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2-09 20:33:11 | 作者:晓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8次
今天晚上,学校的新父母讲堂活动第三次举行,来自山大附中的周老师用诙谐而睿智的语言与我们分享了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整个晚上,与会的家长朋友安静而激动,会场秩序井然,现场提问火爆。周老师的语言特别有感染力,讲述的案例如在眼前,让听众总有茅塞顿开的一刹。
从《小别离》聊起,周老师提醒各位父母让自己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同行者,做一个有教育格局的人。说到教育格局,她说父母要不断学习,不断阅读,不断旅行,让自己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一味儿对孩子挑剔和苛责。她讲到自己的孩子在中西文化的熏陶中已经成长得健康放心。在追求西方教育的价值观中,我们需要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要打下经典文化的底子。当今,我们到底该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有中国传统之风,学贯中西,精神丰盈,具有包容心。
周老师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孩子需要在不断地尝试中去接触新事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多给予鼓励和支持,久而久之,好习惯就养成了。我们有的父母之所以教子无方,主要是不会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比如有的出门之前,一定是默念一句“钱咬手”既:钱包、钥匙、手机,这样就避免了丢三落四的问题。有的孩子去面试的现场,将所有的证书分门别类摆放在评委面前,让人感觉特别有条理。而有的孩子直接用包倒在地上,一个个挑拣,大煞风景——这或许就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重要内容是养成做事的好习惯,这样就会在孩子成长路上少一些挫折。
周老师讲到几个山大附中的孩子,有个孩子三年连续干好一个活:擦黑板。别小看这个活,这个孩子每天都谨记任务,打扫的一尘不染,从来没有丢过分。这样的孩子身上有一种认真负责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建树;还有一个孩子特别有人缘,见到了老师主动提水,各科老师都对他印象很好;还有一个孩子到学校不到两天就熟悉了环境,各个教室被他弄得清清楚楚……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性——会做事。山大附中的老师们有一个共识——会做事的孩子学习一定不会差。
一个优秀的孩子,应该具有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周老师提到山大附中面试中常有的题目:谈谈你最近阅读的一本书。如果孩子只是谈论那些娱乐性的书籍,往往会落选。从一个人的阅读生活就可以知道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以及父母的文化积淀,这一些都是相通的。有一次出了这样的一个题目:请你说出山大附中最著名的校友。答案是:季羡林。如果孩子没有进行过广泛的阅读,是无法了解这么多的。阅读是孩子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心灵总需要书籍来温润。
一个优秀的孩子,需要有富有生命气息的生活体验。看一场电影,看一场话剧,攀一座高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丰富的阅历会让孩子的世界变得厚重而辽阔。我们相信学习的本意是对这个世界的不断探索,是对自我的一次次再认识。只有不断走宽自己的世界,心灵才会变得美好。在山大附中每一年都有远足活动、游学活动,还有各位家长自行组织的家庭游。“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这尤其重要。
当孩子犯了错该怎么办?周老师的建议是:家长要认真照镜子。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往往是家长所致,要想孩子好,家长必须要变好。从前的各种学徒,都是耳濡目染,一天天从模仿中学会,最终成为各类“匠”。家长对老师的有效沟通本身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示范。周老师提到有个家长打电话让老师鼓励孩子加入共青团,而孩子并没有这个意思;家长打电话让老师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结果孩子嗤之以鼻……久而久之,老师对对家长已经没有好感,反倒起了反作用。
周老师提出责任不是真爱;控制不是真爱;情感流动才叫真爱。爱孩子,就要引发成长的原动力。这样几句话,让我格外认同,道出了爱的本质。在生活中,我们太多父母无法给孩子提供高品质的爱,总是以爱为名义做着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
杨书铜老师的现场主持令人眼前一亮——这果然是个老牌的主持人啊!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着对教育的理解,讲述着对毕业班级的建议。激励一直在继续,他偶尔的风趣引得各位家长掌声阵阵。我感觉到杨老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表达——真诚得让人笑中含泪。有这样的同行者,我感到幸运,教育毕竟是越多人一起往前走,才会越有希望。
新父母讲堂,为每个家庭送去理性而温馨的教育,让更多的人因教育而变得美好,这或许也可以算作是我们的一种初衷。唯有祝福!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