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情感文章 > 文章正文

不小心冒犯/伤害到别人怎么办?|4种可以做的弥补尝试,以及3件千万别做的事

时间: 2021-10-22 09:41:55 | 作者: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4次

不小心冒犯/伤害到别人怎么办?|4种可以做的弥补尝试,以及3件千万别做的事

不小心冒犯到别人怎么办?

不恰当的处理方式造成的伤害,可能会超过冒犯行为本身,所以,我们先来谈谈需要尽量避免的3种“恶性不良反应”:

1· 试图让对方感到愧疚

千万别说:“你不该生气”、“你别这么小气”或者“你太敏感了”,也不要为自己辩解:

“我只是开个玩笑,你怎么就**(“急眼”、“认真”或任意在此处都会变成带贬义的词)了呢?”;

“天啊,你怎么能把我想的这么坏呢!”;

伤害之上,再加上侮辱,虽说这两者可能都是无意识的,“通过使受害者愧疚从而撇清责任”的处理方式,可能是从成长环境中某位养育者身上潜移默化习得的自动反应,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不过,从受害者感受的角度来说,这真可以说是一种最糟糕的回应方式了,如果还愿意照顾对方的感受,还在乎彼此的关系,请不要做出这样的回应。

2· 辩解说自己没有恶意

有句话叫做:好心做坏事。

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更重要的应该是考虑实际产生的影响(“坏事”)上,而不是出发点/动机(“好心”)上。

有时“好心”是以自我为中心得出的判断,更多的是在感动自己,或是出于要满足自恋(证明自己观点或猜测正确/聪明之类),并没有真的从对方的立场出发,为对方着想。

况且,有时既算不上“好心”,也不是“恶心”,只是无心之失,一时没有思虑周全。

所以,发现自己无意间伤害了别人,此时更重要的关注对方的感受,而不是忙着关注自己(减少自己的焦虑、愧疚、责任等)。

3.忽略对方的负面情绪反应

无意中冒犯到别人,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的时候,可能会想要通过逃避、忽略的方式,“让对方冷静下”、“让时间淡化一切”。

情绪激动的时候,花些时间冷静下,可以提高后续沟通的有效性。

不过当回避变成了唯一的处理方式,未解决的矛盾,就会化为人际关系中的隔阂,使得关系变得疏远。

受到伤害的一方,或许表面上关系恢复如常,其实可能已经不动声色地封闭了内心,默默将你拒之门外。

那么,不小心冒犯了别人,要如何反应呢?

以下有4个步骤,可以尝试看看:

1· 自己先冷静下来

看到别人因为自己的言行而面露不悦,表现出痛苦或愤怒的反应,可能我们自己就先慌了。

有个成语叫做:“慌不择路”,大概就是说,慌张的情况下,常会做出糟糕的选择。

像是以上的3种不良反应,就是很多人在慌张之下会出现自动(模仿父母)的反应,事后仔细想想,或许原本也能够自己明白感受到其中的不妥之处。

所以,当我们感到慌张的时候,可以先调整呼吸,或者做一些有助于我们冷静下来的动作,让自己更好地思考:

此时此刻,怎么样的反应,是对关系最好的呢?

2. 适当的道歉

先别去管对错的问题,也不要急着澄清什么。

现在的问题是:不小心让别人难过了,想要他们了解到自己的歉意。

着急之下,可能会做出过火的反应,例如,自己打自己,一边打一边责骂自己,等等。

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反应,将关系中的焦点,通过激烈的道歉行为转移到自己身上,而实际上对方受伤的心情不仅没有得到关注和抚慰,甚至还可能要劳神去反过来安慰冒犯者,更感到疲惫。

3. 表达尊重

自尊与尊严,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受到冒犯,感觉到不被尊重,或许是因为冒犯到了别人在意的一些方面,想想看,别人在意的究竟是什么呢?

或许你可以尝试说:

“我很重视我们的关系,也很关心你的感受,刚刚我说的话,可能会让你觉得我不重视你、不尊重你,其实我真的很在意你,对不起”

4. 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及过去的经历

当我们不太确定对方在意的到底是什么,甚至完全没头绪的时候,可以耐心邀请对方帮助自己深入了解这个部分--

“刚才当我说到...(某些话)/做了...(某件事)的时候,你看起来有些沮丧,可以告诉我原因吗?”

如果表现出足够善意和包容的态度,大概对方会更愿意告诉你其中的原因--成长中的阴影、过去的糟糕经历,激烈反应的原因,恐惧与焦虑背后的不安。

这是关系发展的好机会,不仅可以加深互相理解,增加亲密感,还可以尽量减少未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中心 罗琪

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拥有100+海内外心理咨询师,2006年成立,15年来,已为300,000+人次提供了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 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官网&预约方式:

文章标题: 不小心冒犯/伤害到别人怎么办?|4种可以做的弥补尝试,以及3件千万别做的事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qingganwenzhang/126672.html
文章标签:人际交往  人际冲突  情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