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拿破仑打下领土之后为什么要分封给他的兄弟不是直接占领

时间: 2023-10-08 16:01:0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7次

拿破仑打下领土之后为什么要分封给他的兄弟不是直接占领

拿破仑是怎样敲响欧洲王朝秩序的丧钟的

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源于自负:

本文摘自《历史中的心理学》,岳晓东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拿破仑,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与亚历山大、恺撒齐名的军事天才。他是一位极度自信甚至自恋的人,不管在爱情方面还是在战争方面,他都有种发自内心的高度自恋。由于自信与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率领的军队赢得了大部分战役的胜利,不过,他的自恋又让他兵败滑铁卢,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拿破仑一生大小征战百余次,大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曾被誉为有史以来的常胜将军。最得意时,他曾说:“在我的字典中是没有‘不’字的。”但拿破仑一生的悲剧就在于说了这句话。为什么拿破仑一生的悲剧就在于说了这句话呢?他与法兰西共和国一起沉浮的人生,又反映出他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呢?

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年),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1804~1814,1815)。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肖城的没落贵族家庭,受启蒙思想影响,参加法国革命。雅各宾派专政时期任炮兵上尉。1793年,拿破仑出色指挥土伦战役,击溃王党军队,获少将衔。督政府时期因与雅各宾派关系密切,拿破仑一度被捕。1795年10月,任法军统帅,镇压王党军叛乱。1796年率军进攻意大利,1798年入侵埃及。1799年拿破仑回国,发动政变(11月9日,共和新历雾月18日),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即《拿破仑法典》)、商法和刑法,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内镇压王党复辟势力;对外多次粉碎反法联盟,严重打击欧洲封建势力。1812年对俄战争失败。1814年反法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流放于厄尔巴岛。1815年拿破仑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放于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死于圣赫勒拿岛。

自信使拿破仑不断挑战命运

自信,是一种对自我形象、能力和性格的积极评价。它是个人相信自己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的、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但过分自信就有可能形成自恋型人格,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常毫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对权力、美貌或理想爱情有着自我陶醉式的幻想,要求别人持续地注意和赞美。

以拿破仑为例,拿破仑从小就十分争强好胜。孩童时,他时常揍比他大一岁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却先到母亲那里去哭鼻子告状,使约瑟夫再受母亲一顿训斥。有一次,小学教师把孩子们分成两组,玩罗马人打败迦太基人的游戏。拿破仑起先被分在迦太基人组,但他说什么也不接受这个分派,因为他不甘做失败者。他又哭又闹,使得游戏无法开始,直到约瑟夫(被分在罗马人组)答应弟弟调换位置才结束了这场风波。由于拿破仑勇猛好斗,他父亲在他十岁时就将他送到布里埃纳预备军官学校接受军事训练。初到军校时,拿破仑备受歧视。由于同学们都瞧不起他,拿破仑便与他们打架,直到那些同学不敢再歧视他。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时任炮兵团少尉,他积极投入这场革命运动。1793年,面对王党分子的疯狂反扑,拿破仑被派往参加围攻土伦的战役。在战役中,他巧用炮兵,摧毁了敌军的工事,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与勇气,由此不断受到上级的提拔。后来他又奉命出征意大利和埃及,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获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就这样,拿破仑很快从科西嘉的一个乡巴佬荣升为法国最受欢迎的人。拿破仑在早年生活中,相信自己胜过相信上帝,这为他后来的倒台埋下了伏笔。

1799年10月9日,拿破仑率领五百精兵从埃及返回法国。他16日抵达巴黎,受到万人空巷的欢迎。这愈加增强了他对命运的要价与挑战。同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解散了共和国的督政府,把权力交给以自己为首的三位临时执政。其中,拿破仑展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手腕。

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极大地震撼了欧洲各国的王室。他们视法国大革命为洪水猛兽,不屑与拿破仑这样行伍出身的政治暴发户对话。1800年英、俄、奥等国组成的第二次反法同盟与拿破仑决战。拿破仑亲率两万兵马,出其不意地翻越了法国与意大利交界的羊肠小道,进入意大利境内,击败了奥军。同时,拿破仑又向沙皇保罗一世献殷勤,使他退出了反法同盟,最终使英国陷入孤立,最后不得不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承认拿破仑在欧洲占领的疆土。

这一系列胜利使拿破仑在国内的声望升至极点。他被推举为法兰西共和国终身执政。但这并不能满足拿破仑的胃口,他的梦想是成为法国的第一位皇帝。结果法国元老院于1804年5月18日正式授予拿破仑“上承天佑共和国法律制定的法国人的皇帝”称号。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盛典。当教皇庇护七世拿起皇冠准备戴在拿破仑头上时,他突然接过皇冠自己戴在头上,又将另一顶较小的皇冠戴在皇后约瑟芬头上。拿破仑这一举止震惊了所有与席的王公大臣。拿破仑视上帝如仆人,胆敢在加冕时自戴皇冠,打破君权神授的传说,他的野心已远远膨胀出欧洲的疆土,他要做这个世界的君主!

自恋使拿破仑向欧洲宣战

拿破仑的野心膨胀使他不满足于登上法国皇帝的宝座,他要令全欧洲服从法兰西的意志,由此他的自信越来越走向自恋。

1805年第三次反法同盟成立。拿破仑挥兵多瑙河,将奥军主力围困在乌尔姆要塞,迫使他们投降。接着他率军攻占维也纳,逼得奥皇弗朗西斯出奔奥尔莫乌茨;拿破仑引诱俄奥联军在奥斯特里茨与他决战,结果大胜联军。由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拿破仑则乘机大肆瓜分欧洲领土。他把自己的兄弟与近臣们分封到这些地方去做国王大公,建立他的新欧洲秩序。

对于拿破仑的这些侵略行径,欧洲列强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三年后,第五次反法同盟又告成立,结果再次被拿破仑率军摧毁了。到1810年,拿破仑不仅是法国的皇帝,还是意大利的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的仲裁人,以及西班牙、荷兰、那不勒斯王国、华沙大公国及其他附庸国的太上皇。为了进一步征服欧洲,拿破仑于1812年6月御驾亲征,率60万大军征讨俄国,他坚信战争会在1812年内结束。但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元帅对拿破仑大军采取了主动撤退、坚壁清野的策略,在拿破仑逼进莫斯科时焚城三日,这使拿破仑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五个星期后,拿破仑不得不下令撤军,没想到等着他的却是比库图佐夫更可怕的事情—俄国的严冬。在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及俄国正规军与游击队的不断骚扰中,拿破仑的60万大军彻底崩溃了。他只率2.7万残兵败将退回巴黎。

拿破仑征战俄国大败而归,敲响了他命运的丧钟。1813年春,俄、英、普、奥、瑞典等国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经过半年多的交战,拿破仑大军终于面临山穷水尽的局面。1814年4月6日,在众叛亲离、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拿破仑终于签署了退位诏书,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之后一年,他虽潜回巴黎,再登皇位,与联军作战,但这不过是英雄末路之举,只留下“滑铁卢”的败绩。

此后,他被遣送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度过他的余生。他在那里过了六年无聊至极的日子,不断反省他一生的功过得失。据说有人送了他一本中国的《孙子兵法》,看得他大为惊叹,后悔没有早得到这本书,那样他就有可能打更多的胜仗。

拿破仑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分析

自恋一词在英文中为narcissism,直译成汉语是水仙花的意思。这来自一个凄美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纳西斯(Narcissus)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精神病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借用这个词,用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

拿破仑是一个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者(自恋型人格障碍定义及行为表现见表1-5)。这使得他在为人处世时,盲目自信,为所欲为,并完全按自我意志行事,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拿破仑的疯狂自恋使他陷入盲目自信的泥潭,分不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梦想意志可以战胜一切。拿破仑在自己的生涯中,曾有许多亲朋好友都力劝他不要那么以自我为中心,但他一概置之不理,甚至不惜与其中的一些人决裂。

拿破仑成也自信,败也自信。他用自己一生的兴衰告诉人们:过分的自信可以导致自恋。而自恋会使人贪婪得不知天高地厚。拿破仑是一个被自信惯坏了的孩子。他不明白成功可以使人变得自信,也可以使人变得自负,众望所归随时都可能变成众矢之的。所以,对于自己的屡屡得手,拿破仑没有丝毫的危机意识,有的只是冲击意识。其结果就是,他战胜他人的次数越多,输给自我的机会就越大。

拿破仑虽曾建立赫赫战功,可他在历史上的最后记忆,却是“滑铁卢”败绩。拿破仑一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他打了太多的胜仗,这使他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战争赌徒。拿破仑虽曾赢得好不痛快,最后却输得一干二净。这都是因为他太自恋了,恋到天昏地暗、不知好歹。拿破仑曾视命运为女人,殊不知,女人也不是好欺负的。

拿破仑真正应该看的书,不该是《孙子兵法》,而应该是《道德经》啊!
打遍欧洲宣传共和思想

拿破仑·波拿巴的人物生平

1769年,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是一个左撇子 ,他的原名叫拿破仑·布宛纳巴,1796年才改名为“波拿巴”。拿破仑一开始自认为是一个非法国人,希望有一天能让科西嘉岛从法国独立出去 。
1778年12月15日离开故乡前往法国。1779年1月1日进入奥顿中学。在父亲卡洛·波拿巴的安排之下,拿破仑10岁时进入法国布里埃纳军校(Brienne)接受教育,作为一个从偏远且又是殖民地科西嘉来的“外来者”,身材矮小的拿破仑经常遭受其他本土学员欺辱,但他却十分坚韧且顽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赢得了许多本土学员的尊重 。这期间,拿破仑在数学特别是几何学上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
1784年10月19日,拿破仑以优异的成绩从布里埃纳毕业之后,被选送到法国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
16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的拿破仑提前毕业,进入拉斐尔军团并被授予了炮兵少尉军衔 。在随部队驻防各地期间,他沉迷于各类书籍,包括有关亚历山大的战史著作,应用物理学、数学、建筑学、各国风土人情记录等 ,还有许多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作品,其中卢梭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拿破仑又回到了科西嘉岛,希望可以乘机推动科西嘉岛的独立,但却受到了另一个亲英派的强烈反对。
1791年的法国政局变幻莫测,形势风起云涌。在法国大革命初期,代表了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掌握了政权,他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791年,国王路易十六勾结国外的封建反动势力,结果阴谋败露,王政被废除了。
1792年,代表了大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上台执政,9月22日,法兰西王国改为法兰西共和国。
1793年,路易十六被处死,英国等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法国大革命开始面临严重的危机。
1793年6月,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代表法国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派,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法国大革命达到了高潮。7月,年轻的少校拿破仑小试牛刀,亲自统兵击败保王党势力和反法联军获得土伦战役的胜利,因此受到了雅各宾派的赏识,被破格升为准将,这尚属欧洲军事史上的首次。
1794年,在热月政变中的拿破仑,由于跟罗伯斯庇尔 兄弟关系密切,而受到调查,随后,由于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罢免了准将军衔。
1795年,他接受巴黎督政官的巴拉斯之托,成功镇压保王党势力的武装叛乱,这就是著名的镇压保王党战役。拿破仑在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准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开始在军政界崭露头角。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到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
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9日,与贵妇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随后便匆匆奔赴前线。在意大利,拿破仑统率的军队多次击退了由奥地利帝国的维尔姆泽将军与萨丁、博利厄等将领所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最后迫使对方签订了有利于法兰西共和国的停战条约。
在意大利夺取了胜利之后,拿破仑的威信也越来越高,使他成为了法兰西共和国的人民英雄。而他的崛起却令巴黎督政府感觉受到了威胁,因此任命他为法兰西共和国阿拉伯—印度方面军(东方军)的总司令,并被派往中东,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并试图控制苏伊士运河与前往亚洲的海路。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之外,还带领了175名各行各业的学者,以及上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
在远征途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的中间。”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同时还十分喜欢文学和宗教,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很大。同时,拿破仑为人颇为好学,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他对数学方面很感兴趣,他在这方面证明了“拿破仑三角形”,创造过一个“拿破仑定理”。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面对骁勇善战的马穆鲁克,拿破仑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卓越军事素养,通过金字塔战役震撼的战损比一举扫清了通往开罗的障碍。虽然他指挥法军在陆地上夺取了全盘胜利,但拿破仑的舰队在阿布基尔海战中被英国海军将领霍拉肖·纳尔逊完全摧毁,陆上部队被困在埃及。拿破仑进军叙利亚,多次击退土耳其军队,但遭遇了瘟疫和补给等困难。最后在阿克尔城堡受阻,并久攻不克。5月17日,返回埃及。拿破仑至死仍对没能攻克阿克尔城堡一事感到遗憾,他在圣赫勒拿岛的回忆录中说:“如果阿克尔城堡早日陷落,当改变世界面目” 、“东方的命运取决于那个小镇”。 当1799年拿破仑回国之时,400艘军舰只剩下2艘,原定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
拿破仑远征之时,欧洲的反法联盟已逐步形成,而法兰西共和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也在逐步增强。1799年8月,拿破仑决定立刻秘密赶回巴黎。在危险的地中海回航中,拿破仑机智的避开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巡逻舰队,两个月后成功登陆。1799年10月,回到了法国的拿破仑被当成“救星”来欢迎。11月9日,获得众人拥戴和支持的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 ,获得成功,结束了大革命以来各种恐怖局面轮番交替的形势,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实际为法兰西第一帝国仲裁者。

拿破仑随后进行了多项军政、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直到两个世纪后依然还有深远影响的是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由拿破仑下令起草、制定的,许多条款都由拿破仑本人亲自参与讨论,并最终颁布。
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在政变结束之后的第三周,拿破仑向人民郑重发布公告,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了它当初藉以发端的初衷,大革命已经结束。”此外,拿破仑还制定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以及荣誉军团制度。 1800年6月,担任第一执政的拿破仑亲自领军,越过阿尔卑斯山,战胜意大利与热那亚方面的奥军,获得了著名的马伦哥战役大捷。马伦哥战役是拿破仑执政后指挥的第一个重要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成为了典范,对于巩固法国脆弱的资产阶级政权,对于加强拿破仑的统治地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802年3月27日,法国与英国在法国亚眠签订《亚眠条约》,英法暂时休战,第二次反法联盟即破产 。8月,拿破仑修改共和八年宪法为拿破仑宪法,改为终身执政。
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了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从教皇庇护七世手上拿过皇冠亲自戴在了自己与妻子约瑟芬的头上,寓意“自己奋斗出的皇位”,从此成为“法国人的皇帝 ”。同年,拿破仑任命凯文为内阁辅政大臣,代管巴黎军政事务。一年之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他让自己的继子欧仁·德·博阿尔内成为意大利副王,代管意大利 。 从1803年开始,拿破仑就开始构思通过法国海军穿越英吉利海峡,以登陆英国。他对侵略英国这一作战计划煞费苦心,也在海军方面任命了一些“有经验”指挥官,并集结了由法国、西班牙、荷兰组成的庞大舰队。但由于拿破仑本人对海战并不精通,且任命了错误的指挥人选,再加上英国皇家海军的顽强抵抗,最终导致计划失败。
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指挥官纳尔逊阵亡,但法军的指挥官维尔纳夫被俘,庞大的法西联合舰队也全军覆没。从此,法国失去了和英国在海上争夺霸权的机会。由于英国为了解海上之围,开始挑动奥地利和俄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只好放弃侵略英国的作战计划。
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评价说:“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特拉法尔加海战都是一个值得记忆的会战,它对于历史具有广泛的影响。它把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完全击碎了。一百年来的英法海上争霸战从此结束。它使英国成为了一个海洋帝国,这个帝国维持了一个世纪以上。” 确立了英国在此后100年中的海上霸权,给普鲁士、俄国、奥地利那些被拿破仑打得心惊胆战的君主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就像英国历史学家威尔逊在《剑桥近代史》中所说的那样:“特拉法尔加海战在1799年到1813年的拿破仑战争中,是一场有着决定性意义的会战。” 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8月底,俄国将领库图佐夫与奥地利联军向巴伐利亚乌尔姆开进。拿破仑于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师东进,10月12日法军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兰西第一帝国和奥地利帝国在乌尔姆激战后,取得乌尔姆战役胜利,反法联盟投降。
随后,法兰西第一帝国又于12月2日,即拿破仑加冕称帝一周年纪念日,以7万人马的弱势兵力击败了俄奥联军9万人马的优势兵力,夺取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重大胜利,沉重消损奥俄两国,并扭转了普鲁士对法态度。由于此战中,法兰西帝国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俄罗斯帝国皇帝均亲自参战,因此战又称“三皇会战”。这一战成就了拿破仑的人生巅峰,并使反法联盟再度瓦解。拿破仑使奥地利帝国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悠久历史的神罗帝国终结。拿破仑随后联合了德国境内的各诸侯国组成了“莱茵邦联”,把它置于在了自己的保护之下。
1806年秋天,英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年10月14日,拿破仑率军对战普鲁士。在耶拿战役中,他集结了9万人的兵力对普军发动进攻,但并未遇到普军的主力。在奥尔斯泰特,法军达武元帅的2万劣势兵力遭遇了由普鲁士国王亲自统率的5万人主力,达武元帅奋力指挥这2万人马击溃了普鲁士军队,普军几乎全军覆没,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和王后路易丝仓皇逃走 。拿破仑夺取了德国的大部分领土并攻占首都柏林。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的艾劳战役和弗里德兰战役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
法皇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封他的兄弟约瑟夫·波拿巴、路易·波拿巴、热罗姆·波拿巴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从此,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立。
1807年末,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遭受到军民反对,被迫于同年3月19日宣布让位给其子费迪南七世。1808年3月,以保护西班牙领土和解决王室矛盾为名,法军部队进入西班牙并占领首都马德里。拿破仑迫使费迪南七世退位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从那不勒斯成为西班牙国王,西班牙爆发大规模暴乱。法国在西班牙投入了大量兵力,但遭到了西班牙军民的强烈反抗,加上兵力分散、不断的游击战和袭击使法军苦不堪言,拿破仑不得不亲临西班牙,镇压住了马德里起义。英国于1808年介入了西班牙争端,并于英军8月8日登陆蒙得戈湾,8月30日占领了整个葡萄牙。随后威灵顿公爵在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逐步将法军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法军陷入了两线作战的苦境,西线在伊比利亚半岛作战,东线则跟反法同盟周旋。
正当法军陷入了西班牙的泥潭之际,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奥地利帝国在背后偷袭法国在莱茵地区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率军东征。法军在4月19日~23日五战五捷,于5月13日占领维也纳,拿破仑与卡尔大公指挥的军队在阿斯珀恩-埃斯灵会战中交锋,法军战败,左膀右臂般的名将拉纳元帅战死,法军伤亡和被俘3万余人,被迫撤回至洛鲍岛,奥军伤亡2万余人,这是拿破仑亲自统兵以来打的第一场败仗。
在7月5日~6日的瓦格拉姆战役中,拿破仑成功反败为胜,率领法军再次夺取了决定性胜利。攻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并迫使奥地利签订了《维也纳和约》,又一次割让土地。1810年,拿破仑决定休整部队并迎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为妻,法奥结成同盟,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鼎盛。拿破仑成为了欧洲霸主,成为跟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齐名的拿破仑大帝。 拿破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统治整个欧洲,欧洲大陆上只有俄国没有被他控制,而且拿破仑明白只有把俄国踩在脚下,才能征服英国。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使用12种语言的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进攻虽然受阻但拿破仑多次击垮俄军部队。1812年9月7日,拿破仑率领法军获得了极为艰难且浩大的博罗季诺战役的战术胜利,双方均损失惨重,俄军优秀指挥官巴格拉季昂亲王、火炮指挥官库来索夫战死。9月16日,拿破仑进入莫斯科。但在战略上,俄军司令库图佐夫等人力排众议,放弃首都,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带着剩余的俄国高级将领和大部分居民撤出,逐步深入俄罗斯腹地,采取坚壁清野战术,拯救剩余的俄军的有生力量。
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 。同时,俄罗斯的寒冬,成为了拿破仑的最大阻力 ,由于法军物资补给不足延滞、兵力分散,俄军迎来重大转机,库图佐夫以逸待劳并趁机不断袭扰法军,在几个星期的灾难对战中,本处以优势的法军不是战死就是冻死,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不到3万人。 拿破仑在俄国战场惨败后,亚历山大一世决定马上彻底打败法国,称霸欧洲,但是俄军在追击法军的残兵败将时,自身也受到了法军极大打击,因此亚历山大一世决定再一次组建反法同盟。
为了阻挠反法同盟的成立,拿破仑通过瑞典王妃黛丝蕾,希望让其夫瑞典王储贝尔纳多特加入法国一方,但遭到拒绝。他同时立妻子奥地利公主路易丝皇后为帝国摄政王以牵制奥地利。但是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瑞典还是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德国境内多次激战。
拿破仑立刻在莱茵地区重振旗鼓,相继获得了吕岑之战、包岑战役等多次胜利,但是针对拿破仑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短暂停战后,随着奥地利倒入反法同盟,联军的力量超过了拿破仑法军。 8月,拿破仑在萨克森王国的首都德累斯顿获得了德累斯顿战役胜利,但由于缺少骑兵,未能扩大战果。
在莱比锡战役中,法军集中了15万5千人,而联军的兵力是法军的2倍,虽然开始法国缪拉元帅的骑兵打得俄奥普三国帝王纵马而逃,但是因为联军分6路合围莱比锡,萨克森军队临阵倒戈,而且此时法军的炮弹也已耗尽,拿破仑被迫撤退。在败退途中,法军遭到联军的重大打击,只剩5万6千人的残兵败将。莱茵联邦不久就解散了。联军得以向法国开进。
1814年,反法同盟再次开出停战的条件,那就是法国的领土恢复到1790年时的状态,拿破仑视为侮辱,拒绝接受,他重新组织军队再战,然而法军只有10万人,而联军却有35万。
在布伦纳城(布里埃纳城),拿破仑指挥军队大败普鲁士军队,恢复了自莱比锡战役以来低落的士气。在拉罗蒂埃河,法军与联军再次交战,虽然失利了,但是法军表现出无比的勇气,拿破仑指挥法军在尚波贝尔、蒙米赖、夏托蒂埃、沃尚等地接连打败联军,他的军事才能极大发挥,他的战术才华也充分显现出来,但是他在战略上错误地将进攻力量兵分两路,导致联军通往巴黎的路畅通无阻。
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拿破仑希望让他的儿子罗马王以拿破仑二世的名义继承皇位,但是遭到了反法同盟的拒绝。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4月13日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厄尔巴岛上。
著名回句: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在我看到厄尔巴岛之前,我曾所向无敌
拿破仑在前往厄尔巴岛的路上险些被暗杀。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国,重新成为法兰西王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的妻子和儿子被奥地利人软禁,还有传闻说拿破仑将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一个小岛上,拿破仑别无选择,他密切注视着法国局势的变化。法国的军队和人民对路易十八为首的贵族的剥削忍无可忍,几乎都认为拿破仑才是他们真正的君主,拿破仑意识到复辟的时机来临了,他最后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岛,率领700士兵于3月1日回到法国。
原本被路易十八派来阻止他的法国军队见到拿破仑便立刻重回其身边。回归的拿破仑受到了军民热烈的欢迎 。国王屡次派兵堵截,但是所有军队一见到皇帝就阵前倒戈。康巴塞雷斯、达武、马雷、内伊、苏尔特等文武大臣又回到了他的身边。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仓皇而逃,“百日王朝”开始。 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他们一共有70万人的军队,法国却只有28万4千人。拿破仑分析了形势,认为俄奥联军只需要用少数兵力牵制,重点打击对象是在比利时的英普联军。他率军北上比利时,决定攻占布鲁塞尔。
拿破仑出其不意地在林尼战役中击溃普军,但是由于法军行动迟缓,他歼灭普军的计划失败,林尼战役变成了击溃战,他只好派格鲁希元帅率领一些军队追击普军。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打响了。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公爵。7万2千法军和6万8千英军在小镇滑铁卢附近打了一场改变了十九世纪的大决战。
法军的主攻方向是圣约翰山高地,由于法军中有能力指挥军队的将领大多没有参加这场战役,导致法军中存在很多无能的指挥员,其中就有拿破仑的八弟热罗姆,所以该高地始终未能夺取。在久战不克时,内伊元帅率领骑兵开始往圣约翰山高地发起不下于莫斯科炮台和莱比锡战役的骑兵冲锋,虽然骑兵军的冲锋毫无战术可言,但是他们实在是锐不可当,法国骑兵几乎突破了方阵,夺取了大量炮台,英军伤亡惨重,拉海圣也沦陷了。英军还是奋力挡下了法军的猛攻。拿破仑虽然胜利在望,但是他在中午就看见普鲁士军队往这里增援,而救星法军元帅格鲁希迟迟不到。
英军和法军都死伤惨重,但是法军已经占了上风,可是,下午7点,普鲁士军队在比洛副司令的率领下突然杀了出来,此时待命的英军预备队也发起了总攻。法军惨败,他们拼命溃逃,尽管拿破仑和内伊企图力挽狂澜,但是毫无成效,康布罗纳将军的最后一个法军方阵已经覆没,滑铁卢满是逃兵,拿破仑不得不随军败走,滑铁卢战役的惨败,使百日王朝彻底垮台了。
拿破仑兵败后,法国人民以及他的大臣强烈要求他专政,推翻逼迫他退位的议会,但是,拿破仑清楚,资产阶级已经抛弃了他。因此,他拒绝发动人民抗战。
拿破仑宣布退位,英国人对他很不客气,决定把他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也没有给他留下皇帝的名号。 1815年10月,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他挑选了贝特朗、蒙托隆、拉斯加斯三位伯爵以及古尔戈将军随行。
10月16日拿破仑到达圣赫勒拿岛,圣赫勒拿岛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拿破仑上岸后,暂时寄居在英国商人巴尔科姆家中,后来他又有一个龙坞德庄园,他就在这里居住,他开始潜心撰写回忆录,由他口述,拉斯加斯伯爵记录、整理。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5月8日,在礼炮声中这位征服者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拿破仑的死因众说纷纭,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医生的验尸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严重胃溃烂;但有的研究认为拿破仑死于砷中毒,而且历史学家从当年贵族爱用的墙纸上,发现了含有砷的矿物,猜测是因为环境潮湿而让砷在环境中渗透出来;也有一说是蒙托隆伯爵因为受到英国人的贿赂以及急于继承拿破仑留给他的一部分遗产而在给拿破仑的葡萄酒中长期投放砒霜,致使拿破仑慢性中毒。
在他去世之后的第9年(1830年),奥尔良王朝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塑像重新竖立在了旺多姆圆柱之上。1840年,法国七月王朝的国王路易·菲利浦派其儿子将拿破仑灵柩接回。同年12月15日,拿破仑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在经过凯旋门之后,隆重安葬在巴黎塞纳河畔的老残军人退休院(巴黎荣誉军人院)。

拿破仑,他的政治错误

第一,根本性的错误。拿破仑犯过的最为根本的错误在于他将法兰西人民的热情引导错了方向。虽然初期,他所进行的战争有着无比正当的理由——包围法兰西,也取得了很多胜利,但后期纯粹的侵略战争逐渐消磨了法国的力量,最终失败。
第二,战略上的失策。拿破仑的失败其实从他入侵西班牙就已经开始显现头角,他对于西班牙的战争无论是道义还是力量上都没有充分的准备。甚至后来派他的哥哥去统一指挥西班牙的法军,也导致了法军内部的分裂和不统一。西班牙消耗了法军的锐气,让法国深陷战争泥潭。当然,让他最为失败的还是对俄罗斯的进攻,在那个时代,进攻俄罗斯是他犯的最为明显的战略错误。
第三,对政治力量对比的错误把握。虽然法国有无数人梦想着追随他成就称霸世界的宏愿,但法国国内复辟的实力仍然很强大,这也是波旁王朝回到法国后能够迅速完成统治的主要原因。
第四,他所倡导的思想对其他民族民族主义的唤醒作用很大。拿破仑使用民法典统治欧洲,民法典存在的根本就在于在一定限度上对人权和自由的保障,这些倡导使得反抗愈来愈烈。拿破仑的敌人遍布了欧洲。
第五,任人方面的错误。拿破仑信任的人,除了军方的以外,有很多人都属于狡诈的政治玩弄家,或者诸如他的兄弟们那样的无用之人。这直接导致了他的统治根基的动摇。
第六,分封制的复活。拿破仑将很多领土或者公国分封给一些亲友和将军。但分封的直接后果就是力量的分散。这些小公国并没有铁着心跟随他的霸业道路,而是暂时栖息在他构筑的大树脚下,当他失败的时候,没有人去保卫他的果实。

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政权的原因

(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说说吧,多谢!!)
  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政权的原因是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客观形势的需要。
  督政府时期,政局动荡不安,政策左右摇摆,史称“秋千政策”。它内不能稳定政局,外不能抵抗反法同盟。因此,要消除动乱,实现稳定,必须采取暴力手段,而当时的共和制度显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要迅速达到稳定,只有暂时跳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圈子,建立集权统治。
  当时法国人民人心思定,他们自大革命以来,曾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付出过巨大代价,但是他们的处境并未由此得到明显的改变。政权更替频繁,一批批革命领导人不断被送上断头台,使群众深感茫然,因而稳定政局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资产阶级更是期盼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减少他们投资兴办事业的风险。另外督政府在抵抗外国干涉中屡遭失败,更需要有强大的政权和军事力量来扭转战局。所以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就成为保卫和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必要手段。从这一角度看,拿破仑军事独裁统治与大革命有着深刻的一致性。诚如恩格斯所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拿破仑统治时期,是大革命的稳定和巩固时期,是大革命的最后阶段。 拿破仑完成了大革命所没有完成的事业,建立了资产阶级现代国家大厦,从而确立了资产阶级在法国的统治地位。所以拿破仑时期,不仅是大革命的稳定和巩固时期,而且是一个发展时期,法国工业革命就是在拿破仑专政的稳定局面下完成的。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殖民地有法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欧洲各国除英国外,其余各国都向拿破仑臣服。他还分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拿破仑于1814年退位,随后被流放厄尔巴岛。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后再度战败于滑铁卢后被流放。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1840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荣军院(巴黎伤残老年军人院)。
拿破仑政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专政。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翻了督政府,成立了执政府,独揽大权,逐渐建立了个人军事独裁统治。这一局面的出现和最后终结其实都有其历史必然性,下面从五个方面加以分析。

从背景看,建立集权统治是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客观形势的需要。督政府时期,政局动荡不安,政策左右摇摆,史称“秋千政策”。它内不能稳定政局,外不能抵抗反法同盟。因此,要消除动乱,实现稳定,必须采取暴力手段,而当时的共和制度显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要迅速达到稳定,只有暂时跳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圈子,建立集权统治,才能顺潮流、合民意。当时法国人民人心思定,他们自大革命以来,曾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付出过巨大代价,但是他们的处境并未由此得到明显的改变。政权更替频繁,一批批革命领导人不断被送上断头台,使群众深感茫然,因而稳定政局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资产阶级更是期盼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减少他们投资兴办事业的风险。另外督政府在抵抗外国干涉中屡遭失败,更需要有强大的政权和军事力量来扭转战局。所以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就成为保卫和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必要手段。从这一角度看,拿破仑军事独裁统治与大革命有着深刻的一致性。诚如恩格斯所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来看,由民主共和制度向军事独裁制度的转变,与大革命创立的自由、平等、人权等原则完全相悖。在这一点上,军事独裁体制又是大革命的对立物。因为独裁体制毕竟不是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正常方式,只是特殊条件下的产物。一旦实现稳定,就要恢复议会政治,否则就要遭到倒台的命运。从这一角度看,拿破仑政权克服混乱、实现稳定的成就越大,步伐越快,它的寿命就越短。

从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规律来看,如恩格斯所说:为取得完全成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果实,“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使更激进的派别执政,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才能实现革命的目的。当这个目的实现后,便要从超出革命既定目标的那些步骤上退回来,而且一定要退到成熟的基点上去。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来看,君主立宪派执政时一系列反封建法令的实行就是完全成熟了的革命果实。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推行的革命政策,表现了激进派采取的激进措施。热月政变则是这种激进措施“后退”的转折点,可是热月党并未退回到成熟的基点上去,这一历史任务是在拿破仑政权统治之下完成的。(参阅1998年高考历史第43小题)从这一角度看,拿破仑统治时期,是大革命的稳定和巩固时期,是大革命的最后阶段。

从拿破仑政权的实质内容来看,它虽然用帝制取代了共和制,改变了政体和官制,这与其说是形式上的改变,倒不如说是一种新的稳定。因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未变,资产阶级的施政方针未变,它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新型的国家权力机构,颁布了《民法典》,使高度的集权与严密的法制相结合。而对政治反对势力则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政策,维护了社会稳定。经济上,改革体制,发展农工商业和交通运输,既结束了恐怖年代的经济立法,又为振兴资本主义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事上多次打败了反法同盟的进攻并镇压了王党叛乱。另外在文化教育上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至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有明显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卫大革命成果的性质,又有强烈的侵略扩张性质以及与英、俄等国争霸的性质。特别是前期对外战争在本质上是欧洲两种社会制度的交锋。总之,拿破仑毕竟完成了大革命所没有完成的事业,建立了资产阶级现代国家大厦,从而确立了资产阶级在法国的统治地位。所以拿破仑时期,不仅是大革命的稳定和巩固时期,而且是一个发展时期,法国工业革命就是在拿破仑专政的稳定局面下完成的。

从拿破仑政权灭亡的原因来看,国内原因主要是对外战争使帝国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也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激化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国际原因主要是被占领地区人民的反抗运动。然而从根本上讲,拿破仑政权灭亡是这一政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即克服混乱,实现稳定,结束大革命时期超出革命目标的过激政策。独裁政权不能长久适应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条件,终于在内外势力的进攻下倒台了。

拿破仑一生功过参半,以军事政变上台,以穷兵黩武灭亡,可谓成也军事独裁,败也军事独裁,皆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http://www.jswxyx.com/book/books/FangDIURL/001/html/ggggg1012830/sjts_25.htm
  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政权的原因是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客观形势的需要。
  督政府时期,政局动荡不安,政策左右摇摆,史称“秋千政策”。它内不能稳定政局,外不能抵抗反法同盟。因此,要消除动乱,实现稳定,必须采取暴力手段,而当时的共和制度显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要迅速达到稳定,只有暂时跳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圈子,建立集权统治。
  当时法国人民人心思定,他们自大革命以来,曾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付出过巨大代价,但是他们的处境并未由此得到明显的改变。政权更替频繁,一批批革命领导人不断被送上断头台,使群众深感茫然,因而稳定政局成为人民的迫切愿望。资产阶级更是期盼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减少他们投资兴办事业的风险。另外督政府在抵抗外国干涉中屡遭失败,更需要有强大的政权和军事力量来扭转战局。所以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就成为保卫和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必要手段。从这一角度看,拿破仑军事独裁统治与大革命有着深刻的一致性。诚如恩格斯所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拿破仑统治时期,是大革命的稳定和巩固时期,是大革命的最后阶段。 拿破仑完成了大革命所没有完成的事业,建立了资产阶级现代国家大厦,从而确立了资产阶级在法国的统治地位。所以拿破仑时期,不仅是大革命的稳定和巩固时期,而且是一个发展时期,法国工业革命就是在拿破仑专政的稳定局面下完成的。
拿破仑政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专政。 帝国主义本来就是军事独裁,如果不是军事独裁那就是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了。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4866.htm
里面有关于拿破仑的生平等,自己慢慢找吧!^-^

为什么拿破仑政策既要扼杀法国大革命的民主成果,又要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拿破仑维护资产阶级还算是民主么?拿破仑成为资产阶级的皇帝,那它的《民法典》有什么意义?哪些人可以享受法典里的民主,平民百姓可以享受么,还是继续被压迫?
首先,我们从正面角度去看.拿破仑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代,他的所作所为毫无疑问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的帝国根本上是大资产阶级性质的,包括经济来源,政治制度等等.拿破仑本身也是小资产阶级出身,他上台后的所做,也大都在捍卫资产阶级的利益,使得法国向一个资产阶级的先进国家发展.拿破仑最大的贡献就是《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从法律上确定,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而且日后,欧洲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制定法典时都参考《拿破仑法典》,从这个意义上讲,拿破仑是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反面,拿破仑毕竟是建立了帝国,自己自封自己为皇帝,建立了专制统治,还把他的兄弟姐妹分封到欧洲各地为王,激起人民的不满.从这点看,无疑他窃取了法国大革命的民主成果.也为自己最终的失败埋下伏笔.
其实你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革命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的进步都是经过许多波澜才会成功.就说法国大革命,它也经历了多次政权的更替,以及封建制度的复辟,同时又有其它国家的阻挠,大概百年的时间,才彻底确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制度.
要从纵向来观察整件事就容易理解了,
法国封建势力根深蒂固,资产阶级革命不会一蹴而就,整个民主化进程也是一步一步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会一蹴而就。
最开始君主立宪派废除了皇帝,然后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相继掌权,罗伯茨比尔太残暴又被政变搞下去了,法国政坛非常混乱政变频繁,人人自危。在此期间各国决定合纵抗法,组织反法同盟。这时候法国人就着急了啊,内外交困,这可咋整!?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政权将领拿破仑无论是镇压保皇派还是对外战争都是功勋卓著,威信如日中天。 拿破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大家当做救星掌握了政权!

要稳定局面就要强大的中央权力才行啊,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大家也支持拿破仑这样威望与能力并存的人来统领大局当君主立宪皇帝。当时党权的都是资产阶级的 ,保皇派都打压的差不多了,拿破仑本来就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人,你说能不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吗?
  他的所作所为毫无疑问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的帝国根本上是大资产阶级性质的,包括经济来源,政治制度等等.
  法国大革命具有世界意义,是世界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但结束了法国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还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拿破仑早期战争又捍卫和发展了大革命的成果,进一步打击了欧洲封建主的统治。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为此后各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开辟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称帝扼杀的是共和,帝制跟资本主义不冲突,到现在欧洲还有一堆王室的
不那你要自己去问本人了,可能他知道自己作为皇帝可能控制不了资产阶级,而且他一直都很苦恼自己不是正统的皇帝,所以既要遏制资本的发展,又要维护封建制度
文章标题: 拿破仑打下领土之后为什么要分封给他的兄弟不是直接占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1145.html
文章标签:拿破仑  分封  领土  打下  占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