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1-02 09:44:09 | 作者:春水煎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再读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还是为他的一针见血感到震撼。恐惧文化是教育一切原罪的根源,教育的每位教师、学生、管理者都生活在一种恐惧的情态和氛围里,被压抑、被包围、被枷锁。没有自由的心灵,就没有自由的教育。
从我们教师自身来说,从小就生活在恐惧文化里。及至成为教师,无时无刻不在恐惧中工作、生活、成长。最人性化的学校管理,也很少能让教师逃离恐惧。我们恐惧今天、恐惧未来。恐惧同事、领导、学生。凡此种种,无不时刻压抑着我们的心灵。我们要时刻担心那些“来自地狱的孩子”,担心他们会不会对着干、会不会出问题;我们也担心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生怕他们出现变化,大幅度的成绩下跌;我们担心同事,因为有潜在的竞争关系;我们担心教学质量,尤其是每到期末,全校、全区的排名;我们担心来自管理层的一些举措,甚至担心校长会不会随时来听自己的课。而这些担心,在大多数学校、大多数老师身上,每时每刻的都在上演。
然后有老师就感觉,当校长很好,可以给人以恐惧,自己不用再恐惧。其实,校长这个岗位更是一种极度的恐惧状态。教学质量、师生安全、教师状态、上级排名,无不时刻困扰着。一有风吹草动,就战战兢兢。比如说老师体罚了学生,会担心家长投诉、学生心理出问题,还担心教师受不了这个压力。学生违纪,又会担心教师气坏了、其他学生跟着学坏、家长对处理的方式方法有意见。如此种种,交叠在一起,就是“亚历山大”。
就我们没个人成长来说,也是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的。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生活在某些阴影之下的。比如说,小时候我们晚上不睡觉,成人会拿着狼外婆、要饭的、哑巴莽汉等来吓唬我们。我们淘气的时候,就又会说,公安局的来了。甚至有时候,成人会用不让吃饭、责罚、舍弃等来吓唬你。于是,恐惧是我们成长史中的主题。
等我们上了学,读了书,面临更多的也是恐惧文化。成绩不好、不会做题、与同学交往不当,都会面临校规校纪、老师的惩戒、语言恐吓、考不上学的警告等。鼓励、赏识,很少很少。
潜移默化,我们在恐惧文化里,一点点被同化。当我们有一天登上讲台,面对一群恐惧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就会把我们几十年来,所历经的恐惧文化在他们身上重现一边。最重要的是,我们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对的。因为,我们从自我的认识经历出发。这种从老师到学生的恶性循环的恐惧,造就了师生心灵的被禁锢,从而导致一些列的教育问题。教师不能自我释放,职业倦怠,缺乏创造力,对工作和生活缺乏热情。学生有的在持续恐惧中,适应,去不断的考考考。而另一些则在恐惧中,叛逆、破罐子破摔,把放纵、放任,越走越远。
如果,我们能把恐惧变成敬畏,以敬畏的态度去重新审视我们每天的日子、所对的一些标准和要求,才能以一种积极地心态,去迎接每一个日出日落。比如说,我们的生命终有一天会结束,那么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中,掰着手指数死亡倒计时,那么我们实际上已经亡了。如果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态,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天,注重过程,那么我们永远活在充实和快乐里。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我们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敬畏教育、敬畏每一个孩子、敬畏自己的岗位,才能在逼仄的教育道路上越走越远。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