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情感文章 > 文章正文

和男朋友看《红楼梦》,结果对于人物的评价完全不同,这是三观不合吗

时间: 2022-01-04 21:00:2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和男朋友看《红楼梦》,结果对于人物的评价完全不同,这是三观不合吗

男友说我们的三观不合,什么样才算是三观相同呢?

你兴致勃勃地讲述看电影的感受和想法,他却说看一个破电影,哪来这么多的怪想法……对事件的感知不同形成对外在世界的理解感受不同价值观、人生观。这是被大多数人所认知的三观,它们辩证统一,相互作用,崇高的真善美为三观的追求目标。而所谓的三观不合,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对方不一致。简单的来讲,就是你喜欢尽情的享

你说的他都懂。我们都愿意寻找与自己频率相同的人,就好比二人三足,不合拍的两个人,很难取得好成绩,也许他俩分别都是领先者。三观一致,频率相同,可以让两个人默契十足,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和谐,即使遇到问题也能很快达成共识

夫妻间有共同兴趣爱好,就有共同话题。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和成长!两个人有了共同兴趣爱好,就有了沟通的桥梁,直接到达对方的内心深处。婚姻还是要以爱情为基础的。在这个前提下,另加再加上将对方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着一定的属于自己的个性和尊严,这也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唯一,而去尊重对方,理解对方,以及有了一些矛盾和摩擦之时来谅解对方

;一个信上帝,一个信马克思,他们的世界观就是不同的。如果夫妻两人仅仅是这点不同,好像看不出什么问题。再做具体一点的延伸,夫妻两人中,一个人认为世界是外人眼中的世界,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自己的日常行为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们常说三观不合。这三观严格的来讲,应该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放在感情这里来讲,就是两个人对于人生的规划,消费的理念和感情的理解。想要三观相同的话,那么两个人在消费方面,人生规划方面,以及感情的理解方面就要保持一致,不说一模一样吧,最起码大方向上要一样。
我觉得如果要说三观比较和,基本的表现就是两个人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和意见,比较统一,出发点和立场都是相同的,这就是三观比较和的。
花钱不大手大脚、顾家、知道有对象后要与其他异性保持距离、不要特别作、不要没事找事就与对象吵架,一旦他累了可能会永远离开你。
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致,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能够和谐的沟通,这才是三观相同。

对《红楼梦》人物的看法和感受

要有自己的见解或看法
薛宝钗虽然被许多人所不齿,但我觉得在中国古往今来都是推崇这样的人物的(不说她的封建观念深厚这一节),因为中国社会要求人要会说话,会办事......而她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
  读书笔记:红楼梦魇
  ——谈关于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我的这篇文章的名字,是学张爱玲的。张爱玲曾经评过红楼梦,其文章的题目就是红楼梦魇。《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引得无数后人对她进行评论,其中名家不在少数。我只是红学爱好者之一,执笔一写,算是吐露我几年来读红楼梦的一些个人看法吧。
  红楼梦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繁多,性格各异,毫不给人重复和累赘的感觉。其中主人公有如下几个: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等。我只就以上几个人物进行评论。
  首先,贾宝玉。初看红楼梦的人十有八九会觉得贾宝玉“女里女气”甚至“风流成性”,我认为这正是他的鲜明的性格特征。他身上固然有贵族子弟的诸多缺点,但是他体现出的是他的反抗精神——他痛恨封建礼教的束缚,可是在那样一个家庭中又无力反抗,他就只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当时社会中最受人压迫、地位最低的女子身上。他认为“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就是如此。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男人是主要的参与贾宝玉痛恨的社会活动的人,相对于此,女子就“清气”一些。贾宝玉不是喜欢女人,是喜欢她们身上不受世俗污染的气息。就象是他骂薛宝钗:“好好一个女子,身上怎么也沾上了世俗气息!”他不是骂薛宝钗,是骂薛宝钗身上的“世俗气”。这就是贾宝玉的性格特征,不能把他等同于一般的“风流子弟”来看待。
  第二,林黛玉。我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喜欢林黛玉,她“动不动就闹小脾气,心胸狭隘,不识时务”。但是我觉得这只是她的表面现象。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应看她所处的环境——父母就她一个女儿,“从小就当作男儿教养”,自然娇惯,她身上的娇气是必然的。后来她父母双亡,寄住在外祖母家中,贾府又是一个大家庭,人多嘴杂是很正常的。林黛玉本不是贾家的嫡亲的孩子,却受到贾母的宠爱,自然会引来不少非议。在这种寄人篱下的情况下,她不由自主地要维护她的尊严,所以在别人眼中她是傲气的。说林黛玉不识时务我认为也不是对的。且看她初进贾府,真是时时小心,步步在意,说话行为很有分寸也很得体。并没有心胸狭隘的表现。再看她赏赐薛宝钗的仆人一段:“我知道你们忙,如今夜长,更要会个赌局了。”“误了你们发财,难为你们送来。”“给她们几百钱,打些酒吃,消消雨气。”语言得当,此举也很能收拢人心。可是为什么她平时就“小心眼”呢?第一,她不象薛宝钗,薛宝钗有丰厚的家产,她可以随心所欲地用钱来收买人心。可是林黛玉不同,她寄人篱下,每个月的钱都是按例派给的,肯定不能象薛宝钗一样大笔花钱笼络人心。第二,我很赞同王蒙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林黛玉的“小心眼”是向贾宝玉“撒娇”,显示自己处境的不好,内心的难受,这一点是和贾宝玉相契合的。可惜他们,虽然心心相印,最后还是落得一个死,一个出家的下场。
  第三,薛宝钗。薛宝钗真是一个争议繁多的女子。历来对她的评论就是相对立的:一个认为她可敬可爱,识时务知大体;另一个却认为她奸诈狡猾,貌似宽厚实则内心险恶(这尤其在桐花凤阁批红楼梦中最有体现)。其中争议最大的地方就是她偷听到丫环小红的话,为了脱身,使“金蝉脱壳”的计策,嫁祸于林黛玉身上的地方。桐花凤阁是这样批的:“恶极。何以必叫黛玉,岂非有意倾陷。”而另外有人则认为是她无奈随口撒谎,借以脱身。这两种看法不能一味否定。我是保持中立的,因为我觉得作者本来在描写这个人物的时候就是本着“可叹可惜可羡”的感情基调来写的。薛宝钗的待人处世的圆滑和得体是可叹的,她的一贯追名逐利、不能保持一身正气和清气是可惜的,她的才貌是可羡的。作者等于是把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安到了一个女子身上。对于薛宝钗不能一味肯定或者否定。因为作者对她也是似褒似贬,她的性格和形象不像别人那么单纯。她处心积虑,搞好同贾府所有人的关系,有人认为是为了促成她和贾宝玉的婚事,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为了名声,因为她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看重名利的人。对于她这样一个大家闺秀,众人的赞扬显然对她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她恪守“妇道”,坚持“女子无才便是德,针线第一,诗词倒是其次”,如果从这样来看,她人生的目的也许就是循规蹈矩地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好妻子,好母亲,教养“贵子”,做一个“一品诰命夫人”。这也正是她的悲剧所在,她有才有貌,却受封建礼教的控制,成为了封建礼教的木偶,当时女子的代言人,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只能束缚自己的自由,只能处处、时时以别人的评论为第一,以虚名虚利为目标,这也就是她为何苦劝贾宝玉“改邪归正”的原因,这也就是她和贾宝玉性格的根本矛盾之处,她的婚姻悲剧也就是注定的了。她纵然得到了贾府上下所有人的欢心,却永远不可能和贾宝玉志同道合。薛宝钗的悲剧,就是中国所有屈从封建制度的女子的悲剧。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不是“才子佳人”式的普通小说。作者深邃的目光穿越了时空,看透了世间万物。红楼梦是一出悲剧——不仅仅只是宝黛钗三人的悲剧,是四大家族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以前老师让写读书笔记,这是我自己写的

对三《红楼梦》中人物的评价 (至少10个)

您好朋友,十个人分别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尤二姐,尤三姐,袭人,贾探春,史湘云。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第一主人公;是曹雪芹满怀理想和激情,倾其心血和才力创造的艺术形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全新的不朽典型.脂砚斋称贾宝玉是"古今未见之一人",并说"不独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古今小说传奇中,也未见这样的文字:"同时,贾宝玉这一人物形像既丰满深刻,又生动鲜明,至今还流行在生活中,并且将会永远活在人间.然而,旧世界里出现的新人,往往被世俗看成乖僻邪谬,不近人情,甚至被人看成狂,疯,痴,呆,傻,无复人理.这正是先觉者们普遍的命运.贾宝玉不仅在《红楼梦》中成了"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的对像,被看作疯,痴,呆,傻,被王夫人骂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就是在读者和"红学"家眼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贾宝玉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有人说他是新兴市民阶层的代表;还有人说,贾宝玉的民主主义思想是"古已有之"的,他的叛逆性格是对古代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有人说,贾宝王叛逆性格的形成,是由于受大观园"女儿国"的影响.贾宝玉到底是一个什么形像 他在书中处于什么地位,起着什么作用 这一形像有什么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林黛玉:黛玉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她完全不懂世俗社会的一些钩心斗角的事情,她全部不知道,她就是一派天真.其实红楼梦就是代表曹雪芹他的观点,曹雪芹最欣赏的人就是带着最原始的,我们人类最纯真的部分,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所以贾宝玉所喜欢的女孩子,就是没有经过污染的女孩子.我们在读红楼梦的时候,黛玉对贾宝玉的感情表露无遗.虽然她常常整贾宝玉,常常不理他,常常生气,为什么 因为我们出气的往往就是你最亲近的人.所以林黛玉会把一些气发在贾宝玉身上 那她为什么那么常常生气或常常哭呢 因为-焦虑.各位看到这就是,她的焦虑来自于:第一个,她没有安全感.黛玉因为她爱上宝玉之后,她知道她的婚姻没有自主权,所以她非常焦虑.那第二个焦虑是什么呢 她看到贾宝玉对其它的妹妹都很好,她也感觉不出来,不知道贾宝玉就是特别对她好,,这时候她就会焦虑.第三:中国传统社会都认为要门当户对,贾宝玉身上有一块玉,薛宝钗有一个金锁,所以金玉良缘是相配的.大家也觉得薛宝钗的金锁的八个字和贾宝玉玉上写的八个字很配.你想想看这是多大的威胁 所以因为黛玉有那么多的焦虑,她会表现出嫉妒.讲完黛玉的性格,我们就来更容易体察这篇『黛玉葬花』的意义.黛玉就是因为贾宝玉对宝钗太好了,冷落了她,所以才会吃味到去做葬花的这个动作.当她一个女孩子看到花落的时候,写出这么优美的词来,而且表现出她自己.因为她自己的身世和这个花是一样的,她的生命和这花是一样青春年华,可是被风一吹就掉下来了,不单单象征了她生命的处境,也象征她的未来,她是一朵被吹落的鲜花,还不该凋落的时候,它就凋了.所以她在写葬花词的时候,同时也双关了埋葬她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
薛宝钗:薛宝钗堪称封建淑女的典型,她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要求,近乎封建统治阶级眼中的完人,体现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的风范。她克己复礼才德兼备,冰雪聪明善解人意;贞淑娴静品格端方;沉着冷静,遇事清醒;行为豁达,宽以待人;不轻视别人,而自身又永保尊严。她的美是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审美标准看来,恰是代表了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弘毅宽厚,清平和允。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倘若不是集贤良淑德于一身,在荣国府这样一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大家庭里,宝钗是不会深得恩宠,获得上上下下广泛的喜爱与赞誉的。
王熙凤: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在她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可以说通过作者成功的描写,使读者在看到王熙凤的同时也就看到了统治阶级本身。她出现在哪儿,哪儿至少就会有热闹。年仅二十岁的她就主持荣国府的家政。 :“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细,竟是个男人不及万一的”“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子也说她不过。”才能、淫威、贪婪、伪善等,通过这样的描写,写出了一个完整活生的凤姐。
晴雯: 晴雯,从一个家世无可考的女孩子到卖给赖大家,再卖给贾府,以至最后的“抱屈夭风流”她受尽了残暴的摧残和迫害。晴雯以不幸的遭遇感染读者,她既以一个天真无邪、孤苦伶仃的孩子走进贾府,又以一个逐步形成了反抗性格的婢女而被赶出贾府。晴雯的身世和命运是这样的凄苦、不幸。晴雯,她是大观园中唯一最富于个性色彩的被压迫的婢女。她的所作所为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愿望迥然不同,是叛逆和反抗的代表。她敢说、敢笑、敢怒、敢骂、心直口快,不拘泥虚伪。每当晴雯在读者面前出现的时候,立即给人带来一股爽身扑鼻的清新之感。晴雯在下层婢女行列中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因为她洒脱泼辣,无所顾忌,总是天真、善良、坦荡,刚强而又浑身是刺。用宝玉的话“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星日不足喻其精,花月不足喻其色”来形容这位惊世骇俗的姑娘实在不为过,她为人处世正直无畏,刚直不阿,容不得虚伪作假的阴微卑贱。看不顺眼和听不惯的事,她都会给予反击和讽刺,让人觉得她十分刁钻刻薄,然而这也正是她光明磊落,洒脱泼辣的表现。
尤二姐:尤二姐,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尤二姐模样标致,温柔和顺。贾珍馋涎妻妹的美貌,对尤二姐无所不至,当他玩腻后,就把她让给了贾琏。贾琏因惧怕王熙凤的淫威,只得偷偷娶尤二姐为二房,并把她安置在荣国府外,但不久被王熙凤发现,在她的借剑杀人计谋下,尤二姐备受折磨,当胎儿被庸医打下后,她绝望地吞金自尽。虽然很多人都同情尤二,但不可否认,她确实是一个荡妇。其实荡妇大多数是些很纯真的女人,心肠很软没什么主意,拥有迷人的美貌却不具备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她们极其羞涩,以致任何情况下都不好意思对男人说“不”。男人一哭,一跪,再来点甜言蜜语,稍加勾引就可得手。尤二姐在嫁人前其实与女性没有太多接触,只有母亲妹妹和仆人。并不懂得与其他女人相处的技巧。如果她嫁给张华,虽然家境贫寒,但至少是个正房太太,不必受其他妻妾的气。但她爱慕虚荣,宁作凤尾不当鸡头,宁愿嫁给贾琏作小老婆。其实她嫁给贾琏,不但得了他的人,得了他的心,还得到了许多金钱财物,足够她和母亲下半辈子的生活了。可她又犯了个几乎所有第三者都要犯的错误——她还想要名份。其实名份这东西是种虚荣,得不到时,她的生活也不见得有多么艰难,但一旦存心要得到这名份,她所要付出的代价可就大了。为了这个名份,她不得不抛开母亲,抛开贾琏为她备好的安乐窝,抛开自己忠心的仆人,抛开已经熟悉的自由自在生活,跟着凤姐进入那个深不见底的陌生冷漠的贾府,去面对一种全然未知的寄人篱下的生活。她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优势,去追求那泡影一样虚荣的名份。当然,她也是有自己的野心的,她的野心无非是让得了妇科病的凤姐快快死掉,然后让贾琏实践诺言,扶自己为正。然而结果却与她的打算相反------先死掉的是她自己。
尤三姐:尤三姐是《红楼梦》里宁国府贾珍妻子尤氏继母带来的妹妹。她容貌风流标致,性格刚烈自恃。宁府贾敬死的时候,正赶上贾珍外出,府里办丧事缺少人手,尤氏便把自己的妹妹接来,帮忙照料家中事务。不久贾珍回来了,他见尤三姐长得漂亮,就串通了贾琏想打尤三姐的主意。不料还没上手,就让三姐狠狠地嘲弄了一番。此后,两个花花公子再也不敢和尤三姐胡来。只想把她嫁出去了事。三姐是个古今绝色的女子.她偏偏寄居在贾府这样一个黑色的大染缸里,如果她不能坚定地抗拒锦衣玉食的生活的诱惑,或者错把贾府贵公子在追欢买笑中抛出来的廉价的“山盟海誓”看成对自己的柔情蜜意什么,她是很可能成为这批衣冠禽兽的猎获物,最终陷入悲惨境地的。当然,尤三姐与逆来顺受的尤二姐不同。她是一个野性未驯的刚烈女性,即使在失身的时候,她也不是一个弱者。当她发觉贾府贵公子给她的远远不是爱情,而是一种凌辱的时候,她立即反过来作践男子,给打击者以打击:曹雪芹没有因为尤三姐失过足而对她有任何责备之词。相反地,他从这个被玷污了肉体的尤三姐身上看到了美的灵魂。曹雪芹以赞许之笔,写了尤三姐那种争取婚姻自主的大胆而正确的主张,写了她对于柳湘莲的深沉而炽热的爱恋,写了她与旧日决裂的斩钉截铁的态度。小说写到尤三姐最后走上殉情之路,那笔触也是满怀深情的。“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难再扶”,这里有对于三姐之死的深深的惋惜。《红楼梦》 将尤三姐这样一个风情万种但却伤痕累累的女性形象毁灭给人看,正是作品深刻的地方。封建道德从根本上剥夺了她爱人和被爱的权力,在一种无可告语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手熄灭生命之灯。曹雪芹将尤三姐这样一个改了行的淫奔女送上绝路,是对封建贞操观的强烈抗议,这使作品的思想具有一种独到的深度。在《红楼梦》 以前的作品里,似乎还没有一位作家塑造过这样的典型。
袭人:袭人是伪善的,其实作者很鄙薄袭人的,她真真是蛇蝎心肠红楼中众家女儿,几乎关于每个人都有争议。如果是关于黛玉的问题,我大可不必与人相争,因为黛玉的行为都是超乎道德之上的,喜欢不喜欢都凭各人性格,争论到天尽头也不会有结果。但是关于袭人,我不得不说此人的人品是有缺陷的,关于她不是什么喜欢和不喜欢的问题,而是一个是非对错的原则性问题。希望普天下的读者不要被伪君子欺瞒了去还沾沾自喜。袭人的性格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伪善和奴性。袭人的名字就起得很讲究:袭,攻击也!而且与“袭”字结合在一起的攻击种类,一般都是“偷袭”、“暗袭”等。关于袭人的伪善,只要举几个事实就可以说明:1.袭人最大的伪善就是在王夫人面前装得冰清玉洁、懂事守理。但是王夫人最担心的事情却发生在她自己身上。发生在她身上倒也罢了,她居然还“贼喊捉贼”,用自己犯下的罪名去谗害别人;2.第63回里她看见芳官醉酒,把她扶到宝玉身边睡下,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却指责芳官“不害羞”;3.第77回晴雯被赶走后,她一边对宝玉说以后还有机会叫晴雯上来,另一边却打点好了晴雯的衣服等,要送出去,可见是不做晴雯能回来的打算了——如果这个也可以算作贤惠之一种,我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小恩小惠会迷倒那么多人了;4.袭人在王夫人看重她后,“越发要尊重”,不在宝玉房里睡觉,这可是把危险留给别人了。晴雯的死,固然最终要归结为“万恶的封建社会”,但是直接的刽子手有两个,一个是王夫人,一个就是花袭人。作者没有明写袭人告晴雯、芳官、四儿的情节,也许是对袭人终不忍心,因为她毕竟也是一个温顺的“女儿”;也许是因为稿子的遗失。但是我们从后面宝玉哭诉的话中,已经可以看出:所有的箭头都指着袭人。当宝玉质问她为什么别人的话都知道了,“单挑不出你和麝月、秋纹来”时,袭人半天答不上话,后来竟然说王夫人也许是忘了,过两天想起来再收拾她们不迟。这种借口,拿来骗三岁的孩子么?王夫人收拾丫头还要分期分批么?根本站不住脚。这是对袭人告密的明显提示。
贾探春: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探春性格开朗、大方,才情高且有这自己的一番抱负,是个有政治家风范的小姐。《红楼梦》中关于探春的故事情节主要有探春组织诗社、探春治家、探春说抱负等,件件事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以这些事为佐证,涉及探春的性格、观念、才华、抱负、能力等各个方面,以及笔者对探春结局的看法,较为全面的阐述了探春这一人物的闪光之处。贾探春,别号蕉下客,贾政庶出女,姐妹中排行第三。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频盼神飞。这是书中对探春在贾府地位和相貌的描述。和其他的姐妹比较,她举止大方,胸襟阔朗,没有迎春的懦弱,也没有惜春的孤僻,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却不像湘云那么大咧咧的不修边幅。在曹雪芹笔下,探春是属于大观园里正统一派的女性,正统派的女性中,还有王熙凤、薛宝钗等,而探春在其中是比较有政治风度的一个。
探春与其他正统女性极为不同的地方是她有自己一番人生抱负。她自己是这样说的:“……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心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个女孩儿家,一句多话都没有我乱说的。……”由此可见探春并不安心于做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或者太太了此一生。
史湘云:史湘云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心直口快。她讲话不带任何顾忌,有什么说什么,完全不同于薛宝钗、林黛玉及其他姐妹那样的谨小慎微。她第一次在贾府出现就将了林黛玉一军,在林黛玉讥笑她“咬舌子”时反唇一击,诅咒林黛玉嫁个“咬舌子”的丈夫,把这个人人都不敢碰的林姐姐给“得罪”了。紧接着,在薛宝钗的生日宴会上,史湘云又一次得罪了林黛玉。在众人都心知肚明却不敢明言之时,心直口快的史湘云一下子就说出那个唱戏的女孩子长得像林黛玉。此后,在贾宝玉面前他又不顾林黛玉就住在隔壁,直言林黛玉爱使小性,爱耍小脾气,几乎使她和林黛玉的关系紧张到了极点。但史湘云的心直口快并非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当她和林黛玉同时看到薛宝钗陪在受伤的贾宝玉床前时,她不仅没有讥讽薛宝钗,还拦住了有此心的林黛玉,这正体现了史湘云人格的完美。正是因为这一点,连史湘云几次得罪的林黛玉也把她当作最贴心的知己,在凹晶馆联句前把心事全部吐露出来。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史湘云成了大观园里最受姐妹们喜爱的一个。 史湘云另一个特点就是豪迈。在大观园的女孩子之中,史湘云完全像一个男孩子,这在其他姐妹对她的回忆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说她穿上贾宝玉的衣服“蒙骗”贾母,还有冬天穿着大袍子在雪地里打滚,这些都是其他女孩子做不到的。再有就是在贾宝玉的生日宴会上,只有史湘云完全没有少女的矜持,喝得最为尽兴,玩得最为尽情,豪迈洒脱,连最后喝醉了睡在芍药花下时也不忘行酒令。同样,在晚上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史湘云仍是小姐中最活跃的一个,这与林黛玉、薛宝钗的淑女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再有就是芦雪亭联句前,史湘云和贾宝玉以及平儿等人吃鹿肉的事,更是把这种豪放体现得淋漓尽致。林黛玉以及薛宝钗、薛宝琴都碍于小姐的形象而没有争着去吃,薛宝琴也只是在几番劝说下才吃了几口,更不要说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了。还是史湘云那句话表明了自己的性格:“是真名士自风流”。更直接的一句评价是从林黛玉口中说出的。当史湘云得知刑岫烟由于拮据而当掉绵衣后要找贾迎春评理去时,林黛玉说她又要充荆轲了,这便是明证了。史湘云之所为固不能与荆轲相比,但林黛玉以两人作比,更是说明史湘云之豪迈是大观园众女儿可望而不可及的,这句评价实则是对史湘云的一种肯定与赞美。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帮助!
文章标题: 和男朋友看《红楼梦》,结果对于人物的评价完全不同,这是三观不合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qingganwenzhang/131352.html
文章标签:这是  红楼梦  不合  男朋友  评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