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人生格言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胡适的“所谓创新就是模仿到极致时玩出的新花样”

时间: 2021-06-17 04:05: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8次

如何评价胡适的“所谓创新就是模仿到极致时玩出的新花样”

先模仿后创新的名言

1、任何单调都会使人乏味、厌倦。——扈中平
2、模仿虽能惟妙惟肖,终有根本的缺憾——没有心。——张抗抗
3、即使面对大师,也不应当模仿和重复。——谢冕
4、一意模仿古人和外国人,无丝毫可以光耀祖宗者,是一笨子孙。——潘天寿
5、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终于独创。——叶圣陶
6、成熟之为用,亦不能保持,久则腐朽。——徐悲鸿
7、模仿是人的天性,虽然人们不承认自己是模仿。——歌德
8、没有变化,再好的歌也会叫人厌烦的。——艾青
9、模式化的东西是最无生命力的。——杨晓珲
10、一味承袭昨天,便不能在明天的世界里生存。——陈祖芬
11、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胡适
12、重复是衰落的标志!——吴冠中
13、创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点新花样。任何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以往的经验,都不过是一种参考,不可能重复。——张乃光
14、模拟算得了什么?猎犬也会追随它的主人,猴子也会效法它的饲养者,马儿也会听从它的骑师。——莎士比亚
15、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16、模仿不是创作,但创作不能不有模仿。——周谷城
17、“会模仿”又加以创造,不是更好吗?——鲁迅
18、复制的东西与真实的东西是永不可同日而语的。——林白
1、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松下幸之助
2、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本田宗一郎
3、或者创新,或者消亡。尤其是在技术推动型产业,再也没有比成功消失得更快的了。——比尔·萨波里托
4、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5、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黄汉清
6、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蒙森
7、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约翰·D.洛克菲勒
8、如若说,在创新尚属于人类个体或群体中的个别杰出表现时,人们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尚可为时代所容,那么,在创新将成为人类赖以进行生存竞争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时,依然采用一种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则无异于一种自我溃败。——金马
9、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
10、凡是创新的时代总会有人死在半路上,但是这些失败或者遇到困难的公司并不代表他没有价值,他的价值就是告诉大家其实这个领域是可以一试的。——李学凌
11、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爱因斯坦
12、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13、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14、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李四光
15、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廷德尔
16、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米丘林
17、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爱因斯坦
18、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发达,同时由于发达之后导致很多人感觉无聊,当这个世界变得出奇无聊的时候,有些人就变得出奇聪明,把别人的无聊变成现金,这就是想象力。——江南春
19、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黄汉清
20、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马克·吐温
21、保守是舒服的产物。——高尔基
22、创新就是创造性地破坏。——熊彼特
23、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
24、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歌德
25、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人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贝弗里奇
26、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陈玉书
27、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郎加明
28、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29、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吴有训
30、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柏格森
1、SBU具体的体现就是速度和创新。——张瑞敏

2、在中国,创新就是率先模仿。——佚名

3、观念创新就是目标创新,目标创新就是提出别人认为不可能到达的目标,并用创新的办法实现它。——张瑞敏

4、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宋叔和

5、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海尔集团

6、创新是科学房屋的性命力。——阿西莫夫

7、对新的对象务必创出全新的概念。——柏格森

8、婚姻经过创新,就变成了婚外情。——曹盛蒂

9、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雨果

10、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郭沫若

11、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穆勒

12、渐进思想是创新的最大敌人。——尼古拉·尼葛洛庞帝

13、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张瑞敏

14、创业者光有激情和创新是不够的,它需要很好的体系制度团队以及良好的盈利模式,这个世界不是正因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马云

15、创新就是创造性地破坏。——熊彼特

16、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关于创新的名言——李政道

17、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萨特

18、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李可染

19、任何研究工作都应有所创新。创新的基础,一是新概念的指导,二是新方法的突破。——王鸿祯

20、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托马斯·彼得斯

21、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司汤达

22、企业竞争力的实现取决于创新的细胞——SBU。——张瑞敏

23、非经自我发奋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松下幸之助

24、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陈玉书

25、商品开发离不开创新构想,创新构想是人类智慧中最美丽的花朵。——郭光华

26、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吴有训

27、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黄汉清

28、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合理的,尤其是有效的管理。——阿法纳西耶夫

如何评价胡适,以及他在历史上的贡献?

胡适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开创了许多第一。充分肯定胡适的学术成就及其贡献是应该的,但肯定到什么程度,则又必须实事求是。我以为:“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这是对胡适最为恰当的评价。


胡适的贡献:

1,提倡的文学革命及其实践活动。在文学革命方面,胡适居功甚伟,是他首先发出了“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有名的“八不主义”。

2,最先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要在三五十年内替中国创造出一派新中国的活文学”来。在实践方面,他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初期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并最先用白话文翻译欧洲的短篇小说,其中包括高尔基、契诃夫、莫泊桑、都德、史特林堡等不同国籍的著名作家的作品

3,他也是提出戏剧改良的第一人,他所创作的《终身大事》,被人视为中国话剧的开山之作。

胡适(1891.12.17-1962.2.24),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台湾人不读鲁迅,只读胡适,还因此得意洋洋,难怪台湾人集体养成虚伪自私懦弱,无创造力,只会抄袭,还喜欢装逼的湾湾性格
要說胡適的重要,可以看他一篇小說,在台灣,我們不看魯迅的「阿q正傳」,我們讀胡適的「差不多先生」。同樣是用小說來提醒國人,希望改變中國人身上的共通毛病,胡適的正面作用,顯然大於魯迅。
作為影響後世中國人的前行者,魯迅太被強調他的憤怒和不屑,而胡適更多一些是勸告和諄諄善誘,正如用胡適的傳世名言一般:「想要怎麼收獲,先那麼栽」。一直以來,正是很多台灣老一輩學生共同信奉的格言。
胡適是一個重要人物,要評價他,豈是知乎這小小的頁面,數百字可以為之的?但,我的建議是,我們大可不去說胡適有多壞(很多人指責他說,抗戰時任駐美代表,只是營私,而沒有出作出實際貢獻,其實大謬矣。)我們也不說,胡適一門心思,只在推倒文言文,是功?還是過?(其實,這還是外界的誤解)。
但,我們看胡適,我的衷心之見,不妨正視胡適所帶來的「正面效果」。
就建設性而言,魯迅的地位,遠遠不及胡適重要。只因,一個是拆毀者,而另一個,卻是建造者。
建造豐碑的人,總容易被攻擊,而拆房子破壞專家,某種程度來說,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沒有胡適,豈有我們現在手下暢快淋漓的白話文寫作呢?附:「差不多先生傳」。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真心實話地說,中國人不見得都是心理變態的「阿Q」。
但,卻幾乎個個都是「差不多先生」。
要看胡適的價值,胡適的人格視見,可以從和魯迅的對比中,輕鬆見其一二,輕鬆得出結論。
雖然胡適的兩個有名的學生,我都很討厭,一個唐德剛,一個李敖,但,唐德剛評胡適價值的文字,倒是說到我心裏去了。
感謝@張佳瑋 兄的介紹,下面是他留在討論串中的意見:
语言文字这些细节,他确是首发难者。但若只如此如此,也就是个韩愈了。
我倒觉得他创造的东西,许多是具规模而缺细节;反而是他本身的突破,十足惊人。只是他自己够谦和,所以破坏性乍看不那么吓人罢了。
他学生唐德刚的说法。
两大「突破」:
第一,他突破了孔孟和儒家在「汉族中心主义」中所制造的瓶颈,而使「独崇儒术」恢复到先秦时代,群经与诸子平等的地位。这也就是把董仲舒以后,二千年来「被扭转的历史再扭转过来」。是一种文艺复古、文艺复原的文化运动。须知欧洲「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原义就是文艺冲开中世纪教会所制造的枷锁,而复希腊罗马之古啊!不破不立。现代的欧洲文明之崛起,「文艺复兴」实在是第一炮。胡适所领导的「中国文艺复兴」(The Chinese Renaissance),高唱「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在现代中国所发生的作用,也正是如此。
第二,胡适更进而突破了「汉族中心主义」这项自我束缚的民族文化的瓶颈,而代之以「欧洲中心主义」的宇宙观。要中国民族文化的领导地位干脆让给洋人,以夷变夏。这是一桩放开小我,提高理智,极其大胆的「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也是那原先发自十八世纪巴黎的欧洲启蒙运动之延续。欧洲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末期,科学知识大跃进的结果。在新兴的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和人类学)光彩照耀之下,那原先的「造物主」(Creator)上帝的权威,整个动摇了。

如何评价胡适?

历朝历代,多少英雄豪杰在乱世之中登场,带着满腔的家国情怀与热血冲锋陷阵,留下名垂千古的英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层出不穷的文人才子,在诗词文学创作中抒发壮志凌云,并用他们的文学作品给无数人们辅以慰藉。而近现代的文学家中的胡适,更是以在新文化运动中发挥领导作用而闻名于世。

一、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更为宽阔的思想境界

胡适自幼便就读于家乡的私塾,不断汲取知识,并在十九岁那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前往美国留学,并拜在哲学家约翰·杜威的门下,接受着西方的思想。胡适在1917年时回国,并在北京大学任职大学教授一职,次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胡适也因为有前往美国留学的经历而得以接触到外国文学,并在回国之后翻译众多西方名著,不局限于原有思想,而宣扬个性、自由。

二、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展拳脚

胡适回国的时候正值新旧文化碰撞时期,他特殊的人生经历也塑造了他对自由平等的先进思想的推崇。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之中就有胡适在1917年时发表的白话诗,这不仅仅是他的文学创作作品,更代表了他对白话文的倡导。而与陈独秀一起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更是那一时期的一股先进的清风,他们宣扬个性的解放,思想的自由,对当时的思想解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胡适一生经历不凡,思想成就卓越。我们对他的认识不应仅限于在新文化运动时大展宏图的他,他在教育事业上,国内外的战争中,国内政治局势里都发挥着他的作用与影响力。而他这一生中所贯彻到底的自由思想、民主思想以及理性主义,不仅仅影响着他自身的发展方向,也对许多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国的大文豪,创办了新文化运动,对民国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中国第一人
真正的学问大家。
精致利己主义者。

胡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胡适(1891—1962),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中国新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学术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
他在教育界、文化界、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活动领域,都曾发挥重要影响,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这是因为他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说,对于"五四"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功不可没。
胡适
(1891~1962)

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初名,学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04年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国,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4年就学于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1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强调以白话代替文言作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被诩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一时享誉全国。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A.都德、G.de莫泊桑、挪威H.J.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原想20年不谈政治的态度。他于20年代办《努力周报》,30年代办《独立评论》,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都属政治性刊物。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1]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mén),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他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1962年1月,胡适从台大医院出院。2月24日在中央研究院开酒会时心脏病猝发病逝于台湾省台北市南港区,胡适去世获得哀荣。 3月1日蒋介石前往祭吊,并亲书挽联一副:适之先生千古,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 然后蒋在胡适去世当天的日记中写道,闻胡适心脏病暴卒,对革命事业确实去除了一个障碍。 

胡适师从美国“实验主义”大师约翰·杜威,他的文章,往往富有实验主义的精神,很有建设性。

胡适强调做学问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他本人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句话注重的后半句,不管是研究科学,研究国学,研究治国之道,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谨慎。

实事求是,不是避开事实问题而去谈理想主义,不是抛弃现实问题而去重建社会。需要有一种实践的精神在事实中发现问题,并改善现实,这或许就是胡适的实验主义。

对于别人的意见和观点不要轻易去否定或肯定,也不要以为自己的观点是绝对的正确。胡适要告诫的容忍异己的声音,自由的前提是容忍,这样社会才会真正的自由。

胡适的自由主义,不仅仅在于人要争取自己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法律上的平等,胡适或许更看重容忍对于社会自由的重要性。真正自由的社会是有包容性的社会,这个社会可以让不同政见不同观点的人生活在一起,这个社会可以让不同党派的人来担任重要的职务,这个社会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政治理想,这个社会也允许你是无神论者,当然也允许你有宗教信仰。这个社会处处是自由的人,正因为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容忍。

胡适认为,法律应该对任何人都有约束的。需要依法而治,就需要法律的普遍性。

“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最浅的排外,其次是拥护本国固有的文化,最高又最艰难的是努力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因为最后一步是最艰难的,所以一切民族主义运动往往最容易先走上最前面的两步。济南惨案以后,九一八以后,极端叫喧的排外主义稍稍减低了,然而,拥护旧文化的喊声又四面八方的热闹起来了。这里面容易包藏守旧开倒车的趋势,所以也是不幸的。”

所以胡适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他思索的是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国应该拥抱世界。 

胡适不提倡东方圣人那种无为。人生在于奋斗,即使在潦倒的窘境,也要对前途有起码的乐观和自信。一步一步都可以踌躇满志,把每种进步都看成是巨大的希望,这正是胡适对于人生的乐观。

他说: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

正是胡适于1919年2月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第一次突破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思想史的原有观念标准、规范和通则,成为一次范式性的变革。甚至在今天,它仍然为人们所肯定。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其后陈独秀高张“文学革命”大旗,由此二人成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文学革命中,胡适堪称开路的先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文化革命之父”。胡适所发起的文学革命,包括诗歌、戏剧、小说几个方面。

胡适一生在政治上追求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的实现。他反对暴力革命,坚持渐进的改革。胡适的贡献在于“创造了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他之开拓公共舆论的空间也就是对于他的政治理想的一种实践。他全力倡导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出版自由等,是为了争取人民有批评执政党及政府的合法权利。 

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这是因为他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说,对于“五四”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功不可没。 

今天重温胡适的主要思想,不由得让人感佩不已!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胡适的“所谓创新就是模仿到极致时玩出的新花样”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renshenggeyan/110063.html
文章标签:胡适  模仿  极致  玩出  新花样

[如何评价胡适的“所谓创新就是模仿到极致时玩出的新花样”]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