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首古诗的完美解读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他不禁感叹道: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简评: 这首诗写的是汪伦来为李白送行的情景。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从诗中分析,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由于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他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之深,读者也可想而知了。诗人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喻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果诗人说,汪伦的友情真像潭水那样深,也是可以的,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刻意雕琢的味道。而诗中的写法,好像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口头语,眼前景,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读者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参考百度百科) ------- 送别 席慕容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 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 内疚和悔恨 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后的心中 尽管他们说 世间种种 最后终必成空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我 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错过今朝 今朝 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余生将成陌路 一去千里 在暮霭里 向你深深地俯首 请为我珍重 尽管他们说 世间种种 最后终必 终必成空 1 即将分别,诗人首先感受到的是遗憾、内疚、悔恨。也许是因为之前相聚的日子没有好好珍惜,至今心有不甘。然而,聪明人总是善于自我调节的。诗人写到:“世间种种,后终必成空。” 错过之后,有对己方的反省、问责,更有给对方的祝愿:珍重。 2 因为过去生活存有缺憾,离别时放大这种情绪。自我安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否定人生的实在,或是从对别人的祝福里获得某种救赎。 3 离别让人对己对他形成反省。情感的不完满、人生的缺憾,这些具有悲剧品质的东西,此刻得到突出表现。 在谈到送别诗诗,人们总会想起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然而,我亦想到席慕容的《送别》,这并不会死送友人,而是叙述青春的流逝,这诗让我的思绪不断地游离,让我们思考那曾经走过的点点滴滴。“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说,疚恨总要深植在那离别后的心中”梦想,一个让所有人心动的词,一个让所有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现实却是我们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梦想。为此,我们的心中总是有些许疚恨,时间的流逝把我们堵在了路途中。总是不愿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而有一天却发现,我们所深藏在心中的那些话已经来不及告诉他人,一切都显得太迟,我们总是以为,我们还有时间,我们可以等待,可结局却是什么都结束了。我们悔恨的原因是什么?一句“时间的种种终必成空”却无法让我们的心释怀。错过了昨日,又错过了今朝,有多少的人是在把青春消耗,不断重复那走过的路?犹如席慕容说:“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 我一直都在这样做”。我们习惯了在每一件事发生之后说出一句 “我也不想”。我们的内心竭力地想去改变什么,可是,我们却什么都没有去做,只是一再地重复又重复。我们极力地想去挽回那已逝的青春,而却是时光不复返。面对未来,我们是一片光明还是黑暗?我们总是不断地去查找答案, “余生将成陌路 一去千里 在暮霭里向你深深俯首 请为我珍重”这里又蕴含了多少的期望?我们总是劝身边的人要珍惜今后的时光,不断未我们的梦想奋斗,我们讲同时光赛跑,来缓解在心中的那一份疚恨,即便是“时间的种种终必 终必成空”,但我们无所谓,我们拥有的是那曾经走过的路,那宝贵的过程让我们对它不怯步,空也罢。我们身在现实当钟,对于现实我们无法逃避。正是席慕容的这首《送别》,道出了我们内心的矛盾,内心的挣扎,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对于余生,我们用行为来书写在自己的篇章。我们送别了那过往,但要珍惜今朝,我们不能总是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也许这是一种信念,也许这是一种鼓励,我们的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可即便如此,我仍希望余生为我们所珍重,这是一种不放弃,这是一种坚持。 送别,不是友人之间的送别,而是告别过往,迎来今朝,迎来余生。
这首诗,太深奥,我不懂,希望有水平的人解读一下,可以嘛!!越详细深入越好
神游任自逍遥 Into a soul absolutely freern无思无欲 From thoughts and emotionrn虽猛虎之利爪 Even the tiger finds no roomrn难扰此境 To insert its fierce clawsrn共沐和熙轻风 One and the same breeze passesrn拂山端松林 Over the pines on the mountainrn及深谷之橡栎 And the oak trees in the valleyrn而其声异韵 And why do they give different notes?rn无思亦无所虑 No thinking, no reflectingrn入太虚之境 Perfect emptinessrn有物似有所动 Yet therein something movesrn皆自然之变 Following its own coursern唯目之所视 The eye see itrn而手不可及 But no hands can take hold of it-rn水中之月 The moon in the streamrn云雾浮于空中 Clouds and mistsrn常变其形 They are midair transformationsrn日月行于其上 Above them eternally shine the sun and the moonrn恒耀其光 rn顺乎混沌之道 Victory is for the onern空灵忘我 Even before the combatrn与敌虽未一战 Who has no thought of himselfrn胜负已定 Abiding in the no-mind-ness of Great Origin此为截拳道之道,是讲李小龙对武术的领悟。
拳道以意会。力拙而意巧,力易而志难。若要由自然动静中悟出万物变化之理,自万物变化之力中,悟出别人之拳法之节奏破绽,乘虚而入,如水渗隙。
大巧若拙,拙中之巧。返朴归真,内蕴天地变化之机,外藏鬼神莫测之变。
有些武术虽然先声夺人,但却如喝渗水之酒。令人越瞧越无味。但有些武术,其味随觉苦涩,但却如细嚼橄榄,令人越想越回味无穷。
不再以出世为修炼拳道的途径而完全'入世'了。如佛门弟子心经'入世'的修为方为正果,此番入世之后,便可自红尘中修学以前无法学到的自然平常的路径。
要是原版是英文的话,那是无解- -!因为你不可能完全了解他们的民族背景,历史背景。。。
从中文来看,这诗是讲述人生经历的。
读过鲁迅诗词吗?哪一首你认为水平很高?
这一首《题三义塔》,就是鲁迅最经典诗词之一,水平极高。
作为新文学之父,提起鲁迅先生,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常常是他的小说、散文、杂文,《鲁迅日记》也是热门的谈资,学术性的专著《中国小说史略》也一直是学术界公认的成绩,众多文艺类成绩之中,唯独鲁迅诗歌知名度较低,长期为学界所忽视。尽管鲁迅诗歌诞生的名句不少,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我们也经常听到或者引用,但相比鲁迅其他创作的广为人知,鲁迅诗歌还是比较冷门。
这些一方面当然是因为鲁迅先生其他方面的成绩过于辉煌,掩盖了诗人鲁迅的光芒,另一方面,跟鲁迅先生诗歌创作数量较少也很相关。最后,诗歌的质量也有些参差不齐。
鲁迅诗歌,现在能看到的,满打满算,连上现代诗,大概五六十首。这些诗歌当中,又以打油居多,仅有的几个现代诗都在打油,这就很容易给人们一些印象,鲁迅诗歌水平不高。
但作为一代文豪,诗人起码有十几首旧体诗展示了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功力之深,笔触所及,显示出诗人深厚的国学修养。
比如这首《题三义塔》: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乍一看,可能会一头雾水,尤其是诗歌前四句,是不是有点看天书感觉?
要理解这首七律,先要了解这首七律背后的相关。
说起来,这首诗的缘起还有个感人的故事。
1933年,正是日军侵华,日本有个生物学家西村,参与战争救援,在一片战乱的废墟,发现了一只快饿死鸽子,因地点是上海三义,便取名“三义”,为了表达中日友善,他决定带回日本精心照料。
并且“期待生下小鸽子后,作为日中友好象征送回上海”。
不幸鸽子意外死亡,博士悲痛掩埋,还为之专门立了坟。
这件事被鲁迅先生知道后,鲁迅先生很是感慨,写了这首诗。在诗的序言里,诗人对此有简略注明。
(原序: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
我们来看这首诗。
知道了背后的来龙去脉,这首诗也还是不太好理解。无他,因为用典。用典多,还生僻。这正是鲁迅诗歌的一个特点。鲁迅诗歌存在感低,这也是一大原因。
但如果我们知道了“塔”是对鸽坟的美称,
鸠即指“鸽子”(日本人呼作“堂鸠”),
奔霆飞熛(biāo)指战火纷飞(霆:疾雷;熛:火焰),
“大心”、“火宅”、“高塔”、“劫波”,又都与佛教语有关——诗人显然是为了突显出西村先生的大慈大悲情怀——这首诗就比较好理解了。
(这里有必要插一句,鲁迅一生,与佛教颇有渊源,长期保有阅读佛学经典的习惯,早年一度痴迷,大量集中阅读,有过很深的钻研。 譬如1914年,他购买的佛学书籍多达七八十种,占全年购书量的二分之一,1915年,他又逐篇逐句校对高丽版本《百喻经》,还自费出版了100册,1916年又用13个晚上的时间抄录《法显传》,全文约一万三千来字。这些在《鲁迅日记》中都有记录。佛学浩瀚,势必影响到他的文艺创作,所以他的作品里常常会有生涩古奥的佛学典故或习语。这首七律《题三义塔》便是一证。)
通观全诗,前四句是对西村先生救鸽事件的回顾,既有对西村先生义举的高扬,又有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的极力控述,“奔霆飞熛”,诗人之愤慨无以复加,“饿鸠”显然一语双关,遍地饿殍才更是触目之殇。起首两句可谓力透纸背,字字血泪,表达出诗人强烈的爱憎。
颈联是对首联的呼应,面对侵略,我们会抗争到底,欢迎像西村先生这样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反战人士,加入我们,并肩战斗。诗人用“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鼓舞斗志,彰显决心。最后,诗人以宽广的胸怀和超时代的气度喊出了绝唱式的共鸣: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一句,没有读过鲁迅诗歌的人,也一定相当熟悉。诗句以其高度的概括,饱满的内涵,一经问世便成经典。是鲁迅诗歌最广为流传的名句之一。虽然原诗表达的是中日友好的展望,我们却更多拿来形容江湖上兄弟之间的恩恩怨怨,历经种种,最后握手言和,风轻云淡。
通观全诗,前四句追述本事与战场写实,五、六句言志,尾联抒情。诗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对日本人民善意的赞美。
艺术上多用典故、象征手法。本是一件小事,诗人却敏锐地发现了宝贵的闪光处,并加以开掘,特殊背景下,西村先生的人道行为,因之具有了更多崇高涵义。这些在诗里得到极大的升华。诗题三义塔,思想却超出国界。
面对侵略,诗人将残暴的侵略者和善良的日本人民区分开来,并对中日友好寄予殷切的期望。
诗人痛恨战争,但也保持理性。没有因为仇恨而跑偏,失去良善之心。这需要博大的胸怀。而这也并非鲁迅先生第一次如此流露情怀。早在作诗之前数月,恰逢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死难,在发给小林家属的唁电中,诗人热切表示:“中日两国人民亲如兄弟,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用血在我们之间制造鸿沟,并且继续制造。但是无产阶级和它的先锋队正在用自己的血来消灭这道鸿沟。……”
诗人的眼光是超前的。
对鲁迅先生的诗作,非要评论出哪一首水平高,这种作法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依我看,还是不进行为好。
鲁迅的诗当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最为脍炙人口,这两句诗很有态度,可以看出鲁迅的刚毅奉献的态度。从人生态度方面来讲,鲁迅这首诗就是水平最高的,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气节。
我读过鲁迅的诗词。我认为(自嘲)的水平很高。其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成为了名句。
当然读过了,其实鲁迅哪首水平都挺高的,最喜欢的还是
这一首《题三义塔》,就是鲁迅最经典诗词之一,水平极高。
作为新文学之父,提起鲁迅先生,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常常是他的小说、散文、杂文,《鲁迅日记》也是热门的谈资,学术性的专著《中国小说史略》也一直是学术界公认的成绩
文章标题: 刷到一首诗,觉得水平很高,想请大神解读解读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1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