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2-17 19:18:28 | 作者:木棉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开学三周来,指导孩子们断断续续写了7篇日记,一篇大作文。在这些日记和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动了很大的脑筋、费了很多的心思。孩子们最后孩子们呈现的结果,还是令人比较满意的,现在,我将在此期间对日记教学的初步探索,简略地梳理如下:
一、广开生活之“材源”,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俗语说的好“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孩子们常常为没素材写而一筹莫展。要么记空洞无物的流水账;要么东拼西凑、东挪西借;要么天下文章一大抄。这样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写作的兴趣和技能是培养不起来的。为此,我觉得更有必要常常留心生活,心中常备素材意识。只有这样不断地给孩子创造可观赏、可触摸,可感觉的体验。才会激发孩子的写作欲望,让他们有东西写。先解决了孩子有“米”下锅(素材),再加上小火慢炖(语言的加工和润色)相信这样做熟的饭(成文)肯定会芳香四溢。以下是我根据所遇情境,抓住时机引导孩子写作的过程呈现:
周一早晨,升旗完毕,回到教室,迎面被窗台上那簇还没完全开放的、浅紫色迎春花美煞了眼睛。了解花的来历,感谢鑫泽二姨沉甸甸的心意,也感动鑫泽小小年纪懂得分享的意义:作为班长的她,时刻把班级、同学装在心里。安排好孩子们写课堂作业,我忍不住再次来到窗前,欣赏那一簇淡雅的美,陶醉间,我决定不辜负这大好春光。
于是,第二节课,我改变了先前的教学计划,决定上一节日记写作课。我把这束迎春花端到讲桌前,先让刘鑫泽讲了迎春花的来历,然后让孩子们轮流来观察花,观其形,(花、叶的颜色,花瓣、花蕊、花茎形状)闻其味(浓?淡?)引联想(东北山上移植到平原室内,想到什么?)半节课的功夫同学们一一回到座位上,我示意孩子们坐好,提醒他们这次就畅所欲言,写放胆文。体裁不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记叙文可,写童话也可,只要写出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感受就是好日记。最后我补充一点,写记叙文的同学,可借鉴《白杨》一课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因为我们班的迎春花来历曲折。你由此会联想到什么?写童话的同学,你要大胆想象,从千里迢迢的北国来到鲁西北平原,一路上她会遇到哪些挫折?多设计几次惊险的情节会更生动……。
下午连着两节课,我让孩子们继续日记的创作。课后,当孩子们陆陆续续交上后,翻阅着或平实或深刻,或粗糙或细腻的文字,我的心情也是起起落落。48本日记翻阅完毕,我过滤、筛选了四篇优秀日记,利用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