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初中生,都初三了学习一直不怎么好。想学习但却总感觉自己不行。感觉自己太废物了。
初三高效的学习,首先要学会听课: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只能等着拥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试分数了。
其次,要学会记忆: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合理用脑。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具体根据自己的记忆高峰期来选择。
3、借助高效工具。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主要练习提升阅读速度、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
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不过,要学好思维导图,做到灵活运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前面说的“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也有关于思维导图的练习和方法讲解,可以参考。
最后,要学会总结: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双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三是要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不解要知道这题怎么解,还有知道这一类型的题要怎么解)。四是要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初高中毕业生以及想在西餐行业有所造诣的西餐热衷者,建议选择两年的时间去学习,西餐知识学得更扎实更广阔,正值青春,就该靠自己的双手去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能整合和经营一家西餐厅的水平,具备较高的创业和管理能力为目标,毕业生推荐就业。
我以前上九年义务教育时成绩也不好,特别是理科。不知道同学是哪科呢?后来我总结了一下是因为在理科上没有花时间去思考。
这个 你错了 人与人生而不同 也许你很适合艺术 体育 啥的
摆烂真的好吗?长期摆烂对心理带来的3种负面影响
最近十年,年轻人一直在以各种形式发出求助的信号。
早些时候,年轻人想要“奋斗”,随之而来的,即是心灵鸡汤励志书的流行,这些书籍不断在给年轻人洗脑,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
接着,年轻人开始“焦虑”,此时,知识付费开始崛起,它们一边向年轻人贩卖焦虑,一边鼓吹“认知升级”,鼓动年轻人们用碎片时间去假装学一点不成体系的知识来改变命运。
后来,“丧”出现了,年轻人们开始变得消极,随之而来的,就是脱口秀的爆火,它仿佛在说:“问题我也解决不了,但让你获得短暂的快乐,让你稍微缓一缓还是可以的。”
再后来,“佛系”开始成为了一些年轻人的口头禅,既然改变不了什么,那就看开点,随缘吧。但此时,对年轻人批判的声音也开始增多,社会开始指责年轻人不爱努力、不爱奋斗。
前段时间,年轻人选择“躺平”来抵抗“内卷” —— 我已经不再对改变命运、跨越阶层抱持期望—— 随你怎样,我都不在乎,饿不死就行,“躺平即是正义”。
而现在,年轻人们似乎变得愤怒, 他们化被动为主动,开始“摆烂” —— 努力了也不能尽如人意,还不如不Care,任由事情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 我就这样,你能拿我咋地?
从丧、佛系、躺平,再到摆烂, 它们分享着相似的基因 ,但这一次的摆烂,则有点从量变走向质变的意思 —— 你会发现,而你身边的同学、朋友们也似乎越来越有这种倾向,这似乎开始演变为一种 群体选择。
且不论他们口中的“摆烂”真假与否,若一味地秉持着所谓“摆烂”的态度去生活,必然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这次,就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一些分享。
首先,先谈谈时代的因素,毕竟 内在与外在紧密相连。
豪狄更斯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既给年轻人们带来了丰厚红利,也带来了沉重压力,年轻人的 生存语境越发多元复杂。
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内卷”成了年轻人不能承受的 精神之“痛”。
高企的房价、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成了年轻人们不能承受的 生活之“重”。
升学难、就业难、结婚难、住房难、养子难、看病难等一大堆现实问题摆在年轻人面前。
面对生活之“重”与精神之“痛”的双重重压,年轻人们虽高度敏感却又无比清醒。
此时,网络上“摆烂”一词的出现,极大地迎合了年轻人 身心俱疲之下想要逃避的心态 ,刺激了其压抑已久后想要发泄的冲动,并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随之而来的,即一种现象级的 群体情绪 ——“我‘摆烂’了,生活你来吧!”
高呼“摆烂”的人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彻底地放弃,开始“永久式摆烂”,成为“废青”,所谓的“三和大神”即是如此,但可以推测这类人实际上并不算多。
占绝大多数的,是另一种人,他们 间歇性地进行对抗 —— “摆一会儿歇一会儿”。
不过,这些所谓的“摆烂青年”多依靠着 惯性 而活,做题考试读大学,看上去很美好。
可一旦出过一次象牙塔,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突然置身于压力的洪流之中。
他们彷徨、不知所措,巨大的 惯性 使他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他们开始随波逐流,用所谓的“摆烂”,来对抗学校的要求、导师的任务、领导的安排等外界施加的各种压力。
无论丧、佛像、躺平,还是现在的摆烂,年轻人身上似乎有 一些特质变得愈加凸显 ,也即 —— 看不到未来,找不到笃定的人生意义。
要知道,人是很短视的生物,“看不到未来”倘若真成共识,现状之残酷则可见一斑。
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一些 心理问题 也在不断地发酵。
1 )内在动机开始消逝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累”和“倦怠”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感觉累(fatigue),是自然的认知和生理状态,是正常且短暂的。
但倦怠(bunout)指的,是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此时,人毫无做事的意愿和动力,这反映的也不仅仅是个体感受, 更是深层次的、结构上的问题。
在Maslach的三维模型中,倦怠有三种表现:
为何许多年轻人会愤世嫉俗?
这从心理机制而言,是一种 拉远“自我”和“压力”之间的距离,减少情感投入的防御手段 —— “我若不在乎,这些事情就影响不到我”。
但是,若长期倦怠,然后秉持着一种“不在乎”的态度,就会导致人变得“低效”。
低效的概念在心理学中举足轻重,其不仅指“做事低效”,还指个体在自我认知方面的一种 无力感。
面对一次两次的压力、挫败事件,人或许容易释怀。
但是,面对持续增长的压力,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一种消极的认知就开始建立—— “我无能”。
随着时间推移, 恶性循环 则开始形成:
倦怠而无望 → 摆烂而不顾 → 内在动机开始消逝 → 进一步低效 → 环境开始反弹以负反馈→ 消极认知建立、发展。
2 )习得性无助
接上述而言,随着消极认知的建立,人产生无力感和失控感时,就容易变得悲观。
然后,人可能会选择自我矮化而非追求完美,用 降低自我心理预期以缓解倍增的压力 。
这就是所谓 防御性悲观 ,一种自我保护的认知策略,通过降低期望来维持自尊,并预防真正失败导致的受挫感。
与此相关的,还有 习得性无助。
所谓 习得性无助 ,指我们 以为 负面的后果已经 不可改变、逃无可逃 时,会产生极度消极的情绪,从而 抑制我们的积极行为 ,比如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等。
值得注意的是,习得性无助是建立在 “我们主观认为事情已经毫无转机” 的基础上。
但很多时候,事情并非“毫无转机”。
比如,我们也许觉得将要到来的四级考试我们怎么也不可能通过,然后开始“摆烂”, 但或许冷静下来,再坚持弥补一下,也有可能比什么都不做考得更好。
根据研究发现,长时间的习得性无助与抑郁症正相关。
也即,习得性无助越久, 面临抑郁的概率也越大。
3 )空心病
随着低落的心境不断蔓延,我们可能会发现, 自己对生活的兴趣不断减退,快感缺乏,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
然后,就可能演变为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所言的 “空心病 ”。
空心病,即一个人缺乏支撑其 存在感和意义感 的 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而导致的 精神障碍。
据徐凯文教授的观察,“空心病”在大学生群体中大量存在,甚至开始向中小学生群体蔓延。
有空心病的年轻人,不但会对自我有 深刻的厌恶 ,可能还会 严重到抑郁,甚至自杀的程度。
当然,这并非全然是年轻人的责任,时下的 功利性教育 将生命意义及三观教育的空间全然占据,而 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也将这种思考逐步淡化。
进一步了解“空心病”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的 犬儒主义(Cynicism)。
它来自古希腊的犬儒学派,其创始人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
这是一个对世界 不信任 并对任何事抱 消极态度 的学派,其思想特征正是 愤世嫉俗、玩世不恭。
在其看来,无所谓高尚,亦无所谓下贱; 既然没什么是了不得的,也就没什么是要不得的。
在这一思想支配下,其从对世俗的全盘否定走向了 对世俗的照单全收 ,由愤世嫉俗变成了 玩世不恭 ,最终由激烈的理想主义者滑向了彻底的 虚无主义者 。
人人皆可选择事物发展的方向,但却难断其祸福吉凶。
人的毕生发展,除个人能力、选择等因素之外,还会深刻地受到 社会环境因素 的影响,因此,人很难靠 一己之力 就能衷心所愿。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事情会成为前行道路之上的拦路虎。
而大部分人选择摆烂,可能对于其个人而言,也是无奈之举。
大概率,是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困难,才形成了这种逃避行为。
因为,各种棘手的事情、压力带来一种失控感时,人需要暂停下来, 重新调整节奏、步伐。
因此,偶尔的摆烂可以理解,需要休息,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需要提醒你的是,若长时间的摆烂,心理会受到上述的负面影响,还会导致许多的时间白白地被浪费。
我们可以让自己在 原地短暂地停留一下 ,抬头仰望一下天空,然后起身拍掉身上的尘土,然后再继续地勇敢前行。
如果一个人不想改变,说再多的言语都不免苍白。
而我们,却总是想用 自己的动机 ,去强行改变对方的行为。
我们总是想让对方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去改变。
这对于“躺平”、“摆烂”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一种 强烈的对立。
最后,只会搞得彼此都很累,甚至会伤痕累累, 但却始终无法带来什么长期且显著的改变。
不过,当一个真的感受到 无条件的爱、关注、真诚和信任 ,而不是指责、打击和怀疑时。
人或许更愿意改变,而且还会变得越来越好。
经过一段时期摆烂后,很难再重新开始学习了,该如何处理?
摆烂一段时间后,可能注意力很难集中、心里很那平静。要想改变这种状态,重新进入学习过程之中,有这样的方式可以尝试一下,比如:摒弃身边诱惑因素、设立学习目标、开拓眼界、认识学习重要性等等。下面一起具体来看下吧,个人认为是很有效果的。
处理方式
一、摒弃诱惑因素
在如今时代,电子产品对我们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巨大。手机、电脑、游戏……信息时代,既能寄予我们帮助,也能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诱惑。抖音一刷几个小时过去了,游戏一开凌晨两三点了,摆烂的方式简直不要太容易。而我们在一个长时间的摆烂状态中,这些诱惑必然位列其中。那么要改变这样的一个状态,把这些诱惑因素摒弃在外是极为重要的。
二、设定目标,减少迷茫
长期一个摆烂状态后,即使想要学习,也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对于这点我是深有体会。这时,我们不妨设立一个小目标,从此处深入进去,慢慢去重新找到一个学习的状态。目标也并不需要太过远大,哪怕只是十分不起眼的一个小目标,也会让你有一个前进的动力,朝着这个方向奋进,这样也就不会觉得迷茫、不知所措了。
三、开拓眼界,认清自己
可谓“人外有人”,我们要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这样你会发现自己需要努力,不断充实自己。清楚知道自己需要进步,不要说摆烂之后如何进入学习状态了,或许你连摆烂的时刻都不会存在了。多了解一些优秀的人和事,去体会他们的努力和付出,重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就可以是“手到擒来”了。
四、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学习,我们可能是按部就班,和周围的同龄人一样,一步一步地去走。但是,可能并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在哪,又有什么作用。显然,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一个摆烂的状态,因为其他的事物更吸引你。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件平常事来看待。而当你清楚知道学习重要性的时候,你自然就会进入到这个学习之中。
五、感受学习中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亦是如此。当你能够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时,你也就不自觉的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你可以把学习看作一个游戏,一级一级不断深入,不断去探求更高水平的知识,你便会发现这确实是乐趣无穷的。
有摆烂状态其实是常事,比如长时间的紧张状态,想要放松;或者遇到困难,需要缓解。但是摆烂之后,便要重新出发,及时调整状态,进入新的征程!
丢掉自认为的“摆烂”,其实你只是努力了很久,给自己放了一个假。难开始学习不是因为摆烂太久,而是没有压迫了,所以你不知道为何而学。
停止自我否定
一旦进入到自我否定的状态,就等于你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滤镜。重新的在大脑程序的源头种下了“黑暗”的种子。你当然会看到所有的东西都会成为黑暗的。
在这种滤镜下,你不会找到一丝光明和希望。你只会沉沦下去。
所以,第一步停止胡思乱想和自我否定,梳理一下自己落下了多少,看看现在开始努力,还能做到什么程度。找到一些确实可达到的盼望。人没有盼望,是没有动力的。
斩断源头
如果你不了解习惯的本质,这会导致你内心的割裂和崩塌。
不是你改变不了这个习惯,是你刷手机的触发点已经布满了你的生活。而网络的内容本身就是成瘾机制的,一旦开始,就会停不下来。
而且微习惯本身的培养,也要符合习惯的养成条件,触发、执行、奖赏和欲望。学习这件事,学5分钟,是根本获得不了什么奖赏的,只会收获空虚。
所以,第二步是了解习惯的本质,砍掉一切源头,立即止损。
该删的App都删掉,该删的账号都删掉。该断就断。
寻找替代品
人们在某一触发场景下,因采取某种行动获得了回报,这种回报可以是物质奖励或者心理状态,感受,不断重复这种行动,大脑就记住了这种奖励机制,于是就形成了习惯。
而改掉习惯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在原有的触发场景下,采取一种新的行动使之带来同样的回报。
比如,如果你一起床就拿起手机浏览信息的话,那么你睡前可以把手机放在桌子上远离,而把一本书放在你的床头边,当你起床的时候,你就拿起书籍阅读。
久而久之,一起床就浏览手机这个行为就会被阅读书籍这个行为所代替,形成新的习惯。
将自己的心态转变为成长心态
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可以不断成长的,每一次挫折和失败,都是在为未来积累经验时,你的能力和表现也会不断提升。
去接纳真实当下的自我,不要再苛求自己,允许自己失败,接受自己做得不完美,不漂亮,甚至失败。
相信即使很烂也不要紧,只要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成长提高就好了。
这个心态的转变很重要,需要你自己不断地跟对话。你可以先从很小的一件事开始练习。假设是背单词这件小事,你可以允许自己背了就忘,或是一天只背5个单词,这不代表自己能力不行,但是你相信自己随着练习,会背得越来越好。
你以为你好像一直在原地绕圈圈,但是换一个角度,你的努力其实一直在帮助你螺旋上升,所以不要否定自己的努力,更不要否定摆烂状态里努力挣扎的自己。
1.转变认知
曾经的我也是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每次下定决心想改变摆烂的状态,必定是落得三天打鱼三天晒网的场地。后来,有一次刷到著名心理学家 Jordan Peterson的一个演讲 《 How to stop wasting time and procrastinating your life away)
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别再问自己为什么学不进去,坚持不下来,而是多问自己为什么早起去图书馆?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是为了实现什么么目标?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
找到目标的源头,确定这些目标对自己是有意义的,才能找到行动的动机。
当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时,想象你理想中生活的样子和失败的样子。描绘得越清晰越具体,你会越焦虑,而这股焦虑恰恰可以变成你的内在驱动力。
(tips:多反问自己这六个问题,在未来的3-5年内:
-关于家庭、亲密关系
1.你想组建什么样的家庭?
2.你希望从友谊、亲密关系中得到什么?
-关于学习
3.你选择的专业有助于你达到什么目标?
-关子工作
4.你想做什么样的工作?
-关于时间
5.你想怎么度过工作和学习以外的时间?
-关于健康
6.怎样平衡自己心理和身体的健康?)
2.把人生的主动权握在手上
主动面对事情,而不是让事情追着你跑。当你想清楚上面这六个问题后,就可以开始制定目标和计划。
首先,拆解目标,制定计划。
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再根据小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大至年月,小至周日,提高执行力。从易到难,先从简单的事情做起,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再着手比较难的任务。可以降低行动心理负担,更有利于行动起来。
其次,这些完成完成这些小目标后,还可以增加我们下一步的行动意愿,并通过超额逐步实现大目标为什么有些人能越学越好呢?因为正反馈。老师的表扬,成绩的进步,众人的羡慕,我身边有些学霸,我问过他们其实没有真的很爱学习,只是单纯享受众人膜拜的眼神(疯了当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后,我们可以设置奖励机制,用来激励自己,让自己有持续下去的动力。这个奖励可以是在本子上打钩,也可以允许你自己做你喜欢的事情。正反馈会让人越战越勇。小的可重复的收获,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第三,通过调整完成小目标后的心态,来赋予其内在的一些意义价值。比如,当我们今天坚持运动了20分钟,我们可以在内心自我肯定:“我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了”“我又进步了一点点”,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意愿去做好每一件事。
3.降低对自己的期待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当没有完成计划时,就会容易陷入自责焦虑的内耗情绪中,继而叉回归到摆烂模式,不要被挫败感牵着你走,学会降低对自己的期待。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做了详细的计划但仍旧坚持下不去?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等一切准备妥善,才开始执行计划?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都认为计划是束缚,是负担,制定计划就是在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转变对计划的看法,降低对自己的期待,就算
没有完成全部的目标也没关系,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以一种积极轻松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不用等到状态好才开始做,有想法了就立马做,培养自己做事情的惯性,提高我们的执行。
我以前经常这样,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放弃,就真的很难在重新开始,就是一直想要持续着放弃的状态,就不想开始学习,后来我和我朋友说了这个事,它给我说了几点方法,我才开始不摆烂,才重新开始了学习,那下面我就说说我朋友给我的几点方法。
❥ ❥ ❥ 首先第一点就是,给自已洗脑,不停的告诉自已不要在摆烂啦,要开始好好学习了,不停的给自已的大脑输送这样的信号。另外在告诉自已,如果继续摆烂,不开始学习的后果是什么,我说几点接地气的后果,没钱,找不到好的工作,没钱买新衣服,没钱没化妆品...... ❥ ❥ ❥
❥ ❥ ❥ 第二点就是制定一个计划表,给自已洗脑完了之后,立马拿起纸和笔,给自已写一个学习计划表,计划表上写着今天要学习什么科目,学习多长时间,明天学习什么科目....每完成一个,就拿笔划掉。切记,计划表上不要制定太多,不然看着这么多要完成的东西,就会产生厌恶感,等你完成了一整个计划表,就在去计划。 ❥ ❥ ❥
❥ ❥ ❥ 第三点开始行动,是立马开始行动,拒绝说,我今天制定了计划表,明天正式实行,拒绝,当下制定了,就一定当下开始实行,拒绝拖到明天。 ❥ ❥ ❥
第四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并且一定要把手机放到离你很远的地方,不要你在学习,手机就在你旁边,真的不要,你真的会忍不住的,把手机放到一个离你八丈远的地方,反而你会懒的去拿它,干脆就好好学习了。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安静的环境更容易投入进去,不易被身边的环境所干扰嘛。 ❥ ❥ ❥
❥ ❥ ❥ 最后就是,坚持给自已的大脑洗脑,不想学习了,想摆烂了,就给自已的大脑输送毒鸡汤,输着输着就有斗志了。 ❥ ❥ ❥
❥ ❥ ❥ ❥ ❥ ❥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一些,经过一段时间摆烂后,很难在重新开始学习的处理方法。
去学学心理学,它会告诉你,你会摆烂并且燃不起学习的动力,是因为你没有你没有从学习中获得足够多,足够强,足够快的好处。所以不要怪你自己没有意志力,没有自控力,颓废,丧气,烂泥扶不上墙。
那摆烂过后重新开始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1、设立绩效目标,并给自己设计奖赏
如用一个小时就看这一页数学书或者背10个单词,非常容易。能好好做完(都这么容易了,就千万不要自欺欺人,比如单词没背熟还算自己背完了),就给自己一颗巧克力(如果你很胖了,就换点其他的奖励吧,并非一定是食物)。
听起来很幼稚,但是符合我们的大脑运行机制。一点点增加难度,也增加奖赏。自己和自己玩个游戏,网络游戏就是利用这种机制让你不停地点击下去。
2、重要的事情不能拖,否则就不给自己吃饭
不能是其他事情,就是不允许吃饭。生物生存,饥饿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不准吃饭,就是不准吃饭,没做完,没学完,就是不准吃饭。刚开始你甚至会抵抗不了自己的懒散,会挨饿,但是挨过饿就好了!饥饿对于身体来说是原始的恐惧!如果有个好朋友,或者父母这么盯着你,增加强制力,几次下来你就形成习惯了。
3、尝试一天只给手机充满一次电
如今手机就是导致我们分心的最大问题,但是确实有些事离了手机不行,不过也没那么多事。如果一直刷手机,一天充一次电一般是不够用的。
充完以后把你的插头,数据线都锁起来,手边千万不能有这些东西,给充电这个行为制造足够多的阻力。这样很明显的会缩短你每天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加强版,每天手机最多保持到50%的电量,如果不怎么用手机的,这50%的电都用不完)
文章标题: 我感觉我很清醒,总是想努力学习,可是不久我就又会开始摆烂,我甚至感觉自己好难,活着好累怎么办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lizhiwenzhang/15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