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家乡民俗

时间: 2019-04-16 00:20:52 | 作者:慕容云朗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家乡民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题记

  我的家乡在河北青县,我们这里东临渤海北临津京,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人们相传,开天辟地的盘古就曾经居住在青县,直至死去,所以人们又说,这里是盘古故里。走过京沧高速的朋友一定看见过,路边的大牌匾上,有一张写的是:盘古故里欢迎您。那就是我的家乡。

  在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风土人情也令人沉醉,闲话不说了,走,我带你看看。

  最近两天葬礼特别多,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人们风趣地说:这些人都不愿过中秋了。那我们就看看葬礼的风俗吧。

  在当地人死了第一件事就是洗身子,由儿女或亲戚,拿热水洗出一条新毛巾,擦洗死者的身体,然后就穿上新寿衣,这意思就是沐浴更衣。然后,男人们就会到室外放鞭,在老时候通信不方便,就用放鞭的方式通知近处的亲朋,因为过去一大家子都住在一个村里,人们听到放鞭,就知道有事了。然后女人们就抬床板,以前是用大门,现在多数用木板,或者直接用冷棺,在下面铺上毯子,上面还要盖毯子,死者头下枕着两边高,中间低的枕头,脚下垫着脚垫,像山的形状,把两只脚放在凹下去的地方,以免死者的腿滑落下去,吓着人。之后便摆上桌子,摆好供品,遗像,香,蜡烛。然后有女儿拿着(直把谷子)用木棍和纸钱扎成的,像人的形状。在死者头上绕几圈,放在大门口,来吊唁的亲朋,就会知道死者是男是女,以及岁数,因为,死者多大岁数,就用多少张纸钱,男性放左边,女性放右边。再请会写字的人,写一张讠卜(铺)告,上面写的主要内容就是,死者姓名年龄,死亡原因 ,什么时候火化,什么时候下葬,儿女都叫什么。然后贴在大门口,给亲朋们看。还要拿没有圆孔的那种纸钱,贴在大门上。这是儿女们才可以哭,然后穿上孝服,孝裤,孝帽,男的还会多一块勒头布,把帽子捆在头上,儿女们还要用白布把自己的鞋子糊上,表示穿白鞋,如果是白天的话,就可以安排人给远处的亲朋们送消息了。关系不太近的就打电话通知。来吊唁的女客们(自家亲戚)都要拿着纸钱来吊唁,表示亲切。而且,吊唁有很大的讲究,死者的晚辈要跪着哭,或趴着哭,然后会有人扶起吊唁的人,再磕头就可以了。死者的平辈则站着哭,弯着腰就好,然后鞠躬。而死者的长辈就坐着哭,主人家有时会准备凳子,如果没有的,就坐在锅台上哭,(农村的锅台都在门口)。然后作揖就好。当地讲究的是死者为大,不管你的辈分是什么,一定要行礼,哪怕是作揖。 (人生励志文章 )

  基本上在家里就放两天,第三天就要去火化,亲朋们都回来,吃顿席,有酒肉饭菜,还有当地有名的八大碗。然后举行开光仪式,就是女儿用棉花蘸着香油,在死者鼻子眼嘴上涂抹,表示在阴间可以看得见,听得见,闻得见。然后就有大儿子抱着头,二儿子抱着脚,抬上灵车。死者一抬走就要把床板踢翻,免得让魂魄在上面不走,然后,就会有死者娘家的亲戚跪在灵车前挡路,哭上一通再走,表示感情深厚。火化回来的下午,棺材就会抬到家里来,由儿媳妇,拿着一块红布,跪在棺材前哭,然后拿着红布盖上棺材头,再进家,意思就是儿媳妇为死者迎来了新家。晚上就会举行入殓仪式,儿子抱着骨灰,亲朋们在前面点燃纸钱,引领着走到棺材边,把骨灰摆在棺材里,棺材里事先铺好了白纸,再在两侧,挂上死者外甥女买的彩礼子,就是五颜六色的布,挂的越多,证明这死者越受尊重。还会有一位会写字的老先生,用毛笔在棺材前题柩,就是把死者的姓名年龄写上,女婿跪在地上捧着墨盘。之后便盖上棺材盖,拿大钢钉订上棺材盖,表示这个人这一生走完了,亲朋们就纷纷跪在地上哭一会,就回屋等着第二天的下葬。

  第二天天不亮就回来一些人,这些人是声乐班,管吹唢呐,敲锣打鼓的,还有道士,管念经的,其实都是农村人扮的,每个村都有。十几个人或二十几个人不等。到了时辰,大家就抬着棺材,用纸钱在前面引领着,道士念着经,声乐班吹着唢呐,敲锣打鼓的,还放着鞭,其他亲朋在后面跟着,去搭好的灵棚里,把棺材放在一辆拖拉机上。摆好供品遗像,儿女们在两侧跪好,所有的亲朋在这一天都要再吊唁,只是这次是穿着孝服。这一上午,道士会来念好几次经,还有灵魂,就是抬着轿子,把遗像放在轿子里,亲朋们在后面跟着,溜一圈。然后回来诵经,女性们跪在屋里听道士念经,一直念到九十九张纸钱烧完,可是一张张的烧,差不多要用半个小时,这些人也要跪半个小时,之后就有一大盘白馒头,每个上面都插着蜡,点着之后,这些女的,就会端着这个盘子,还有一些人拉着一块白布把它们盖上,敲锣打鼓的到灵棚,这叫送灯。等中午吃完饭,就送路。亲朋们都跟着,抬着轿子到路口,烧掉所有的纸人纸马,等等一些纸用品,然后回来行礼,都是男士们做。之后都去坟地,下完葬,就完了。

  这就是风俗,虽有些迷信,但祖祖辈辈都这样,严肃恭敬的做着,算是对死者的尊重吧。

文章标题: 家乡民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3096.html
文章标签:民俗  家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