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2-01 12:05:58 | 作者:春水煎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4次
今天公祭日,听课,放南京大屠杀的一个黑屏视频,没有任何画面,只有警报、炮火、啼哭。闭了眼,满脑子的是惨烈的影片。今天读蒋勋的《孤独六讲》,孤就是失去父母的孩子,独就是失去子女的父母。一听到里面的各种啼哭,造就的岂止是孤独?我们自幼都被灌输了太多的打鬼子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随意的打开闸门,就是一股洪流。前些日子看电影《一九四二》,真的感觉到弱国的悲哀。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考入师范,图书馆开放借书,我借的第一本书就是《南京大屠杀》,一本褐色牛皮纸书皮的、薄薄的书,可能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
从昨晚读读《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独到许多有意思的片段。有些东西说到底是我们缺乏专业性,心理学是教师专业最基本的一个学科。但是,我们学历教育中的心理学和心理国考中的心理学,与实操性的心理学相去甚远。摘录部分:
学生喜欢的十种教师:严而有度的、像妈妈的、实习教师、有宽容心的、热爱学生的帅哥老师、温柔的美女老师、风趣幽默的、充满爱心的、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真才实学的。
学生喜欢“美人”即美好的人;喜欢“喜欢我们的人”;喜欢“和我们相似的人”。
要做学生的重要他人——青春期的显著特征就是放弃了自己母亲和老师作为权威人物,更加重视“友谊”,即铁哥们、铁姐们;所以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公开场合下,虽然他害怕老师批评,但更害怕同龄人的嗤笑。
教师的七种武器:赞美、承诺、活动、成功、榜样、人情、强化。
“破罐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活猪”怕开水烫啊,先帮助他们找到自尊,然后再去批评。青春期叛逆是一个人成熟的必经之路。一个叛逆的孩子首先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有认知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产生独立的需要,只有聪明的孩子,才能发现成人世界的不足,对成人世界进行批判;反之,一直没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一个始终听话的孩子、可能是一个智商发展不高的孩子,在未来很难独立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孩子。
之所以把上面这些话摘录下来,也是因为读蒋勋的《孤独六讲》。我居然没有从《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书中走出来,沿袭了学生管理,来读了《孤独六讲》的一大篇章。青春期的学生管理,其实质这也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和个体性文化的斗争。蒋勋讲竹林七贤,讲到儒家群体文化的压抑下,阮籍的山林长“啸”、阮籍的母亲去世时不流泪反而吐血晕厥、嵇康的“特立独行”。其实,他们都像是叛逆期的孩子。
群体规则社会,要求的是整齐划一。蒋勋举例说军队和监狱的统一发型、清兵入关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下子让我想起,年轻的时候做学生管理工作,把男生的长发,粗暴的剪了之后,孩子那种执拗的眼神。说到底是一种监管思维。青春期是管不住、也是关不住的;孤独也是管不住、关不住的。
群体文化是没有隐私的。蒋勋多次举了张爱玲的文字为例: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清晨五六点,你起来,如果不把房门打开,就表示你在家里做坏事。儒家传统文化,不讲究个人的私密性。所以我们自幼就被父母、老师、社会给广布于天下。不允许我们孤独,从而我们也不允许别人孤独。所以在学生管理的时候,想方设法打开他们的隐秘之门,窥探他们的隐私。如遇他们的孤独,千方百计的消除。
群体文化中受伤的总是“正直的人”。正直的人说实话,敢于为自己辩解,所以我们就以为他挑战我们的威权,所以拼命的把他的正直和仗义执言打碎,让他溶于群体,成为“顺民”。这也就是我们不喜欢“刺头”的根源。不一定所有的“刺头”都正直,但是有些“刺头”还是有存在的理由的。想到顺民,一下子又想到《孤独六讲》蒋勋拿鲁迅的《药》说事。秋瑾的血馒头,既没能医得孩子的肺病,也没有医得人们的愚。于是孤独,更显得苦涩。
儒家思想一直回避死亡也回避孤独。尽管也谈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但只不过为死亡赋予了一些“仁义”的意义,其本质是恐惧孤独、恐惧死亡。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殉葬。
蒋勋说: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允许自己孤独,也允许别人孤独!
絮絮的写下,孤独的碎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