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0-08 11:00:4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衙门口要朝南开敲骨吸髓必备
摘要:在如今流行的穿越小说中,常常见到主人公回到清代,以自身的各种现代知识,一步步从底层而上,飞黄腾达的故事。然而,在清代当好一个知县真的有这么容易吗?
正文:
很多人觉得 不识字的李卫能当知县 那我也行
许多人认为,在清代当一个知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诚然,与现代的县一级政府相比,清代知县没有招商引资任务,也不必搞多样化发展。在很多人看来,只要能够专心致志地搞好农业生产,顺便解决一下财产纠纷、打架斗殴之类的小案子(涉及徒刑以上的罪名知县并无资格定案),基本就算是一个合格的知县了。
然而,在清代做一个真正的好知县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知县的任务
在清代,一个知县所面对的具体任务究竟有哪些呢?
——“钱谷”,简而言之,就是按人头(黄册)和耕地面积(鱼鳞册)收税。
——“刑名”,即司法审判,在历史剧中出现最多的场景就是这个。知县不仅要对当地的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进行判决,还要对恶性刑事案件进行现场勘验、证据收集以及罪犯初审、拟罪、羁押和案情上报等工作。
清代像包龙星这样审案是绝对行不通的
——“教化”,每月初一、十五和各大传统祭日,知县要主持各类祭典,除此之外,兴办县学、童生科举、宣传法令、表彰忠孝节义的优秀居民、兴修水利桥梁等公共设施、抚恤孤寡老人等等,都包括在其中。
——“治安”,一方面,知县要在平时维护好地方治安工作,追捕违法犯罪分子;另一方面,有外敌入侵时,知县还要率领地方驻军,担负起守土之责。
在这几项职责之中,“钱谷”是朝廷最为看重,也是考核最为严格的项目。清朝康熙二年便曾有明确规定:每年上缴的钱粮,亏欠不满10%,知县不得升迁、转任,罚俸禄一年;亏欠10%至40%,分别降一至四级,还要戴罪催收;而亏欠达到50%的,就地革职。(《大清会典则例》)
而在其他几项职责中,“刑名”是专业性最强,也是最为困难的工作,而“教化”的难度虽然不大,但工作之繁琐,也会消耗知县相当大的精力,至于“治安”就更不用说了,等闲不出事,但一旦出事,丢乌纱帽还是轻的,弄不好连命都得搭上。
有外敌入侵时,知县也得提着刀上阵
二、知县的困境
由上文叙述可以看出,想要做好一个知县,大约需要具备农业、税务、会计、法律、侦缉、教育、宣传、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军事等等诸多专业知识,算是不折不扣的复合型人才。即使是在考证成风的现代,专业跨度如此之大,想要取得这些资格证件,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根据乾隆年间的《缙绅全书》等史料记载,在清代,大部分知县都是科举出身,具备进士和举人资格的加起来在65%左右,如果再加上监生出身的知县,总体比例接近80%。换言之,大部分的知县在研究四书五经方面基本都能达到研究生水平,但关键的是,这些具体事务,四书五经里面是不教的。
贡院里不考实务知识
而且,在清代还有一个更加要命的规定:回避制度。一开始,回避制度仅规定地方官不得在户籍所在省为官,而到了康熙四十二年,回避制度进一步扩大,规定在安排某一官员到地方任职时,只要是在这位官员原籍500里范围内的州县,甚至包括邻省,都不得安排这位官员任职。
康熙皇帝在整顿吏治上着实动了一番脑筋
这个回避制度,虽然有效的控制了官员为亲属以权谋私的现象,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本身官员处理实际事务的水平就不高,又被派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任职,再加上清代知县任职时间又普遍较短,知县想要摸清所辖地方的实际情况就相当困难,更遑论治理好地方了。
三、知县的得力帮手——胥吏
虽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既然当上了知县,工作是不能撂挑子的。因此,知县便需要许多帮手,一起组队完成任务。
按照清朝的制度,在知县以下,还有县丞、主簿、典史、巡检、学官等所谓“佐杂之官”,帮助知县一起开展工作、管理地方。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这些副职往往是只见其位、不见其人。根据《大清会典》等史料记载,在乾隆年间,有县丞的县只占全国总数的1/3,而有主簿的县更是只有1/125,其他官员的配置就更微不足道了。
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很简单,首先,这些“佐杂之官”的品位太低,级别最高的县丞不过是正八品,愿意干的人就不多;其次,这些人毕竟也是国家官员,许多知县害怕使用“佐杂之官”会导致权力分散,往往将这些人闲置起来,久而久之,这些官员也就越来越少了。
清代八品官的鹌鹑补服图案 看起来就不太威风
但是,干活的人虽然少了,而工作却还是这么多,因此,知县必须要找到既可以依靠,又不会抢班夺权的帮手。
这些帮手的头号成员,便是“胥吏”。
“胥吏”,实际上是“胥役”和“书吏”的合称。这些人并非官员,而是官府聘用的职员。“胥吏”存在的历史相当悠久,名称也几经变化,到了清朝,“胥吏”成为了县一级政府中“三班六房”办事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宋元时期 书吏也称“押司” 宋江上梁山前就干的这个
在清代的县衙中,一般会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房,在此之外,根据各县情况、事务的不同,往往还有“仓房”、“盐房”、“粮房”、“漕房”等专门办事机构。这些书吏便负责在这些办事机构中从事文案、档案整理、账目计算、笔录公文等繁杂工作。
而胥役则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便是我们常说的“三班衙役”。这“三班”是哪三班呢?
——“皂班”,知县升堂申案时,站在两旁专门吓唬人和打板子的就是他们,平时知县的护卫和仪仗工作也由他们负责。
清代知县升堂群像
——“快班”,我们经常说的“捕快”就是这些人。
——“壮班”,他们的职责基本包括了护送钱粮、押解人犯、巡逻防卫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所谓的“三班”虽然有分工,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十分明确,基本上还是以知县的安排为准。
另一部分胥役,则是知县直属的办事人员,主要由衙门各个关键位置的值班人员、负责验尸的仵作、负责监狱的狱卒以及负责知县日常起居的轿夫、厨子等组成。
这些胥吏,虽然不属于官员,但由于这些人基本是所在县的本地人,对当地情况极为熟悉,这使得他们在县衙中能够长期任职,甚至世代从事这一职业,也使得他们与当地各类势力之间都存在着盘根错节的关系。
由于这些关系的存在,知县在处理当地事务中,不可避免地要借助这些胥吏的力量,便造成了这些胥吏虽然地位低下,但权力极大的现象。特别当清中期之后,全国人口大幅增加,县衙事务日渐繁多,这些胥吏便成为了实际维持县衙运转的骨干力量。
四、知县的私人顾问与亲信
但是,由于胥吏都为本地人,当知县触及当地势力的利益时,这些胥吏往往便会成为知县的掣肘。因此,知县还需要一些更加私人、脱离当地关系的帮手。
在这些人中,最得知县重视的便是“师爷”,也称“幕僚”、“幕宾”、“西席”等。
师爷中最出名的群体就要数绍兴师爷了
这些师爷,大多是考不中科举的读书人,但是通过师徒传承的长期训练,都具备司法、财政、行政文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人并不拿国家俸禄,而是由知县私下聘用,相当于知县的私人顾问。
在清代的县衙中,职责最重且普遍设立的基本上是“钱谷”、“刑名”师爷,被称为“大席”、“正席”。这些师爷虽然不登堂办公,但知县都要以对待老师的礼节来对待他们,可见其地位之重要。而当知县地位升迁时,这些师爷的待遇也会相应的水涨船高,并不会因主家高升而受到轻视。
左宗棠发迹前便当过骆秉章的师爷
其次,知县还有一批私人仆从,称为“长随”。这些人基本是从知县的老家所招募的,与知县本人往往还有亲属关系。他们除了照顾知县生活起居之外,还作为知县的心腹参与县衙的日常工作,我们在电视剧中常见的帮知县送交机密文件的角色,基本都是由“长随”担任,此外,管理知县大印、管理知县私宅等事务也由他们承担。
可见,在清朝想要当好一个知县,单打独斗是绝对行不通的。一个成功的知县背后,一定有一大批默默工作的身影在忙碌着。
是有的,清朝时期为了防止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对官职进行定额。只有当官员去职或死亡时,这个职位才会空缺出来,称之为“出缺”。一个职位“出缺”,就补上一名候选官员。
清朝时期,一个普通人要当上知县,通常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走科举考试之路,这是“正途”。第二种是走花钱捐纳、保举之路,被称之为“异途”。而这仅仅都只是获得当官的资格,而要将这种资格兑现,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排队候选,等待“出缺”。
扩展资料
相关事例:
1、郑板桥44岁考中进士,中二甲第八十八名,比曾国藩的成绩还好(三甲第四十二名)。然而郑板桥在京城等了一年,还没等到朝廷分配,不得不怅然回到家乡。5年后,郑板桥再次入京,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遇。在慎郡王允禧的举荐下,才于第二年外放到范县做县令。
2、在咸丰年间,有一个叫杜凤治的考生,是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他在屡试不第后,参加了6年一次的大挑,被挑了二等,只能出任教职。
杜凤治心有不甘,一心想当知县。他索性花钱买了一个候补知县,然后留在京城静候佳音。这一等就是10多年,到同治年间,终于传出好消息,被分配到广东广宁县做知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县
由于清朝的“回避制度”,使得知县无法在自己的家乡工作。他们必须背井离乡到达其他县区担任官职。在这时知县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他任用手下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首先作为知县,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应当较高。作为中央与地方的连接枢纽,知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上任之前朝廷中枢部院会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到中枢衙门的运转方式以及朝廷制定地方政策的方法。在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知县到达陌生的任区也能够较为简单的对地方政务进行处理。
知县在到达陌生任区就职时,身边会带着自己的幕僚。也就是平时被我们称为“师爷”的人物。知县虽然拥有一定的才能,但是在法律法规,文书行政等方面,还是会有一些不足。这时师爷的选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师爷大多通晓法律政令,能够在知县对一些复杂问题无从下手时,提供国家法律规定的处理方法。这对县令的工作起到很重要的帮扶作用。
与士绅阶层打好交道,是为官吏日后处理好地方事务做下铺垫。士绅阶层大多是当地的豪门望族,拥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声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在未来的事务处理上也会大有裨益。士绅阶层大多对当地的乡规民约很熟悉,这些知识也有利于地方官吏在判案时,参考当地的条规恰当处理。
总而言之,成为一名合格的知县,需要有着较强的综合能力。需要协调多方利益关系,才能够做好这样的“芝麻小官”。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