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3-21 12:11:35 | 作者:晓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2次
我的家乡在南山之中,山里有本地鸡,俗称“笨鸡”或者“山鸡”。山里的笨鸡生蛋俗称山鸡蛋。农民将山鸡放养在山坡上,任由山鸡自由的采食,蚂蚱小虫蚯蚓草种都是它们爱吃的东东,一天从早到晚,山鸡们在荒坡上转悠,悠闲自在,叽叽咕咕,好是热闹。这样的山鸡下出蛋来,蛋质金黄,蛋清与蛋黄粘为一体,做熟后,不管是烹制还是煮,味道独特,很是诱人。但你要吃到真正的山鸡蛋有些困难了,原因是真正放养的山鸡已经为数不多,很多养殖户为提高产量,将笨鸡关养在笼中,强制喂以鸡饲料,定时喂水,对于鸡来说,小小的空间,转身都很困难。这样的喂养,蛋是多了,蛋质却不甚理想,根本与放养的山鸡所下之蛋无法相比。对照喂鸡来想教育,竟有着某种联系。
放养的山鸡蛋质好,家养的蛋质差,由此想到: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学习的体验,结出丰硕的果实。放养的山鸡自由的生长,快乐的觅食,觅食的过程也是它们探索实践的过程,见到一种新的食物,它们也是需要尝试,小心翼翼的用爪挠,用嘴啄,然后积累了经验,今后再遇到就会勇敢的解决了。同样是山鸡,家养的就失去了自由生长的权利,禁锢在笼中,吃着主人给的营养丰富的饲料,喝着送到眼前的水,即使产量大,却品质低。现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依然是老师在做主导,无懈可击的设计,环环相扣的讲述,密箭般的提问,让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更没有时间的机会;一个个的标准答案教师“胸有成竹”,如果学生有点“想法”就会视为捣乱。考试成绩的分数让我们的老师津津乐道“有付出就有收获!”殊不知,这样的收获是建立在牺牲孩子的诸多才能的基础上的。这样状态成长下的学生与禁锢在笼中的山鸡有何区别?
刘良华教授在远程培训的时候曾经讲过一个颇有教益的故事《父亲的脚后跟》,孩子随父亲外出,都是跟在父亲的后面,谨慎的盯着父亲的脚后跟。有一天由于一时疏忽,孩子没有跟上父亲,竟找不到路,不知所措,哭起来。没有了脚后跟的引导,孩子就失去了方向。我们的很多教师就在充当父亲的角色,老是让孩子跟在自己身后,生怕他们乱跑不听话。于是教学中的灌输强烈了,管束严格了,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被老师无情的占有,一个个像小羔羊。一旦有一天面对新的教学内容,他们就会束手无策,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自主学习。我们的老师根本没有给他们这样的体验。
山鸡如此,教育亦如此。看来给孩子身心的自由,充分解放孩子,应该是我们教育者的准则。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