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1-18 12:12:19 | 作者:黑白先生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讲个寓言故事:
有一个驯猴人,他养了一只小猴子,倾尽心血教猴子各种技能,并且给它买最爱吃的香蕉。过了几年,猴子终于可以表演节目了,只见集市上围满了观众,掌声、笑声、欢呼声让驯猴人高兴不已。
他开始梦想着怎样从猴子身上挣到大钱。
驯猴人用毕生的积蓄,为猴子搭建了一个容纳上百人的演出台。
搭建成功的那天晚上,驯猴人喝了很多酒,忘了关猴子的笼子门,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半夜里不小心碰到了桌子上的油灯,一场火灾就此引发,而他却毫不知情。关键时刻,猴子并没有逃跑,而是疯了一般的去拍打驯猴人。因此使得驯猴人逃过了一劫,而这的代价是猴子身上被大面积烧伤。
虽然演出台没有烧毁,但是他看到猴子被火烧伤的丑陋样子,心里明白:它再也不能上台表演节目了。
驯猴人失去了收入来源,心情很糟糕,每天喝酒解闷,并且酒后还用皮鞭抽打猴子。直到有一天,他又喝醉了,这次猴子把手伸向了桌子上被加固了的油灯.....
第二天,人们在演出台废墟中找到了驯猴人和猴子的尸体,令人不解的是,猴子并没有被关起来,为什么也会被烧死呢?
答案只有一种:油灯被加固了,倒不了,猴子用自己的身体从油灯上引火的……
这个寓言给我的启示:
所有的人与人不都是这种关系存在吗?发展到极至,要么同归于尽,要么主人活猴死,要么猴活主人死,要么猴跑主人再做其它选择。
猴子为什么不跑呢?
为何它要毁了一切?
由于驯猴人长期驯养下,猴子早已失去了独立人格的意识,在它眼里主人就是他的一切,突然有一天他的主人那张熟悉的面目,开始变得陌生狰狞。它就失去了精神支柱...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猴子的愤怒和不满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压垮骆驼的永远不是一根稻草,所有在众人看来的突然都有漫长的伏笔。
人和人之间的合作,有三种模式:
一种是遵循契约,彼此在一起互相信任,互换价值,这种比较和谐长远。
一种是索取模式,就是怎么从对方那里多拿到一点价值,最终结局彼此远离成为陌路人。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模式,就像驯猴人和人猴子,表现出来的施与受,虐与被虐,控制与顺从,不断的互相折磨,却谁也离不开谁,这种人明显是巨婴特征。
中国很多父母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而是把孩子捆绑成最紧的群体,事事操心孩子的生活,帮其做决定,塑造一批又一批啃老、宅居、自闭、抑郁的巨婴。人的成熟,首先要完成心理上的断奶,再完成心理上的弑父弑母。所以我非常不喜欢没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人,他们表现出来就是缺爱,脆弱,卑微,讨好,以及疯狂索取和很强的报复心理。
在巨婴家庭里,他们习惯“获得”,习惯“不劳而获”,习惯别人为自己让步。而这种习惯,从原生家庭,带到了婚姻,带到了社会,带给身边的人无尽的灾难。
余生很短,珍爱生命,所以一定要远离这样的巨婴!
武志红在《巨婴国》中写道,权利的本质是控制,权利和控制的对立面,是爱和自由。他说,“一切创造,最后都得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身上,只有自由、茁壮的灵魂,才能发挥出人的创造力,如果一个社会总想着去灭掉一个人的自我,那就不要幻想收获创造力了,也难以有真正高阶的其他成果。”如果一个社会里,人们不懂什么是自由,只会不停上演驯猴人和猴子的“故事”,社会就糟透了。
喜欢黑白先生的文章,请扫码添加关注,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