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情感文章 > 文章正文

回避型依恋为什么可以有很低的情感需求

时间: 2022-10-31 20:00:0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回避型依恋为什么可以有很低的情感需求

心理第4篇·回避型依恋人格·2.1

前面3篇,我们大概了解人格的概述,那么在接下来的第四和第五章,将会以依恋模式为维度,讲解两种非常常见的,由不健康依恋模式发展而来的人格特质,它们分别是回避型依恋人格特质,和焦虑型依恋人格特质。

先讲回避型依恋人格。

具体来说 从4个方面来进行讲解。                    1.回避型依恋人格有什么特征表现?        2.这种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3.如果你的关系对象是回避型依恋人格的话,你应该要怎么跟他相处?                4.如果你自己是回避型依恋人格,你应该要怎么进行调整。

在正式讲解之前,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依恋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先简单解释一下,所谓依恋,指的是婴儿和她的养育人之间,一般是父母,所形成的一种感情上的联结,这种联结模式形成了之后,会影响到婴儿长大之后的行为。

依恋理论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比提出来的,约翰·鲍比发现,婴儿和养育人之间的依恋模式分成了安全和不安全两种。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回避型依恋人格特质,就是来源于小时候的不安全依恋模式。

一个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母亲或其他重要养育人和他分开的时候,并不会有明显的情绪反应。不像有些孩子,一旦母亲离开就会哭个不停,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就不会抗议,也不会太多的去表达伤心或者焦虑,等到母亲回到孩子身边时,他也不会自发地去寻求亲近,而是持续保持自己和母亲之间的距离,大多数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对母亲和陌生人都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偏爱,也就是说母亲和陌生人在他们眼里,没有太多的区别,母亲在或者不在,对于他来讲都没有什么影响。

这个回避型依恋的孩子慢慢长大,在没有更深刻的 安全感 建立的前提下,自然而然的就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

这种人格的人,对待感情她们经常会感到矛盾,既渴望独立又渴望依恋,既害怕被抛弃也害怕被控制,在关系中的表现总是摇摆不定,若即若离,让人摸不准。

他们一方面非常渴望得到爱和回应,而且一旦陷入爱情之中,也会对他的另一半深深的沉迷,但是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一旦自己追求的对象积极回应,向自己表达感情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排斥和不安,当关系过于紧密的时候,有的时候甚至是关系一旦确定,他们就想要逃离,想要淡化这个紧密的连接,比如会跟身边其他朋友或关系对象说:“我们的关系其实还没有那么认真”;“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喜欢ta”。

他们内在的声音会说:“你不需要任何人。”“不要投入太多感情,不然你只会感到失望。”女人会告诫自己说:“你们男人都一样靠不住”“你们男人都是自私的”,而男人也会暗暗的提醒自己:“女人总是试图诱惑你,你不要轻易相信她,被她控制住。”

即使亲密关系的对象有完全正当的情感需求,回避型依恋人格也会感到对方要求太多,总是无理取闹,并且会说“生活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呢,怎么能让感情的事情消耗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即使自己认为关系发展顺利的时候,内心依然会常常产生的一个对白是:“不管什么时候,都必须保护自己,别在关系中受伤。”

根据成人依恋专家Phil Shaver和MarioMikulincer的说法,回避型伴侣如果无法自我觉知,他们通常会对自己的看法过于积极,对其他人则保持着一种消极的、愤世嫉俗的态度。这是一种高自尊的状态,在许多情况下,这种 高度自尊的状态其实是防御性的,是为了保护脆弱的自我 。

因为他们内心深处非常容易体会被轻视,被否认,和被抛弃。在关系中,他们也非常容易被拥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伴侣伤害。      这是回避型依恋人格的第5种表现。

总而言之,许多在生命早期受到伤害的人,都感到对爱情有一种 极度的渴望 ,这其实是潜意识里他们试图 弥补 自己在童年时代所缺乏的稳定的爱和持久的温暖。                  但是一旦他们真的动了情,一旦他们觉得自己陷入一段亲密关系的时候,他们就会很容 易患得患失 , 陷入对失去这份爱的恐惧感 中,而这个可能性会迫使他们回到自己小时候曾体验过的痛苦境地。                      因此,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无意识地退缩,或者开始隐瞒自己的伴侣特别喜爱的那些品质。

在第2章里我们讲过,经过上亿年的进化,人类婴儿依赖他们天生的敏锐觉察力才得以存活下来。                                        当婴儿不能感到安全的时候,他们会调整和压抑自己的需求,来适应这个不安全的养育关系或者生存环境,这个可以理解为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像是你对于一个你感觉总是靠不住的人,你会让自己不再去依靠他,因为对你来说,不断依靠一个并不能真正被依靠的人,轻则会耽误事儿,重则会带来愤怒,痛苦,失望,悔恨,羞耻这些负面情绪,甚至伤害到你的存在感,越是你不得不保持亲近状态的人,就越是能在他们靠不住的时候伤害到你的根本安全感,。  你只有停止去依靠这个人,你才会感到更安全,更稳定。

之所以说这个比喻不太恰当,是因为婴儿和你还不一样,婴儿太弱了,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养育关系多么不安全,他们依然需要依靠那个养育人才可以存活。这种依附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婴儿和养育人的关系非常亲密,而且不可改变,养育人的否认和忽视都会让孩子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

比如养育人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生活时,指责和怨恨孩子。这也是为什么回避型依恋人格会更容易体会到羞耻,仿佛自己的存在是个错误,自己的需求都是给别人添麻烦,大多数时候这些孩子会更早学会懂事,学会乖巧,以至于成年后他们更容易看起来非常独立,甚至很能干,但在感情中却总是承受痛苦。

再比如养育人习惯否认自己的情绪,缺乏自我关爱,因此对孩子的需求,尤其孩子表达的情绪信号反应迟钝,当孩子脆弱需要关怀的时候,他们很难注意到并作出回应。    在临床工作中也有大量研究发现,这一类养育人常常患有焦虑症,抑郁症,或受到其他毒性压力的伤害等。

再比如即使有的孩子天生就会非常明显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信号,通过闹觉,挑食,大哭,怕生人,难以融入新环境等等来表达自己的安全感匮乏,这些信号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养育人无法无视,这会让他们更容易陷入抱怨的痛苦之中,觉得怎么自己这么倒霉养了“不省心”的孩子,将自己的痛苦归罪于孩子的需求。

当一个孩子的需求被准确的理解,被及时的回应,在遇到挫折时他们的痛苦/恐惧情绪可以被父母感知,他们自己想要做出的尝试可以被真诚的鼓励,平静的引导,ta就拥有了安全的依恋模式。 这让他们在人生初期体会到强大稳定的安全感,也因此可以全然真实的存在于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中,对于他们来说,亲密的就是安全的。

反过来说,当安全依恋不能建立的时候,情绪表达和心理需求就被 压抑和扭曲 ,这时亲密的就是不安全的。                            只有在心理上情感上保持一些距离,比如不能耍赖,不能撒娇,不能不乖,要吞下委屈,忍住渴望,才能一直表现为那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接纳和认可,而那些不能被父母接受的情绪和需求就不可以表达,必须回避。                              反复多次这样的经历之后,自己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也保持了疏远和回避。

回避型依恋的小孩因此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爸妈不亲近,不会撒娇,事事努力,即使有什么需求也都不会去麻烦爸妈,但成年后,尤其是进入亲密关系和他人共建家庭后,经常感到痛苦和困惑。                            对于他们来说,朋友或伴侣的情感需求让他们不理解,甚至喘不过气来。当自己被生活挑战,实实在在需要去体会和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时,又往往是极其陌生和可怕的。

这便是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原因。

第1点,去留意到他的情绪,当他让自己情绪封闭起来,忽视你的感受和表达时,这意味着ta体会到了焦虑,并在试图压制自己的情绪体验。我知道虽然很难做到,但是你需要去了解,他的情绪感受,说到底这是他自己的人格状态的显现,并非是你的需要/情绪/想法值得不被看到,不被好好对待,要清楚的知道,他的行为和反应不是针对你的。

第2点,请记住,虽然他会否认,但是回避型依恋人格者会害怕强烈而痛苦的负面情绪。如果这个人在谈话中关上了心门,或者你发现对方变得过于聪明,用强大的逻辑和理论来说服你,拒绝回应你的感受的时候,你就知道了他现在内心深处是有很强大的对害怕和痛苦情绪的,那就不要再尝试对他表达了,时机不对,你可以换个时间再试试。

第3点,如果他需要离开你,请一定不要去抓取他。这会让他跑得更快,你需要给这个人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让他可以在自己的安全空间中,重新感知他到对你的思念,和因为见不到你而有的焦虑感受。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必须能够调节自己的痛苦情绪,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求助于生活圈中让你信任的支持者,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你的心理咨询师。

第4点,了解自己的需求,你需要意识到如果你在关系中需要很多很多的亲密感受的话,对方可能永远无法成为你想要的那个伴侣,即使他有很多其他吸引你的优点,你也需要做出取舍,在必要的时候懂得放弃。

最后一点也是最有难度的一点,就是让自己去学会与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交流方式,这必须是一种平静的,温和的,并且只看到对方的交流方式,你尽量少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尤其是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对对方的愤怒和失望等,而是只表达你认为他的感受,并说明你为什么这么认为,然后再真诚的寻求对方的回应。他如果否认的话,也不要让自己的痛苦情绪爆炸,不去指责和抓取。    这种沟通方式帮助他在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个人意识,从根本上帮助他更多的体会和表达自我的情绪。

如果你拥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特质,你很可能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但是,你可能曾在工作中得到反馈,失去关系或者被你的伴侣拖去寻求心理咨询,而这些在生活中得到的反馈让你间接感到,或许你很容易回避强烈情绪,和他人保持距离。如果你有兴趣改变和调整的话,可以尝试这5种方法:

第1,先开始练习阅读其他人的情绪,然后与他们(或信任的知己/咨询师)核实,看看你对别人情绪的解读有多准确。

第2,当其他人对你表达负面情绪时,请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坚持倾听。你可能感觉浑身不舒服,想要反击,想要完全否认对方,或者想要逃跑。我鼓励你不要这样做,通过回馈对方对你所说的内容,来向ta展示你可以理解他们,表达完你的理解之后,一定忍住了不要通过说“但是”来反击对方,然后再强行植入你的理解。

第3,开始练习表达自己的情绪,作为回避型人格,你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我认为“我做得很好”,我认为这个事情应该这么做等等;。                                  这些都是想法,而不是感受,你需要练习表达感受,比如“我感觉自己受到威胁,这次谈话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开始表达情绪往往能让你的关系和在生活中你遇到的人际挑战,立即产生一种好的变化。

第4,意识到你的平静外表和对关系问题的那种“理性的态度”,可能会使焦虑的人感到更加失败,感到自己缺少存在感,因此更加焦虑。你的情感疏远状态,会让自己的伴侣更加焦虑,如果ta本身就是焦虑型人格的话,还会因为被你这样对待而变得更加苛刻,让你在关系中更痛苦,个人空间更少。

最后一点,不要把你的工作和事业放在你的人际关系之前。

你要知道,不断提醒自己成功才是唯一重要的这个声音,其实是小时候形成,来保护你体会安全感的,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你要清楚的看明白,迟早所有人都会在竞争中遭遇失败的。

当这一天到来,你却没有人真心爱你的话,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可能的话,我鼓励你去意识到你可以得到尊重和喜爱,即使你没有成为一个特别特别成功的人。

每个人都有优点,而回避的人往往具有超凡魅力和成就导向。她可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并且在团队中特别具有价值。通过不断的专注和对成功的追求,回避依恋的人格常常具有许多有吸引力的品质,并且在更紧密的关系开始形成之前,他们性格里更具挑战的那些方面并不明显。如果你是这个人或与这样的人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中,请耐心等待和对方共同成长,你尤其需要意识这种通过回避的方式来应对情绪是花费数年时间习得而来的,要改变也常常需要很多时间,耐心和希望就是我们改变自己和提升关系的基石。

关于回避型依恋人格就到这里,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典型特征是会随时关上自己的情感闸门,在关系中既渴望亲密又回避亲密;

第二,这种人格的形成与小时候父母的否认和忽视有关;

第三,如果你的关系对象是与回避型依恋人格,你需要去留意他的情绪,知道他的焦虑情绪并不是针对你,不要在不正确的时机尝试和他表达,给他足够的安全空间,同时也要懂得自己的需求,必要时候选择放弃,最后要用只看到对方的交流方式和他沟通。

第四,如果你自己是回避型人格,你需要练习阅读别人的情绪和学会倾听,也要去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看法,意识到自己的回避状态会让伴侣更加焦虑,最后不要只忙着追求成功,也要更加重视亲密关系对于你的意义。

什么是回避型依恋人格?和他们谈恋爱,不注意这三点,迟早分手

我就有一位大学同学结婚两年了,和她的丈夫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她的丈夫是摩羯座,她说“我不能理解他在想什么,对我忽冷忽热,有的时候故意说些冷漠的话,让我非常痛苦,我主动靠近他的时候,他又把我推开”。

大学同学也很多次想过结婚,但毕竟相恋三年结婚两年,多多少少还是舍不得。用同学的话来说就是“我能感觉到他还爱我,可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这样对我。”

根据我们聊天的数据分析后,我发现这就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人格。经常回避伴侣的亲密举动,即使伴侣表现出生气的情绪,他也会选择逃避,而不是积极面对和妥善解决。

他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另一半,如果他不爱,会甩锅到另一半的身上,而正是因为他爱对方,但处于人格倾向,所以太过亲近的距离,会让他控制不住的想要逃离。
什么是回避型依恋人格?
依据:依恋类型的理论是基于人们是按照生物学设定的程序寻找爱。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一有了伴侣,就会变得粘人?或者为什么你不能长久地保持一段亲密关系?最新研究发现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的行为方式是由自己的“依恋类型”预先决定的。

识别出自己是“回避型的人”、“焦虑型的人”或者是“安全型的人”,你就能找到完美的配偶、改善你的亲密关系。

对于回避型的人来说,保持独立性对他们很重要,所以他们会常常选择自由而不是情感亲密。当ta想要接近别人的时候,会因为太亲密而感觉不自在,所以试图让伴侣保持在一臂之遥。

ta不会花很多时间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对方拒绝,也不会向伴侣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他们常常抱怨对方疏远冷漠。在亲密关系中,对伴侣控制自己或侵犯自己的迹象,ta常常保持高度警惕。
回避型依恋的人常常会有哪些表现?
1:时常矛盾

回避型依恋的人内心经常会处于矛盾状态。他们既渴望独立又渴望依恋,不想被控制又害怕被抛弃。这种矛盾的内心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令人捉摸不透。

他们其实是渴望被爱的,也会对另一半深深的沉迷。但是,回避型依恋的人一旦被人表达好感,他们会感到不安和排斥。

有时候关系要确立,他们却想要逃离,想要淡化这个紧密的连接;在亲密关系中,他们总是会感到对方要求太多,常常会陷入是对方无理取闹的想法中。

2:专注自己

你会发现他们很少会向伴侣透露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在面对争论、冲突和其他压力情况的时候,他们的典型反应是变得疏远和冷漠。

跟回避型依恋的人谈恋爱,你们会很少“情感互动”,因为他们的“亲密需求”低。他们不知道怎么去互动或回应,因为在幼年的时候没有经历过。

3:回避脆弱

回避型依恋的人在面对分手的时候,他们往往不会去追问原因,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地方上。

他们经常习惯性否认自己的脆弱,就算是需要别人的帮助,也不会直接去告知对方。比如在恋爱中,他们表达不满的方式是通过抱怨、生闷气等等方式来表达。

但在大多数时候,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从不表现出自己的脆弱和挫折。他们以不需要别人帮助为荣,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痛苦。
怎么和回避型依恋的人相处?
1.足够的理解与认同

当你获悉对方是回避型人格的时候,如果你深深爱着对方,第一应该想到的不是放弃对方,而是应该给予足够的包容和理解,也不要认为他是有人格障碍的人,这不是人格缺陷,而是有可能扭转成安全的。

回避型依恋人群从小经历无数否定和打压,所以认同对他们来说一件稀有的事情。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见缝插针地夸赞对方,让他感受到你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而发生矛盾的时候,也经历少否定,因为他们会把你的否定当成不爱他。在与对方争论的时候,要学会“发表观点+询问感受”。

比如你觉得某一样东西不能出现在房间里,你可以这样说:“这件东西会破坏xxxxxx,我知道你很喜欢它,但它会让我们xxxx,你觉得呢?”

2.给予独处空间,减少控制欲

也许你对爱情的看法是:两个人相依相偎,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呆在一起,腻在一起,这样也能让感情得到快速升华。

但我告诉你,这样的行为针对回避型依恋的对方来说,是致命的。刚在一起的时候,尽量保持让对方感到安全的距离,他需要独立的空间消化和适应新的亲密关系。

也别企图控制对方,或者依靠你自己的力量去救赎对方,只有他自己才有能力走出来,别人是帮不了的。而且你试图控制的行为只会激化矛盾,对方固执的思想并不会因此妥协。

3.做好情绪的控制

跟回避型依恋的人谈恋爱,需要做到的就是理解。你可能会发现对方不怎么向你表达爱意、不怎么向你表达情绪,甚至跟在一起发现跟你想象中的恋爱完全不一样。

然后,你可能会因此和对方大吵一架,也可能会摔杯离开,总之,你觉得无法忍受。这是你不知情下做出的举动,但如果你能确定对方处于回避型依恋,那么就不能这样做了。

对于回避型依恋人格来说,他需要恋人保持独立和自我,而不是整天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纠缠不休,更乐意彼此把时间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面,做个有内涵的人。

因为他们最鲜明的标签就是“独立”、“自主”、“冷静”。所以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成熟的恋人,而不是幼稚的小孩。

回避依恋型人格的特点是什么?

回避依恋型人格的特点是:

1、总是把“我不需要恋爱”挂在嘴边。回避型依恋的人不一定是不想谈恋爱,他们只是一旦和别人靠的太近,就很容易看见对方的“真面目”,因此感到非常失望。

可是对于回避型依恋的人来说,他们对于休息这个概念有着非常极致而且明确的要求,那就是自己一个人待着。

因为单身的状态不会引起他们内心特别的焦虑感,因此“我不要恋爱”也容易成为他们的一句口头禅。

2、男神女神特别多。

回避型依恋的人通常会有一点“精神洁癖”,其实要他们喜欢上一个人并不难,但同时他们也很容易对一个人感到失望。

他们很容易把一个人当做“神”,无论是偶像明星还是身边认识的人,可一旦发现对方身上存在一些缺点,他们很容易就会“人设崩塌”,因此他们也会重新选择一个人来做自己的男神或女神。

回避型依恋的人并非不需要情感寄托,事实上,他们的情感需求也很强烈,只是他们需要一个能够完全符合自己内心期待的人,但这种人,一般不存在。

3、喜欢高冷的人。

只要你对TA表现出热情,那么在TA的心里,你的分数马上就降到了谷底。

回避型依恋非常享受喜欢一个人的感觉,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强烈的精神满足。

一旦对方对自己表现出好感,刚开始可能幸福感会马上飙升破表,可过不了多长时间,TA就好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样,瞬间失去了热情。

4、关系越好的,TA越挑剔。

A会常常指出你身上有哪些让TA受不了的缺点,虽然TA可能说的也是真的,可是你也会深深的觉得,TA嘴里那些完美的人,也仅仅只是因为距离而产生的偏见罢了。

不过你之所以会和TA继续做朋友,可能也是因为TA对自己也是这么挑剔,你知道TA也并非针对你,这只是TA一贯的行为方式罢了。

而这种挑剔,在亲密关系里,也会被TA发挥到极致。

5、看上去很独立。

在面对伴侣提出分手的要求时,他们往往会表现的非常淡定。

可能他们心里早已经攒够了失望了,也早就想要从这段关系里抽离出去了。

可矛盾的是,在分手后,他们又会常常挂念起前任的好。

因为分手后,距离又开始让他们的想象力开始翻腾,他们可能又会开始怀念某一任前任,然后不断的抱怨自己现在的伴侣。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改善方法:

1、经常陪伴:回避型依恋人格的最主要的特点还是依恋。所以在日常相处中,如果他把你当做最亲近的人,你一定要多多的陪伴他。让他能够印证自己内心的想法,觉得你是一个真正能够依靠的人。给他鼓励、陪伴,让他在日常相处中建立起安全感。

2、注意关注他的情绪: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回避型依恋人格好友的情绪。因为他们非常的敏感,一些小事可能就会引起他们内心的,一定要多花一份心思来关注他们的情绪,在情绪低落的时候给予适当的陪伴和安慰,渐渐让他走出回避依恋型的心理状态。 

转载——《回避型依恋》

心理咨询中遇到的回避型依恋来访往往都是儿童和青少年,很少遇到成年回避型依恋的来访,这是因为后者一旦形成了稳固的防御模式,就不再向外寻求帮助了。

回避型依恋模式的重点在于,这种依恋风格在人们的内心中形成了一种深刻的信念:你必须自立,寻求帮助是一种软弱,你应该避免强烈的情绪,尤其是令人沮丧的消极情绪。

1、回避型依恋的内在工作模式

大多数性格回避的人为了适应原生家庭的养育模式,策略性的减少了自己的依恋需求,这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向主要照顾者表达了自己的依赖性和需求之后,必定会带来主要照顾者的拒绝——与其依恋,不如回避。

因此这些孩子不得不发展出一个坚硬的心理外壳,这种外骨骼似的防御系统,将需要帮助的、绝望的需求深深地埋藏起来,不惜一切代价地回避外在的支持和内心的呼唤。

精神分析学家罗森费尔德在《僵局与诠释》中描述的自恋防御机制会攻击和诋毁渴求需求和依赖的自我,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会将这些(具有依赖和需求的自我)投射到他人身上并攻击之。

由于回避型依恋者会把自己的需求藏得很深,因此他们人格的典型特征就是“喜怒不行于色”,他们在回避自己情绪的同时,也和其他人拉开了距离。

2、反移情情绪

这样的来访会让咨询师惯常的咨询技术失去功能,甚至会让咨询师感到挫败。这是因为回避型依恋来访会唤起咨询师的很多反移情,这些不被咨询师承认的反移情情绪却是我们和来访工作的最重要线索。

具体而言,这些情绪包括无聊、死气沉沉、断断续续、迟钝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思想会变得呆板,身体的感觉会变得平淡。

和这样的来访工作时,咨询师会不知不觉地被拖入扮演和角色反应模式中,其结果就是房间里的两个人都变得麻木迟钝,几乎没有进行真正的治疗。

3、工作要点

这就一种具有发展观的精神分析方法,和敏锐的观察技能。在工作中,需要帮助来访体验识别常见的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

同时还需要运用咨询师的真实性和自发性,一次避免过度使用诠释带来的危险,这样就能够让这些孩子相信自己在这些活动中进行治疗。

促进身体感觉的相互感知也是工作的重点,因为大多数回避型儿童切断了自己的身体感知,而身体感知能够让他们体会并响应自己发出的信号。

和回避型依恋来访工作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保持心理的活力,并对那些很容易从我们脑海中溜走的孩子保持好奇。这样的儿童和成人可能会让人感到沉默、无言以对、压抑、被动和过于自足。他们通常很少有能力体会和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他们的叙述能力有限,他们体验不到什么快乐。事实上,它们很少能激发周围人的希望、情感或快乐。

4、躯体反移情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往往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在游荡。事实上,咨询师的认知反移情很少会幻想/遐想自己的工作如何有用。相反,向我们提供咨询线索的,是我的躯体反移情——我们无精打采、缺乏存在感,我们无聊而又沉闷。

温尼科特(1994)告诫我们要活下来,并忍受“反移情中的恨”。对于这些患者,我们可能还需要警惕“反移情中的无聊”。

咨询初期的一个反移情就是:咨询师会怀疑这些来访是否遭受过可怕的虐待或明显的创伤——如被殴打、性虐待或目睹暴力,事实是,他们没有遭受过这样的虐待。他们遭受的虐待是忽视,这些孩子并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而是因为没有发生什么。他们缺乏促进情绪健康发展的良好经验。

什么是回避型依恋人格?

这种人格的人,对待感情她们经常会感到矛盾,既渴望独立又渴望依恋,既害怕被抛弃也害怕被控制,在关系中的表现总是摇摆不定,若即若离,让人摸不准。
他们一方面非常渴望得到爱和回应,而且一旦陷入爱情之中,也会对他的另一半深深的沉迷,但是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一旦自己追求的对象积极回应,向自己表达感情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排斥和不安,当关系过于紧密的时候,有的时候甚至是关系一旦确定,他们就想要逃离,想要淡化这个紧密的连接,比如会跟身边其他朋友或关系对象说:「我们的关系其实还没有那么认真」;「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喜欢 ta」。
他们内在的声音会说:「你不需要任何人。」「不要投入太多感情,不然你只会感到失望。」女人会告诫自己说:「你们男人都一样靠不住」「你们男人都是自私的」,而男人也会暗暗的提醒自己:「女人总是试图诱惑你,你不要轻易相信她,被她控制住。」
即使亲密关系的对象有完全正当的情感需求,回避型依恋人格也会感到对方要求太多,总是无理取闹,并且会说「生活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呢,怎么能让感情的事情消耗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即使自己认为关系发展顺利的时候,内心依然会常常产生的一个对白是:「不管什么时候,都必须保护自己,别在关系中受伤。」

你有没有很喜欢一个人,一旦发现他也很喜欢你,你就对他不感兴趣了,别人一旦对你过分热情,你就要逃避,人格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成为回避型依恋人格,简单来讲,你很渴望被爱,却又拒绝被爱。这样的人通常缺乏安全感。生性自卑,所以对于未来的预期全是悲观

是指你对某个人产生好感后,当他对你有同样感情后,你就会很讨厌这种情感,甚至不再喜欢他。我们常说“注孤生”就是这种人格。

是指你对某个人产生好感后,当他对你有同样感情后,你就会很讨厌这种情感,甚至不再喜欢他。

文章标题: 回避型依恋为什么可以有很低的情感需求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qingganwenzhang/154694.html

[回避型依恋为什么可以有很低的情感需求]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