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3-05 07:01:1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语言是发展的。
文字也是发展的,有很多你今天认识的字,古代是没有的。
(比如:你说这是“矛盾”的。春秋前的人就听不懂你说的“矛盾”这火星话是什么意思,就像寻秦记里,项少龙回去说一些对我们很平常的话,他们却听不懂,因为当时还没这样的典故、或词语)。
我们今天就可以用一些典故、成语来直接、简短的表达我们深层次的意思。如:“一鸣惊人”,“鸡鸣狗盗”,卧薪尝胆,。那同样的,反过来,也有些词语更简单的,是当时没有的词,今天可以用来详细的表达,表达得更准确和易理解,可当时还没有这样的词,是后面发展而来的。比如典型的“矛盾”,还有我们小时候奇怪为什么古人称父亲为爹,现在叫爸爸,还有爷字,古代最早不是用来指代祖父。也就没有 我们今天白话里叫爷爷的叫法了。
还有,我们今天有的”您“ 这些字,都是现代发明的,古时没有。“你”与“她”都是近代新代词,也就是古时不可能写出含有这些字词的 今天白话文。
随时年代的发展、语文和文字不断丰富才有我们今天的白话。
最明显的案例是最近十年来,也产生了许多几十年来,甚至千百年来都不曾的新语言,新语词——即:网络流行语。比如”神马“ 草泥马"……
别说古人听不懂我们的意思,就是你父亲都可能听不懂。
那这一百年来又产生也很多 20世纪以前,也就是清朝以前都听不懂的话和词(语言最小单位不是一个字,而是词,任何一个汉字都是一个词)
换成古人,他们看我们文章也像看古文。
说古代记载文字不便,是 一个原因。但不是完全原因,比如史书记截,比如王侯间都能以丝绸为书信,还在乎多书那一两个字吗。如果写的对方不懂,你再精简有什么用。——所以不管是为了成本或什么原因而压缩,不管压缩与否,都得保证一个前提——对方看得懂。
如何保证别人看得懂你的意思(前提对方当然识字),就是与日常交流没有多大的区别。
所以记载不便或成本 不是主因。
而是他们限于他们当时语言,当时的语言就是基本上这样。与日常口语或有相差,但相差不大。
(如果特别的文件,更多可能还只是对仗工整点,压韵顺口点,但这主要是特别的文体,如诗赋,而非记事文章。)
2、如果按楼上说的“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那为什么先秦时有文言文,唐宋 ,却又不一样呢,古人也一样看懂他们的古人的文言文,那是因为时代在发展,他们也像我们一样。
3、到后来,纸张已很普及了,但他们一样写文言文,一并没有所谓“定型”像更古的时代一样。但一样在用我们看不懂的“文言文”,难道还是因为缺纸吗?还是因为没钱买墨水?
4
同样的,有可能几百年后,我们后代子孙很奇怪我们为什么要用那么难的汉字,为什么不用英文字母?
他们觉得:他们天天都说英语,用英语不是很好吗?为什么我们这些21世纪的人,嘴巴上说英语,却打字用汉字…… 你思考一下怎么回答他们!
都是在用当下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条件和思难来衡量、思考古人
补充: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越来越多,到后来越丰富。
像古代一般走路、骑马或马车,那你现代可以坐车,坐飞机了,也还一样可以走路。
当语方发展越来越丰富时,之前的一词或习惯也一样保留下来。同今天我们一样。
也一样会出现口语和书面语。口可能随意,书面语也相当正式一些。这一点跟我们今天一样的。但除非特别要求,是没要必要压缩成别人看不懂的话。(祭文就有要求)
我们原以为圣旨四个字一句,郎郎上品,也看到写实电视或史书有的圣旨,就是他们平时说话一样。(但还是我们今天觉得的文言文)。
请问你今天写的正式公文跟平时口语又能相差多少?
当然,也有一些情况,就是明明语言很丰富了,还要写成白话文的。比如今天一样有这样的人。还有是特别的场合,比如给黄帝的祭文(你去听一下陕西省书记念的黄帝祭文,不过其实也很多是现代话。)
再了解一下清末民国,就会很多半文半白的。不是他们故意装,更不是他们没水平,而是那时来了很多新字词。
我们会发现,在古代,无论是史书还是诗词文章,全部是由文言文写成的,我们也都知道,文言文非常晦涩难懂,古人为什么要用文言文呢?看起来那么费劲,下面就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由客观事实决定
据历史记载,我国在汉朝才出现了造纸术,而且在整个汉朝纸都是在一个小范围内应用。所以这就决定了汉朝以前只能在丝绢或者竹简上写字。丝绢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不可能大范围使用丝绢来写字。第二个选择就是书简了,书简是由竹子做的,成本也很高昂,而且储存起来也比较困难,要么在书简上刻字或者书写,而且无论是书写还是镌刻效率都比较低。所以这就导致,书写或者刻上去的字一定要极为简练,而且每个字都有含义清楚又含有褒贬之意。所以就出现了文言文。
第二:路径依赖
什么叫路径依赖的呢?就是你以前用的是iPhone 7手机,充电器坏了,那你不能买个Android手机充电器,因为不匹配所以只能买苹果充电器。文言文也是一样。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迫不得已文字要精练,出现造纸术之后,以前的史书诗词文章等等都是由文言文写的,所以也就按照以前的方式继续使用文言文。
第三:文言文已经成了一种手段
其实后来有了纸,可以写很多字了,但是文言文相对白话文还是比较简练,用简短的几句话就可以把一件事讲述清楚。再一个就是文言文注重典故、对仗工整骈俪,还讲究音律。而且不同的文体或者文字或慷慨激昂或悲情激愤。用文言文写出来的诗词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用白话文写出的文章,气势就少了很多。例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而且文言文也有很多语气词,更能表达感情,例如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不是读起来很有帝王气息?
最重要的是,由于文言文的各种典故骈俪音律讲究,也促使古代文人用文言文写文章比拼谁的文章有气势、或典故多、或有音律、或婉约等等,文言文已经成为一种竞争的手段。
从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开始有接触到文言文,我记得我最早学的是《学奕》。刚开始学这个的时候只知道全部是听不懂的,很麻烦,要逐字逐句的翻译才能明白。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发明文言文呢,难道他们不觉得麻烦吗?他们平常说话也是这样的吗?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古人平时说话绝对不是说的文言文。就像我们现在说话和打字聊天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书名语言和口头语言绝对不一样,书面语言都要口语经过简单的加工的。这个在任何一种语言里面都是这样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学了这么久的英语却听不懂美剧。因为我们学的是书面语言,美剧都是平常聊天,都是口语。所以古人说话肯定不是文言文,只不过他们的书面语言对口语加工的比较严重而已。
古人为什么要发明文言文呢,这个不会引起交流的困难吗?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觉得文言文看起来比较晦涩难懂,但是在刚发明的时候绝对不是这样。文言文最初的发明也是为了方面各地的交流。因为古人和现在一样,说的都是方言,我们知道当大家都说方言的时候是肯定无法交流的。尤其一些南方的方言,严重的话都是一个村一个样。所以古人发明了文言文。所谓文言文中的第一个“文”是修饰的意思,也就是我们说的通假字“纹”。言就是语言的意思。最后一个文就是文章的意思。总的来说就是把我们说的话通过简单的修饰写成文章。这样大家都看得懂。即使我听不懂你讲话,但是我可以看得懂你写的文章。这样就方便大家交流了。
那么为什么文言文比较简洁,有时候简洁的比较过分呢?古人开始的书写材料和现在不一样一般是竹简和丝绸之类的。首先丝绸比较贵重,你写得字越多就要用越多的丝绸,所以代价比较大。竹简的话虽说比丝绸便宜,但是竹简制作也很麻烦,而且比较重。像东方朔当年给汉武帝上的折子都要几个太监才可以抬起来。这样的话,看起来比较麻烦。所以这些都是要求古人写字越少越来,这样才比较节省材料。比如现在给你一篇文章叫你起一个十个字的名字,那肯定比较好起。要是起一个一个字的名字,你起的肯定比较有深意。这是一个意思,字越少的话越难懂,因为含义越多。
白话文之父——胡适
既然我们现在的书写材料价格这么低,白话文这么简单。为什么有些人说要使用文言文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古人使用的都是文言文。这个非常重要,古代书籍、文献、资料都是文言文,如果我们学的是白话文的话就要把文言文翻译过来才能明白。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会把文言文中的美感丢失,文化底蕴丢失的。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沈从文的《边城》写得非常好。因为我们很容易理解那种意境。但是我们刚开始学习贾谊《过秦论》、白居易《琵琶行》等古文第一感觉都是不懂,而且很难明白里面的美感和意境。这样的话我们对我们古人写的东西都很难明白了,也就是说容易导致文化断层。就像韩国现在都用韩语,但是韩国古人用的都是汉字,所以他们现代的年轻人根本不明白古人写的所有的东西,如果翻译成韩语的话那感觉就严重不一样的了。因为再好的翻译都不能把原文的感觉给翻译出来。和我们翻译不了方言差不多。
但是如果恢复文言文的话,阻力不是一般的大。因为我们用白话文都已经习惯了。但我们不应该忘了自己的文化,所以应该加大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力度。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古人的东西,也才能更好的是发扬古人的东西,更好的为我所用。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