇 去忧愁和伤感
只盼望下一个日子
是不含秕子与杂草的一天
但大地记忆着农民的勤劳
在秋天 以它的璀灿和丰硕歌颂平凡
就连谷物们也在感激中扪心自问
是谁 使它们获得了诚实的头颅
和饱满的智慧?
描写秋天的诗歌10
《秋天的梦》
作者/戴望舒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
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
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秋晨》
作者/于赓虞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秋天的秘密》
那个秋天
因为你的出现
轻轻地,剥落我凝茄的伤
脱落了往昔,不堪回首的爱恋
终于,可以埋葬了往事
用心,固守着你的炙热
感受秋天火红的邀请,还有甘甜的秘密
我庆幸,在秋天的季节
有你的出现,我才能再次精彩
我庆幸,你的温柔、美丽
让我走出生活的低迷,看到
阳光,还有秋天的靓丽
你的出现,如同雨后彩虹
有你的日子,我抛弃了孤独
有你的日子,再苦也是情天
好想,你陪我就这样走下去
好想,牵你的手相偎相依
好想,和你连理同枝,举案齐眉
好想,与你化蝶,比翼双飞
你说:我心上的伤疤总不能愈合
愁闷、彷徨,还有留恋昨日的黄花
其实,我知道那一道疤痕以刻在心底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
我握着你的手在心上
路旁,看傻了羞红脸的高粱
悄悄的蜜语,你是我今生的唯一
就这样,牵你的手走向四季
秋天,遇见你,是缘还是秘密
既然牵手便不会轻易放弃
没有理由分离,只有秋天成熟的默许
我知道,失去你
我的生活就是冬天,残酷、寒意
你笑了,让我看树上的一对喜鹊双飞双息
明白了,不离不弃在你我心中的含义
《霜花》
作者/戴望舒
九月的霜花,
十月的霜花,
雾的娇女,
开到我鬓边来。
装点着秋叶,
你装点了单调的死,
雾的娇女,
来替我簪你素艳的花。
你还有珍珠的眼泪吗?
太阳已不复重燃死灰了。
我静观我鬓丝的零落,
于是我迎来你所装点的秋。
《秋天,落花》
昨夜,梦里飘香
老家菊花盈盈灿烂
今晨,满目苍凉
秋风冷冷潇瑟
云淡风清的秋
天空旷寂
一丝丝风吹过
淡淡的云烟化作缕缕思念,飘入心底
清晨散步于青山绿水旁
湖边的大树枝头,花,又落了
落花飞舞
划出一圈圈花的旋律
慢慢地静静地
飘落在我的手心里
残留的余香
轻轻萦绕在指缝间
那已逝的夏的灿烂气息
在这落花飞舞里旋出自己的最后辉煌
不期然里
一场小雨,打散了这幅落花轻舞的美丽画面
秋意,终于布满了这个城市里
看着这落花随风飘零
心情如同随着忧伤飘散在这风中不知何时起
是怜惜着这落花凋残?
还是叹息自己的命运是否也会如它?
此时,心是平静的
心湖惊不起一丝的涟漪
落花入眼,是落入了心里,化成一道明媚的伤
风停雨亦停
这个早晨过去了
带走了所有的夏的繁华
此时的这个季节
突然变得如此的寂寞
花已沉沉的睡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
那传来的声声叹息
是她的梦里知缠的无奈?
小,已是落花随叶飘的季节
《秋》
作者/杜运燮
连鸽哨都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芽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
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
紊乱的气流经过发酵,
在山谷里酿成透明的好酒;
吹来的是第几阵秋意?醉人的香味
已把秋花秋叶深深染透。
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
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
塔吊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
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
描写秋天的诗歌11
我们所猎之物恰恰只是自己
鸟是空气的邻居,来自江南
一声枪响可能使我们中断蒙汛
可能断送春潮,河商的妻子
她的眺望可能也包含你
你的女儿们可能就是她抽泣的腰带
山丘也被包含在里面,白兔往往迷途
十年前你追逐它们,十年后你被追逐
因为月亮就是高高悬向南方的镜子
花朵随着所猎之物不分东西地逃逸
你翻掌丢失一个国家,落花也拂不去
一个安静的吻可能撒网捕捉一湖金鱼
其中也包括你,被抚爱的肉体不能逃逸
描写秋天的诗歌12
《拟明月皎夜光诗》
[晋] 陆机
岁暮凉风发。昊天肃明明。
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
朗月照闲房。蟋蟀吟户庭。
翻翻归雁集。嘒嘒寒蝉鸣。
畴昔同晏友。翰飞戾高冥。
服美改声听。居愉遗旧情。
织女无机杼。大梁不架楹。
描写秋天的诗歌13
世界小得象一条街的布景,
我们相遇了,你点点头。
省略了所有的往事,
省略了问候,
也许欢乐只是一个过程。
一切都已经结束,
可你为什么还带着那块红头巾。
看看吧,枫叶装饰的天空,
多么晴朗,阳光,
已移向最后一扇玻璃窗。
巨大的屋顶后面,
那七颗星星升起来,
不再象一串成熟的葡萄。
这是又一个秋天,
当然,路灯就要亮了,
我多想看看你的微笑。
宽恕而冷漠,
还有那平静的目光,
路灯就要亮了。
描写秋天的诗歌14
秋天到了,我要成为忧郁而孤独的鹰
我要成为一只高傲的鹰
在茫茫的原野上空呼啸着飞过
气流像子弹一样穿过我的身体
燃烧着我的羽毛
我的目光燃烧着整片平原
秋天到了,我要离开这个地方
俯视着荒原上的影子
树木,与河流
群山埋葬了我的理想
我的眼睛盛满了悲伤
再见理想
在一片树木丛生的墙壁上
用自己的影子刻下梦想,与时光
在长满了杂草的河水里面
伸出手指书写悲伤
我带着满面的尘埃
出没在黄昏与黎明的间隙
再见理想
再见我曾经理所当然的
一匹白马不敢正视它面前的路
嘴里含着翅膀
在原地彷徨
一只海豚离开了它依赖的海洋
像失去了梦想
这故土沉重地落到我肩上
气喘吁吁地翻过菜地
和屋脊
像一只眼红的野兔
我无力地躺进沙里
在一片潮水拍打的声音中
大地被剥去表面
露出崭新的肉体
霞光中你披着一层雾气走来
你戴着青草的露水
从湖中央走来
湖泊—你的眼眶瘦骨嶙峋
盛满了透明的眼泪
秋天我穿梭在泥土里
我穿行在河流与山脉的缝隙里
用自己的手掌喂养
一只只饥饿的鲸鱼
我没有见过任何一匹山峰
像鹰一样飞过
没有任何一匹马
在四野茫茫的草原上踽踽独行
秋天鲸鱼们安静地呆在
我分裂的手掌上
干涸的手掌
鲸鱼们梦中见过的鹰或马
涉水而过成了它们自己
描写秋天的诗歌15
【秋风是个调皮的娃娃】
秋风是个调皮的娃娃,
轻轻地戳苹果的脸颊,
羞得苹果涨红了脸。
秋风是个调皮的娃娃,
在石榴的耳边讲笑话,
乐得石榴笑弯了嘴巴。
秋风是个调皮的娃娃,
偷偷地打开桂花阿姨的香水瓶子,
把清香散入千万家。
秋风是个调皮的娃娃,
不小心打碎了山爷爷的颜料盒,
把山啊树啊全都涂花。
秋风是个调皮的娃娃。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啊,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他!
文章标题: 秋天的黄土地,是半眯着眼的,秋风轻轻一摇就醒了。赏析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5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