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古人注重用头脑学习吗

时间: 2023-09-20 09:01:3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5次

中国古人注重用头脑学习吗

古代的人怎么学习

中国古代圣贤是怎么学习的?

作者:李卫星

2021-04-05 09:03:02 来源:解放军报

【 字号:大 中 小 】
【 我要打印 】
【 我要纠错 】

【 Email推荐: 】

车胤囊萤夜读

开篇的话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贯彻落实中央的号召,首先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学习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古人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学有所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此,记者采访了西安政治学院教授程远博士。

1
立德增智,学不可少

记者:“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学习重要性的精辟概括,爱好学习、善于学习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数千年来,囊萤夜读、凿壁偷光、燃薪而读等故事传为美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勤学、善思、贵疑、好问等优秀的学习精神和学习品格,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

程远:中华民族“爱好学习、善于学习”的传统由来已久。《论语》开卷第一篇的标题就是“学而第一”,把学习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后世学者们继承了这个传统:《荀子》开卷便是《劝学篇》,杨雄《法言》开卷是《学行篇》,王符《潜夫论》开卷是《赞学篇》。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几部家训全都把读书学习作为大事,谆谆叮嘱后人。

记者: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曾说:“非学无以广才”。古人重视学习,是因为学习是增加学识修养、成为有用之才的重要途径。

程远: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古人有许多精彩论述。《论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的自然属性相差无几,后天的学习才使人有了优劣高低之分。荀子把人性分为“性”和“伪”两个方面,“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伪”指的是在人出生以后通过学习、教育形成的品德。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有缺陷的,故而“恶”;“伪”就是对这种自然属性的加工改造,目标是“善”。“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自然属性是加工改造的基础,没有加工改造,“性”的完善美好就无从谈起。而化“恶”为“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接受教育,努力学习。

记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可见,在古人看来,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途径。

程远:是的。荀子指出,学习不仅能够化“恶”为“善”,而且可以使人“参于天地”,成为“圣人”。他说,人刚生下来并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之所以有的人由贱而贵、由愚而智、由贫而富,“其唯学乎”。明朝思想家王廷相认为智能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他说:“使无圣人修道之教,君子变质之学……虽禀上智之资,亦寡陋而无能矣。”意思是:即使是一个禀赋很好的人,如果不去学习,也会浅薄而无能。清代思想家戴震明确主张人的智能是后天学习和不断扩充的结果。他说:“然人与人较,其材质等差凡几?古贤圣知人之材质有等差,是以重问学,贵扩充。”即是说,人的智愚相差无几,智者圣人无非是通过努力学习,不断补益不足,改变愚昧,扩充知识的结果。所以,“唯学可以增益其不足而进于智。”明代思想家李贽甚至认为人的智能不存在天赋上的高低差异,“圣人不曾高,凡人不曾低”,差异主要是后天的学习、见闻、思虑等的不同造成的,因此,一个人要想出类拔萃、有所成就,“学不可少也”。

记者:学习可以培养人的情操,坚定人的信念,锻炼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智能。

程远:概括得好。《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习可以使人认识真善美;认识是信奉、践行的基础。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首先是从正确的认识开始的。另外,人的能力也主要来源于学习。《学记》说:“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提高人的能力素质与学习密不可分。

记者:有人打比方说,人的知识犹如球体,球体的外面就是未知世界,知识越多,球体越大,对未知世界的接触面就越大,就越能感觉到自己知识的欠缺,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和探究未知世界的热情。知识越少,球体越小,越容易自满。

程远:古人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意思是学习能够打开知识的窗户,就会发现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学习是无止境的。

2
书山之径,力学不倦

记者: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叶适认为:“天下之物,未有人不极其勤而可以致其用者也。”在古人看来,“勤”是学有所成的不二法门。

程远:是的。儒家创始人孔子曾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像他那样忠信的人有,像他那样好学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就不一定有。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谈到自己的学习时说:“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我国历史上勤于学习的故事不胜枚举,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东晋学者葛洪说:“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宋代思想家朱熹认为,学习就像“救火治病”,就像“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这些论述是很深刻的。

记者:俗语说:勤能补拙。一个人,即使聪明才智远不及人,如果勤奋刻苦,也能有所成就。反之,如果在学习上坐享其成,即使资质过人,也可能一事无成。

程远: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年轻时很愚钝,记忆力很差,一天要读熟百把字都很吃力。但他毫不气馁,日夕披览,孜孜不倦,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的《伤仲永》讲述了一个相反的例子,说是有一个叫仲永的人,小时候资质过人,但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终使其碌碌无为。王安石感慨地指出,五岁便能指物作诗的仲永最终“泯然众人”,关键是不学习造成的。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中说:“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立者也。”这些话,都是很有道理的。

记者:许多人都知道“勤”的重要性,可是,勤奋一时容易,要长期做到勤而不疲很难。这也是许多人在学习上一曝十寒的原因。古人对此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程远:快乐地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不如自觉学习,自觉学习不如快乐学习;愉快地学习是最好、最有效果的学习。孔子称赞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宋代思想家张载也有很深刻的论述:“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趣向着心处如何。”意思是:学习是否卓有成效,天资优劣、勤奋与否都不是关键,关键是看其对学习是否有兴趣。

记者:记得孟子曾经说过:“不专心致志,则不得。”荀子也说过:“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古人把专注看成学有所成的重要因素。

程远:是的。孟子曾以下棋为例,形象地说明了专心的重要性。他说,如果请一个围棋高手教两个学生下棋,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却想着有一只天鹅快要飞来,想去拿弓箭射它。其结果,后者的学习一定不如前者。这不是由于他们智力上有什么差异,而是由于他们专心不专心所致。《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对专心致志的心理特征作了更为详细的说明。他说:“学者出于心,心为身之主,耳目候于心。若心不在学,则听诵不闻,视简不见。如欲炼业,必先正心,而后理义入焉。”意思是:心是身体的主宰,耳朵眼睛听命于心。把心放在所学上,是耳目接受信息的前提。如果心不在学,则只能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如果想学有所获,必须全身心投入。

记者:学习不但要专心,还要有恒心。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程远: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才能学有所成。《中庸》作者提倡的“五弗措”,就是“恒”的具体化。“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措”是弃置的意思。强调学、问、思、辨、行,都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手的恒心、韧劲。只要坚持“五弗措”,就会“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记者: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许多人想学习,总觉得是抽不出时间来,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程远:古人也有这样的问题。据《三国志·吕蒙传注》记载:吕蒙小时候没有机会读书,后来身经百战,升为中郎将。孙权劝他多读书以增加智慧。吕蒙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批评说:我并没有要你成为渊博的学者。你忙,能有我忙吗?我小的时候,读过《诗》、《书》、《礼》、《左传》、《国语》,统事以来又研读了三史和各家兵书,自我感觉大有长益。你很聪慧,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自此,吕蒙“始就学,笃志不倦”,终于成为“学识英博”、文韬武略的一代名将。据史书记载,汉光武帝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曹操身处乱世仍“老而好学”。身处战乱年代的刘秀、曹操、孙权、吕蒙,有多少政治、军事方面的急事、大事需要处理,可仍然“手不释卷”。可见,“没有时间”常常是人们自我放松的托词,只要抓得紧,安排好,总能挤出时间学习的。

记者:有人认为,读书学习是年轻人的事,年龄大了,再去读书学习,来不及了,用处也不大。

程远: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历史上有许多年少有为的俊才,亦不乏大器晚成的智者。荀子50岁才开始游学,后来成为先秦子学的集大成者;汉朝的公孙弘,年轻时替人放猪,40岁才开始学《春秋》,后来成了有名的学者;宋朝苏洵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后来成为著名文学家。王廷相说:“才美何迟早,休警白发侵”,不仅仅是励志之语,也是有历史根据的。

3
贵疑好问,然后能才

记者:读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途径,但也不能信师泥古,拘守陈说。孟子就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程远:唯师、唯书、唯古,限制了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束缚了创造力,为古代许多学者所不屑。他们主张用怀疑批判、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态度去学习。

记者:这种学习态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程远:贵疑。宋代思想家张载说:“学则须疑”,“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些言论文辞通俗,道理深刻。

记者:为什么说“有疑”是学习进步的表现呢?

程远:古人解释得很清楚。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疑才会深入思考,才会向人求教,也才能悟出新知,有所进步。有疑犹如开启主动思考、追求新知的钥匙。如果只是一味埋头读书,提不出什么问题,说明没有与作者一起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学习收获是很小的。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清代思想家王夫之继承了朱熹的思想,说:“由不疑至于疑,为学日长;由疑至于不疑,为道日固。”清楚地说明,学习的过程就是由不怀疑到产生怀疑,通过学习,疑问得到解决的过程。由不怀疑到产生怀疑,说明动脑子了,学习有进步了;通过学习,疑问得到解决,说明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更深入了,收获更大了。学习就是这样由不疑——疑——不疑的矛盾运动过程。

记者:怎么才能做到由疑到不疑呢?

程远:好问。荀子说:“知而好问,然后能才。”把好问视为成才的重要途径。《学记》云:“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问题的大小深浅与收获大小成正比。好问,还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著精神。清代大画家郑板桥说:“读书好问,不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

记者: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段话许多人都会背诵,但要真正做到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善于向他人请教,弥补不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有一定地位的人。

程远:敢于承认自己对某个问题不懂,而且主动向人请教,变不懂为懂,要有很高的境界。孔子就是具有这种境界的人。他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过;入太庙,对不懂的东西“每事问”。他对好学好问的人非常赞赏,曾赞扬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对不用脑子,不问问题的人很无奈、很失望。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意思是一个人不肯想想怎么办怎么办,也不问人,对这种人我也不知该怎么办。

记者:《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没有学友之间的相互切磋,要想得到丰富的学识是不可能的。古人重视交友,也是为了相互学习,相互请教。

程远:是的。我们知道,一个人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在课外获得,特别是在与同学朋友师长的相互交谈、相互辩难、相互启发中得到提高、补充和完善的。孔子就非常重视学习别人的长处,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特别是他还能虚心向学生学习。有一次问子贡:你跟颜回比较起来哪个强些?子贡说:我怎能跟他比?“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感叹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认为自己在这方面也不如颜回。正是这种“每事问”钻研精神和学无常师的谦虚态度,成就了孔子的博学和伟大。

4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

记者: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认为,只学习而不思考,将会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想入非非陷于危险境地。我理解,这实际上讲的是学习与思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程远:是的。后世学者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宋代思想家程颐说:“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朱熹指出:“学便是读,读了又思,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必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惶惶不安。”“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合一,永远不忘。”王夫之也认为:“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循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意思是:学的时候不要自恃聪明,只有老老实实向先觉者学习,才能获益;思,则不要拘泥于前人陈说,而必须自己去独立思考。思考的内容是“其理果尽于言中乎?抑有未尽而可深求者也?则思不容不审。”即前贤所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真有道理,有没有未尽的地方需要补充或发挥。他还进一步论证说:“学非有碍于思,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在这里,古人把思考看成是获得知识的关键、巩固知识的前提。深刻地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指出了独立思考的重要作用。

记者:学习是为了继承前辈的文化遗产,思考不仅仅是为了准确理解所学的知识,重点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创新。

程远:的确如此。王夫之对此有非常精彩的论述,他说:“学成于聚”,“思得于永”。“学成于聚”说的是量的积聚,即学习知识必须一点一滴地积累。实际上,做任何事都必须由近而远,由低而高,积小而大,积微而著。也就是荀子所说的“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思得于永”,是在强调“思”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地、持久地、不间断地思考探寻,才能富有成果。最终目的是“新故相资而新其故”,即在对“故”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创造出“新”;再用“新”改造“故”,使“故”变新。用现在的语汇讲,就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记者: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很难的。因为有许多惯性思维束缚着人们的手脚。

程远:孔子的办法是“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随意揣测,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不唯我所是。如果能做到“四毋”,就一定能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穷原见委,补偏救弊,挖掘出真知灼见。

5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记者:朱熹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照着去做,如果明事知理而不践行,学与不学没有区别。

程远:古代许多学者都有这样的思想。比如,孔子推崇的学习过程是:学——思——习——行。荀子推崇的学习过程是:闻——见——知——行。《中庸》推崇的学习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们都视践行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的落脚点都是“行”。

记者:学即认识,行即实践。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司马光曾说:“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在认识与实践之间,他更看重实践。

程远:类似的论述还有许多。如,宋人黄睎说:“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知而后行者,上也。”明朝林希元说:“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清朝颜元认为:“心中惺觉,口中讲说,纸上敷衍,不由身习,皆无用也。”

记者:古人强调知行合一,我理解,一是要防止成为虽然学富五车,却不能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书橱;二是要防止成为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南辕北辙的伪君子。

程远:是的。唐朝历史学家刘知几说:“假有学穷千载,书总五车,见良直而不觉其善,逢牴牾而不知其失,葛洪所谓‘藏书之箱箧’,‘五经之主人’,而夫子有云:‘虽多亦安用为?’”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学贯古今、博览群书,但却不能行善事、走正道,遇到矛盾冲突不知道孰是孰非,这就是葛洪所讥讽的藏书的箱子!这样的人,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记者:《论语》开篇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认为学习与实践不可分割,只有学了就用,以用促学,才会乐在其中。这体现着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的思想。

程远: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许多学者所继承和发展。荀子说:“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强调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行。如果“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意思是有知识而不去践行,即使掌握的知识很多,还是贫乏的。可见,在荀子的观念里,真正的知识必须符合实际并能在实际中施行。王夫之在此基础上又有发展,他说:“且夫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主要意思是:认识要能够成功地指导实践,实践可以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把实践纳入认识过程,强调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记者:古人重视学习,也总结出了许多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其学习的内容和重点与我们今天对学习的要求差别很大,这是必须注意的。

程远:这个提醒很重要。我们今天介绍古人关于学习的思想,重点是要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确立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积极有效的学习,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自己,力争做一个对国家和军队建设有大用的人。
我们用几个实例来说明中国的古人是如何学英语的。首先出场的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林则徐为了能够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专门跑到澳门,去收集西方的报纸资料,然后开始学习英语。他为了记单词,把英文标示出标识,出汉语来进行学习。这也是古人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包括曾国藩的儿子外交官曾纪泽,也就是收复新疆伊利地区那位,将用汉语标注英文的这种学习方法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再看一下李鸿章学英语。李鸿章学英语是临时抱佛脚,如果出席某个活动或发表对外发表某个宣言,然后临时记一些单词,同样还是用中文标注英文。在中国皇帝当中,最早系统学习英文且最刻苦的要数光绪皇帝,光绪早晨四点起来就开始学习英文,他的英文写作和阅读都是非常不错的,可惜口语极其糟糕。有一次他要对外召集外国公使要发表一个宣言,结果没人来,因为没人能听得懂他说什么。光绪是学习英语的热情是不能否认的,在他的带动下举国上下兴起了学习英语的浪潮。中国皇帝里面英文学得最好的要数清末皇帝溥仪。溥仪的英文老师是苏格兰人庄士敦。在听说读写译方面,溥仪都得其真传。溥仪的英语厉害到什么程度,在四五年审判二战战犯的时候,溥仪在被告席上摘下了他耳朵边的同声翻译的仪器,完全可以听得懂审判官在说什么。这都得益于他早年对英文的刻苦学习。我国最早设置学习英文的学校是1861年在北京成立的京师同文馆,专门设立翻译英文的翻译馆。之后京师同文馆并入了北京大学。清朝末年乃至民国初年,中国古人学英语,学得最好的代表,非辜鸿明莫属。辜鸿铭英文的学习方法,不是一般人能学得了的,他是先把英文版的《浮士德》以及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全部背会,然后再求其具体的意思,这个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去私塾没钱去的借书抄
凿壁借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孙康,负薪挂角的朱买臣,这些都是因为穷没有条件能好好读书的,自己也会去创造条件读更多书。
为了不是眼睛近视,所以摇头晃脑的学习!因为眼睛不会长时间的盯住同一个地方。。。这样可以让眼睛休息!

古代人知道人类是用大脑来思考的吗

不知道。
古人认为意识的器官是心,“心之官则思”。是胆,“胆量”,是脾,“脾气”等等。
18世纪中叶,瑞士人冯·哈勒(1708—1777)科学地说明,思维的器官是脑。清代医学家王清任(1768—1831)发现大脑才是思维的器官。著有《医林改错》一书。
(回答完毕,若有价值,请予采纳)
**古代人知道人类是用大脑来思考的**。
虽然古人说“心之官则思”,但不否认大脑也是思维器官。比如,战国时成书的《素问》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由此可知从那时起,中国人就知道大脑(头)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在明朝,李时珍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做“脑为元神之府”,直接指明了大脑的作用。
因此,古代人已经知道人类是用大脑来思考的。
古代有古代的知识系统
那个时候,达人们认为,人有元神,存在于泥丸宫中,泥丸宫有各种说法,有一种说法就是指脑袋的双眼之间的深处。
思考,大脑,都是现代的用语,现代的认识,不能这么去描述古代的状态。
古代知识和现代科学,是两个方向。
同意无线电师的回答,我补充两句。

在我国康熙年间,一个叫朱方旦的 医生 根据多年行医的 经验断定 人的意识在 山根内 也就是大脑内。但是因为此说法 违背了 中国的价值观,再加上朱经常写文字批判封建理学。
结果就被康熙砍了,还有他所有的得意门生,他的书全被焚毁。所以他的个人论证也全部失传,只能通过对他的批判内容得知,他是认为大脑才是主管思考的器官。
而几十年后 瑞士的 冯·哈勒 论证了 大脑是人的思考器官。

古人的头脑是不是比现代人笨啊

怎么哪时的人不懂得现在的科学,为什么十九世纪后的人才懂得科学,有何解识
不是,实际近千年来自从人类的大脑发育完全以来,几乎没有大的进化,尤其是脑容量方面,但是古代人的文明发展方面跟现代人的文明发展方面完全不一样,虽然都是在探明世界的构成,但是真正下意识的进行世界的探究也只是从近代才开始的,而所谓的科学也只是给与对于世界的探究过程的一个明名,所以古代人并不是比现代人笨,只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罢了
不是的:
从生理上讲,古代的人,至少10万年前的人,和现在的人基因是一样的,都是属于现代人种,大脑也是一样的,北京猿人、蓝田人等除外,他们不是现代人种。

从知识上讲,人类的知识、技能是能够延续的,因为人类能大量传播、记录信息。所以四大发明、各种科技能够传播为所有人类共享、为后人所用,并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

试想一个能接触各种信息的人,和一个处于闭塞地区,甚至被一出生就关起来不能接触外界的人,谁聪明。“狼孩”被救回来以后,已经没有学习能力了。

现代人相对古代人的“聪明”是建立在过去的知识上的。
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却无法造出古代的很多东西,无法解释远古时期的很多谜团,恐怕不能说古人比我们笨吧
至于科学这个词语,只是代表所学的知识,并不代表智商
中国的古人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
还有好多古时机械的精巧和机关的巧妙设计还有各种医术手术是现代人用头脑无法想到的

为什么有心理学,没有头脑学?

我是从事心理学及心理 健康 教育工作的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提问。

你提的这个问题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借此,我也普及一下心理学的常识。

是啊,为什么我们要把心理学成为“心”理学,而不是“脑”科学呢?这要从中西对心理学的认识说起。



首先,我们看西方是如何认识人类的心理活动的; 各位听说过古埃及的木乃伊的制作吧,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的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时,首先从死者的鼻孔中用铁钩掏出脑髓,并把一些药料注到脑子里去进行清洗。他们没有将大脑像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保存起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时他们并不重视大脑的对人的主导功能。古希腊伟大的柏拉图曾提出“心智三分法”,认为高贵的理性和知觉存在于头脑里,恋情、勇气存在于心脏和肺部;本能的欲念和生殖存在于内脏。各位有没有注意到,柏拉图的这一学说很直观,他让我们想到一个人身体的顶端往往是心智运作的高地。自此以后,古希腊的很多学者,特别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成为第一个研究心智学说的学者;他认为,触摸大脑并不引起任何感觉,因此他推断人的感觉和思想是在心脏中发生的,大脑的功能就是从心脏输送上来的血液,他的这一说对西方后世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把人类心理活动现象成为心理学有直接影响。



其次,我再来看看我国古代医学和心理学思想史上,是如何对待和研究这一问题的; 在我国古代,第一个明确论述人的心理活动由心脏主导的,即“主心说”的是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孟子提出了“心之官则思”,即心脏是人们思想的器官。他的这一主张对我国古代医学学者和思想家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有巨大影响,因此就形成了“主心说”,对把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学说称为心理学有重要影响,后来人们约定俗成的就把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学问叫成心理学了,而不是脑科学。

但是,在我国古代主张“主脑说”的学者也大有人在,明代的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命题;后来清代学者王清任系统提出“脑髓说”,才结束了“主心说”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思想界中的主导地位。



第三,古人对人类大脑或者人的心理活动器官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 这不能怨古人;人类对自己心理活动主导器官的认识是在科学心理学、医学等近代科学出现以后,才逐渐明确的。现在,我们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大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主导器官,人类的所有心理活动都与大脑有关。于是,就出现了研究人类大脑的脑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不仅研究大脑的结构、大脑的运行,也研究大脑里面最基本的神经元。

再次感谢你对心理老师左叔的邀请!

你好,你所说的头脑学,有一个叫认知神经科学的学科。

在心理咨询流派中,认知行为流派与认知神经科学息息相关。因此其实心和脑都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心理学不能望文生义为只是”心”的学科。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及方法,有涉及大脑的意识层和潜意识层,也有涉及心理层面的心灵结构层。

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 ,psychology字面意思是“精神学科”。

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生理基础是大脑,所以心理学研究和脑科学一直是息息相关的。


心理学脱胎于哲学,而哲学脱胎于宗教。心理学是19世纪末才成为科学心理学的,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行为和认知。

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的心理治疗的记载。上千年的中医就有“心病还需心药医”的说法。这就是说,中华文化的传承中没有“脑”这个概念。我们一直都是说“心有所想”。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不具备思考问题能力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思考是因为我们有发达的神经系统,所以心理学研究的生理基础就是对大脑的研究。针对行为习惯和认知等对大脑研究相关文章在网上随时都能看到的,也可以说,心理学的研究推进了脑科学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学=脑科学。


我是德润心语,喜欢把心理学理论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有温度的文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你的心事可以私信给我,我们共同学习成长!

心理学中的认知神经科学就是您所说的“头脑学”

这是个好问题!心理学其实本质上是研究头脑的,因为人们很难去区分心与脑的区别。

你现在有点烦躁,你在想一个问题,那么到底是心在工作还是脑在工作?心的感受是烦躁的,可是脑袋不停地在思考问题。如何去划分?其实用不着划分,也用不着去搞明白心和头脑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因为一个问题的产生,其实是一股脑儿过来的讯息,身体会有肢体反应,心理会产生各种情绪,脑袋也在思考分析,实在不行就放空自己,进到了啥也不知道的状态。

心理领域是一个比较全方位的精神领域,而头脑智能是一种逻辑科学。只是关键问题是,这两个领域,哪怕只研究透彻一个领域,也无法在另一个领域畅通无阻,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心理学其实就包括研究大脑,是有脑科学的。

心是被大脑控制的。

古人读书要摇头晃脑,为何现代不晃?

古人读书可以叫诵读,也叫吟诵,声音阴阳顿挫,很美。但是那个时候,它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读书的人往往不知道怎么断句。于是在读书的时候就晃头晃脑的用肢体的摆动节奏附和一下,便于断句和记忆。

古文是讲究韵律和节奏的。所以读书时摇头晃脑可以增强节奏感,使自己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此外,古人读书也是表演,摇头晃脑可以丰富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以致于增加美感。摇头晃脑也是和当时的阅读书写的客观原因有关,毛笔的书写方式和书简的阅读等都是造成的原因之一。

而且有研究人员表示,古人读书摇头晃脑可是有大学问。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古人读书摇头晃脑也是种表演,摇头晃脑可以丰富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以致于增加美感。

但养生专家表示,除此之外,读书时摇头晃脑还可以预防近视!根据观察,从圣先贤、帝王将相、大师名家到普通的读书人,几乎都没有近视眼的。

早在殷商武丁时代,中国先贤就有包括眼病(当时称“疾目”)的甲骨文卜辞;《黄帝内经》中虽有多种眼病及解剖的记述,但没有近视眼的记载,搜罗眼科药物最广、述说最详细的《本草纲目》等等,同样没有近视眼的记载。

但没有近视并不代表一定跟读书时摇头晃脑有关,研究专家又从现代依旧保持读书摇头晃脑的人群里去调查,以为历史教授已经年逾八旬,吟诗时必会摇头晃脑,而除了他之外,百名曾读过私塾的人80%视力都很好,所以古人读书摇头晃脑或许就是预防近视的最大法宝。

另外也有说法称,古人读书摇头晃脑可以预防颈椎病,眼部的病变和近视眼多与颈椎病变有关;此外,摇头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长记忆力,并且解除疲劳。由此可见,古人很早就有了保健意识,这摇头晃脑读书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大家不妨在自己读书时也采用这种方法吧。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一方面是为了显示自己正在读书,另一方面是为了记忆,而现代人基本上都是默读。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是为了显示他是一个读书人,同时方便记忆,而现在人大多数都那么做了。
古人读书要摇头晃脑,现代人不晃脑可能是觉得费劲。
古代读书人可能是一种记忆方式,而现代的人出来死记硬背还有实践应用
文章标题: 中国古人注重用头脑学习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9746.html
文章标签:中国  古人  头脑  注重  学习
Top