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16 08:27:27 | 作者:宝联数码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有人说,鲁迅在散文《秋夜》里这样描写,手法高妙,令文章增色不少。如今,这两株枣树早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
诚实地说,这样的文字表达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同时也感到困惑,有人说写得好,但是像其他名句名篇那样解析的话,还非常不容易,很多人的分析也似乎不能让人满意。对于这段文字,木心先生是这样称赞的,“就只这几句,已是使我认知天才之迸发,骤尔不可方物”,认为文字“精当凝练”、“平淡天真”,是鲁迅的得意之笔,神来之笔,在欣赏时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我们还是从当时的写作背景说起吧。
写作背景《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是《野草》的第一篇,鲁迅以象征手法隐喻了自己孤独而悲壮、彷徨而执著、虚幻而清醒的内心世界。当时,“《新青年》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时,他感到苦闷、孤独,仿佛“在沙漠中走来走去”。《秋夜》之所以让很多人感到费解,是因为鲁迅完全沉浸在自己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中,直到行文末尾,“我赶紧砍断我的思绪”以及“打一个哈欠,点起一支纸烟”,他才从融入夜的“思绪”中走出,回到现实中来。
这样写的好处如果换成“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两株枣树”,意思也是一样的。可是前者的说法有一股寂寥,北京的空旷的寂寥。北京地方太大了,寂寥也因此大一点;空间小一点的话,寂寥会小一点。天地广大的北京,给鲁迅的感受是寂寞,倘若是君王,也许就有皇天后土的得意了。所以,这个句子里,我们不仅看见北京,也看见鲁迅。
为何我们都懂这一句话,并且能够领会它传达的气氛呢?因为句中启用的是共识——一株枣树,又一株枣树,它们是我们共同知道的东西,有共同的认识点,所以就可直接地想象场景。如果添加一些词汇进入句子,“这是两株美丽的树”,或者“孤独的树”,“美丽”和“孤独”的形容词就又需要我们多一点共识,所传达的语境就需要多一点条件进行理解。事实上,共识越复杂,传达的内容越受限制,反过来说,共识越简单,传达越有效。在此,鲁迅起用了最简单也是最广泛的共识,五四时期,初从文言文走进白话文写作的作家,鲜有使用新近、复杂的辞藻,往往使用文字的本意。好文章用的是简单语言,记得作家阿城曾经说过,他写文章尽量不超过两千的常用字。常用字里的共识是最具普遍性的,用最普遍性的共识创造特殊性,是写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句话写出了鲁迅的心境,目光先看到一株,然后看到另一株,特别像一个带有审视感的摇镜头,在这个镜头之下,一切相同的事物都具备自身存在的独立意义。这是一个极高的人格化镜像。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度过。”鲁迅的文字,带着严肃审视的目光。另外一点是鲁迅的书写工具。当时鲁迅是用毛笔,竖写,从右至左,这种书写的方式,也很容易写出这样慢移的句子。如果鲁迅是今天用键盘写作,即便是同样的心境,他也可能会换一种写法。
第三点很少有人提到,就是这两株枣树是鲁迅在后园看到的,不是前院,后园是一个具有审美意义的词汇,另外,这两株枣树是在墙外,并非在墙内,鲁迅只看到它的枝干,并没有看到它的树干。一目不能了然。以上这三点导致了鲁迅写出这样一个复杂又简单的句子。这么分析是想说,发生在心里的故事,需要作者和读者悠然心会,这是一种高智力的情感活动。结语:《秋夜》的开篇话话,鲁迅没有说到“孤寂”与无奈”,但这种情绪却流露于言外,实属匠笔神思。而且,本文以“孤寂”、“无奈”开篇,与下文铺陈秋夜天空表现出的孤做、坚韧相衬相映,在情感表达上隔而不涩,浑然一体,更让人敬佩于作者细腻中的坚韧、无奈处的倔强。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