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痖弦的诗歌

时间: 2023-05-09 14:02:3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如何评价痖弦的诗歌

新诗欣赏|痖弦《红玉米》

痖弦,本名王庆麟,生于1932年,河南南阳人。青年时曾经从军,尔后随国军转来台。自政工干校影剧系毕业后,服务于海军陆战队。痖弦曾应美国爱荷华大学邀请,至国际创作中心研究二年。随后至威斯康辛大学就读,获得硕士学位。曾经主编「创世纪」、「诗学」、「幼狮文艺」等刊物。最有名的诗集就是 《深渊》 ,诗歌写作生涯只有十几年,留下的诗作也不到90首,却有不少精品至今被人传颂。

一起欣赏痖弦《红玉米》

注:
1.痖弦,弦的口语读音是“xuán”(都是这么称呼的,和纪弦的弦一样),创世纪三剑客之一(洛夫,张默)
2.宣统,1909年-1912年
3.表姊,姊读音“jiě”,为什么这么发音呢?因为诗人自己就是这么读的,当然确实是有这个发音的。
4.叫哥哥的葫芦儿,叫哥哥就是蝈蝈儿
5.铜环滚过岗子,滚铜环,滚铁环,一种玩具,物质匮乏时代儿童的娱乐方式
6.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底”是“的”,读音是de,但诗人读“di”,和人称代词连用时用底。
7.凡尔哈仑(1855-1919),比利时诗人,关心农村农事。但他也不会了解中国北方的忧郁。

“故乡遥,何日去”,痖弦是河南人,因战乱而离开家乡,他的诗中常有对故土的怀念。1958年的痖弦才26岁,可他却说“我已老迈”,只因“在记忆的屋檐下”。

从时间上来看。据说这首诗是在1957年12月19日写的,跨越了三个时空。祖父及外婆-宣统-1958,这就是记忆的年龄。让人恍若置身于时代的潮流,亲眼目睹封建,革命和战乱。这种时间感,如同宝岛的诗人 向阳 的《我的姓氏》(诗人向阳是如今备受瞩目的诗人)

从意象上来看。宣统,私塾和京城等具有缈缈的时代记忆感;红玉米,驴,桑树,唢呐,荞麦田,叫哥哥都具有中国北方,河南农村的生活感。

从节奏上来看。“宣统那年的风吹着”,“吹着那串红玉米”,“红玉米挂着”重复式的语句使这首诗具有循环的音韵美,就像那些逝去的记忆依旧萦绕在耳边。

童年时期的诗人想必是顽皮贪玩,所以受到私塾先生戒尺的教育,还爱逗蝈蝈儿,滚铜环,就是这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乡村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恬静。谁也想不到会“烽火连三月”而“惊破霓裳羽衣曲”。

简析痖弦诗歌《红玉米》的主题意蕴。

【答案】:《红玉米》一诗充盈着诗人对现实的忧虑与警策,有时间链条的断裂,有现代人生存尴尬境地的隐喻。在诗歌的最后,诗人连用两句“红玉米挂着”,意在强调一切都还存在,都不会褪色。这既是对生命家园最美好的期待与祝愿,更是对乡土精神的内在生命力的自信和自豪,这是“温暖”的。《红玉米》可以说是这一阶段思乡主题诗歌的代表。痖弦曾说过:“从徒然的修辞上的拗句伪装深刻,用闪烁的模棱两可的语意故示神秘,用词汇的偶然安排造成意外效果。只是一种空架的花拳绣腿,一种感性的偷工减料,一种诗意的堕落。”痖弦行动胜于语言,总是努力让他的灵魂超过他的诗句。他消解了粗浅层面上的“乡愁”,不做人皆能言的大众型诗歌,而将视点聚焦在“无家可依”的存在上,全诗无一字生涩,语言简洁而平易,承载的精神内涵却极为丰富,充分显示了诗人高人一筹的诗歌才华。

简析痖弦诗歌《红玉米》中的“红玉米”意象。

简析痖弦诗歌《红玉米》中的“红玉米”意象。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红玉米”是点题的关键词,是高度浓缩的意象,它凝结了家园、传统、历史、文化等复杂的心绪。诗人被放逐后的北
方生活记忆,全都维系在旧时屋檐下的那串红玉米上。悬挂在“宣统那年的风吹着”的屋檐下的红玉米,是想象中的历史情致;悬挂在“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的屋檐下的红玉米,是现代人的精神象征。诗人的思绪和想象,在历史和未来的长河中艰难跋涉,在俯瞰中深沉思索。诗人的情思寄托在无垠的历史时空里,显现出开阔而悠远的博大和深度,但诗人对这一复杂情感的表达,全部浓缩在“红玉米” 的意象上,它既是诗人精神创伤的象征,也成为历史、当下和未来的象征。这种时空交错所带来的奇异的阅读效果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体现了作者所追求的“意象要有节制,不能挥霍,要精简、精审地处理……用最少的字数表现最大的内涵;以有限表无限” (痖弦谈诗)的写作理想。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369。
本题知识点:《红玉米》,

    

痖弦的诗上校主要表达了什么感情

《上校》是台湾诗人痖弦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这首诗中,诗人表现了战争中负伤的军官对于战争意义的荒诞感。通过对诗歌的赏析,看出本诗通过反讽的手法,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对现实的讽刺的感情。
表现了战争中负伤的军官对于战争意义的荒诞感

痖弦《上校》赏析

《上校》是台湾诗人痖弦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这首诗中,诗人表现了战争中负伤的军官对于战争意义的荒诞感。下面,就让我们试着对这一首诗作一下解读。  在欣赏这首诗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诗人有一点大致了解:诗人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东庄的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8月,在湖南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并随之去台。1966年12月,以少校军衔退伍。在这长达十七年的军旅生涯中,诗人对战争有着切身的体验,因此,诗人对战争及其终极意义的认识和思考也异于常人,在这首诗中,可见一斑。  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上校,这是台湾军队校官军衔中的最高级别。上面提到,诗人的最高军衔是“少校”,那诗人为什么不以“少校”为题呢?在军衔上,“上校”是略低于将官的最低级别——“准将”的,在中高级指挥官中说服力是强于“少校”的。这种说服力体现在战争上,上校作为军事战争的指挥者,甚至是发起者,比一般的士兵热衷于战争,甚至说好战就是他们的本性。在这里,诗人借“上校”表达了对战争的彻底否定。  在第一诗节中,诗人写道:“那纯粹是另一种玫瑰/自火焰中诞生/在桥麦田里他们遇见了最大的会战/而他的一条腿决别于一九四三年”。首先,“玫瑰”这一意象就是很具象征意味的,其本身就充满着矛盾和对立。我们知道,玫瑰虽然看上去很漂亮,但却周身长满了花刺,如果要伸手采摘,难免为刺所伤。这就如同军人这个职业,在旁人看来,他们好像是无限风光的,特别是战功卓越荣誉等身的军人。可是,又有谁知道他们所经历的伤痛,又有谁了解他们无法言说的苦楚,就像诗人说的,他们“自火焰中诞生”,他们经过了战火硝烟的无情淘汰。“在桥麦田里他们遇见最大的会战”,这简直是一首迷你型的史诗,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在那蓝色的天际下,在那旷野上的桥麦田中,成千上万的军人却在你死我活地奋力厮杀,枪声、炮声响彻云霄,到处都是硝烟,都是炮火,都是鲜血……诗人凭借这句口语化的有限叙述,却展示出了一幅视觉和听觉的广阔画卷,在意境上把我们引向了无穷。对于一个军人来说,他们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机会亲上战场而建功立业,为此,他们甚至忘记了战争可能给他们带来的痛苦。“而他的一条腿却决别于一九四三年”,理想和现实是多么的矛盾对立啊!“他”的一条腿就这么没了,可诗人却很冷静地用了一个词——决别,仿佛只是两个老朋友的重逢之前的短暂分离。“他”哪里知道,这只是“他”痛苦生活的开始,“他”以后的生活将因为少一条腿而陷入绝境。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  在第二诗节中,诗人写道:“他曾听到过历史和笑”。他曾听到过什么样的历史呢?他曾听到过什么样的笑呢?历史上无数的先辈已经用鲜血悟出并证明:战争是无知的,是没有意义的,是荒诞的,战争只不过是政治家玩弄的阴谋,而“他”,成千上万个“他”,只不过是政治的工具而已。可“他”呢,并没有醒悟,依旧固执地走上了浸染着先辈鲜血的不归之途。最终,他付出了代价,一生都无法挽回的代价。这时,他才仿佛记得,在这之前,“他曾听到过历史和笑”。“什么是不朽呢”?是军功吗?是荣誉吗?不,那些都已经成了过眼烟云,已经太遥远了,已经摸不着了。不朽的是他那条决别于一九四三年的腿,“是咳嗽药刮脸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是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立和冲突,是无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不是太具有讽刺意味了吗?可是即便这样,在“他”妻子为了全家生计而不停转动的缝纫机声中,“他”似乎还听到了当年战场上的零星战斗声,似乎还看到了战场上自己纵横驰骋的矫健身影。而这映衬出他现实光景的无限凄凉。这句诗真是神来之笔,既是白描,又是暗喻:战争似乎还在上校的头脑里不断地回忆着,而这正好发掘了人物的无意识。终于,“他觉得唯一俘虏他的/便是太阳”。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虚的,一切都是荒诞的。那永恒的“太阳”证明,他错了,他真的错了。  诗人曾说:“历来每次提出诗歌大众化的问题,并不是一般老百姓,甚至也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本身自己读诗的写诗人。唐代元白就是例子。当诗人所写的诗连自己的同行都无法欣赏了解的时候,那应当检讨的是诗人本身,而非读者。”“从徒然的修辞上的拗句伪装深刻,用闪烁的模棱两可的语意故示神秘,用词汇的偶然安排造成意外效果。只是一种空架的花拳绣腿,一种感性的偷工减料,一种诗意的堕落。”作者用这首诗实践并证明,没有伪装的拗句,故示的神秘,偶然的意外,单是明白如话的叙述,单是口语化的语言,也可以营造出悠远的意境,表现出深邃的主题,也可以“用最少的字数表现最大的内涵,以有限表无限”。  “在历史的纵方向线上首先要摆脱本位积习禁锢,并从旧有的城府中大步走出来,承认事实并接受它的挑战,而在国际的横断面上,我们希望有更多现代文学艺术的朝香人,走向西方回归东方。”诗人做到了。这首诗充满了反讽、象征、悖论和隐喻,在众多的对立与矛盾后面,却含有无穷的张力。历史、现实、时代、个人、生存、命运以及战争等等,这些原本只能在“大河小说”或“英雄史诗”中表现的主题,在这不足一百字的小诗中却一一得到展现。意象、口语、抒情、叙事、戏剧性、寓言性、小说企图、反讽、意识流,这些众多的、分散于各现代汉语诗歌流派中的诗学理念却在这一首小诗中一一得以实践,这不能不说是痖弦显著的才能,就像本诗中所说的那样,“这真是另一种玫瑰”!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痖弦的诗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70022.html
文章标签:诗歌  评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