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越王勾践的这个故事真假

时间: 2023-10-14 11:00:0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越王勾践的这个故事真假

越王勾践的故事 越王勾践的故事详解

1、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因为打败了楚国,成为了南方的霸主。而吴国和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却素来一直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的国王勾践就即位了。吴王趁着越国刚遭丧事,就去发兵攻打越国。吴越两国也在樵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发生了场大战。吴王阆闾还以为能打赢,没想到却打了败仗,自己却又中箭受了些重伤,再加上年纪大了,回到了吴国,就咽气归西了。

2、吴王阖闾死去以后,儿子夫差就即位了。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我的仇,记住越国的仇!”夫差便记住了此嘱咐,为了不忘记父亲的祝福,就叫人时常提醒他。他要是经过了官门,手下人就扯着嗓子大喊:“夫差!你忘记了越王曾杀死你父亲的大仇了?”,夫差便流着泪说:“不敢忘”,他命伍子胥与另一大臣伯嚭去操练兵马,准备好攻打越国。又过去两年,吴王夫差亲率大军攻打越国。越国当时两个大夫很能干,一个文种,一个范蠡。范蠡对勾践说:“吴国也练兵快过三年了。这回一定要报仇,来势汹汹。我们还不如先守住城,别和他们打战,勾践却没同意,发了大军和吴国拼个你死我活。两国军队在太湖的一带对上了,越国军队果然大败。越王勾践带五千的残兵逃到了会稽,被吴军军队围困了起来。勾践被弄得一点儿办法都没了。他又跟范蠡说:“懊悔当初没有听你话,弄到了这田地。现在我该怎么办呢?”范蠡说:“我们快去求和吧。”

3、勾践遂派了文种到了吴王营地求和。文种在夫差的面前将勾践想投降的意愿阐述了一遍。吴王夫差很想同意,可伍子胥却坚决地反对。文种回去以后,四方打听到吴国伯嚭是一个贪财的小人,就设法将几个美女以及宝物暗地里送给了伯嚭,请伯嚭在夫差的面前说些好话。通过伯嚭在夫差的面前极尽劝说,吴王夫差于是不顾这伍子胥的强烈反对,答应越国求和,但要勾践亲到吴国。文种回去以后就向勾践汇报了。勾践就把国家的大事托付给了文种,自己带夫人和范蠡一起到了吴国。勾践到达吴国后,夫差就让勾践夫妇住到了阖闾的坟旁一间石屋内,让勾践为他喂马,范蠡也做着奴仆的工作。夫差每一次坐车走出去,勾践就乖乖给他牵马。

4、这样子又过去了三年,夫差当真认为勾践归顺于他,就放了勾践让他回了国。勾践到越国以后,立志必须报仇雪恨。他怕安逸却消磨了他的志气,于是在吃饭的桌子上面挂上了一个苦胆,每次吃饭时,就先尝一下苦味,还自言自语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将床席撇去,却拿来了柴草作褥。这就是后人们传诵的“卧称尝胆”。

5、为了让自己国家强大起来,勾践亲自参加耕种,让夫人参加织布,来鼓励大家生产。因为本国的人口越来越少,他便定出了奖励生育制度。他让文种去管理了国家的大事,让范蠡去训练人马,自己却虚心地听从了别人意见,救济那些贫苦百姓。全国老百姓都恨不得多加上一把劲,让自己这个备受欺压的国家变得强大。于是君臣一心,全国上下军民齐心协力,越国逐渐地恢复了生气变得富强起来。之后越王勾践在公元前473年使用计谋消灭了吴国,从而成为了春秋时期五个霸主之一。

越王勾践的故事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薪(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使越国强大起来,并最终找准时机,灭掉了吴国。


扩展资料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_执。勾践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直系子孙。无余受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以掌管看守供奉夏禹的祭祀。此后经历二十多代,传到勾践的父亲允常。允常在位时,与吴国君主阖闾多次作战。允常死后,勾践继任越王之位。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返国后夫差为报仇雪恨,养精蓄锐,誓取越国。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前473年迫使夫差自尽,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参考资料越王勾践——百度百科

勾践是怎么“卧薪尝胆”的?这个故事真实吗?

勾践是怎么“卧薪尝胆”的?这个故事真实吗?我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为了争夺领土对战了很多年。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对战,越国被吴国打败。吴国的国王夫差攻占了越国的都城,越王勾践当时被迫投降,并且只能跟着夫差去吴国,为吴国做事。越王勾践自从被打败之后,一直没有忘掉这份耻辱,每天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待时机。

在这场时间很长的对战中,越王勾践被打败了,但是越王勾践通过“卧薪”和“尝胆”两种方式来激发自己的斗志,并且凭着自己强大的毅力和忍辱负重的耐力,东山再起转败为胜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也因此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典故。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是不是真的曾经“卧薪尝胆”过呢?关于这个问题,现如今有很多种说法。

无论是明朝末年的《浣纱记》,还是清朝时期的《纲鉴易知录》,都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有过记录。但是,这些作品都是文艺作品,不是史记。所以,其真实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现如今保存最早的历史记载的记录应该是《左传》和《国语》。因为这两本书距离当时的春秋战国时期比较近,记载的事实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也更高。但是,这两本书都没有记载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直到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才有过一段记载。

想必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史记》这本书是可信度和可靠度都较高的一本书。而从这本书,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越王勾践确实曾经有过“尝胆”的行为。因为在《史记》中,曾经记载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但是关于“卧薪”,却没有很详细的记载。那么,是越王勾践没有“卧薪”的举动,还是后人对这本书中的记载出现了理解错误?从这句记载中,其实有一句“苦身焦思”。

不知道其中的“苦身”是不是和今天认为的“卧薪”有一些相关性?因为“卧薪”主要是指睡觉在柴草上,也算是身体上的痛苦。其实我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不管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不是真实的都不要紧,因为这个典故最重要的地方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隐藏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忍辱负重的重要性,并且还告诉了我们需要强大的毅力才能成就自我。

我一直认为,这种典故背后的精神才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重点。

越王勾践的故事是什么?

春秋末期,吴国(今江苏南部)和越国(今浙江北部)互相接壤,互相仇怨,经常打仗。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兵,越王勾践 只剩下五千多兵,被围困在公稽山。勾践 对三军布命令说:“凡是我的父老兄弟及国君的同姓同宗,有能帮助我想法打退吴国军队的人,我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随后派大夫文种到吴国求和,吴王夫差终于把军队撤走了。

为了报仇复国,勾践对本国的人民说:“我不知道我国的力量不足,去和大国结下冤仇,因此害得百姓们牺牲在荒郊野外,这是我的罪过啊,请让我改过。”于是,他埋葬了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慰问那些受伤的兵士,抚养那些幸存的人,安慰那些有丧事的人家,废除那些百姓不满意的规定。他还忍受了奇耻大辱,亲自去侍候吴王夫差,并派三百个士人到吴国当差,他亲自在马前给夫差开道。骄横贪婪的吴王夫差信以为真,允许越国作为吴国的属国而存在。

为了报仇复国,勾践奋发图强,采取了富国强兵的种种措施,鼓励百姓生养儿女,减轻赋税劳役,制定一系列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对那些孤儿寡妇、生病的、穷苦的,由官府代养他们的儿女,对那些有名望有特长的人,国家在物质上给予优厚的待遇,鼓励他们为国出力。勾践自己也亲自参加耕种,不是亲自种出来的粮食,勾践就不吃,不是他夫人织出来的布,勾践就不穿。十年之内,不向老百姓收税。因而,他受到全国百姓的爱戴,老百姓纷纷请求和吴国作战,复国雪耻。勾践一看时机已经成熟,就说:“我不需要那单枪匹马的勇气,我要的是万众一心,同进同退。奋勇向前时想到国家的赏赐,畏缩后退时想到军令的刑罚;如果前进的时候不出力不听指挥,败退了却不知羞耻,这样就会受到应有的刑罚。”老百姓斗志昂扬,互相勉励,都说:“看一看谁是我们的国君,能不为他去拚死杀敌吗?”于是,勾践指挥他决心为国报仇的人民,袭击了吴国,攻入吴都姑苏(现苏州市),他的“水师”又从海道进入淮河,断绝了吴军的归路,公元前473年,终于灭了吴国。

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以弱胜强,实现了复国的夙愿。这个故事被后来人引为教训,并被作为题材编成各种戏剧(如《卧薪尝胆》、《胆剑篇》等),在人民中间演唱、流传,给人民以巨大的教育力量。

勾践报仇雪耻的故事选自《国语》。《国语》是春秋期各国史官记载的史料,全书21卷,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史实。旧说认为它是左丘明的著作,其实这部书是战国人把各国的史料汇编而成的。它具体而深刻地反映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上的种种情况,歌颂了客观上符合人民愿望的英雄人物,鞭挞了那些残暴荒淫、卑劣无耻的反动统治者,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爱憎。司马迁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便是取材于《国语》。剧作家曹禺的著名历史剧《胆剑篇》,也是以我国春秋末期吴越战争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为题材,成功地塑造了古代英雄人物勾践形象,歌颂了勾践坚忍不屈、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精神。
越王勾践的故事如下:
1. 勾践即位之初,与吴国交恶,导致吴越两国发生战争。
2.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大败吴军,并且阖闾受伤而死。
3. 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国日夜练兵,准备报复,企图先发制人,出兵攻打吴国。
4. 勾践挥师伐吴,大败吴军,连抓吴王夫差也设下计谋,最终使得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5. 勾践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位霸主,堂堂一国之君竟然为奴十年。
6. 勾践为奴十年,被释放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不忘雪耻,历经艰辛,励精图治,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仅次于秦、齐、楚、赵的春秋战国末期第四大国。
7. 公元前473年,勾践乘夫差率精锐之师北上黄池会盟,国内兵力空虚之机,大举攻吴,吴国遭此痛击,根本无力抵御越军的攻势,大败。
8. 此后,越国又连续两次大败吴国,吴国遭到灭顶之灾。
9. 吴王夫差在越国派遣使臣向周天子进贡时,上书周天子请求与勾践和睦相处,得到周天子的批准。
10. 夫差回到吴国后,为了维持与越国的和睦关系,把国土靠近越国的一面边疆之地献给越国,以示友好。
11. 公元前464年,勾践欲调集大军北进,与齐国、晋国等诸侯会盟于徐国,以继续对吴国用兵,但遭到了范蠡的极力反对。
12. 范蠡认为,当前越国“兵象未成”,如果调集大军北上,会暴露内部矛盾,给晋国以可乘之机。
13. 越国应该“养兵四十年,其余二十年破吴足也”,才能名声在外。
14. 勾践听从了范蠡的劝谏,没有北上会盟。
15. 公元前454年,勾践乘吴王夫差率精锐之师北上黄池会盟、国内空虚之机,再次大举进犯吴国。
16. 吴国国内留守的太子和老将庆忌率兵出战,越军围困吴都三年。
17. 公元前453年,晋、楚两国为了保持势力的均衡发展,不使吴国灭亡而一致反对越国的扩张。
18. 越国在晋、楚两国的压力下,被迫与吴国讲和。
19. 勾践在“欲霸不能”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与楚、晋、齐等国的友好关系,主动与吴国建立了和平相处的外交关系。
20. 公元前448年,勾践最后一次大举进犯吴国,杀吴太子。
21. 此后,越国虽然仍想继续进犯吴国,但“吴国城门已经关闭”,越国对吴国的战争以胜利而结束。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文章标题: 越王勾践的这个故事真假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1593.html
文章标签:勾践  这个故事  真假  越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