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如何理解木心先生的诗《永井荷风的日本国》

时间: 2023-04-23 13:00:3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如何理解木心先生的诗《永井荷风的日本国》

聊聊木心的诗

《聊聊木心的诗》

——读《木心诗选》札记

聊到木心的诗,自然会提及《从前慢》这首短诗。那种以平静语调,不急不慢,于寻常处娓娓道出深意的写法,很有嚼青橄榄的味道。这也是我有兴趣细读《木心诗选》的原由所在。

但读这本诗集,我的感觉并不像初读《从前慢》时那样的新奇。事实上,像《从前慢》这般耐读的诗,在这本书里并不多见。在我看来,倒是有不少诗作,读起来更像木心的日记和随笔。比如《巴黎-法兰克福》中的句子:“火车直达/晚十一点启程/翌日八时到埠/是否要甜点/明天早餐如何/鸡蛋煎一面、两面/那种果汁/那种面包/火腿呢?”像这些口语化的句子,我很疑惑,这能算诗吗?

还有在《五岛晚邮》中的句子:“我已累极/全忘了疲惫/我悭吝自守/一路布施回来/我忧心怔忡/对着灯微笑不止。”我想,如把这类文字写在日记或随感里应该会更合适。但我不明白,把这些文字编入木心诗集出版的初衷,是木心的遗愿,还是由他的学生陈丹青或出版社的编辑们所为?但不管真情怎样,如希望读者把这些文字当作诗歌来欣赏,这实在是有损作家木心的声誉。

当然,我这样说,并非局限于这两首短诗。不妨来读读长诗《夏夜的精灵》中的例句:“普林斯顿小街的橱窗中的粗呢男上装/虽则四十年前六十年前也是青灰栗灰紫灰/贴袋线袋狭领阔领单叉双叉两纽三纽/虽则都脱离不了去之又来僵而复苏的总谱/无疑越变越伶俐越容易过时越不求耐穿”读这些謷牙诘屈的诗句,无论怎么说,都很难感受到诗的音韵美和意境美,这就难免会让人失望了。

不过,我这种感觉,主要是来自于木心的长诗,如《圣彼得堡复名》《夏夜的精灵》《末度行吟》《东京淫祠》《巴珑》《智利行》等等,以及像《同袍》《籊籊》《柔至》《玉尔》这些令人费解的‘四字诗’。坦率说,假如只读了木心这两类诗作,我真的会怀疑,木心是否有写诗的才华?还好,让人释然的是,在这本《木心诗选》里,诗人不多的精短佳作,大都写得睿智含蓄,可谓是小诗有深意。如像《农家》里的:“农民的家/几乎不讲话/来了个客人/忽然闹盈盈了/大家都讲话/同时讲同样的话。”这首诗,看似平实无华,但句中的含意却很深广,可以说,不同经历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感悟。

再来欣赏《点》中的诗句:“夏日林中/那雀子/叫得剧烈/出了大事似的/午后/一匹奇异的鸟/在叶丛狂吠/是什么大事临头/没什么/没事/它已飞去/寂静成为谬误”这首诗的意象很像桑德堡的《雾》“雾来了/踩着猫的细步/他蹲在腿上/静静地俯瞰/港口和城市/又往前走。”两首诗的意象都很抽象,但诗的意境却能随读者的想象,自由构架出无数解读来。你可这样想,也可那样想,意境可深可浅,意象可大可小。我很喜欢木心这首有着意象派特点的小诗。

我猜想,如木心这样在美国久居的作家,或多或少,总会受到桑德堡、朗费罗、威廉斯、弗罗斯特等现代派诗人的影响。也许,这就是为何在品读《木心诗选》时,有时我会被木心的思想深度所打动,如《从前慢》《失去的氛围》《点》《梦中赛马》《如歌的木屑》《JJ》等等含意深刻的诗篇,而有时我又会失望木心那些语言晦涩、让人莫名其妙的诗作,就像我前面提到过的那些长诗。

我曾对《木心诗选》做过统计,在编入此书的169首长短诗作中,能称得上经典佳作的固然不少,但也有相当多的诗作并不成功。尤其是那些叙事长诗,以及仿古风的‘四字诗’,感觉还不如将此改写成散文更理想。在我的印象中,木心著作最成功的部分,还数他的散文随笔,或者也可称作思想笔记。这从他的《琼美卡随想录》《素履之往》《即兴判断》这些文集的文章中即可得到印证。

读木心的这些文章,我能大致推想,木心是属于那种知识渊博、才气过人的学者型作家。而学者型作家的文章特点,往往就是知识面广,哲思程度深,分析事物缜密。但这种情感内敛、思维冷静的写作方式,完全不同于热情奔放、想象浪漫的诗歌创作模式。这就好比培根与雪莱、鲁迅和徐志摩那样的差异。由此,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木心诗选》中的作品,会出现这种优劣各半的现象。

所以,读木心,最理想的是去读他的文章,而不是诗。如要读木心的诗,那我就建议去读他睿智的短诗,而不是长诗,也不是‘四字诗’。如果做到了这点,就能收获期望中的欣喜。

我这篇书评,感觉上写得很矛盾。论及木心的诗,我究竟是欣赏,还是相反?这是很难说清的问题。其实,读文章,写书评,有时候,也会反映出诸多的矛盾心理来。这就像对熟识的朋友那样,你了解他的优缺点,所以,有时你会欣赏他,有时你又会反感他。对这样的朋友,你能绝对地说他好或是不好吗?当然不能。事实上,在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我的复杂心情也正是这样的。

夜读木心诗几首

前几日听苏州民俗讲座,老师提到一本清人写的关于苏州民俗的书,《清嘉录》。上网一搜,发现木心先生写过两首叫做《清嘉录》的诗。因收录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回家翻出来这本诗集读了读,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这《清嘉录》其一和其二,原来无感。直到发现原来《清嘉录》是清朝的苏州文人自己写苏州的书——清代道光年间年间苏州文士顾禄所著,以十二月为序,记述苏州及附近地区的节令习俗。顿时觉得诗的语境变了。

《京师五月》,则与《燕京岁时记》有关。这《燕京岁时记》与《清嘉录》类似,介绍的是燕京风土人情的书,1906年出版,当时也是畅销书。
《知堂诗素录》,《辛亥革命》,《北京秋》,《城和桥》,则是对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的演绎。
《永井荷风的日本国》。《浮世绘》则是悼念永井荷风。

看木心先生的书,要补的课太多。然而,如果看到读者这般认真做功课,恐怕先生会不以为然吧。

长长的散文诗意识流里,偶尔停顿。
典故太密集,一句句都可以牵出一段大故事。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年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曲误周郎顾)

又或者,读着就像妙手偶得的歌词,大概有一天会流行。

(《十年》: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或者,《好久不见》:拿着你 给的照片 熟悉的那一条街)

(想起,林宥嘉那句:
只有你 懂得我 就像被困住的野兽
在摩天大楼 渴求自由)

补记:2021.4.11
听杨照讲史记,又听到上面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故事。是故,经典仍需常读,否则,彼之常识,我之盲区,出拳落棉花,鸡同鸭讲,失去很多乐趣。

木心的诗?

《从前慢》

当代 木心

原文: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文学鉴赏:

文学评论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说,木心先生最擅小诗或汉俳类诗体,语言浸着“五四”新文学的滋味,意象透着“从前”词与物的美,以及奇妙的隐喻。这首《从前慢》,便是他小诗中的精彩之作。

“这首第一好在意象,比如钥匙和锁、日色和车马邮件;第二好在意思,与一个愈来愈快的对世界的感受相比,从前的慢直接转化成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夏烈说。

至于为什么这首小诗特别能吸引当代人,夏烈认为,是木心概括了我们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尤其是这慢里透着的人性朴素、浪漫、耐性、果决,而且是让人看得懂却深觉文学的魅力。

“他的诗能改编成歌曲,是一种很好的创意和传播方法,也为我们认识木心开辟了新渠道,一定会让文艺男女心生欢喜。”夏烈期待,让文学可以随“唱”而“读”,成为一种“读的歌曲”。

草木有本心——读《木心诗集》有感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这是木心的从前慢,我觉得其颇有沈从文作品中那种古朴隽永的格调,小声吟念,仿佛有了豆浆薄薄的热气轻轻贴上眉眼鼻颊然后又慢慢氲开的感觉,日色变得很慢,慢得你可以看到悠悠前行的车,可以听到达达清脆的马蹄,可以闻到那小小信封里裹着的淡淡桂花香,如此慢,如此柔和,在这样慢的时间里,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诗人将笔墨最后落在锁匙这类琐碎的事物上,语淡而味不薄,“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这句诗就像用吴侬软语念出来那般好听,风韵于有意无意处得之。

木心先生是浙江乌镇人,乌镇——如今中国人眼里古典柔情江南水乡的代表。人们读沈从文,可以读出一个令人向往的牧歌式的世外桃源,乡土气息很浓郁。但读木心,往往读出一种流浪之感,不仅是现实肉体的流浪,也是灵魂层面的漂泊。自1982年后,木心先生客居美国纽约,并盘桓于南北欧,周游四方,从文艺复兴氤氲的欧罗巴,到深秋薄暮的伊斯坦布尔,水井荷风的日本国,再到“莲叶何田田”的童年水乡,地域跨度极大,但终究是一种回归的态势。2006年,在外国寄居多年的木心先生回到了乌镇,居在故乡直至生命的尽头。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从某种意义上言,木心结束了漂泊。

不仅倾倒于木心先生作品的深刻,也深深着迷于他的那份青葱的“老清新”。有些时候,他的文字十分孩子气,令人不禁莞尔,“看在莫扎特的面上,善待这个世界吧!”“天堂怎样的,在天堂里走一天,脱下袜子,纯粹是玫瑰花的香呀!”“其实每一次恋,都是初恋。”在我看来,完全是诗意的天真。不论身遭何难,他都永远不失赤子之心,他的生命永远吐露出青葱的绿意。木心的作品,我读的越多,领悟越深,脑海里就会慢慢筑成一个淡泊宁静的以真善美的丰盈世界,让我神游其中,往往有所得。作家陈村曾这样高度评价木心:“我这辈子读过无数中文,结识不少作家,至于业余爱好写作的文友更知道得无边无际,毫不夸张地说,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依然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

木心的一生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使他选择过着非同常人的生活,他一生没有结婚,而是选择和艺术为伴,并陶醉其中。他的一生虽然坎坷,但我相信他一定觉得生活得很幸福。书中用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个人。”,这句话是对木心先生一生最好的概括。书中的一些句子很经典,陈丹青在后记中说:“真的,这本书,不是世界文学史,而是,那么多文学家,渐次围拢,照亮了那个照亮他们的人。”这本书映照了木心的一生,一个恳切的生命用一生所感受到的。在对世界文学作品的研读过程中,木心在艺术的陪伴下度过了他的一生,从艺术中获得生命的救赎。对于宇宙而言,生命可能没有意义,生命是脆弱的,短暂的,或是瞬间的。对于一个人的自身,生命是个人全部意义的依托。

木心先生就像空谷中一株幽兰,“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兰花幽幽芳香,清韵绕梁,如果没有人认识她,没有人采摘佩戴她,对兰花而言,有什么伤害呢?即使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没有读者的众星捧月,对于木心先生而言,又有何妨呢?

木心在诗歌写作中绝不是爱讨好人的那一类。对木心了解的人当知他是中世纪爱好者,又通晓中外文艺史,大半个人生都是漂泊过来的,以他的见识和才气,既能写出《文学回忆录》,又怎可能不把这些才学融入诗歌呢?诗本身就是最唯心的体裁之一,绝大部分诗人重在叙事抒情,而木心则更为复杂,他要表达的是他的文学观、艺术观,乃至世界观。对这些,他是不吐不快的,这一点从《哥伦比亚的倒影》、《即兴判断》等文集中可见一斑。

最后附上木心是诗一首。

《五岛晚邮》

      你尚未出现时

      我的生命平静

      轩昂阔步行走

      动辄料事如神

      如今惶乱,怯弱

      像冰融的春水

      一流就流向你

      又不知你在何处

      唯有你也

      也紊了,懦了

      向我粼粼涌来

      妩媚得毫无主意

      我们才又平静

      雄辩而充满远见

      恰如猎夫互换了弓马

      弓是神弓,马是
文章标题: 如何理解木心先生的诗《永井荷风的日本国》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69106.html
文章标签:日本国  的诗  理解  永井荷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