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1-10 18:08:38 | 作者:赵元里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8次
▲
点击关注演讲与口才杂志社公众号
文 | 赵元里
辩论时论据充分有力,就会理高一着、力胜一筹,进而论证有力、论点坚挺。那么,如何做到论据充分,削铁如泥呢?
“接地气”的论据在一场国家发达以何为标志的辩论中,正方:“国家发达的显著标志是经济发达,百姓富裕。”反方:“国家发达不仅仅是经济指标,还有民众感受。
其中的特征有:一,心态淡定。社会公平,生活保障有力,人们凭本事吃饭,没有让人感到光火的事发生。二、收入淡定。收入有规矩、有规范,消费平静,不需考虑后顾之忧。三、新闻淡定。不会总是发生爆炸性新闻,社会治安良好,人们普遍有安全感。四、物价淡定。物价平稳,不大起大伏,更不会三天一涨、两天一爆。五、空气水质淡定。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环保很好,没有因环境恶劣而致人生病的。六、教育淡定。质量是定的,10年前是世界一流,10年后还是世界一流;七、人心是定的。学校只有教学和科研,没有行政竞争,没有创收、下海、跑学位、跑课题。一个国家到了发达阶段,各方面都稳定了,也表现了淡定。”
反方提出的七点论据,不仅条分缕析,而且都非常接地气,丝丝缕缕与民生相关,体现了大众意志、民生感受。从古到今,民为根本的理念是最有底气的。故而,反方能驳倒正方。在论辩中,“接地气”的论据跟听众有关联、有联系,所以往往最能说服听众,获得赞同。
“有底蕴”的论据在为什么要读经典的辩论中,反方:“一些从久远时代流传下来的所谓经典,对现代并不一定有多少指导意义,有的甚至已经过时。”
正方:“历史的变迁风驰云涌,天翻地覆,许多东西都大浪淘沙,不复存在。然而,能够称之为经典的东西,就是生命力最强的东西。它历经人事浮动、更新换代、战乱洗礼、灾害考验,能够保存下来的,就是因为它内在的张力、自身的底蕴、作用的博大和顽强的生命力。它们不仅对现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有着强烈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个体的思想成长都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比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就是脱胎于卷帙浩繁的千万首诗词,继而被历史遴选传承下来的。我们当下读远古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经典,读鲁迅、巴金、茅盾、沈从文、老舍等作家的经典,就是因为它对我们的成长有着强大作用;它对于我们成为时代新人有着强烈的指导意义。”
正方提出论据的底蕴,是经典对于现代人的强烈影响和作用。论据的底蕴丰厚、充分,对于论证自己的主张、确立自己的论点有着强大的力量。它能促使论证集中、有力以外,还能促进论点坚挺稳固、兵刃锋利,很值得在选择论据时运用。
“典型性”的论据在“书包谁背”的辩论中,正方:“现在学生的书包太沉,家长帮助背一背书包何尝不可?”
反方:“家长背书包,学生是轻松了,可是,家长帮孩子包办事务,学生能很好地成长吗?我在少年时,吃饭时常常把饭米粒掉得满桌满地,还把剩饭倒掉。有一次,父亲让我一块到田里挑稻谷,60斤的担子压得我肩痛腰弯、汗流浃背,可是父亲并不来帮我挑担。等到我把稻谷挑回了家,全身瘫软如泥。从此之后,我不但懂得爱惜粮食,做别的事也不怕苦。怪不得深圳南湾学校的校长熊谨慎,每天学生上下学时都要在学校大门口纠正替学生背书包的家长,让学生自己背。熊校长的用意,就是要强调,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不,培养出只会做题、不会做事;只会享受、不会吃苦的后代又有什么用?”
这个论据提醒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有着普遍意义,具有代表性,所以,就有着典型性。论据典型性,是通过个体的事例,论证出普遍意义和具有代表性的道理,高屋建瓴、一枪制敌,这样的论据才充分有力。
上述论据充分的理由,是遵循了论据产生和运用的规律性。摸索总结出类似的规律,就会论据充分,削铁如泥。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