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看的致郁电影
哈哈,有意思。平时主要看欧美的电影,歇斯底里的如《欲望号街车》《灵欲春宵》《朱门巧妇》等经典老片,精神心理片如《沉默的羔羊》《穆赫兰道》等,或者是成长片《无因的反叛》《伊甸之东》等。
看看肖申克的救赎,个人是觉的不错。不过你看你看过了,毕竟这电影出来好久了。
网飞值得看的致郁电影.,孤独是常态
我想结束一切
致郁电影
这是一部非常致郁的电影,让人感觉到很压抑,像有某种难以消释的情绪在胸腔里不断的挤压,涌动。这部电影的结局更是真实惨白的如同空气中裸露的皮肤。
让人深深的意识到现实总是如冻干的混凝土一样,冰冷沉重。人们都说孤独是成长,但有时孤独对于某些人来说却是致命性的毁灭。
这部电影就是这样一部关于孤独,最真实,最深入,最心痛的演绎。
这不是一部像The Queen's Gambit一样评分吵的很高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应该抽出两个小时耐心看完。
导演太厉害了,对情绪,心理活动的拿捏精准到刺伤你的地步。甚至从高饱和的复古的色彩的镜头中都能让人感受到悲伤。
这部电影的镜头感,台词,以及最后的舞蹈的那一幕的编排只能说是艺术,是真正的艺术。
电影里那首女主和Jack坐在车里时女主念的诗:骨狗Bone Dog这首诗太残忍,太真实,太精准,太美。
“天气犹如折断的肢体一样毫无起伏,巨大的蓝鲸,骸骨般的黑暗。”
“我和杰克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一种罕见而炽热的依恋。”
“很少有人在死前拥有自己的灵魂,这真是悲剧。”
“我想结束这一切。”
《裂缝》:一部小众文艺片,又美又丧又致郁~
我一直特别喜欢英国的电影。
说不上具体原因,可能是英国这种很古老传统的绅士风度,以及穿衣的风格:得体、风雅,还有他们那种浓雾浸润下的冷淡性格。
在《裂缝》的前几秒片头出现时,我就已经断定这是一部我会很喜欢的电影。
整个色调雾气朦胧,阴暗,质感强烈,耸立的古堡掩映着大片葱郁草坪。这是典型的英伦电影风格。
片子里的衣服,也是美到难以置信这是 20世纪30年代英国女校的校服水平 ☟,这放到现在仍然足以秒杀我国校服。
主角,同时又是全剧悲剧制造者——Miss G老师(Eva Green 饰),也是美艳不可方物。这种美不同于好莱坞的金发碧眼式审美(当然除了我大魔王外),而是一种像来自某个暗黑物质或神秘地域,有一点点怕她,又很想靠近她,比如《权力的游戏》里的红袍女巫。
然后我又特地去翻了Eva的其他作品,也是整个人物造型设置和场景布置充满着美学气息,而且每部作品在豆瓣上都有不俗的口碑。
出身演艺世家的Eva,底子好加上有才华,第一部作品就跟情色大师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大导演合作,然后一路拿奖到现在。有些人,真的就是老天爷挑选来专门为演戏创作而生的。
就是这样一个缪斯级人物,在《裂缝》里的角色,却是自卑又怂到不行,关键是又美到让人恨不得说:好啦好啦,你要什么都给你!
黛安作为学生里的老大,对Miss G就是这般,不仅忠心耿耿,而且十分仰慕。她会下意识模仿Miss G说话的语气神情, 喜欢一个人而不能得时,真的就会不自觉想要模仿ta的言行举止穿衣风格,直到最后变成ta。
所以,她会不允许任何人挑战Miss G的权威。
当年轻天仙般的西班牙贵族菲娅娜来到学校里开始学习时,黛安非常抵触她。尤其是看到菲娅娜以品学兼优日渐获得Miss G和其他同学们的喜爱时,黛安危机感一下子涌上来,她像暗夜里的狼一样盯着这个“目标”,以伺机“吃掉”她。
这个菲娅娜为什么这么迷人?
(还不是因为美)
首先,年轻美貌,像晨露中含苞待放的白玫瑰;其次身份高贵,是贵族小姐家里特有钱,谈吐优雅且从不显摆优越感,教养可谓极好;最后才华压倒一片人,跳水跳的那么专业优美,还去过所有Miss
G渴望想去又只能靠书里的描写来吹嘘的那些国家。简而言之就是见识极广,什么都懂,无形中碾压一帮从来没出过女校的“乡下人”。
再另,菲娅娜看上去对生活没有过多热情,冷静又有距离感,包括一切对人对事方式。
这样内心有一座冰山,有自己横纵切面的人,看上去总是那么迷人。
Miss G 也大改以往态度,开始被这个小姑娘迷的七荤八素。
偷偷品尝菲娅娜的饼干,甚至不舍得吃掉藏匿起来
深更半夜拉着学生们一起去玩跳水,眼睛却一直没离开过菲娅娜
……
我一直认为Miss G对菲娅娜的喜欢,是对自己想要成为又成为不了的人的迷恋,其实是一种恋自己的行为。这个跟黛安的迷恋不一样,黛安是全心全意把爱慕放在Miss G身上,容不得任何人来诋毁,Miss G 就像是神一样存在黛安心中。
然而这个神,却是个被假象包装出来的。
Miss G 老师这个人设,非常的不寻常。
长得如此美艳,却对社交十分恐惧,甚至连上趟街买东西都不敢,和街上的人多说一句话多对视一眼都会让她紧张到死,更别说去过那些她在学生们面前吹嘘去过的国家,旅行故事全是从书里当下来的。
这样一对比学生菲娅娜,两人差距高下立判。
所以,Miss G开始无限地崇拜她这个学生菲娅娜,因为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达到心中想要的那种高度,于是想法设法接近菲娅娜,试图得到她的尊重和仰慕。
甚至放下高傲的身段甘愿端茶倒水地讨好她。
这种人设如果是一个男人的就会显得世俗低端,因为随处可见,然而人设是一个美艳的女老师时,吊诡的感觉出现了——越看下去越觉得是一种踏入森林的探险,整个过程阴郁,湿漉漉,充满诗意,但你又知道森林尽头,就是地狱,有上帝在审判。
不出意料,从菲娅娜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来,她对Miss G 的讨好丝毫不买账。
她鄙视Miss G的跳水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只是一味在自欺欺人地自我感觉良好;她唾弃Miss G夸夸其谈自己虚假的旅行经历;她厌恶学校里压抑人性自由的死板规矩。
黛安也开始怀疑在这里生活的意义,她向往菲娅娜那种自由的灵魂。
当所有天平都开始向菲娅娜一端倾斜时,Miss G如临大敌,她觉得她自己一手编织的梦(在学生们心里的崇高形象)被摧毁了,她一度想降服菲娅娜可是最后惨败。
于是出现全片场景最唯美,也是最让人难受的一幕:
Miss G 趁着学校舞会菲娅娜喝醉,在学生们的注视下带走菲娅娜,并违背校规性侵了这个天使般的小姑娘。
全片神转折的地方在于,一向对Miss G忠犬般效忠的学生黛安,看到了这一幕。
可想而知,剧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然而,剧情不走寻常路。
小天使菲娅娜醒来后,她告诉其他学生们Miss G对她做的一切龌蹉行为,黛安第一个带头选择不相信,并开始秘密谋杀掉这个小天使。
而Miss G 几次欲找小天使菲娅娜求和,然而当她意识到即使得到了菲娅娜身体反而被更讨厌时,她简直崩溃了。
当一个敏感,胆小,自卑又自负的人遭受崩溃时,不是自杀就是杀他人,所以她要掩盖她的自尊,她宁愿为了这自尊,抛弃掉一切。
这个自尊的来源,不是害怕菲娅娜去告密,更多的我认为是得不到菲娅娜。
既然得不到就要毁灭,导演很仁慈地用死在Miss G怀里来代替原著里菲娅娜更为残忍的死法。(在这里默谢导演三百遍,原著这里简直不忍看)
我一直认为这部片,不是惊悚片也不是性侵片更不是百合片,它只是揭露了一个事实:当我们开始迷恋一个人时,我们是一种什么的状态。有人磐石不移像供神一样守护这份迷恋,有人想要去揭开这层迷恋的云雾,有人宁愿选择永远不让别人知道这份迷恋的存在……
这就是我们的感情,人类的感情多么繁杂难以捉摸。
因为这层缘由,看完都不忍心责怪里面的任何一个人,因为喜欢和迷恋一个人犯下的错,大多不忍心去苛责。
片尾,黛安目睹了菲娅娜的死亡,有一个东西在她心中轰然倒塌了。
她向往的人、向往的事,原来不过都是精心编织营造的谎言。
当生活是一片迷雾森林时,你很容易被周围的假象蒙蔽 ,这个经历每个人一生总会遇见,它需要你自己醒悟走出来,或者一个人一件事当头棒喝叫醒你。
有些人醒了,所以不再开始做梦。
《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旅行让人治愈,电影让人致郁
电影和旅行有很多共通之处。从本质上讲,两者都是可传递的体验,但它们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验者的个性。从探讨信仰和现实的开场词开始,李孟桥的这部长片处女作就已明确了将从这两种角度进行自我 探索 。
如果从表面上看《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的基本情节,你会发现它具有荒谬喜剧的所有特征。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年轻女子(窦靖童饰)以朝圣者的身份来到西藏,但实际上她并不确定自己为什么在那里。在酒店的餐厅里看到一只“五彩神虾”后,她似乎确信这是一只神圣的生物,于是决定穿过整个中国将它送回明岛灯塔。一路上,她遇到了形形色色各种人。
尽管影片不时流露出一种玩笑的意味,但梦呓般的叙述无疑会令那些遭受认同危机的人有所感触。李孟桥的影像风格可能看起来很奇怪,但是相比故事一开始西藏酒店里超现代的宫殿,影片 探索 的内容其实反而没有那么超现实。
虽然简单而惊艳的高对比度黑白画面可能会让你向往去西藏,但影片的重点是歌手出身的女主角爱丽丝梦游奇境般的整个旅程。她遇到的人物包括一个以卖假发为乐的秃头男人,一个淘金的垃圾场修理工,一些在沙漠里踢足球的僧侣,以及一个伪美国军事组织。
柯昱名清晰干净的摄影将画面背景里的云海远山描绘得栩栩如生,几乎让人感觉不真实。影片中还穿插了许多足以引起幽闭恐怖的揭示主角过去经历的闪回镜头,更加强了这段旅程的梦幻感。在关键时刻画面突然切换成彩色时,比如第一眼看到五彩龙虾、迷幻的黑光场景或者彩虹色的天空,我们就像被泼了一身凉水,瞬间被唤醒了。
《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英文片名“Bipolar”意为“双相障碍”,确实名副其实,这部电影真的可以让观众看得又狂躁又抑郁。在这场梦幻旅程中,主角宛如在梦中,意识到自己在做梦而想要醒来。这何尝不是当下许多人的心境写照呢。此外,《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也是继《安妮·霍尔》之后在叙事中将龙虾运用得最有趣的一部电影。
文章标题: 大家可以推荐一部“致郁”电影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qingganwenzhang/17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