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爱人相处的良好状态,是互相支持和成就

时间: 2019-12-05 14:31:40 | 作者:领读人驿路奇奇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34次

爱人相处的良好状态,是互相支持和成就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简宁的领读

  音乐 | 我的幸福与你有关-庄心妍

  在昨天的共读中,我们知道傅聪没有按照计划前往苏联,而是在他人的帮助下去了英国。

  受特殊时期的影响,父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打压,好在一家人并未因此疏离,依旧保持着互敬互爱,彼此通信的习惯。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1961年,已近而立之年的傅聪不仅钢琴技法、艺术理念上日臻成熟,对人生的理解也上了一个台阶。

  ▲伦敦,傅聪凝视着自己在欧洲首次登台演出的海报

  随之而来的,是感情世界的日渐丰富,他开始认真择选自己的终生伴侣,从尝试相处到彼此了解,他期待着和父母一样,能够拥有一段相对完美的婚姻。

  正当此时,弥拉,一个同样热爱艺术的女子进入了他的视线,他们之间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段异国恋情是否修成了正果?傅雷夫妇对弥拉又有哪些期待?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共读。

  傅聪虽然从小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但在个人感情方面他涉足得并不算晚。在与父亲的通信中,他曾坦言自己有过沉溺于过去的恋情无法释怀的时光,而父亲自然充当了劝解者的角色。

  当傅聪开始认真思考情感、婚姻问题的时候,父亲给出的建议是简洁而中肯的: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

  他给出三个可供考量的因素:本质善良、天性温厚、心胸开阔。

  这或许是几十年婚姻生活磨砺出来经验之谈,但更可能是傅雷从妻子朱梅馥身上看到的闪光点,她的贤良淑德让傅雷远离后顾之忧,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不能不说是傅雷从中获得的益处,也堪称一段成功婚姻的典范。

  ▲傅雷与朱梅馥

  做父亲的,自己有了这类的经验,自然也怀着同样的希望期待儿子的婚姻有完美的结局,于是当他听说儿子有了适宜结婚的对象,首先叮嘱儿子要慢慢学会适应,他在信中写到:

  我们中国人对待婚姻——所谓终身大事——比西方人郑重得多,你也决不例外;可是夫妇之间西方人比我们温柔得多,优雅得多,真有我们古人相敬如宾的作风(当然其中有不少虚伪的,互相欺骗的),想你也早注意到,在此订婚四个月内也该多少学习了一些 。

  同时他也对未来的儿媳交了底:

  亲爱的弥拉:聪是一个性情相当易变的艺术家,诙谐喜悦起来像个孩子,落落寡欢起来又像个浪漫派诗人。有时候很随和,很容易相处;有时候又非常固执,不肯通融。而在这点上,我要说句公道话,他倒并非时常错误的。其实他心地善良温厚,待人诚恳而富有同情心,胸襟开阔,天性谦和。

  你妈妈却是最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女性(幸好你属于她那一类型),受到所有亲朋戚友的赞美,她温柔婉约,对聪的为人影响极大。多年来要不是经常有妈妈在当中任劳任怨,小心翼翼,耐心调停,我与聪可能不会像今日一般和睦相处。

  ▲朱梅馥、傅聪和傅敏

  他希望在这样的铺垫下,两个年轻人能更好地熟悉彼此、认识彼此, 进而包容彼此,在相濡以沫中共担风雨,共享柴米油盐的平淡、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

  对于一个还没过门的儿媳提要求,本是有违常理的,而对于一个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与整个家庭都存在差异的人提要求,似乎也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然而,这个与傅雷和朱梅馥未曾谋面的女孩,却因为在刚与傅聪交往时,给他们留下了绝佳的印象,而让身为长辈的傅雷少了许多顾及,甚至为了照顾她的感受,专门用英文和法文写信,与之交流。

  他曾经在信中坦言:

  她的可爱的长信,我们读之再三,真是说不出的高兴。从她的信上,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她是个亲切动人而聪明率直的好孩子 。  

  也曾告诉弥拉儿子不善理财的缺点:别让他为了一时之快而浪费钱财。

  此前,因为常常期盼着儿子的信,傅雷夫妇总要把傅聪的信来来回回反复读了很多遍 。

  而弥拉,与他们本无血缘关系,和傅聪的关系尚未确定,若不是真心喜欢,他们没必要给予她同样的礼遇,更没必要花心思去教导她、关心她,甚至于把管束儿子的任务交给她。

  ▲1961年,傅雷在江苏路284弄5号宅院内

  当然,认定儿子即将与弥拉结为连理,是上述种种苦心付出的前提。然而,傅雷却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理直气壮和心安理得,他把心事倾吐在写给儿子的信里:

  我老想帮助弥拉,但自知手段笨拙,深怕信中处处流露出说教口吻和家长面孔。青年人对中年老年人另有一套看法,尤其西方少妇。你该留意我的信对弥拉起什么作用:要是她觉得我太古板、太迂等等,得赶快告诉我,让我以后对信中的措辞多加修饰。

  一个父亲的苦心竟然让人读出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可见父母”爱子之心“,绝非世间其他种类的情感可以与之相比的。

  这样的事,发生在普通的父母家里,我们尚且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不易,何况傅雷是一个有着自己事业的文化名流。

  自1957年遭遇打压之后,他的身体已大不如前,伏案写作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折磨,腰酸背痛、眼花流泪还不算,甚至于写多了还头疼,但为了儿子,他真的顾不得这些了。

  这样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难怪妻子朱梅馥直言不讳地跟儿子说:

  世界上像你爸爸这样的无微不至的教导,真是罕有的。你要真心的接受,而且要拿实际行动来表示。来信千万别笼笼统统的,多一些报道,让他心里感到温暖快乐,这就是你对爸爸的报答。

  妻子嘱托儿子的话是傅雷心境的真实写照,对于这些,傅雷并非没有期待和渴望,只是过于含蓄又不愿苛求,说过之后没有改观,他也就不提了。

  ▲1961年,傅雷夫妇在江苏路宅院内

  要不是怀着这样的心情,他也不会因为受到儿子的重视而高兴,甚至于还专门在信中提及了这一点:

  最近几次来信,你对我们托办的事多半有交代,我很高兴。你终于在实际生活方面也成熟起来了,表示你有头有尾,责任感更强了。

  在父母的期待和祝福里,两个年轻人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最终走到了一起。

  然而,这一年,傅雷夫妇对儿子操的心并不比从前少。没能亲临婚礼现场本就有着无尽的遗憾 ,许久未收到儿子的信更是让他们的心情跌到了谷底。

  从前,还能反复读信咂摸其中的滋味和言外之意,可这一次,就是拼拼凑凑,也实在无法想象出那份美好与欣喜。

  一遍遍想,一天天等,好不容易盼来了一封,不仅内容简短,就连他们心心念念的婚礼环节也被直接略去,这是两颗火热的心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可他们除了自己消化情绪,似乎也是别无他法的。而且,婚后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从此不管不问,少操一份心。

  在他们看来,两个年轻人初涉婚姻,需要指点之处和提醒他们要避开的雷区并不比婚前少。

  ▲傅聪和弥拉

  儿子在生活规律和经济支配这两点上,并没能在离家之前培养出好习惯。儿媳又比儿子年轻,就算心智成熟,毕竟阅历尚浅,这怎能不让人担心?

  你看,傅雷先生面对孩子,从来是不吝惜笔墨的:

  过去我常问到你经济情况,怕你开支浩大,演出太多,有伤身体与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为我深知一个艺术家在西方世界中保持独立多么不容易,而唯有经济有切实保障才能维持人格的独立。并且父母对儿女的物质生活总是特别关心。再过一二十年,等你的孩子长成以后,你就会体验到这种心情。

  安顿一个新家,一定使你们上了扎实的第一课。我希望,你们一旦安顿下来之后,就会为小家庭施行一个良好的制度。

  坚强的意志,但这不是小事,而是持家之道,也是人生艺术的要素。事前未经考虑,千万不要轻率允诺任何事,不论是约会或茶会,否则很容易会为践诺而苦恼。

  傅雷的言传身教看似琐碎,实际却关乎长远,他费尽心思告诉儿子的无非只有一件事:

  生活也是一门艺术,操持好生活,学会做一个普通人,未必比艺术表演和理论研究花的心思少。

  这也就是他此前关于铺就“钢琴家之路”的排序: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从生活回归艺术,或许能带给人不一样的启迪与领悟。久而久之,在跳进跳出中渐入佳境,当是一种完满的人生。

  ▲1961年,傅雷在江苏路宅院内

  这一年的9月30日,傅雷的政治问题总算得到了最终解决,尽管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但我们丝毫不怀疑他对艺术、对生活一如既往的热爱。

  而傅聪作为他的儿子,深受其熏陶与感染,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艺术之路会越走越宽,他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蜕变。

  那么,婚后阅历日渐丰富的傅聪,在艺术领域究竟发生了哪些令人欣喜的变化呢?他又是怎样平衡家庭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呢?

  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读。

  上期回顾:

  《傅雷家书》精读第3天:有一种爱,叫“不要担心,我一切都好”

  领读人:驿路奇奇。麦家读书会签约领读人,皮皮电影特约作者,简书百万专题前主编,微信公众号:驿路1989。

  主播:简宁。声音控,电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愿用声音给你这一刻心灵的安宁。个人。

  责编:胡杨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

  ————————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点击阅读原文打卡,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文章标题: 爱人相处的良好状态,是互相支持和成就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40806.html
文章标签:相处  爱人  成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