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贾秋壑是什么人

时间: 2023-11-07 17:00: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贾秋壑是什么人

吊贾秋壑故居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彭老《吊贾秋壑故居》原文:
瑶房锦榭曲相通,能几番春事已空。
惆怅旧时吹笛处,隔窗风雨剥青红。
先解释词语。
贾秋壑:贾似道,南宋权相。“秋壑”本是宋理宗为他书写的楼台名之一,贾似道以此为号。“故居”指贾在杭州西湖之滨的住宅和花园。这原是宋代前朝皇帝修建的御花园,宋理宗送给贾似道为庄园,庄园穷极奢华、处处奇花异草,占尽胜景。
瑶房:玉饰的房屋。指华美的宫室。
锦榭:华美的水榭。
曲:曲桥。
能:副词,只、仅仅。
事:变故。
诗句解释如下:
瑶房锦榭曲相通——玉饰的房屋与华美的水榭有曲桥联通。
能几番春事已空——仅仅那么些年的荣华已改变此处人去楼空。
惆怅旧时吹笛处——昔日笙歌宴饮出如今不再让人惆怅。
隔窗风雨剥青红——隔窗的风雨剥蚀让建筑物失去了当年鲜丽的颜色(青指砖瓦颜色、红指门窗及梁柱颜色)。
1、《春日偶成》程颢〔宋代〕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2、译文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春游愉悦的心情呀,人们并不了解,于是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3、赏析: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其一,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其二,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杀人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这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少年人才能,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而,尽管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也有意无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还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理”压抑和扭曲罢了。全诗色泽协调,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性格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全诗写出了诗人怀念少年时在故乡时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少年时代以及对故乡黄陂的怀念。4、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所写。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一旦回到大自然中,欣赏美好景致,便觉得格外爽快,怡然自得。
吊贾秋壑故居原文翻译及赏析。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我表扬他。
李彭老《吊贾秋壑故居》

瑶房锦榭曲相通,能几番春事已空。
惆怅旧时吹笛处,隔窗风雨剥青红。

【注释】 ①贾秋壑:即贾似道(1213—1275)。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南宋理宗贾妃之弟,任理宗、度宗两朝宰相。他在位期间,总揽朝政,生杀由己,无恶不作,民愤达于顶点。恭帝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被革职放逐,途中为监送人所杀。秋壑,本是理宗为他书写的楼台名之一,此用来指称贾似道。故居:指贾在杭州西湖之滨的住宅和花园。这原是宋代前朝皇帝修建的御花园,理宗景定三年(1262)下诏,把它赐给贾似道。贾又在旁边进行扩修,亭台楼阁多达一百余所,成了西湖之畔规模最大、最为富丽的住宅和花园。

【译文】 瑰丽的楼台、华美的亭阁,弯弯曲曲暗相通;才过了几个春秋,万事都已空。昔日里弦歌曼舞之处叫人好惆怅;窗外的雕栏画壁,纷纷剥落在无情的风雨中。

【集评】 今·刘知渐、鲜述文:“在这首诗里,作者对贾似道似乎没有谴责,但对贾似道的失败,也无疑是感到高兴的, ‘能几番春事已空’,难道不是拍手称快的语气么?”(《宋诗鉴赏辞典》第1309页)

【总案】 宋亡后,凭吊贾似道故居的作品很多。这并不是由于那里的地理位置或建筑有什么独特之处,而是由于其间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内容。史载,当襄樊告急,元军长驱南下之际,贾似道却在皇帝赐给他的西湖畔葛岭私第中,起楼阁亭台,日与宫人或倡尼淫乱。凡言军情者,一概贬斥。可以说,对于南宋的灭亡,身为宰相、执掌权柄的贾似道是负有直接责任的。而他的许多行径,都是在私第中进行的,所以,遗民睹物伤感,多借以抒写亡国之情。不过,此诗是借今昔盛衰变化,来表现这个权倾一时的人物对国家造成的危害,试比较方回《桐江续集》卷十三《木绵怨》:“湖山一笑乾坤破,欺孤弱寡成迁播。不念六宫将北行,太师双拥婵娟卧。”则李作出语还算是含蓄的。

吊贾秋壑故居原文

李彭老《吊贾秋壑故居》

瑶房锦榭曲相通,能几番春事已空。

惆怅旧时吹笛处,隔窗风雨剥青红。

【注释】

 ①贾秋壑:即贾似道(1213—1275)。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南宋理宗贾妃之弟,任理宗、度宗两朝宰相。他在位期间,总揽朝政,生杀由己,无恶不作,民愤达于顶点。恭帝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被革职放逐,途中为监送人所杀。

秋壑,本是理宗为他书写的楼台名之一,此用来指称贾似道。故居:指贾在杭州西湖之滨的住宅和花园。这原是宋代前朝皇帝修建的御花园,理宗景定三年(1262)下诏,把它赐给贾似道。贾又在旁边进行扩修,亭台楼阁多达一百余所,成了西湖之畔规模最大、最为富丽的住宅和花园。

吊贾秋壑故居翻译

 瑰丽的楼台、华美的亭阁,弯弯曲曲暗相通;才过了几个春秋,万事都已空。昔日里弦歌曼舞之处叫人好惆怅;窗外的雕栏画壁,纷纷剥落在无情的风雨中。

吊贾秋壑故居赏析

宋亡后,凭吊贾似道故居的作品很多。这并不是由于那里的地理位置或建筑有什么独特之处,而是由于其间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内容。史载,当襄樊告急,元军长驱南下之际,贾似道却在皇帝赐给他的西湖畔葛岭私第中,起楼阁亭台,日与宫人或倡尼淫乱。凡言军情者,一概贬斥。可以说,对于南宋的灭亡,身为宰相、执掌权柄的贾似道是负有直接责任的。而他的许多行径,都是在私第中进行的,所以,遗民睹物伤感,多借以抒写亡国之情。不过,此诗是借今昔盛衰变化,来表现这个权倾一时的人物对国家造成的危害,试比较方回《桐江续集》卷十三《木绵怨》:“湖山一笑乾坤破,欺孤弱寡成迁播。不念六宫将北行,太师双拥婵娟卧。”则李作出语还算是含蓄的。

作者简介

李彭老[宋代]

李彭老(约公元1258年前后在世)字商隐(词综作字周隐,此从绝妙好词),号筼房,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佑末前后在世。淳佑中,官沿江制置司属官。工词,与周密、吴文英等相唱酬。尝纳妾,吴文英作绛都春词以贺。彭老所作词,周密绝妙好词采录不少,与弟李莱老同为宋遗民词社中重要作家,合有《龟溪二隐词》。

兰亭序有几个版本,武定兰亭序是后人临写得么!?

有以下几个版本:武定兰亭序不是后人临写。
1、“开皇本”。“开皇”为隋文帝年号,一种刻本为“开皇十三年”,另一种为“开皇十八年”。此刻本字迹臃肿,因未见于宋人著录,后人疑是伪造。

2.“神龙本”。因帖前后印有“神龙”(唐中宗李显年号)各半印得名。后人以此帖翻刻较多,故成一大体系。后经元代郭天锡以至清代翁方纲鉴定为唐冯承素摹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帖于乾隆年间被刻于“兰亭八柱”,列为第三柱。此帖为初唐墨迹,历来很受推崇,尤其近年来经比较鉴定,多认为它是最接近真迹的,因此,身价尤高,学此本者众多。
3.“虞世南临本”。传为初唐虞世南所临墨迹。元文宗时张金界奴将其上贡,后被皇帝钤以“天历之宝”印,故又名“天历本”。帖后还有宋高宗“绍兴”年号印,于乾隆年间被刻于“兰亭八柱”列为第一柱。人常慕其“第一柱”之名而学之。
4.“褚遂良临本”。传为初唐褚遂良所临墨迹(列为“兰亭八柱”第二柱),至明代被陈敬宗鉴定为“褚临本”。因有的字笔法形态似宋代米元章,故又称“米临本”。
5.“定武本”。为石刻本。传为初唐欧阳询临本,据载从五代石晋开始流传(当时不作“定武”之称),契丹耶律德光从中原得此,携于真定。耶律死后,此石被弃山中,宋太宗赵光义年间被一位“李学究”所得。李死后,其子为还债取出,被定武太守宋景文收入公库,因此得名。宋代熙宁年间,定武太守薛师正之子薛绍彭(书法家)将原石损去“湍、流、带、右、天”五字以区别于翻刻本。宋代大观年间,原石被收入宣和殿。“定武本”于宋代最流行,翻刻最多。
6.“玉枕本”。传为欧阳询临蝇头小行楷,刻于禁中,可能是“定武本”的前身,又名“袖珍本”。又有贾秋壑以“定武本”缩写成者。
7.“颖上本”。《思古斋黄庭兰亭》中见,传为“褚本”中最佳者,出于安徽颖上井中,又名“颖井本”。原缺数字,后有翻补,甚差。
8.“黄绢本”。亦称“洛阳宫本”,帖中“领”上加了“山”,世称“领字从山本”,传为“褚本”(明王世贞藏)。也有说“黄绢本”与“领字从山本”不同,但同出于一个祖本或宋人“游似本”。
9.“陈鉴本”。明代陈缉熙所收,并在前加一伪本。传为“褚本”,陈缉熙好勾摹,多以此刻石。曾失15年后复得,故多刻之,共与好事者。
10.“定武”体系中其它本。如“国学本”、“何氏东阳本”等都属“定武”体系。“国学本”于明初由徐达从“天师庵”送至国子监,又称“天师庵本”,比东阳何士英藏本为优。另有“荣芑本”,五字未损,仅逊“落水本”。
11.《兰亭八柱帖》。杂帖。清代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以《兰亭序》临摹本墨迹三种上石,共分八柱:第一柱为“虞临本”(张金界奴本),第二柱为《褚临本》,第三柱为《冯摹本》即《神龙本》。另外三柱为柳公权《兰亭诗》三种。还有明代董其昌临柳书《兰亭诗》和乾隆临董其昌本《兰亭诗》共八卷刻于八柱之上,摹勒极为精美,传本不多。“八柱”现在北京中山公园,已损。
12.其它。此外据传还有“洛阳本”、“赐潘贵妃本”、“薛稷本”、“武定兰亭序”、“游似本”、“上党本”、“米氏本”、“薛绍彭本”等等。历代相传的不同本子不下百余种。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历代《兰亭序》的摹本、临本,以及刻本不可胜数,现扼要介绍一下比较有名的《兰亭》版本,评以优劣,以便选帖时参考。
  1.“开皇本”。“开皇”为隋文帝年号,一种刻本为“开皇十三年”,另一种为“开皇十八年”。此刻本字迹臃肿,因未见于宋人著录,后人疑是伪造。
  2.“神龙本”。因帖前后印有“神龙”(唐中宗李显年号)各半印得名。后人以此帖翻刻较多,故成一大体系。后经元代郭天锡以至清代翁方纲鉴定为唐冯承素摹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帖于乾隆年间被刻于“兰亭八柱”,列为第三柱。此帖为初唐墨迹,历来很受推崇,尤其近年来经比较鉴定,多认为它是最接近真迹的,因此,身价尤高,学此本者众多。
  3.“虞世南临本”。传为初唐虞世南所临墨迹。元文宗时张金界奴将其上贡,后被皇帝钤以“天历之宝”印,故又名“天历本”。帖后还有宋高宗“绍兴”年号印,于乾隆年间被刻于“兰亭八柱”列为第一柱。人常慕其“第一柱”之名而学之。
  4.“褚遂良临本”。传为初唐褚遂良所临墨迹(列为“兰亭八柱”第二柱),至明代被陈敬宗鉴定为“褚临本”。因有的字笔法形态似宋代米元章,故又称“米临本”。
  5.“定武本”。为石刻本。传为初唐欧阳询临本,据载从五代石晋开始流传(当时不作“定武”之称),契丹耶律德光从中原得此,携于真定。耶律死后,此石被弃山中,宋太宗赵光义年间被一位“李学究”所得。李死后,其子为还债取出,被定武太守宋景文收入公库,因此得名。宋代熙宁年间,定武太守薛师正之子薛绍彭(书法家)将原石损去“湍、流、带、右、天”五字以区别于翻刻本。宋代大观年间,原石被收入宣和殿。“定武本”于宋代最流行,翻刻最多。
  6.“玉枕本”。传为欧阳询临蝇头小行楷,刻于禁中,可能是“定武本”的前身,又名“袖珍本”。又有贾秋壑以“定武本”缩写成者。
  7.“颖上本”。《思古斋黄庭兰亭》中见,传为“褚本”中最佳者,出于安徽颖上井中,又名“颖井本”。原缺数字,后有翻补,甚差。
  8.“黄绢本”。亦称“洛阳宫本”,帖中“领”上加了“山”,世称“领字从山本”,传为“褚本”(明王世贞藏)。也有说“黄绢本”与“领字从山本”不同,但同出于一个祖本或宋人“游似本”。
  9.“陈鉴本”。明代陈缉熙所收,并在前加一伪本。传为“褚本”,陈缉熙好勾摹,多以此刻石。曾失15年后复得,故多刻之,共与好事者。
  10.“定武”体系中其它本。如“国学本”、“何氏东阳本”等都属“定武”体系。“国学本”于明初由徐达从“天师庵”送至国子监,又称“天师庵本”,比东阳何士英藏本为优。另有“荣芑本”,五字未损,仅逊“落水本”。
  11.《兰亭八柱帖》。杂帖。清代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以《兰亭序》临摹本墨迹三种上石,共分八柱:第一柱为“虞临本”(张金界奴本),第二柱为《褚临本》,第三柱为《冯摹本》即《神龙本》。另外三柱为柳公权《兰亭诗》三种。还有明代董其昌临柳书《兰亭诗》和乾隆临董其昌本《兰亭诗》共八卷刻于八柱之上,摹勒极为精美,传本不多。“八柱”现在北京中山公园,已损。
  12.其它。此外据传还有“洛阳本”、“赐潘贵妃本”、“薛稷本”、“游似本”、“上党本”、“米氏本”、“薛绍彭本”等等。历代相传的不同本子不下百余种。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二原文_翻译及赏析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宋代·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二》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二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

瑶房锦榭曲相通,能几番春事已空。惆怅旧时吹笛处,隔窗风雨剥青红。——宋代·李彭老《吊贾秋壑故居》

吊贾秋壑故居

瑶房锦榭曲相通,能几番春事已空。
惆怅旧时吹笛处,隔窗风雨剥青红。旧日方山子,凄凉寄一箪。虫声来倦枕,秋思入凭栏。已是肱三折,那堪指一弹。中宵更风雨,谁念客毡寒。——宋代·罗公升《秋怀》

秋怀

旧日方山子,凄凉寄一箪。
虫声来倦枕,秋思入凭栏。
已是肱三折,那堪指一弹。
中宵更风雨,谁念客毡寒。麟角煮为胶,续弦弦在弓。誓将弦上箭,不射孤飞鸿。——元代·杨维桢《续弦言》

续弦言

麟角煮为胶,续弦弦在弓。
誓将弦上箭,不射孤飞鸿。

文章标题: 贾秋壑是什么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3370.html
文章标签:是什么人  贾秋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